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吧 关注:17,152贴子:246,997

回复:情之一字之于薛采和沉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薛采不一样,和昭尹不一样,和姬婴不一样。他出生在显赫的薛家,是家族的独子,这个世家大族的掌上明珠,身份尊贵之外,他还容貌出众,聪明颖悟,令别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他。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宠爱的孩子,所有人甚至包括燕王在内都眼巴巴的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捧到他面前,只为了盼他高兴,天之骄子也不过如此。他的生命、他的性情是没有被压抑的,所以薛采绝不会从别人身上寻找自由,更不喜欢别人逼迫他,对他无礼。
家族带给薛采的是无上的荣光,带给姬婴的是沉重的无奈,带给昭尹的则是刻骨的仇恨,所以,薛采依恋家族,姬婴想叛逆家族,昭尹仇视家族。也因此,即使薛采早出生八年,也不会像姬婴和昭尹一样喜欢上曦禾,他会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成长环境相似的人。这不并是说薛采鄙视出身低微的人,薛相一直是个心系百姓的好丞相,《归程》里他还扶种花的哑女下车,只是一种喜好偏向而已。
天资加环境培养出薛采恃才傲物、眼高于顶的性格,即使后来被贬为奴,也是不卑不亢、傲骨铮铮。姬婴的性格则要绵软一些,更包容一些。书里曾说过姬婴和薛采的区别:姬婴坐在那里,“像一朵昙花,含而不放,要等人目光略及处,才会绽现他的绝世风华”,薛采坐在那里,“就像一道雷电,惊心动魄,锋芒毕露中尽展倾国明锐。”性格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喜欢的类型不同。从姬婴和曦禾的相处来看,曦禾应该是主导的一方(不然也不可能进宫后才发展得那么肆意张扬),两人一静一动可以互补。而个性强势的薛采遇上同类只会相斥,薛采亲近的人,姑姑薛茗、姬婴都性情温柔,所以,从性格来说,薛采也不会喜欢曦禾,包括后来的胡倩娘。必须承认的是,我对胡倩娘这个人物好感不多。她是天下首富胡九仙的女儿,被养的过于娇纵,唯我独尊。胡小姐甫一出场连薛采的意愿都没问,就自顾自地将他认定为未婚夫,如果只是这样,也就是娇蛮了些倒还好,真正让我不喜的,是她在玖仙号上对风小雅咄咄逼人、傲慢无礼的言语以及居高临下、指手画脚的态度,还有后来管家艾小小遵从胡九仙的命令不给她钥匙,她就半点不留情的连打艾小小三个耳光的行为。客观来讲,胡倩娘从小没得到母爱,父亲又不能面面俱到地呵护她,接触到的人大都是趋炎附势、阿谀谄媚之辈,也有可怜处,但我对这类咋咋呼呼的角色实在喜欢不起来。论骄傲,薛采自己就是其中翘楚,所以娇纵对他没什么吸引力,更何况,他虽高傲,但不是目中无人,也绝非嚣张跋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8-16 21:07
回复
    啰嗦了这么多,谈了为什么姬婴和昭尹会喜欢曦禾,为什么薛采不会喜欢胡倩娘和曦禾,终于要说到根本,那就是,沉鱼是完全符合薛采心动条件的人。两人的出身背景相似,从小都受到良好的贵族教养;身为女子,沉鱼拥有一个大家闺秀所有优秀的品格,又有远超同辈的胆识;才华横溢,能够和他聊得来,薛采告诉沉鱼此花是曼珠沙华,沉鱼便联想到《大乘妙法莲华经》,薛采在看《六祖坛经》,沉鱼就能背出其中一段,两人平时斗嘴也是轮流占上风;沉鱼性格温柔,自两人认识后,沉鱼一直体谅薛采,为他的遭遇难过,没有因为身份变了就轻视他,包容他的尖刻,安慰他总有一天会得到他想要的,当他认真严肃地说自己不喜欢八时,会立刻识趣地不再开玩笑。这份体谅又出现在薛采最落魄的时候,自然刻骨铭心。所以薛采绝不是仅因为救命之恩和出现的时机才喜欢沉鱼,如果当时出现在璧国皇宫的是胡倩娘,她的言行是另一种风格,薛采是不会喜欢她的(并非拉踩)。