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得的秘密吧 关注:6贴子:63
  • 3回复贴,共1

职场小说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
19
平常进取心
天津
初级评论员
最有阅读快感的商战和职场奋斗小说
个人评分:   心情指数:   感动 沉重 受益匪浅 阅读场所:   公车上 咖啡馆 书桌旁
沙发 办公室
发表于 2008-11-08 13:42花了两周时间,一口气读完了  
圈子圈套1,2,3,  
杜拉拉升职记,
浮沉和
输赢,
4套6本书。终于可以客观地,立体地评论一下中国的职场商战小说了。
我已有好多年不看小说了,工作的原因,看的多是经营管理,做事做人的书。
这一次的小说之旅,让我喜爱上了这种将身边事融入小说,自然表达出来,自然吸收进来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学习是丰满的,立体的,自然的。甚至让我自己也产生了将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用小说形式表达出来的冲动。我想我会去那样做的。
四本小说虽然不约而同地是以外企职场和外企商战为基础写的,但是对于在其他的企业中,也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圈子圈套是我开始看这类书的引子。
很早就听到了这套书,可是却认为办公室政治,权力斗争这种东西,从骨子里不喜欢,在自己的公司里也是极力避免的。所以听到别人介绍的时候也没在意。直到经过两年的总经理实践,觉得这方面也需要加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一开始则一发而不可收拾。
圈子圈套是四套职场商战小说中引起我共鸣最多的。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洪钧,余威,邓汶,小薛,菲比,在自己的身边都能够找到类似的人。而整部书给人一种很系统,很完整的感觉。团队建设,职场成长,职场政治,商战技巧,办公室恋情,全部囊括其中。觉得可接受的知识,是全方位的。虽然有些方面不是很深入,但是都多少有借鉴意义。这一套三本书看完之后,做了很多读书笔记,还忍不住来回翻看,对其中提到的北京,上海的很多地方,更有一种,想去现地坐坐,在那里体味小说中的相应情节的冲动。
四本小说中,杜拉拉升职记 注重职场成长,注重基本技巧,注重与上级,同级,下级关系的处理描述,但是总感觉层次在4套书中相比,算是低的,没有到达巅峰状态的感觉,但是却是贴近大多数人的现实实际的。这部小说中没有任何商战的成分。
作为职场新手,和职场中层人士是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的。
浮沉 虽然是在圈子圈套之后看的,却是4套书中最让我有阅读快感的,本书主要注重描写商战和主人公乔莉的成长历程。有限的篇幅中,浓缩了大量的信息,真的有巅峰对决的感觉。书中没有团队建设方面的内容,团队从一开始就是完整的,并且强大的。而且都是围绕着 赛思公司的团队来展开情节的,对方团队比如SK基本上没有什么描写。这个是个缺憾。输赢中也有同样的问题。圈子圈套则己方和竞争方都表现的很好,比较真实。
看完了之前几本之后,再看输赢,觉得有一种刻意的感觉。前三套的里面,作者的观点,想法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主人公的对话中,感觉很真实。可是输赢中好多话总感觉是作者刻意要加进去的,总觉得书中人物在那个场合,不应该是那种表现,不可能说出那种话语。总之很刻意,但是输赢确实4套书中,情节最跌宕起伏的,感情描写最丰富的,比较煽情。周锐和林佳玲在招标会上的表现,也足以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了所有的4套小说,我觉得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可以学到东西。
1,书中的人物,可以影响我的领导风格。
圈子圈套中的洪钧的正直,成熟,专业,俞威的大气,虎虎生风,小薛的执著,科克的老练,浮沉中乔莉的坚毅,何乘风的亲切都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可以给我一些遇到问题处理方法的参考。
书中主人公对于人和事物的细腻深刻的观察力值得学习。他们遇到各种各样压力和错综复杂的斗争以及棘手的事情时的处理,阅读的时候,就仿佛他们就在自己身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以前遇到相应问题都是自己琢磨,看书去学习,以后这些良师益友的做法,就会给我很多导引。但是无论职场,商战多么复杂,残酷,看完4套书后还是印证了我的那条原则,正直永远是成功的保障。



1楼2010-04-11 15:19回复

    因为这些书贴近现实,引起共鸣,所以我可以在看的同时,就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断去实践这些,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真的是受益匪浅!
    3
    1
    生活好难
    武汉市    
    初级评论员
    活跃度积分:41
    好书一本啊?!
    个人评分: 心情指数:没感觉 阅读场所:书桌旁
    发表于 2009-12-24 13:41:38
    当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种种的“不抱怨”和“杜拉拉”身上的时候,我不禁思考,是不是职场故事只能这么写,不是板着脸孔说教的指导书,就是长篇大论的小说?我在看多了这种故事的时候,虽然也为它们的精彩而鼓掌,但也不无遗憾的想,这样的书即使在好看,也终究会看烦的。创新,果然是一件很难的事。
    偶然间看见《潜伏在办公室》的时候,还以为这不过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跟风之作,只不过是把“明朝”换成了“职场”而已,但是抱着随便翻翻的态度看了几眼之后,我略略地有点小惊喜。惊喜什么?我发现,这本书,居然在现阶段几乎泛滥的职场书中搞出了一点小创新,虽然这创新有点像树上的嫩枝,一不小心就会折断或枯死,但这样的创新,即使是微小的,局部的,但是单从这种精神看,就是很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小小说不是新鲜东西,但是小小说和职场联系到一起却有点小新鲜,将这么多职场小小说汇集到一起,就更新鲜点了。小小说曾有过很大的辉煌,虽然近几年来因为市场性的原因,小小说有些脱离大众的视野,但是,对于这一文学形式的喜爱,人们还是未曾改变的,之所以被忽略,是因为小小说跟不上市场的发展,脱离了市场的节奏,陷入了闭门造车的窘境。而这一次小小说和职场的结合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一方面在不损失其独特性和文学性的前提下,完全表现了小小说的短小精悍、意味隽永、言简意赅,另一方面,又让职场励志书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使得职场励志有了更多的选择,相比于板着脸孔说教,它更有趣味,相比于长篇小说,它更加简单、直接、见效快。而无论和那种形式的职场书相比,它所传达的、所表现出的“励志性”都没有丝毫逊色之处。
    任何一个类型的书要在市场上有所突破,都必然要对自身进行突破,很高兴看到小小说敢于并且做到了这样的突破,这种突破并不是简单的迎合市场,而是和市场进行了良好的融合,这种局面,无论是对于小小说的发展,还是对于职场励志书的发展,甚至是对整个书业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希望《潜伏在办公室》能够取得好的市场成绩,希望这样的创新以及更有创意的创新越来越多。
    我自己看过的只有一本潜伏在办公室,估计以后还会另外看一些,仅先摘录各类似文章对比之作


    2楼2010-04-11 15:19
    回复
      2025-05-23 20:05:26
      广告


      3楼2010-06-08 11:40
      回复


        4楼2010-06-08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