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最大的问题
一在于曾登科对爽文之外的领域知识过于匮乏
二在于文笔稀烂
这没什么,爽文都这样
但第三个问题让前两个问题放大了无数倍——他想把爽文写出(内涵)
这三者结合,只剩监(尴)介(尬)
有人说曾登科文笔好,然而文笔恰恰是他众多短板中最显眼的一处
城市密集的灯光在对面如火光般的摇曳着,仿佛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城池。——楔子
这句话的主语是“灯光”,“灯光仿佛城池”,黑人问号脸。
前方那漂亮丫头走过来时,他瞟了一眼,直接伸出手指了指。以前是一力建立起那般庞大金融帝国的掌权者,一旦他真的表现出那股气势,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这丫鬟打扮的女人立即是一个激灵,站在了原地——第一章
emm……
类似的病句几乎每章都有,显然他想学翻译腔,却又只学到了翻译腔的糟粕,同样的问题陈政华也有,总结起来就是——主语宾语不明,滥用定状补。
在了解基本句式结构的人,也就是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眼里,这种语句构成问题很大,但爽文的目标读者大都没有分析句式组成的能力,所以这种缺陷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我看不懂,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所以很厉害,这就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文笔好。
曾登科比陈政华好的一点在于,他的野心不如陈政华大,换句话说——他更要脸。
(这是我原本的理解)
我原来觉得可能是他更清醒,知道自己写写爽文忽悠忽悠粉丝就得了,而陈政华是走火入魔真的以为自己在写名著。
直到我刷了会儿曾登科的微博,才发现
他走火入魔的程度比陈政华更严重
他给自己打造的是一个公知人设,微博充斥着十年前的古墓派公知话术,对世界大势指点江山
但受限于自己只有不怎么完整的高中文化水平,无法进行知乎上那种至少表面上有理有据的解析类指点,只能做十年前那种“抨击体制”派的古墓派公知类指点
emm……
所以他并不是野心小,而是在自身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走火入魔更为严重
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同样是抄诗,二人都不觉得不妥,甚至曾登科还因为别人指出抄诗很low而骂街,但他由于自身水平不足,不能像陈政华一样把抄来的东西剪一剪缝一缝变成“自己的”,就显得比陈政华更有底线
说到抄诗,曾登科酷爱抄诗,但前边说过,他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有理有据地抄诗(陈政华也有这个问题,不同的是陈政华的缝合起码还跟原意沾点边)
粉丝们总是尬吹他抄诗的环境描写
那么问题来了,这本书第一次抄的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是苏轼思念弟弟所作,宁毅抄出来,背景是什么?他在思念谁?
千里共婵娟,在书里变成了宁毅,一个赘婿,惦记家里的两个丫鬟,我也是佛了,不怕被人打断腿吗?
这就是没有任何符合原词的背景,尬抄
再比如书中主角某次与朋友分别,抄了领袖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又佛了,这句诗是领袖表达自己喜欢游泳,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分别的意思,这种为了抄而抄的尬抄,有什么“文笔”可言?
最秀还得是在周邦彦面前抄他本人的词,在李师师面前抄《满江红·怒发冲冠》
大哥,大神,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曾登科
你不要脸,主角不要脸,读者还要脸OK?
(也许并不)
抄诗本身就是个悖论,抄诗的目的是想体现主角的牛A,但抄诗本身就非常傻C。
还有主角的人格分裂,主角无时无刻不在装,却又非要把每次装都写成迫不得已别人逼他装的,这就很分裂,当然这是经典的爽文写法。
问题是既然你从头到尾一切都为了爽服务,那就别舔着个脸装深刻了成吗?
一边说自己写的是爽文,一边又要说自己写的有内涵,一边让主角无处不装,一边又像把主角写得淡薄,这种种分裂,带给读者的只有两个词——监介,猥琐。
感情戏就更别提了,粉丝所谓细腻,我是一点没看出来,依旧是一根欢喜棒走到哪里捅到哪里的男频爽文流,所有女性无脑爱主角。
苏檀儿,在主角无能时离家出走,任凭自己丈夫被一板砖拍死,当主角装了几次后屁颠颠爬到床上。
小婵娟儿聂云竹元锦儿,这四个的作用只有给主角提供性服务
陆红提刘西瓜,作用高度重合,实际上就是没有作用
周佩,连提供性服务的作用都没有
李师师,纯粹是历史人物收集癖
最奇葩的是后期所有女主角全部断线。
幸亏这书只局限在男频爽文圈,要是哪一天出圈了,还不得被拳师冲死?