沉鱼对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的执着,对真心的维护,薛采是有亲身体会的,也把她的痛苦、纠结都看在眼里,即使已经见惯了人心险恶,人皮恶相,却原来,世上还有这么个痴人,笨拙地坚守真情。可这样一个姑娘,却偏偏爱情和婚姻都很不幸,又因为重情,总是被冷漠所伤。于是,身世、胆识、才学、性情,感情不顺和与家族的矛盾带来的柔弱和忧郁,再以温婉清纯的顶级美貌为基础(颐非说看见沉鱼想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深以为然,在我心里,沉鱼应该是《诗经》里描写的古雅型美人。这几天觉得沉鱼或许会长得像孙艺珍,虽然她是韩国人,虽然她没拍过中国古装,哈哈哈,最近真的很吃孙仙的颜),可以说集齐了所有薛采喜欢的样子,激发了他内心柔软的一面,促使他不由自主地保护她,爱上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8-16 21:08
    回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采鱼两个人的志向是一致的。前面说过,沉鱼是仁慈的,她推行的自然也是“仁政”,这也是薛采,还有姬婴希望看到的。铲除如意门这个牵动四国的毒瘤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薛采还是答应了姬婴;后来见沉鱼因为略人之恶而哭,薛采又决定加快速度,他这么做,不仅是因为他对姬婴的承诺和对沉鱼的私情,也是因为这同样是他心中所念。天底下没有任何人能违背他的意愿,强迫冰璃公子做什么事,除非他自己愿意。可能薛采冷酷、强硬的行事作风多少掩盖了一点这种特质,但同样地,薛采也是仁慈的。程国爆发夺嫡之乱,三王会谈的那个夜晚,他摒弃掉个人恩怨,为璧国谋利益,为程国求和平,“帝王之威,不是体现在‘一语灭天下’,而是‘一言救苍生’”,掷地有声,说动了宜王和燕王支持姬婴的决策。在回城的时候,薛采对姬婴洋洋洒洒地说道:“是真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杀敌立威,铁甲长枪,千军万马,抛头颅,洒热血,守的是黎民百姓,护的是大好河山。”足见其志向。被昭尹点为钦差,薛采出使江都,见到关东山这样龌龊卑鄙、愚昧无能的父母官,他嫉恶如仇,巧妙地惩罚了这类鱼肉百姓的上流权贵。后来命断寒渠,也是为了遏制爆发的瘟疫。正因为心中有大义,所以,虽然薛氏一族被灭,姬婴也有份,薛采却与姬婴结成莫逆之交,后来又尽心尽力辅佐沉鱼。仁慈,其实是姬婴、沉鱼、薛采他们三个人共同的特点。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8-16 21:08
      回复
        再来找一找姬婴、沉鱼、薛采三个人的不同(我真的很喜欢找不同,笑)。姬婴曾说,他们三个人是一样的,都成于家族,又为家族所累。故事的开始,姬婴是20岁,沉鱼是15岁,薛采是7岁。姬婴14岁掌权,出场时,他已经走过了那段认识家族、叛逃家族,与家族“和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沉鱼才刚刚开始,薛采则被迫失去了这个过程。薛家被灭于薛采还未了解到其光鲜亮丽之下的肮脏龌龊之时,无论薛家好不好,他已经不必面对这个难题,他背负的是皇权与家族之间的仇恨,来自外界;姬婴和沉鱼承受的是个人与家族之间的矛盾,来自内部。家族对于薛采来说,像见血封喉,痛得剧烈又利落;对于姬婴和沉鱼,像钝刀子割肉,其痛不至于丧命却缓慢折磨。薛采和沉鱼也有与姬婴不同的地方:姬家当时已没有可出挑的人才,所以姬婴的母亲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养姬婴身上;而采鱼虽然也被家族寄予厚望,但面对的压力却没有姬婴那么大,薛采不消说了,沉鱼也是家里面最受宠的孩子。姬婴和沉鱼之间也有不同,我觉得姬婴的温文尔雅更多来自后天培养,沉鱼的温柔和顺主要是天性如此。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8-16 21:08
        回复
