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综合。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36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36.6:53.7,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2.9%,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工业。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3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76.0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加值增长16.1%;实现营业收入640.2亿元,增长22.6%;利润17.6亿元,下降4.2%。
贸易。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9亿元,同比增长25.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27.1亿元,零售业实现87.0亿元,住宿业实现0.42亿元,餐饮业实现14.3亿元。
财政、税收、金融。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亿元,增长3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实现税收收入40.5亿元,增长25.2%。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4.9亿元;住户存款余额734.7亿元,比年初增加68.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1.1亿元,比年初增加77.5亿元。
物价。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5%,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0.8%,上涨0.8%。
综合。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36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36.6:53.7,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33个百分点、0.4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2.9%,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工业。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3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76.0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加值增长16.1%;实现营业收入640.2亿元,增长22.6%;利润17.6亿元,下降4.2%。
贸易。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9亿元,同比增长25.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27.1亿元,零售业实现87.0亿元,住宿业实现0.42亿元,餐饮业实现14.3亿元。
财政、税收、金融。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亿元,增长3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实现税收收入40.5亿元,增长25.2%。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14.9亿元;住户存款余额734.7亿元,比年初增加68.1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51.1亿元,比年初增加77.5亿元。
物价。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5%,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0.8%,上涨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