不说拳师,我一个直男看见这种后宫文都觉得恶心
总之曾登科的文笔不能用好坏来形容,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写出初中高分作文的能力,病句太多看得监介。
此外,他是一个职业爽文写手,而且是个高手,赘婿唯一的优点就是对于爽点的掌握炉火纯青。
然而他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
他想写商战,结果在楔子里就露怯,一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大金融帝国”,亏了100多亿,就搞得老大死了。
我笑了真的,不说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大金融帝国,就说国内,建议搜一下健林子这几年身家缩水了多少。
跟乌家商战,他设了个计,用有瑕疵的配方坑乌家,引军入瓮,这个桥段毫无疑问是抄的《大染坊》,然而大染坊中这一计策的重中之重是陈六子派了一个得力的伙计当内鬼,在孙明祖试验配方的时候往染槽中加料,才骗过了孙明祖,曾登科直接忽略了这一步,强行让乌家降智,能搞到配方却不知道缺陷,不经过试验直接投产,莫名其妙就成了“十步一算”
还有,在其中曾登科描写主角看了很多账本,资料,画了很多表,结果呢?
啥用没有
一边写他在自己老婆昏迷时画图,以体现他对老婆的关心
一边又想让他“十步一算”,什么都不干就能装一
那他到底干了什么?
曾登科写的时候就没发现前后矛盾吗?
再说军事,赘婿中的军事把我雷得外焦里嫩,没有战术没有后勤,一群溃兵打郭药师,一人吼一嗓子就赢了。
还有一个大冬天在冰面下潜水偷渡的特种作战,怎么实现的?不知道,大概是用原力吧。
八千人打西夏十万,一人一把刀“发挥主观能动性”吼一嗓子,西夏就全军覆没了……
喵啊!
而且次次如此,你哪怕来个火烧联营呢,不,直接莽,每次都是以少打多莽上去就赢了,为什么能赢?别问,问就是这不是爽文。
武朝打不过女真,为什么?因为不团结,女真打仗不需要战术,冲过来就赢了,甚至攻城都能有1:5的交换比。
你没看错我也没说错,在曾登科笔下,女真攻城都能一个换五个。
而装备不如武朝的黑旗军打女真又能以少胜多
我真是无发(四声)可说……
曾登科对冷兵器战争毫无概念(这句话有歧义,事实上他对热兵器作战也毫无概念)。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历史上女真南下只能堵住开封两面,根本没有攻城能力,连城墙都摸不到,而在曾登科笔下几万人就能把兵力数倍于己方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坚壁清野,喵啊,且不说在那个年代的交通和通信状况如何,曾登科对人口毫无概念,北宋末年人口上亿,河北大几百万人,他一小队人马能指挥动?人家地方官又凭什么听你的?
就算指挥得动,老百姓一天也就能走十几里,他们总不能坐直升机撤退吧?是不是要走官道?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带着自家细软和粮食在官道上缓慢移动,这不就是帮女真把东西送到官道上?
合着“坚壁清野”的目的是给女真送补给啊,佩服佩服
再退一万步说,你主角光环发威,真能把几百万人全赶跑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他们把粮食全带走了,己方军队吃什么?己方后勤还在流通,坚壁清野的意义在哪里?
显然,这又是曾登科看神剧学到了一个词,为了写在书里而写在书里。
你要打仗,铠甲在哪里?武器在哪里?
战争在他眼中就是沙盘游戏,莽过去,打一下,就赢了。
八千人击溃十万人,就当十万人死光了,毫不考虑后续对方重新聚集继续作战。
还有海东青,曾登科是直接把鹰当成直升机来用了
哦,也许他就是想让河北几百万百姓骑鹰撤退吧,妙哉妙哉
还有王山月那堆人,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打游击,咱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想抄袭八路,然而八路是鱼入大海,敌占区老百姓都是后勤,曾登科的设定中直接让山东死的七七八八了,上万人靠打鱼过日子
还有恶鬼军……这就是纯粹为了装而装,既不合情理也没有意义
我就问一个问题,女真怎么可能把人都杀光?他们打天下是为了什么?