          最后的最后,薛采和沉鱼两个人共同治理璧国,相互扶持多年,更加深了这份爱意。薛茗要薛采立誓报仇,重振家门的时候,对他说:“你今后要面对的将是比地狱还要可怕的生活,并且你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孤立无援,你不能再信任谁、依靠谁、指望谁,你再也感受不到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温暖的东西,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安逸地成长……”这些话,薛茗说错了,因为薛采遇到了沉鱼、姬婴,美好和温暖在他的生命里从没有真正消失,相反,一直支撑着他,一个人,光靠着仇恨、怀疑是不可能把路走下去的。姬婴死后,唯一的亲人薛茗住在冷宫里不能常常见到,常常能见到的沉鱼成为了薛采的心灵支柱。沉鱼很美好,但沉鱼又太柔软,总想寻找最面面俱到,不牵连无辜,不伤及根本,不放弃原则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和姬婴很像,姬婴也总想兵不血刃地达成目的。或者说,沉鱼是未成长起来的姬婴。对于他俩的心慈手软,估计薛采有依恋,也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沉鱼之于薛采实在太重要了,他太爱她,也太想保护她,所以,他不忍心让她看见太多黑暗,选择了自己去做那些肮脏龌龊的事,他努力地花别人三倍的速度去成长,尽力为沉鱼撑起一方清净的天地,事实也证明了,他绝对有保护她的能力。可以说,沉鱼的柔软使薛采想成长为她的依靠,沉鱼的美好又给予了他面对黑暗的信心。如意门事件暂时尘埃落定之后,身在程国的薛采说过两次,“他想回去了。尽快回璧国,尽快回到那个人身边。”“他已离开那个人太久。久到看这月光都不顺眼。”沉鱼身边是他可以回去的“家”,只要能和沉鱼在一起,一切就都是好的。那么,只要薛采活着,就绝无可能让沉鱼嫁给别人。仅仅是想到沉鱼跟着赫奕走的可能,他就嫉妒不已、痛苦不堪了,更何况要他放弃沉鱼?那等于把他的人生全部推翻,更是如同抽筋拔髓般的痛苦。为了阻止沉鱼和赫奕继续纠缠下去,他动用一切来挽留她。薛采早就知道姜画月和萧、罗二人勾结,故意默不作声,让怀瑾说动沉鱼来丞相府看他,给对方可乘之机,派朱龙暗中保护沉鱼,让她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失败暗杀,把真相彻彻底底地暴露在沉鱼面前,说话也不似之前委婉,直接道出姜画月是幕后主使,令沉鱼与其决裂,成功逼沉鱼坐上帝座,断了与赫奕的联系。这应该是薛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伤害”沉鱼。“伤害”沉鱼,薛采自己也不好过,他捧住沉鱼的脸让她称帝时,自己也动情流泪了,这是他第二次哭。第一次看书时,完全跟着薛采的节奏走,后来才明白,什么“只有最强的王者才能命令我”,什么江山社稷,在这背后,原来藏着一个少年的私心。
          明明他是最舍不得让她流泪,最不忍心让她难过的人,可是到头来,让她哭得最多的人,却是他。两次,都是因为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1-08-16 21:09
          回复
            有时候觉得真是可怕,这两个人说的话,其实是谶语啊。
            沉鱼前往丞相府请求薛采和好时,她说:“既然此生注定让你我结缘,那么,就绝对不允许被天命之外的事情所破坏。”而分开他们的,确实是天命。
            程国重逢时,沉鱼笑着说:“其实我们挺有缘分的,不是吗?身在千里之外的异国,都能相遇。”薛采则回答说,“也许跟你真正有缘的另有其人,而不是我吧?”果然,最后和她有缘的人,不是他。两个人的对话又偏发生在彼岸花之前。“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恰好喻示着沉鱼和薛采两个人错开的美好年华,相念相惜,却不能相会。
            (还有一个细节,也许是我多想,燕王赠给薛采冰璃,他收下了,而燕王赠给沉鱼雷我琴,她却还给了燕王,这是不是也暗示着采鱼两个人无缘呢?)
