香药同源吧 关注:10贴子:106
  • 0回复贴,共1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六: 降真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香王药师 王药师论香 3天前
上回本药师说到中国古代降真文化的明证之十五降真丹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五:降真丹,一个治风症的不含降真香的丹方,经过本药师不懈的找寻,发现除了降真丹之外,在北宋末年编写的《圣济总录》中,还有一个叫降真丸的药方,在说降真丸这个药方之前,必须得说一下《圣济总录》这部书。
话说北宋时期非常重视医学,官方或皇帝亲自下令,编写了很多医药书籍,比如公元992年成书的《太平圣惠方》、公元1061成书的《图经本草》等,都是最高领导皇帝下令编写的。到北宋徽宗赵佶时,对,就是那位艺术造诣极高,独创“廋金体”书法,后被金人掳去,客死他乡的倒霉皇帝,离《太平圣惠方》问世已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徽宗下令太医院编写新的医书,昭示天下广进医方,这太医院,约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该书于1117年成书,徽宗亲自写序:“朕悯大道之郁滞,流俗之积习,斯民之沉痼,庸医之妄作,学非精博,识非悟解。五行之数,六气之化,莫索其隐,莫拟其远。曰寒曰热,曰寒热之相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有余者益之,不足者损之。率意用法,草石杂进,夭枉者半,可胜叹哉!”
《圣济总录》收医方近两万,内容异常丰富,我们的降真丸方被收录在第一八七卷,原方如下:
降真丸
一、治小肠气发动:
注:小肠气发动,自古无详细论述,可能近似于小肠疝气发作。
降真丸方:附子(生去皮脐)、青橘皮(汤浸去白)、木香、芎(各等分)。
上四味,捣罗为末,浓糯米饮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七丸至十丸,生姜盐汤下,日三。
除《圣济总录》外,该方也被明代最重要的方书之一,《普济方》所收录:
二、降真丸治小肠气发动:
附子(去皮脐生)、青橘皮(汤浸去白)、木香芎(各等分)。上为末。浓糯米饮和丸,如梧桐子大。
降真丸方的功能、主治、组方原理、君臣佐使、炮制加工艺特点等等,都不是本药关心和讨论的重点,本药师要强调的事,能被当世太医院这个最权威的医疗部门组织编写的方书所收录,而方中又不含降真香,却命名为降真丸,想必是所主治的小肠气让人难受又不好治疗,有点因果病的意思,那么降真丸吃下去后,病就好了,有如真人降临,于是才有了降真丸这个名字。
是为古代降真文化存在的明证之十六!
- 点击参看王药师 --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系列文章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一:降真台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二:降真塘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三:降真殿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四:降真峰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五:降真阁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六: 降真寺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七:降真桥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八:降真里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九:降真观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降真室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一:降真坛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二:降真堂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三:降真岩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四:降真符
中国古代“降真”文化明证之十五:降真丹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kyMTEwMw==&mid=2247486098&idx=1&sn=7bf1a6b5a5e9385e11660963885c4722&chksm=9bcfa972acb82064fa40cd71d2fa8d13a439a4f438b022d17b0b172b977e9fe9a8a2d478eefe&token=1769007824&lang=zh_CN#rd


1楼2021-08-30 15: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