这波抄的是黄巢,然而黄巢吃人本来就是后世的抹黑,是完全立不住脚的
曾登科的设定中,王师童把百姓的粮食吃光了,所以百姓除了跟着他们继续祸害下一波百姓,别无选择
那么问题又双叒叕来了
你有没有考虑过,百姓还有另一个选项——
投女真?
那个年代百姓又没有民族主义,在谁治下种地不是种?
与其跟着你吃人,我为什么不投女真继续种地?
而且历史上的汉人在女真治下可比北宋爽多了,因为女真人压榨能力太弱,任凭地主豪绅当土皇帝
整个杭州篇除了泡到刘西瓜,我看不到有什么意义,甚至刘西瓜在杭州篇之后迅速被边缘化,这个人物本身就没意义,类似的还有几乎所有女角色,只为了满足开后宫的爽点。
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写了杭州篇,主角在官军灭方腊收复杭州中的作用是什么?毫无作用。
梁山篇,我已经没力气笑了,一个水泊梁山能养几万兵,还有铠甲有骑兵,他们恰什么?喝水成兵吗?
好的计谋一定是单线短程,代表就是金刀计,干脆利落,而爽文作者喜欢用多线冗长的计谋来开爽点,这就需要操控中计者每一步都要落在主角的算计中,就会显得对手很傻,给对手降智只会显得主角也很傻。
然而在一通不知所云的操作后,宁毅又成了“心魔”。
你开心就好。
赈灾篇,直接给我看湿了
派几个说书的讲段子就能打动地主阶级自掏腰包做好事,跟达官贵胄对着干,稳定物价,蒋委员长直呼内行,要是去上海打虎的不是蒋经国而是你曾登科,党国怎么可能亡?
此外还有让人笑掉大牙的一点,曾登科写的明明是武侠,却又想掺和政治军事
查良镛说过,连我都不能把武侠和政治融合到一起,你也配?
一个人能刀枪不入百人敌,那还要铠甲兵器干什么,印上几万本内功练呗。
嗯嗯嗯,大宗师力大无穷,刺杀完颜宗翰还要近身肉搏,一群高手连对面护卫都打不过,直接送人头,曾登科肯定忘了她是怎么写陆红提以一敌百玩刺杀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力气这么大,站在远处扔标枪不就行了?
周侗,堂堂天下第一大宗师,力量至少也比普通人高十倍八倍的吧?
就算三倍好了,标枪永久世界纪录是104.8米
给你侗爷准备十根标枪,在完颜宗翰三百米之外抡开膀子扔,十次机会还射不死他?
而且刺杀完颜宗翰的好像有几十个吧?
吕布一个低武世界的小杂毛都能拉开射程一百五十步的弓,无论是汉还是明的一步都超过一米五,就按一米五算,220米
赘婿作为一个中武世界,习武之人能拉弓射三百米不过分吧?
就让这几十人(算上周侗总共30吧)在三百米开外跟你侗爷一起射完颜宗翰,一人十箭(标枪),三百箭(标枪)下去,完颜宗翰还不死得透透的?
显然,曾登科不只对现实中的战争一窍不通,连自己设定的武侠世界也无法自洽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高手是可以直接改变战局的,古代两军对阵相隔不过二百米,你家高手力大无穷,拿把床子弩当成单人弩用,当一个狙击手在一公里外对敌军斩首不就O98K了,还让小兵冲什么?
你连手榴弹都造出来了,还让小兵打什么,派两个大宗师在一公里外仍手榴弹,当人肉迫击炮不就稳了?
或者把二者结合,把手榴弹绑在床子弩箭杆上当榴弹炮用,谁顶得住?
说到炮,明年年初……
sorry说串了,说到炮,曾登科对火器也一窍不通,他让主角做了一把随时可以掏出来发射的手枪,发火机构是什么?
火绳枪?你点火了吗?
燧发枪?那掏出来要装引药
击发枪?你都能造出击发枪了,科技水平达到清末,那还这么麻烦写什么?
甚至他还在木炮阶段就研究出了榴弹,你连榴弹炮都有了,还打不死个把江湖高手
既然那个和尚能防榴弹,那周侗为什么不能防御完颜宗翰的铁剑?
搞了半天你的榴弹炮还不如大刀片子威力大?
如果我没记错,他还写了没良心炮,你从哪搞的汽油桶?
又绕回来了——既然高手这么强,为什么不派去当超级战士?