            姬府再遇,姬婴为沉鱼穿耳洞时,她背的那首诗:“不得长相守,青春夭蕣华。旧游今永已,泉路却为家。早知离别切人心,悔作从来恩爱深。黄泉冥寞虽长逝,白日屏帷还重寻。”这虽是女诗人韦璜悼念亡夫所作,却也蛮符合沉鱼在薛采走后的心态写照。
            而在时光流转之前,沉鱼年幼时,夫子为她算的一卦:命理无玉,却与玉相连极重,轻则忧心缺眠,重则血光压顶,就已暗伏了沉鱼和薛采的命运。薛采为了逼沉鱼称帝,好几天不来上朝,沉鱼就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是谓忧心缺眠;薛采弥留之际告白,沉鱼承受不住剧烈的心痛,眼前被一阵猩红色的浓雾覆盖,晕倒在门外,正是血光压顶。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1-08-16 21:09
            回复
              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是沉鱼与姬婴解缘的过程(在家族利益上,姬姜未能联姻;在感情上,沉鱼意识到了姬婴从来没有属于过自己;最后,沉鱼的人生里再也没有姬婴的身影),与薛采结缘的过程,两个人几乎参与了对方人生中所有重要的桥段。
              沉鱼曾亲口认定薛采是她最重要的人,最不愿意失去的人,她说,“你是我十三岁时爱上公子的理由;你是我为公子报仇的副手剑;你还是我成为璧国皇后以来的第三只手……”当时听到这番话的薛采想必心里又甜蜜又酸涩吧。甜的是,心上人说自己对她这么重要,酸的是,唉,大部分和姬婴有关啊。其实,薛采对沉鱼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薛采不仅是沉鱼对姬婴单相思的起点,他还见证了沉鱼的这份感情从满心欢喜到被拒绝,再到破灭清醒的全过程。沉鱼出使程国时,薛采在;杜鹃揭开姜家家丑时,薛采也在;沉鱼当淑妃,当皇后,当皇帝时,薛采都在。沉鱼为救不回来曦禾而痛苦不堪时,替她做决定的那个人,是薛采。自姬婴死后,除了新野出世,沉鱼第二次开怀大笑,是因为薛采倒了霉。沉鱼因为昭尹之死而惊骇昏迷之际,把她从迷雾中唤回来的那个人,还是薛采。
              对薛采来说,沉鱼恐怕意味着更多。她见过薛家未亡时,他神采奕奕的样子;见过家破人亡时,他被贬为奴的样子;见过三王会谈时,他不卑不亢的样子;冰璃被夺走时,她替他出头;冰璃失而复得,是她亲手归还;她举荐他当钦差,赢下了继承白泽后的第一场仗;她和他一在宫内,一在宫外,默契配合,扳倒昭尹,成功为姬婴报仇;昭尹倒台后,她恢复他的官籍,任命他为丞相,他短暂、璀璨的政治生涯是和她一起度过的。她是他的救命恩人,她是他的心灵支柱。
              在两个人相伴的八年里,几乎把人生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这一对之所以让我如此心痛,也是因为,既然两个人的命运纠缠得如此之深,为什么最后到底无缘呢?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1-08-16 21:10
              回复
                “如果,我早出世八年,图璧四年的大年初一,当你及笄之时,四国之内,最与你般配的人,其实不是姬婴,而应该是我——不是吗?”即使每次重温《图璧》都尽量选择不去看寒渠永诀,“停在这里不敢走下去,让悲伤无法上演”,但这段话不是不去看,就会忘掉,反而每当回想起薛采这份夭折的感情,就会愈加深刻。“如果”这个词在薛采这里见到,还真挺难呢,他是个极其理智、清醒、冷静的人,一向敢于直面现实,无论现实有多么残酷丑陋。我想,即使在他最落魄的日子里,他也不会逃到从前的荣华梦里来麻醉自己。可是,在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心愿化为泡影之时,原来,他也会喃喃地说“如果”啊。是啊,如果你能早出世八年,一切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或许,薛家不会亡,你还是那个贵族公子,要是还爱沉鱼的话,你也不必爱的那么辛苦了,可以不用等待,不必隐忍,坦荡地告知心意。会不会像赫奕向沉鱼炫耀整条街上的商铺都是他开的那样耀眼地出现在她面前,还是要更张扬一些?沉鱼也不必进宫当什么妃子,因为你有让两个人在一起的信心和能力。
