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帖吧 关注:43,736贴子:1,018,398

回复:【水贴有爱】枯燥同人女的吐槽水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7楼2021-08-29 12:56
回复


    48楼2021-08-29 12: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想看失控玩家


      49楼2021-08-29 13:00
      回复
        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为:
        (1)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随机的。
        (2)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否则可能出现无法解析的输出结果。
        (3)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分别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否则使用非参数分析。
        (4)各处理条件下的样本方差相同,即具有齐效性。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研究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可控因素对研究结果影响力的大小。
        分析方法
        根据资料设计类型的不同,有以下两种方差分析的方法:
        1、对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值比较,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即单因素方差分析。
        2、对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值比较,应采用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即两因素方差分析。


        50楼2021-08-29 17:20
        收起回复
          有限效果论是美国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一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是对早期“皮下注射理论”或“魔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传播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受众也非被动、孤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与社会网络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并相互影响。受众个人间存在着诸如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性别等差异,他们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态度和价值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和解释。
          “有限效果论”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原因在于,虽然这种理论对于理解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他们的结论过于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多少有些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实情。那么,大众传播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以为,“魔弹论”当然有道理,“有限论”同样有道理,这两种论之间的任何一种论也都有道理(参见《德皇威廉二世说你有道理》)。任何一种理论出现之后,都会出现一种与之相反的理论,以及调和两种相反理论的第三种理论,之后又会出现与上述三种理论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理论,这种情况刚好符合了中国的道家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规律。如果我们不能辩证地看待传媒效果“魔弹论”与“有限论”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将难以看清传播效果的真相。


          51楼2021-08-29 17:35
          回复


            52楼2021-08-29 17:37
            回复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


              53楼2021-08-29 17:40
              收起回复
                从哲学上看,辩证的看待问题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用内外因的观点分析问题。
                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矛盾运动造成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4楼2021-08-29 17: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材料的大量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天体演化学说、地层变迁学说、生物演化学说,以及胚胎学的出现和能量守恒定律、细胞的发现,日益使人们感到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进化和退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


                  55楼2021-08-29 17:51
                  回复


                    56楼2021-08-29 17:59
                    回复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文化的一种活动,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中心问题是象征符号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以象征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7楼2021-08-29 18:17
                      回复
                        象征性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与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即前层面,指传播互动行为的研究;第二层面是互动传播效果的研究,即后层面。承前继后,两层面呈递进的逻辑关系,共同构建成为象征性社会互动。


                        58楼2021-08-29 18:19
                        回复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它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者交换意义的活动。被交流或交换的意义,对传播者而言是他为发出的符号赋予的含义和对符号可能引起的反应的预想;对接受者而言是他对传来的符号的理解、解释和反应。.因此,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的效应。


                          60楼2021-08-29 18:21
                          回复


                            61楼2021-08-29 18: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1-08-29 1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