一在于曾登科对爽文之外的领域知识过于匮乏
二在于文笔稀烂
这没什么,爽文都这样
但第三个问题让前两个问题放大了无数倍——他想把爽文写出(内涵)
这三者结合,只剩监(尴)介(尬)
有人说曾登科文笔好,然而文笔恰恰是他众多短板中最显眼的一处
城市密集的灯光在对面如火光般的摇曳着,仿佛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城池。——楔子
这句话的主语是“灯光”,“灯光仿佛城池”,黑人问号脸。
前方那漂亮丫头走过来时,他瞟了一眼,直接伸出手指了指。以前是一力建立起那般庞大金融帝国的掌权者,一旦他真的表现出那股气势,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这丫鬟打扮的女人立即是一个激灵,站在了原地——第一章
emm……
类似的病句几乎每章都有,显然他想学翻译腔,却又只学到了翻译腔的糟粕,同样的问题陈政华也有,总结起来就是——主语宾语不明,滥用定状补。
在了解基本句式结构的人,也就是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眼里,这种语句构成问题很大,但爽文的目标读者大都没有分析句式组成的能力,所以这种缺陷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我看不懂,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所以很厉害,这就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文笔好。
曾登科比陈政华好的一点在于,他的野心不如陈政华大,换句话说——他更要脸。
(这是我原本的理解)
我原来觉得可能是他更清醒,知道自己写写爽文忽悠忽悠粉丝就得了,而陈政华是走火入魔真的以为自己在写名著。
直到我刷了会儿曾登科的微博,才发现
他走火入魔的程度比陈政华更严重
他给自己打造的是一个公知人设,微博充斥着十年前的古墓派公知话术,对世界大势指点江山
但受限于自己只有不怎么完整的高中文化水平,无法进行知乎上那种至少表面上有理有据的解析类指点,只能做十年前那种“抨击体制”派的古墓派公知类指点
emm……
所以他并不是野心小,而是在自身知识匮乏的情况下,走火入魔更为严重
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同样是抄诗,二人都不觉得不妥,甚至曾登科还因为别人指出抄诗很low而骂街,但他由于自身水平不足,不能像陈政华一样把抄来的东西剪一剪缝一缝变成“自己的”,就显得比陈政华更有底线
说到抄诗,曾登科酷爱抄诗,但前边说过,他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他有理有据地抄诗(陈政华也有这个问题,不同的是陈政华的缝合起码还跟原意沾点边)
粉丝们总是尬吹他抄诗的环境描写
那么问题来了,这本书第一次抄的是《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诗是苏轼思念弟弟所作,宁毅抄出来,背景是什么?他在思念谁?
千里共婵娟,在书里变成了宁毅,一个赘婿,惦记家里的两个丫鬟,我也是佛了,不怕被人打断腿吗?
这就是没有任何符合原词的背景,尬抄
再比如书中主角某次与朋友分别,抄了领袖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又佛了,这句诗是领袖表达自己喜欢游泳,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分别的意思,这种为了抄而抄的尬抄,有什么“文笔”可言?
最秀还得是在周邦彦面前抄他本人的词,在李师师面前抄《满江红·怒发冲冠》
大哥,大神,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曾登科
你不要脸,主角不要脸,读者还要脸OK?
(也许并不)
抄诗本身就是个悖论,抄诗的目的是想体现主角的牛A,但抄诗本身就非常傻C。
还有主角的人格分裂,主角无时无刻不在装,却又非要把每次装都写成迫不得已别人逼他装的,这就很分裂,当然这是经典的爽文写法。
问题是既然你从头到尾一切都为了爽服务,那就别舔着个脸装深刻了成吗?
一边说自己写的是爽文,一边又要说自己写的有内涵,一边让主角无处不装,一边又像把主角写得淡薄,这种种分裂,带给读者的只有两个词——监介,猥琐。
感情戏就更别提了,粉丝所谓细腻,我是一点没看出来,依旧是一根欢喜棒走到哪里捅到哪里的男频爽文流,所有女性无脑爱主角。
苏檀儿,在主角无能时离家出走,任凭自己丈夫被一板砖拍死,当主角装了几次后屁颠颠爬到床上。
小婵娟儿聂云竹元锦儿,这四个的作用只有给主角提供性服务
陆红提刘西瓜,作用高度重合,实际上就是没有作用
周佩,连提供性服务的作用都没有
李师师,纯粹是历史人物收集癖
最奇葩的是后期所有女主角全部断线。
幸亏这书只局限在男频爽文圈,要是哪一天出圈了,还不得被拳师冲死?
