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吧 关注:9,013贴子:79,086

《商君书》古代中国最优秀的“政法哲学”文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对于古代文本,难以简单的判定其为“政治学 或 法哲学”,且因《商君书》可以算作是商鞅变法时的“时政策略汇编”,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只对现在的人有一些“政治学 或 法哲学”的借鉴价值,故,笼统的称呼其为“政法哲学”文本...
一、提要:
1.自商鞅变法之后,秦逐步强大,积蓄国力百年后,始皇一统天下,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2.秦大一统之后,二世而亡,肇因是始皇的突然病死而没做好权力交接,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而非是什么“儒家权贵历史 污蔑的 秦法暴政 导致 二世而亡”...
“商君法家”强调“有效遏制 官僚权贵阶层”,“孔孟儒家”则强调“不得罪于 官僚权贵阶层”,因此“儒家文人权贵”有足够的动机“污蔑商君法家”...
3.秦灭亡后的千年国史,并非是“外儒内法的 秦法秦制”,而是“儒家显学 主体主导 的 儒法儒制”...“秦法秦制VS儒法儒制”的判别标准…
4.《商君书》概要...
待续...


1楼2021-08-04 11:15回复
    二、正文:
    1.《史记》:…商鞅在秦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史记)” ...
    此点,是否定“商鞅秦法 残暴说”的最简单证明… 另,《韩非子》实际的做功能效极为有限,在“商鞅之法百年传承”的能效面前,不值一提…


    5楼2021-08-11 11:15
    收起回复
      2.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若秦之一国,尽是“愚民弱民 贫民”,又如何能够 积蓄国力 富国强兵 以 征战六国 统一天下?若是秦之一国尽是“愚民 弱民 贫民”,那被灭的六国又得“愚民弱民 贫民”成啥样啊?


      9楼2021-08-25 16:16
      收起回复
        此点,说明《商君书》里面的“弱民”之意,并非是一些人“恶意曲解”的“弱小”之意…“弱则轨”,这才是重点,“让人守法以 维护社会运行秩序”而已…是相对于“不守法 的 强”而言的…这才是《商君书》“去强弱民说”的合理解释…


        10楼2021-08-25 16:16
        收起回复
          3. 秦之所以亡,是因为秦始皇巡游途中突然得病死了导致的政局混乱,而非什么秦法残暴...
          要知道,在古代蒙昧时代,帝王领袖的个人魅力,对各方势力的弥合与震慑,是至关重要的,一旦这个权利枢纽的帝王没有做好权力交接,而突然死亡的话,此势力集团的分崩离析,不过就是个大概率的逻辑必然而已...更何况是处于历史大变革的风尖浪口上...


          14楼2021-09-01 08:03
          收起回复
            原始中国第一次奴隶解放私有化运动的夭折...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政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土地私有化运动,即,自令下之日起,通过登记,农民过去替奴隶主耕种的土地,就归自己所有了,之后按规定向国家纳税即可...


            16楼2021-09-15 17:18
            回复
              而被灭的六国,一直没有实行较彻底的土地改革...王亲贵戚仍旧是最大的奴隶主,他们在失去政权之后,又将失去原来所有的一切特权...可以想见,《使黔首自实田》这场意义深远的大发展、大变革、大突破,所引起的阻力之大,也是难以估量的...


              17楼2021-09-15 17:18
              回复
                凭我们的经验就可以感觉到,这,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始皇的突然死亡(最大可能就是过度劳累导致的猝死),使得缺少有效震慑的六国贵族蠢蠢欲动...
                此点,是在否定“秦法残暴 所以 二世而亡”…另,蒙元满清更残暴,人头滚滚,也没见什么“残暴的二世而亡”…


                18楼2021-09-27 09:47
                回复
                  4.虽说有“汉承秦制延续至今”的传统说法,但,秦亡之后的历朝历代,到底是不是真的“秦法秦制”,是值得重新审视一番的…


                  21楼2021-10-13 17:12
                  收起回复
                    首先,秦亡之后的历代皇朝,其“显学主体”是“商君法家”还是“孔孟儒家”?要是“科举儒学 全民学儒”,基本都没学过《商君书》,那么这些“儒家大众”鼓捣出来的社会制度 法律体系,为什么要叫做“秦法秦制”?难道儒家儒学,没有设计制度法律的能力吗?


                    22楼2021-10-13 17:12
                    回复
                      其次,至于什么“一个法家皇帝 阴谋玩弄了 多数儒家大众”的说法就更是可笑了…这是想证明“法家极少数太聪明”,还是想证明“儒家大多数 太愚蠢”啊?


                      23楼2021-10-19 08:00
                      收起回复
                        再次,难道“儒家儒学”抄袭了一点“秦法秦制A”而设计了一套“儒法儒制B”之后,“儒B”就是“秦A”了吗?


                        30楼2021-12-09 08:47
                        回复
                          事实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一说,不过是儒家儒学推卸历史内衰外辱罪责的诡辩而已,其潜台词就是:坏事都是法家干的,儒家没有任何错误…


                          31楼2021-12-09 08: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1-12-20 0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