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香菱、晴雯分属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之首
《红楼梦》里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判词,位于正册第一位的是林黛玉,位于副册第一位的是香菱,位于又副册第一位的是晴雯。在红楼梦小说中,这三位人物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么这样的三位人物在小说中分别放在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副册、又副册中又有何意义呢?很可能暗示小说中这认为人物的原型人物是同一个人。事实上,小说中林黛玉与香林和晴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仔细研究,林黛玉香菱的联系体现在命运相似,与晴雯的联系体现在容貌性格相似。
第八回: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第八回:李嬷嬷道:“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只说姨妈这里留住你。这妈妈,他又该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悄的推宝玉,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妈也素知黛玉的为人,说道:“林姐儿,你别助着他了。你要劝他只怕他还听些。”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想来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吃,也未可知。”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的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第三十一回:偏偏晴雯上来换衣裳,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的什么大事。先时候儿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袭人听了这话,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又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既这么着,你不洗,就洗洗手给我拿果子来吃罢。”晴雯笑道:“可是说的,我一个蠢才,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别在气头儿上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再撕响些!”
《红楼梦》小说里,黛玉与晴雯性格十分相似的相关的描写还有很多,根据这些描写,基本可以判断,晴雯与黛玉的原型应为同一人。有红学研究表明,林黛玉的最重要原型其实是一个跟龄官晴雯香菱等人的身份差不多的丫头。这个丫头曾经陪伴曹雪芹读书,最初曹家老太太是希望她能嫁给曹雪芹的,但也许由于性格的原因,最终不讨曹雪芹母亲的喜欢,寻了个缘故将她卖与一个大户人家作妾。又由于逐渐得宠,受到某个女主人的排挤,曾如平儿香菱一样挨打。准备再次被卖时,她以前的老师(贾雨村原型)找到了她,因知她的诗文学得不错,长得又好,是个可造之才,于是给了她一个小姐的身份,顶替一位不肯进宫参选的小姐,把她送进皇宫。由于她才貌双全,又有了小姐身份,后来竟被皇帝看上得到宠爱,估计是封了妃,才敢叫潇湘妃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七回有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刘心武曾经抓住这个秦字大作文章,认为这里的秦字指的就是秦可卿,最后推论出秦可卿的真名叫玉的结论。但是这一回里除了凤姐顺手送了一枝花给秦可卿外,根本就没怎么写秦可卿。这个“秦”,谁说就是秦可卿呢?而且惜花两个字又从何说起?
其实这个“姓本秦”的提法,在《红楼梦》脂批中出现多次,并不是唯一的,甲戌本中提到“秦钟”之名时,有脂批曰:“设云‘情种’。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里这段话的核心是三个词:纲目、比托、讽刺。而且,三个词虽然是并列的关系,但显然被一条看不见的线贯串,构成一个意义统一体。
纲目-主线,比托-寄托,讽刺-批判,三组词均指向文章或作品的根本性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用一个包括性的概念来替代这三组词:主旨。因此,“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两句诗就是红楼梦的主旨之所在。脂砚斋直接清楚地点明红楼梦的主旨,对红学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下面,我们来解读批语里的这两句诗“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通过它去寻究红楼梦的主旨或主题思想。此两句诗出自南朝(梁)刘缓的宫体诗《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全诗如下: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袾小称腰身。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已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此诗为应酬唱和之作,描写了某次宴会上一个歌舞姬的美貌,大意是说:眼前这位美眉真是美得逆天啊,男人见了她,连仙女都不稀罕,眼里也装不下别的事物。这位美女的绝世芳容跟那些经典美女,如曹植的嫂子甄宓、宋玉的邻家女孩、夫差的女儿紫玉、邯郸姑娘秦罗敷等相比,完全都是不相上下的。
此诗用典颇多,其中,“未嫁先名玉”取典于《搜神记·紫玉韩重》,“来时本姓秦”取典秦罗敷。罗敷是汉末至三国时期邯郸的美女,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后成为美女的代名词。所以诗句“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就是借紫玉和秦罗敷来比喻形容女性的美貌。
所以,“家住江南姓本秦”既然是从南朝旧句“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中化来的,意思就必然在旧诗里,根本就是一个简单的借代,重点在“名玉”上。红楼梦小说里,家住江南的名字叫玉的就是林黛玉啊!她才配惜花人的称号。刘心武据此推出秦可卿的原名叫“玉”岂不可笑,一本红楼梦里怎么跑出这么多叫玉的?且红楼梦文本里秦可卿已经有了名字,小说里没有任何线索显示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玉。