不说拳师,我一个直男看见这种后宫文都觉得恶心
总之曾登科的文笔不能用好坏来形容,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写出初中高分作文的能力,病句太多看得监介。
此外,他是一个职业爽文写手,而且是个高手,赘婿唯一的优点就是对于爽点的掌握炉火纯青。
然而他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储备几乎为零。
他想写商战,结果在楔子里就露怯,一个“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大金融帝国”,亏了100多亿,就搞得老大死了。
我笑了真的,不说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大金融帝国,就说国内,建议搜一下健林子这几年身家缩水了多少。
跟乌家商战,他设了个计,用有瑕疵的配方坑乌家,引军入瓮,这个桥段毫无疑问是抄的《大染坊》,然而大染坊中这一计策的重中之重是陈六子派了一个得力的伙计当内鬼,在孙明祖试验配方的时候往染槽中加料,才骗过了孙明祖,曾登科直接忽略了这一步,强行让乌家降智,能搞到配方却不知道缺陷,不经过试验直接投产,莫名其妙就成了“十步一算”
还有,在其中曾登科描写主角看了很多账本,资料,画了很多表,结果呢?
啥用没有
一边写他在自己老婆昏迷时画图,以体现他对老婆的关心
一边又想让他“十步一算”,什么都不干就能装一
那他到底干了什么?
曾登科写的时候就没发现前后矛盾吗?
再说军事,赘婿中的军事把我雷得外焦里嫩,没有战术没有后勤,一群溃兵打郭药师,一人吼一嗓子就赢了。
还有一个大冬天在冰面下潜水偷渡的特种作战,怎么实现的?不知道,大概是用原力吧。
八千人打西夏十万,一人一把刀“发挥主观能动性”吼一嗓子,西夏就全军覆没了……
喵啊!
而且次次如此,你哪怕来个火烧联营呢,不,直接莽,每次都是以少打多莽上去就赢了,为什么能赢?别问,问就是这不是爽文。
武朝打不过女真,为什么?因为不团结,女真打仗不需要战术,冲过来就赢了,甚至攻城都能有1:5的交换比。
你没看错我也没说错,在曾登科笔下,女真攻城都能一个换五个。
而装备不如武朝的黑旗军打女真又能以少胜多
我真是无发(四声)可说……
曾登科对冷兵器战争毫无概念(这句话有歧义,事实上他对热兵器作战也毫无概念)。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历史上女真南下只能堵住开封两面,根本没有攻城能力,连城墙都摸不到,而在曾登科笔下几万人就能把兵力数倍于己方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
坚壁清野,喵啊,且不说在那个年代的交通和通信状况如何,曾登科对人口毫无概念,北宋末年人口上亿,河北大几百万人,他一小队人马能指挥动?人家地方官又凭什么听你的?
就算指挥得动,老百姓一天也就能走十几里,他们总不能坐直升机撤退吧?是不是要走官道?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带着自家细软和粮食在官道上缓慢移动,这不就是帮女真把东西送到官道上?
合着“坚壁清野”的目的是给女真送补给啊,佩服佩服
再退一万步说,你主角光环发威,真能把几百万人全赶跑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他们把粮食全带走了,己方军队吃什么?己方后勤还在流通,坚壁清野的意义在哪里?
显然,这又是曾登科看神剧学到了一个词,为了写在书里而写在书里。
你要打仗,铠甲在哪里?武器在哪里?
战争在他眼中就是沙盘游戏,莽过去,打一下,就赢了。
八千人击溃十万人,就当十万人死光了,毫不考虑后续对方重新聚集继续作战。
还有海东青,曾登科是直接把鹰当成直升机来用了
哦,也许他就是想让河北几百万百姓骑鹰撤退吧,妙哉妙哉
还有王山月那堆人,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打游击,咱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想抄袭八路,然而八路是鱼入大海,敌占区老百姓都是后勤,曾登科的设定中直接让山东死的七七八八了,上万人靠打鱼过日子
还有恶鬼军……这就是纯粹为了装而装,既不合情理也没有意义
我就问一个问题,女真怎么可能把人都杀光?他们打天下是为了什么?
