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吧 关注:230贴子:579
  • 4回复贴,共1

原来另一面也是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抛开所有宗教,所有束缚,只是简单的训练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如果一个病人,他去买药,他不需要把药店所有的药的名字和制作方法都背下来学会吧,他只需要直接买自己需要的药吃上就好。有很多人不知道要去药店干什么 没有目的性,那么他是盲目。有的人是想当个卖药的,那么他就要知道很多药理知识。有些人非常有目的性,他不快乐很痛苦,所以他直接找让自己快乐的方法。以快乐为目标。有很多人寻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门路,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他自已想要什么。他没有认识到如果活在自我的意识中是多么痛苦的。在自我的意识中没有快乐没有安心,只有苦和不安。因为自我的思考模式是一个把自己逼迫到死角的思维方式。自我的思惟模式它没有包容性,没有流动性。快乐增加贪,痛苦增加嗔,不苦不乐增加愚痴。按照自我的思考模式,有一部分人只想要快乐,那么他追逐所谓的快乐,他不想要痛苦与平静,不苦不乐就是所谓的平静,是很多所谓的修行人都在追求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平静也仅仅是所有感觉的一种,大部分都以为要是能永远的保持平静那就是解脱,然而 ,感觉是无常的,她没有高没有低,她一直是流动着的,她怎么可能不变呢。
禅修不一定要死板板的坐在那里,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定,我们专注的看着一块表也是练习定的方法,专注的时候你的思维有很多时候会有念头升起不用管它你就做一个旁观者不要拉扯,有些人会在这个时候体会到要拉扯的这个东西原来就是自我,这个自我-----这个旁观者原来是自己刚才的那个前念的后念而已,是虚幻的,他们是一不是二,原来是无我的。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禅修的时候,就是反复的开发自己的反观能力,前提是以快乐为引导,修行就是解开所有束缚的过程,要放下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思考方式。要颠覆以前所有的认知。人之所以突破不了自我,就是因为我们突破不了感觉,当引起感觉突然变换的因素来临的时候,我们只顾抵抗感觉了,而没有正确的观察感觉,没有做一个旁观者。当想到死亡的当下,我们除了恐惧的感觉以外我们一无所有。首先我们要战胜这个恐惧的感觉不被它所动,然后再继续深观这个感觉是什么带来的,这个感觉其实就是过去的思维模式占了主导地位,一说到死亡我们就自然的恐惧,然后和这个感觉认同,我们就判断这个是不好的,是我们不想要的。这时,我们就要本能地逃跑------压制她,如果我们接受它,再试着跳出来,不被死亡这个词所动,那么我们就发现死亡这个词仅仅是一个局限的人类思维而已,这个思维没有任何意义,它是虚幻不实的。一旦认清了这个我们以后就不会被这个假象迷惑了。
一开始我们没有足够的能量,不能很好的做一个感觉的旁观者。所以就需要慢慢的练习专注。练习的时候找一个舒服的姿势,躺着坐着站着都可以,先从粗的专注开始练习。我们可以专注的看家里墙上的表,或者其他你感兴趣的东西,最好不要选择枯燥不喜欢看的东西,因为不喜欢的东西提不起你专注的观察它的兴趣。总不动也会感觉枯燥乏味。实在看不下去了,我们就起来活动活动,活动的时候也要练习专注力,走路的时候我们就把专注力放在脚上,然后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走路,洗衣服的时候就把专注力放在洗的动作上,并且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洗衣服。总之在动的时候就要把专注力放在比较大的动作上,并且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了。睡觉以前在没有睡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练习观察呼吸,这个不需要很用力,不要打扰到睡眠,只要坚持每天做就好了,时间多少不要限制自己。观察呼吸的时候,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中或者鼻头都可以,要感觉呼吸的进出,不要控制呼吸,让呼吸自然的进出,不要有刻意的行为。这么做一段时间,我们要是感觉前面的做起来很轻松了,那么我们就进一步的练习专注力,
去专注自己的念头,自己想什么自己都要清楚的知道,要是能发现我们所想的时候都有一个先区别的思维在活动的时候,比如要看到我们看见门和电视的时候,是一个先区别的思维有个他们是不同的这么个思维做主导,然后我们才知道他们是不同的这么个想法,简单来说 就是我们的思维里有不同的这个概念,才导致我们作出不同的判断和以后相续的行为来。这个是最重要的,要是能看到这些,我们就要进一步的继续观察,外面的不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而自己却这么痛苦。把观察目标缩小,这个时候随便看一样东西,比如苹果,你去看这个苹果自己是喜欢吃还是不喜欢吃,如果自己喜欢吃苹果,那么再想为什么自己的妈妈不喜欢吃苹果呢。同样都是苹果为什么我喜欢而别人不喜欢,问题到底出在那里?这个时候前面开发出来的观察力就派上用场了,你会发现问题不出在苹果这个东西上,而是出在自己这里,苹果本身没有特定的性质,所有的性质都是自我加上去的,所以苹果在自己这里才有了特性,比如苹果是大的,好看的,好吃的。。。。。你会发现我们自己加上去的这些特性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我们以前没有如实的观察过苹果这个东西,原来它没有任何的性质,一切的关于苹果的形容都是自我在定义。              



1楼2010-04-14 21:50回复
    幻与真实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在把自己的这个正确的觉察放大,去看整个法界,去看法界里的东西,你就会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我定义以后的产物。当你能意识到所有的问题都出在自己这里就好办了。以后的练习就是以正见为引导,练习自己不再使用那错误的思维模式。让自己不再认假为真,不再活在自我的意识里。
    人类不停的追求快乐,好象从开始追求快乐的那天起,快乐就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去追求我们原本就拥有的东西,不是很好笑吗?越追越苦,空虚寂寞无奈痛苦焦虑不安,好象始终伴随着我们。从我们明白事情开始,家人和社会就在不停的教我们要实现自我价值,好象我们生下来就没有价值一样,我们要是不苦苦的追求我们就想垃圾一样被人鄙视和唾弃。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啊,我们生下来就要满足别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活的不是自己   我们活的是别人塑造的形象,如果不符合别人的要求   那么我们就是差的 不好的 没有用的,多么可怕的世界啊。外在的束缚和内在渴望自由的心灵时刻的冲突着。不停的学习前人创造的词语和技巧,学不好就生存不下去,难道我们是前人的复制品吗?必须要复制出完美的作品,才能生存下去。生存如此的苦难,难道生下来就代表着受苦吗?科技越发达,人类越痛苦,社会也越不安,犯罪,冲突,自杀,吸毒,污染环境,。。。。难道我们还不该反思吗?这样的价值观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了自我小小的利益,大肆的破坏森林,污染水资源。。。。待续
    


    2楼2010-04-14 21:50
    回复
      这就是业 积蓄的业太多了 觉悟了的人看到什么都很快乐?我不明白 我只认为那些是业的轮转 是无谓的也是无奈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20 23:28
      回复
        天天泡吧,志在天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5-12 22:40
        回复
          贤友好文章深刻。


          IP属地:甘肃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5-24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