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类膨胀的肋骨会极大的影响其爬行速度和呼吸速率,科学家并不知道,这种演化在龟类身上会体现出怎样的优势,直到正南龟化石的出土。
正南龟(学名:Eunotosaurus)是副爬行动物的一属,生存于二叠纪中期的南非,在过去的古生物学里,曾长期被认为是史前爬行动物与现代乌龟的遗失连结,曾长期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龟鳖目。
正南龟的化石发现于南非卡鲁超群(Karoo Supergroup),地质年代相当于二叠纪中期的开匹坦阶。许多化石的肋腔类似现代乌龟、稍微不易弯曲,因此正南龟被认为会以类似乌龟的方式行走。肋骨非常宽广而平坦、前后肋骨互相接触,因此正南龟的身体宽广,外形类似具有龟壳的乌龟。此外,正南龟的脊椎数量、脊椎大小、脊椎结构非常类似某些现代乌龟。尽管正南龟的身体外形类似现代乌龟,它们的头颅骨有许多原始特征,类似原始无孔亚纲爬行动物。目前古生物学界将正南龟归类于副爬行动物演化支,不再普遍认为是乌龟的史前远祖。正南龟的脊椎构造、宽广肋骨,被认为是跟龟鳖目的平行演化结果。
尽管正南龟并不是龟类的直系祖先,但它们趋同演化为龟类的盔甲提供了解释,正南龟的前肢比后肢大,前爪也更大。粗壮的臂骨让强壮的肌肉有了巨大的附着点,这些肌肉可以有力地把它的手臂拉回来。所有这些特征表明正南龟是一个能干的挖掘者。
在大约2.98亿年前到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蜥蜴类爬行动物,如正南龟,是在地上刨食或寻找藏身之所的。正南龟宽阔的肋骨可以稳定身体,在挖掘时为手臂提供帮助。做挖掘工,肋骨较宽会更有效率,这就赋予了它们一个生存优势。从那之后,也许是在挖掘时,为了保护它们的内脏免受挤压,乌龟祖先的腹部进化出胸甲。换句话说,龟壳进化的第一步,也就是肋骨的加宽,显然不是为了防范天敌,而是出于工作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