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吧 关注:13贴子:116
  • 7回复贴,共1

【原创/分析初步】关于福建GDP注水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楼~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7-11 08:49回复
    说到GDP注水,这是全国普遍现象。福建也不例外。当然,注水的原因各种各样,比如企业在环保风暴中关停,但是GDP又要保这是一种情况。
    2020年GDP各市初核,福州10020.02,厦门6384.02,泉州10158.66,三明2702.19,漳州4747,莆田2643.97,南平2007.40,宁德2619,龙岩2870.9亿元。
    以上相加44153.2亿元。
    福建省统一核算43903.89亿元。
    之间的差值也就是溢出的部分250亿元。福建各地的GDP至少注水250亿元。至少。
    2020年漳州确定是实际负增长,官方直接公布在闽南网:下降1.5%。但也有的地市实际负增长,故意报成正增长的,比如南平,地方公报一直缺少必要的价格数据。漳州干脆就没有公布去年公报。名义漳州2020年GDP比19年增长0.11%(4747—4741.83),南平则是0.79%(2007.4—1991.57),基本上只有通缩才能让这两市获得稍微好看的正增长,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福建平均水平涨幅是2.2%。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1 08:49
    回复
      那么福建省统一核算数据有没有可能有水份,我觉得毫无疑问。
      工业增加值这个是直接算入GDP。而且是福建经济重要的动力来源。当工业在2020年表现不佳的时候,福建经济在2020年也就失速,终结了2010年代十年增速位居沿海四省第一的佳绩。
      我总结了一下福建近年的工业发展,初核用公报,终核用写入年鉴的GDP工业部分: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3903.89官方实际增长3.3%/工业增加值初核15745.55亿元(占GDP比重35.8%)。
      •2019年,总42395增长7.6%/工初核16170.45(38.1%)终核无修。
      •2018年,总38687.77增长8.3%/工初核14183.20(36.7%)终核14781.03(38.2%)。
      •2017年,总33842.44增长8.1%/工初核13091.85(38.7%)终核12864.85(38%)。
      •2016年,总29609.43增长8.4%/工初核11517.21(38.9%)终核11711.98(39.6%)。
      •2015年,总26819.46增长8.9%/工初核10974.42(40.9%)终核11008.70(41%)。
      •2014年,总24942.07增长9.9%/工初核10426.71(41.8%)终核10682.19(42.8%)。
      •2013年,总22503.84增长11%/工初核8944.27(39.7%)终核9650.19(42.9%)。
      ——以上,GDP增速的下降,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以往的降幅都比较缓慢,到了2020年突然下降了两三个百分点。记住这个降幅。
      终核对工业增加值做了修正,注意比重,修正到跟GDP下降的速度一致,初核还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到了终核就抹平了,比如说2014年,GDP增速从去年的11%降至9.9%,但是按初核,工业增加值占比还从去年的39.7%上升到41.8%,于是终核就修正为从去年的42.9%降至42.8%。再比如2018年,GDP增速回光返照,从去年的8.1%上升至8.3%,但是按初核,规工增加值是从去年的38.7%降至36.7%,一年降两个百分点,跟2020年差不多,简直是萧条的体现,这显然不搭调,于是终核就修正为从去年的38%上升至38.2%。要知道福建的GDP终核是不改的,初核终核都一样,所以工业增加值,要配合GDP下降或上升的节奏,来做数值的修正,使其占比符合GDP的节奏。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7-11 08:50
      回复
        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规工应交增值税增速(增值税是流转税,对工业品出厂价格高度敏感):
        •2020年,工业增加值初核15745.55亿元下降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规工应交增值税推测是下降。
        •2019年,工初核16170.45增长14%,终核无修/出厂价格上涨0.6%/规工应交增值税957.8393下降11.7%。
        •2018年,工初核14183.20增长8.3%,终核14781.03增长14.9%/出厂价格上涨2.8%/规工应交增值税1085.2596增长6%。
        •2017年,工初核13091.85增长13.7%,终核12864.85增长9.8%/出厂价格上涨4.1%/规工应交增值税1023.9078增长2.9%。
        •2016年,工初核11517.21增长4.9%,终核11711.98增长6.4%/出厂价格下降0.9%/规工应交增值税995.5301下降4%。
        •2015年,工初核10974.42增长5.3%,终核11008.70增长3.1%/出厂价格下降3.0%/规工应交增值税1037.2044下降3.6%。
        •2014年,工初核10426.71增长16.6%,终核10682.19增长10.7%/出厂价格下降1.4%/规工应交增值税1076.5615增长8.5%。
        •2013年,工初核8944.27增长13.8%,终核9650.19增长10.8%/出厂价格下降1.6%/规工应交增值税991.8037增长14%。
        •2012年,工初核7856.29,终核8711.23/规工应交增值税869.5974。
        ——以上,看工业品出厂价格,通常出厂价格下降,规工应交增值税就应声而跌,比如2015、16年,2020年。至于2019年价格涨幅仅0.6%,规工增值税本来面临增长压力,再加上政策效应(【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所以剧烈下降。这对数据的可信度较高。通过工业品出产价格是可以提纲挈领的了解情况。要说跟工业增加值脱节,反正工业增加值直接算入GDP,有注水的嫌疑。
        考虑到福建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经历了去产能,比如,布最高18年,汽车17年,平板玻璃、移动通信手持机最高产量在16年,彩色电视机、卷烟最高14年,啤酒13年等。野蛮生长的时代逐渐离开。产量还继续增长的产品主要是钢铁水泥、金属切削机床、化学纤维、乙烯、机制纸及纸板、集成电路等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传统的消费品供给侧至少在本省差不多已经到头了。
        综合来看,我感觉过去几年福建统一核算GDP有猫腻是没问题。举例,2017年是罕见的工业增加值终核数据低于初核数据,把17年做低,人为抬高2018年的增长。从出厂价格来看,2017年高达4.1%,是近年来罕见的涨幅,工业增加值理应不会差。
        提供一个角度,我开头即说过这是全国普遍现象,福建没准还属于不够严重的一档。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7-11 08:57
        回复
          绝对水 看看资金总量就知道了 这个造不了假,特别是福建后几位城市资金总量不高 GDP确异常虚高!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9-28 14:39
          收起回复
            这个我觉得资金总量不会决定GDP大小啦,资金总量就是资金总量,比如说这个地方的民间团体热衷于拿出去投资,那资金总量就会受到压力。资金总量跟投资更有关系。所以资金总量还不错的东北一些地方,民间投资却不足,跟好项目不够多。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9-28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