现在阐释者中较多的观点,认为此诗影射小说作者现实生活中的某人,此人姓秦,名字里有个玉字,或曰秦玉,或曰秦某玉。红学里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流派秦学,秦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此两句揭示出的一个名叫秦红玉的女子,就是《红楼梦》中女一号林黛玉的重要原型,也是作者曹雪芹曾经的心上人。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很多年来,什么是《红楼梦》的主题仍然众说纷纭。其实,《红楼梦》书中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脂砚斋认为,“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就是书的 “ 大纲目”。作者写《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是为“ 闺阁昭传 ”,即为心上人秦红玉等人昭传。脂评有言“ 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所以秦红玉就是红楼梦小说中林黛玉的第一原型。
根据秦学的研究成果,作者曹雪芹的现实生活中,这位名叫秦红玉的女子来到曹雪芹家的时候只有11岁,是个唱小旦的优伶。林黛玉是秦红玉的主要分身,《红楼梦》中两次写到林黛玉与优伶龄官长相酷似并不是偶然的。秦红玉来到曹家后,深得曹雪芹祖母的喜爱,让她给曹雪芹当了伴读,二人朝夕相处早已暗生情愫。但是这个女孩后来却经历了一些比较曲折的过程最终进入了皇宫,成为了雍正皇帝的妃子。
第三十二回: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你百年之后,我愿意替你作墓志铭,为你守一辈子墓。”所以《红楼梦》表面看起来像自传,实则是曹雪芹为挚爱秦红玉作的传记。
《红楼梦》里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判词,位于正册第一位的是林黛玉,位于副册第一位的是香菱,位于又副册第一位的是晴雯。在红楼梦小说中,这三位人物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么这样的三位人物在小说中分别放在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副册、又副册中又有何意义呢?很可能暗示小说中这认为人物的原型人物是同一个人。事实上,小说中林黛玉与香林和晴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仔细研究,林黛玉香菱的联系体现在命运相似,与晴雯的联系体现在容貌性格相似。
第八回: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第八回:李嬷嬷道:“你可仔细今儿老爷在家,提防着问你的书!”宝玉听了此话,便心中大不悦,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忙说道:“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只说姨妈这里留住你。这妈妈,他又该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悄的推宝玉,叫他赌赌气,一面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妈也素知黛玉的为人,说道:“林姐儿,你别助着他了。你要劝他只怕他还听些。”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了一口,想来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吃,也未可知。”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的这个颦丫头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第三十一回:偏偏晴雯上来换衣裳,不防又把扇子失了手掉在地下,将骨子跌折。宝玉因叹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算不的什么大事。先时候儿什么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何苦来呢!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袭人听了这话,又是恼,又是愧;待要说几句,又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他说“我们”两字,自然是他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明公正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既这么着,你不洗,就洗洗手给我拿果子来吃罢。”晴雯笑道:“可是说的,我一个蠢才,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呢!倘或再砸了盘子,更了不得了。”宝玉笑道:“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别在气头儿上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再撕响些!”
《红楼梦》小说里,黛玉与晴雯性格十分相似的相关的描写还有很多,根据这些描写,基本可以判断,晴雯与黛玉的原型应为同一人。有红学研究表明,林黛玉的最重要原型其实是一个跟龄官晴雯香菱等人的身份差不多的丫头。这个丫头曾经陪伴曹雪芹读书,最初曹家老太太是希望她能嫁给曹雪芹的,但也许由于性格的原因,最终不讨曹雪芹母亲的喜欢,寻了个缘故将她卖与一个大户人家作妾。又由于逐渐得宠,受到某个女主人的排挤,曾如平儿香菱一样挨打。准备再次被卖时,她以前的老师(贾雨村原型)找到了她,因知她的诗文学得不错,长得又好,是个可造之才,于是给了她一个小姐的身份,顶替一位不肯进宫参选的小姐,把她送进皇宫。由于她才貌双全,又有了小姐身份,后来竟被皇帝看上得到宠爱,估计是封了妃,才敢叫潇湘妃子。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七回有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刘心武曾经抓住这个秦字大作文章,认为这里的秦字指的就是秦可卿,最后推论出秦可卿的真名叫玉的结论。但是这一回里除了凤姐顺手送了一枝花给秦可卿外,根本就没怎么写秦可卿。这个“秦”,谁说就是秦可卿呢?而且惜花两个字又从何说起?
