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笔墨心象
——李宝铭作品观感
符祥康 文
唐张璪的著名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石涛画论:“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佛家讲“万法心生”,《地藏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道家也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王阳明说:心无外物,物以心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中国画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中,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画就是借由“笔墨”抒写画家“心中”文化精神的笔墨心象。
心中无画,画从何来?观李宝铭先生的画作,乍看平淡无奇,实则意象随心,意在笔先,得意而忘形,所造物像妙趣横生,个性鲜明,让观者会心一笑,如同迦叶拈花,悟入心性,妙用无穷。先生入画所选物象少而简练,深得大道至简之理,不受古今时空之限,集象至美,一叶知秋,无不寓于妙心之神予,令人观之意犹未尽。
善画者,修心为本,法技为末。《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住一象,则障碍于一法,心不住象,则可心包太虚而生万象。悟入心象空灵,心象即为笔象,心无挂碍,则笔墨率性,得心应手。心境即画境,心画合一,心止画成。
细看先生用笔,自在达观,心生而笔随,心笔一体,率性自然而呈古拙,可见先生于书道用功不辍,写画功夫醇厚率真。先生以书入画,笔法即画法,画由心生而法自现,不住一法而法自生,不重其技而术自合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象始出,生生不息,气韵生焉。
《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笔墨心象乃当下机锋,得意而忘形,心即是法。李宝铭先生之画作学古而不泥古,手写心象,自得其法,述己之言,表己之心,畅快淋漓。
易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笔墨心象,合阴阳之道,变化之法,然大道至简,万法归一。《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先生之画作,一花一叶、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天一地,删繁就简,笔墨如一,自得乾坤,自成画象,悠然自得,足矣。
——李宝铭作品观感
符祥康 文
唐张璪的著名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石涛画论:“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佛家讲“万法心生”,《地藏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道家也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王阳明说:心无外物,物以心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中国画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中,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画就是借由“笔墨”抒写画家“心中”文化精神的笔墨心象。
心中无画,画从何来?观李宝铭先生的画作,乍看平淡无奇,实则意象随心,意在笔先,得意而忘形,所造物像妙趣横生,个性鲜明,让观者会心一笑,如同迦叶拈花,悟入心性,妙用无穷。先生入画所选物象少而简练,深得大道至简之理,不受古今时空之限,集象至美,一叶知秋,无不寓于妙心之神予,令人观之意犹未尽。
善画者,修心为本,法技为末。《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住一象,则障碍于一法,心不住象,则可心包太虚而生万象。悟入心象空灵,心象即为笔象,心无挂碍,则笔墨率性,得心应手。心境即画境,心画合一,心止画成。
细看先生用笔,自在达观,心生而笔随,心笔一体,率性自然而呈古拙,可见先生于书道用功不辍,写画功夫醇厚率真。先生以书入画,笔法即画法,画由心生而法自现,不住一法而法自生,不重其技而术自合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象始出,生生不息,气韵生焉。
《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笔墨心象乃当下机锋,得意而忘形,心即是法。李宝铭先生之画作学古而不泥古,手写心象,自得其法,述己之言,表己之心,畅快淋漓。
易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笔墨心象,合阴阳之道,变化之法,然大道至简,万法归一。《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先生之画作,一花一叶、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天一地,删繁就简,笔墨如一,自得乾坤,自成画象,悠然自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