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254贴子:354,378
  • 20回复贴,共1

对天的敬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是生成万物的根源,是万物的主宰,当然也是每个人吉凶祸福的主宰。
人要趋吉避凶,就要敬畏天,就要顺从天,不能违背天。
宋儒说:“天者,理也”。天就是理。有一个成语“伤天害理”,伤天就是伤理,害理就是害天。
私与理相对立,或者说私与天相对立。不是说杀人放火强奸抢劫才是伤天害理,人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私欲私意都是伤天害理。性质是一样的,程度不同而已。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指出人违背天,天就会降灾于人。“天人感应”思想在《春秋》中就有了。
陆九渊说:“此理塞宇宙,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这个就有天人感应的意思。
很多修习心学的人,常说私欲难克。如果有对天的敬畏之心,是容易克制私欲的。任何私欲都是违背天的。出于对天的敬畏,人自然会警惕自己的私欲私意。


IP属地:山西1楼2021-07-31 13:17回复
    你的公众号文章?


    IP属地:广东2楼2021-07-31 15:18
    收起回复
      2025-07-28 07:14: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难道私心,私欲不是天产生的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8-01 07:50
      收起回复
        天道存人心,脱离了心,便不在有理,脱离人心去求理,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何区别。你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根本就不是阳明先生的主张,简直是误导吧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8-03 14:13
        收起回复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之说,出自《礼记·乐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朱子主张“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也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这在传习录中就可以看出,比如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他的教法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开始是讲知行合一,后来讲诚意,四十三岁在南京做官时,就专讲”存天理,去人欲“。《年谱》记载:
          (阳明)先生曰:“吾年来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今见学者渐有流入空虚,为脱落新奇之论,吾已悔之矣。故南畿论学,只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为省察克治实功。”
          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中说:”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
          《王阳明全集》中的语录拾遗:”先生自南都以来,凡示学者,皆令存天理、去人欲,以为本。“
          德洪曰:“故居赣则教学者存天理,去人欲,致省察克治实功。而征宁藩之后,专发致良知宗旨,则益明切简易矣。
          可以看出,在南京以及江西这期间,王阳明一直在讲”存天理,去人欲“,直至”致良知“的提出。
          当然,知行合一、诚意、存天理去人欲以及致良知,内涵都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角度说的。其中知行合一不好理解,致良知最好理解。
          朱子说存天理去人欲,阳明也说存天理去人欲,这里面有一个微妙区别:朱子是在”心与理为二“的基础上说存天理去人欲,阳明是在心与理为一的基础上说存天理去人欲。


          IP属地:山西7楼2021-08-03 18:12
          回复
            朱子说存天理去人欲,阳明也说存天理去人欲,这里面有一个微妙区别:朱子是在”心与理为二“的基础上说存天理去人欲,阳明是在“心与理为一”的基础上说存天理去人欲。具体来说,在朱子,存天理和去人欲是两个功夫,既要存天理也要去人欲。而在阳明,存天理和去人欲是一个功夫,如果能存天理,则人欲自然无;如果能去人欲,则天理自然存。


            IP属地:山西8楼2021-08-03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