其实这个“姓本秦”的提法,在《红楼梦》脂批中出现多次,并不是唯一的,甲戌本中提到“秦钟”之名时,有脂批曰:“设云‘情种’。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脂批里这段话的核心是三个词:纲目、比托、讽刺。而且,三个词虽然是并列的关系,但显然被一条看不见的线贯串,构成一个意义统一体。
纲目-主线,比托-寄托,讽刺-批判,三组词均指向文章或作品的根本性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用一个包括性的概念来替代这三组词:主旨。因此,“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两句诗就是红楼梦的主旨之所在。脂砚斋直接清楚地点明红楼梦的主旨,对红学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下面,我们来解读批语里的这两句诗“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通过它去寻究红楼梦的主旨或主题思想。此两句诗出自南朝(梁)刘缓的宫体诗《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全诗如下: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袾小称腰身。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已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此诗为应酬唱和之作,描写了某次宴会上一个歌舞姬的美貌,大意是说:眼前这位美眉真是美得逆天啊,男人见了她,连仙女都不稀罕,眼里也装不下别的事物。这位美女的绝世芳容跟那些经典美女,如曹植的嫂子甄宓、宋玉的邻家女孩、夫差的女儿紫玉、邯郸姑娘秦罗敷等相比,完全都是不相上下的。
此诗用典颇多,其中,“未嫁先名玉”取典于《搜神记·紫玉韩重》,“来时本姓秦”取典秦罗敷。罗敷是汉末至三国时期邯郸的美女,乐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后成为美女的代名词。所以诗句“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就是借紫玉和秦罗敷来比喻形容女性的美貌。
所以,“家住江南姓本秦”既然是从南朝旧句“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中化来的,意思就必然在旧诗里,根本就是一个简单的借代,重点在“名玉”上。红楼梦小说里,家住江南的名字叫玉的就是林黛玉啊!她才配惜花人的称号。刘心武据此推出秦可卿的原名叫“玉”岂不可笑,一本红楼梦里怎么跑出这么多叫玉的?且红楼梦文本里秦可卿已经有了名字,小说里没有任何线索显示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玉。
现在阐释者中较多的观点,认为此诗影射小说作者现实生活中的某人,此人姓秦,名字里有个玉字,或曰秦玉,或曰秦某玉。红学里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流派秦学,秦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此两句揭示出的一个名叫秦红玉的女子,就是《红楼梦》中女一号林黛玉的重要原型,也是作者曹雪芹曾经的心上人。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很多年来,什么是《红楼梦》的主题仍然众说纷纭。其实,《红楼梦》书中对此已经说得很清楚。脂砚斋认为,“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就是书的 “ 大纲目”。作者写《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是为“ 闺阁昭传 ”,即为心上人秦红玉等人昭传。脂评有言“ 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所以秦红玉就是红楼梦小说中林黛玉的第一原型。
根据秦学的研究成果,作者曹雪芹的现实生活中,这位名叫秦红玉的女子来到曹雪芹家的时候只有11岁,是个唱小旦的优伶。林黛玉是秦红玉的主要分身,《红楼梦》中两次写到林黛玉与优伶龄官长相酷似并不是偶然的。秦红玉来到曹家后,深得曹雪芹祖母的喜爱,让她给曹雪芹当了伴读,二人朝夕相处早已暗生情愫。但是这个女孩后来却经历了一些比较曲折的过程最终进入了皇宫,成为了雍正皇帝的妃子。
第三十二回: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你百年之后,我愿意替你作墓志铭,为你守一辈子墓。”所以《红楼梦》表面看起来像自传,实则是曹雪芹为挚爱秦红玉作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