                薛采是神童,沉鱼小时候也很厉害。姜画月说过沉鱼是个会撒娇,会使诈,还特别会说话,让人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得不喜爱她的孩子。沉鱼六岁的时候,为了陪伴生病的姜画月,她放弃了母亲最重视的参佛之行,用哥哥的赌钱工具作弊骗过了母亲,又料定哥哥为了隐瞒赌钱不会告发自己,成功留在家中照顾寂寞的姐姐。沉鱼八岁那年的中秋家宴,她借用小鸟让羽毛飞的最远,在父亲的测试中一举夺魁,又丝毫没有骄傲之色,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赢得的水晶月饼。机慧过人,又宅心仁厚,将来必大有作为,毕师爷的评价没有错。禁不住想,如果沉鱼和薛采年岁相当,且在年少时就能相逢,那么,一个温柔敏慧,一个明锐伶俐,会不会发生什么故事,也许会是欢喜冤家的情节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1-08-16 21:10
                回复
                  说回来,薛采的这句话,有两处值得探究。一、为什么他早出世八年,最般配的人就不是姬婴了?因为姬婴虽好,姬家不好,姬氏是靠姬婴一个人撑下来的,除了姬婴外,姬家再无可出挑者。姜家要联姻的话,薛家是更好的选择。二、薛采划定的范围是四国,而不只是璧国。他是把喜欢过沉鱼的颐非和一直喜欢沉鱼的赫奕也算了进去。如果我早出世八年,不会让你喜欢上姬婴,也不会让你遇上喜欢你的颐非、赫奕,我们两个会是天造地设,情投意合的一对,这应该,是他话里的意思吧。(不过我觉得沉鱼性格温柔,她喜欢的也是姬婴的温柔,就算薛采早出生八年,估计也不会……划掉,不是,最合适的人一定是小采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1-08-16 21:10
                  回复
                    为什么薛采直到临死前才倾诉自己深挚的爱意,为什么不早点说呢?这应该是许多人的不解和意难平。原因只有一个:年龄。八岁,是隔开他和沉鱼之间的鸿沟。如果,两人年岁相当,或者相差的不是那么多,而是三岁,五岁,我想,即使是最落魄的时候,薛采也是敢于告白的吧。如果,薛采遇到沉鱼的年纪不是那么小,不是7岁和15岁,而是15岁和23岁,我想,薛采也不会等到最后才告白。他说:“八年……无论我如何早熟,无论我如何神通,无论我如何努力地用别人三倍的速度在成长,但是,这八年,我却怎么也跨不过去……”他跨不过去这八年就是因为,无论他如何出色,都改变不了他外形还是个孩子的事实。两人每次斗嘴,沉鱼一句“不和小孩计较”就能让他哑口无言。《归程》里面颐殊把九岁的薛采指定为王夫候选人之一(虽然是为了恶心沉鱼),颐非就说:“**啊!竟然连九岁的小孩也不放过!”沉鱼不是“**”,所以还不会对这个年龄上是自己弟弟而且还未成年的孩子产生爱情。实际上多么讽刺,多么心酸,作为天纵奇才,可以九岁拜相,可以处理政事,却不能作为一个男人向心爱的姑娘告白。八岁之差又牵连着薛采的骄傲。对方已经出落得是一个娉婷少女,而自己还是孩童之躯,他应该是想等自己真正长成个玉树临风的男子,惊艳地出现在她面前,告诉她,他想娶她,他才是那个要作她丈夫的人。也因为薛采的骄傲,沉鱼从未想过他会喜欢自己。薛采如此厌恶八,却和八最有缘,“采”字是八划,出生在八月初八,和最爱的沉鱼相差八岁,又和她共度了八年;骄傲是他最大的特质,到头来却成为他不能把感情宣之于口的致命伤,真是令人唏嘘。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1-08-16 21:11
                    回复
                      爱情的发生是需要一点时机的。在沉鱼情窦初开的豆蔻年华里,姬婴出现了;在薛采坠入地狱,最防备冷漠的时候,沉鱼出现了。如果说冰璃公子还会嫉妒什么人的话,那一定是赫奕了。颐非和赫奕都嫉妒姬婴,可我奇怪地觉得,薛采不会嫉妒姬婴。姬婴于他亦师亦兄亦友,重要性不下沉鱼,他也“喜欢”姬婴,而且他很清楚,他和姬婴是两种风格的人,就算沉鱼以前喜欢姬婴,他也自信能让沉鱼爱上自己。说他嫉妒赫奕,不是嫉妒他有钱,他是一国之君,他没有沉重的家仇,而是赫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薛采最需要的时间,他有,他比沉鱼大了八岁(你们这是什么等差数列啊喂?),他又幸运地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告白沉鱼,而薛采,直到最后也没能等到这个时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1-08-16 21:11
                      回复