这波抄的是黄巢,然而黄巢吃人本来就是后世的抹黑,是完全立不住脚的
曾登科的设定中,王师童把百姓的粮食吃光了,所以百姓除了跟着他们继续祸害下一波百姓,别无选择
那么问题又双叒叕来了
你有没有考虑过,百姓还有另一个选项——
投女真?
那个年代百姓又没有民族主义,在谁治下种地不是种?
与其跟着你吃人,我为什么不投女真继续种地?
而且历史上的汉人在女真治下可比北宋爽多了,因为女真人压榨能力太弱,任凭地主豪绅当土皇帝
整个杭州篇除了泡到刘西瓜,我看不到有什么意义,甚至刘西瓜在杭州篇之后迅速被边缘化,这个人物本身就没意义,类似的还有几乎所有女角色,只为了满足开后宫的爽点。
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写了杭州篇,主角在官军灭方腊收复杭州中的作用是什么?毫无作用。
梁山篇,我已经没力气笑了,一个水泊梁山能养几万兵,还有铠甲有骑兵,他们恰什么?喝水成兵吗?
好的计谋一定是单线短程,代表就是金刀计,干脆利落,而爽文作者喜欢用多线冗长的计谋来开爽点,这就需要操控中计者每一步都要落在主角的算计中,就会显得对手很傻,给对手降智只会显得主角也很傻。
然而在一通不知所云的操作后,宁毅又成了“心魔”。
你开心就好。
赈灾篇,直接给我看湿了
派几个说书的讲段子就能打动地主阶级自掏腰包做好事,跟达官贵胄对着干,稳定物价,蒋委员长直呼内行,要是去上海打虎的不是蒋经国而是你曾登科,党国怎么可能亡?
此外还有让人笑掉大牙的一点,曾登科写的明明是武侠,却又想掺和政治军事
查良镛说过,连我都不能把武侠和政治融合到一起,你也配?
一个人能刀枪不入百人敌,那还要铠甲兵器干什么,印上几万本内功练呗。
嗯嗯嗯,大宗师力大无穷,刺杀完颜宗翰还要近身肉搏,一群高手连对面护卫都打不过,直接送人头,曾登科肯定忘了她是怎么写陆红提以一敌百玩刺杀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力气这么大,站在远处扔标枪不就行了?
周侗,堂堂天下第一大宗师,力量至少也比普通人高十倍八倍的吧?
就算三倍好了,标枪永久世界纪录是104.8米
给你侗爷准备十根标枪,在完颜宗翰三百米之外抡开膀子扔,十次机会还射不死他?
而且刺杀完颜宗翰的好像有几十个吧?
吕布一个低武世界的小杂毛都能拉开射程一百五十步的弓,无论是汉还是明的一步都超过一米五,就按一米五算,220米
赘婿作为一个中武世界,习武之人能拉弓射三百米不过分吧?
就让这几十人(算上周侗总共30吧)在三百米开外跟你侗爷一起射完颜宗翰,一人十箭(标枪),三百箭(标枪)下去,完颜宗翰还不死得透透的?
显然,曾登科不只对现实中的战争一窍不通,连自己设定的武侠世界也无法自洽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高手是可以直接改变战局的,古代两军对阵相隔不过二百米,你家高手力大无穷,拿把床子弩当成单人弩用,当一个狙击手在一公里外对敌军斩首不就O98K了,还让小兵冲什么?
你连手榴弹都造出来了,还让小兵打什么,派两个大宗师在一公里外仍手榴弹,当人肉迫击炮不就稳了?
或者把二者结合,把手榴弹绑在床子弩箭杆上当榴弹炮用,谁顶得住?
说到炮,明年年初……
sorry说串了,说到炮,曾登科对火器也一窍不通,他让主角做了一把随时可以掏出来发射的手枪,发火机构是什么?
火绳枪?你点火了吗?
燧发枪?那掏出来要装引药
击发枪?你都能造出击发枪了,科技水平达到清末,那还这么麻烦写什么?
甚至他还在木炮阶段就研究出了榴弹,你连榴弹炮都有了,还打不死个把江湖高手
既然那个和尚能防榴弹,那周侗为什么不能防御完颜宗翰的铁剑?
搞了半天你的榴弹炮还不如大刀片子威力大?
如果我没记错,他还写了没良心炮,你从哪搞的汽油桶?
又绕回来了——既然高手这么强,为什么不派去当超级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