                        最令我心痛的,除了“如果八年”那段话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沉鱼坚持不肯离开,一定要薛采和她一起走,薛采无可奈何地笑了,说:“你啊……果然是我的命中克星啊……”。“命中克星”,这真是一个宠溺至极的称谓(《红楼梦》里黛玉也把宝玉称作自己的“天魔星”),世上万般人,能治住他的偏偏只有一个她,即使他如何骄傲,如何冷静,如何聪明,面对是她就毫无办法了。
                        纵使“真相大白”得太晚,但在最后时刻,沉鱼赶来看他,说愿意嫁给他,想必他是真的很高兴吧……。
                        后来的后来,听闻腐儒说梨王的坏话,与怀瑾的气愤不同,沉鱼淡淡表示:“没关系。反正……姜沉鱼已经死了,后人如何评述她,她也无所谓的。”有时不禁恶毒地想,或许沉鱼跟着薛采一起“死了”。在薛相病逝后,女帝痛失臂膀,大病,三月后驾崩。也许,女帝姜沉鱼追随丞相薛采奔赴黄泉,在那里他们永远在一起了,我这么恶毒地想。
                        嫁给赫奕的,其实是当年出使程国的那个药女小虞,只不过她迷了路,走了很久才回到他身边。
                        关于姜沉鱼嫁给赫奕的问题,一是她确实对赫奕有情,并不是把他当“备胎”,二来也是为了完成薛采的遗愿,如果沉鱼沉溺于悲痛中走不出来,因为他最后还是不能幸福的话,薛采可能真的要魂魄不安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1-08-16 21:12
                        回复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偏爱悲剧美的“魔鬼”,可是在过了很多年,重看《图璧》还是会为薛采心痛时,我才发现我错了。我不希望借由遗憾之美让这个我喜欢的角色长生不死,我希望他能够得偿所愿,成全他仅有的一点私心,和他心爱的姑娘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不只是停留在为她创造幸福,而是她的幸福里,也有他自己。他应该得到这份幸福才对啊,吃了那么多苦,承受了那么多事情,爱了她那么久,为国为民的薛相,他应该要幸福的。
                          沉鱼称帝第一年的大年初一,大典上,她望着赫奕送来的绚烂的烟火,心中惆怅感慨不尽,随后令她吃惊的是,城楼下围观的群众突然涌动起来,每个人手里的灯最终汇成了八个字:“芳辰永好,寿与天齐。”罗衡低声对沉鱼道:“这些都是薛公子的安排。”罗衡没有叫薛采,没有叫薛相,而是薛公子……。这个称呼真是值得玩味。
                          如果可以,多么希望薛采遇到沉鱼时,她不是淇奥侯的未婚妻,不是淑妃,不是皇后,不是皇上,他不必喊冷冰冰的身份称呼,也不用为了掩饰情感叫她姜沉鱼,而是像他最后告别时,或者说,已经在心底盘桓了许多年,他所期盼地那样,温柔地唤她沉鱼。
                          多么希望他们之间不是君臣,而是,薛公子,和,姜小姐。
                          今生已过也,结取来生缘。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8-16 21:13
                          回复
                            楼主所言皆我所想,全都言中我心里的沉鱼和小采啊……知己莫如此……归程后记里最后一句话,"这世上即使那样优秀,那样有权势的人,都不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个只能睹花思人,一个鞠躬尽瘁还搭上一条性命……"虽然看着疼心不已,但也许是作者的 慈悲,所得必有失,薛采如果一切都完满了,那天下必有人不完满,薛采和姬婴他们是一类人,如江水而去,奔流不复回,遇到他们是我辈的幸运,失去他们痛心也要放下,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命运和人生,是他们的选择。番外琉璃雪里沉鱼劝胡倩娘放下也许也是劝我们吧……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1-08-23 20:17
                            收起回复
                              楼主写的太好了,十分的细腻,丝丝入扣,请收下我的膝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09-19 12: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