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44贴子:669,544

回复:个人觉得豫东战役没尽全功是很正常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野华野隶属两个机构,华野也分两个兵团。你拉别人一起做项目没问题,但是粟裕豫东战役的战略一定意义上是拉大家一起梭哈了。要实现一勺烩了江北蒋军集团,中野差不多要做好拼光的准备。这责任刘帅也背不起。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1-23 23:47
收起回复
    豫东多一个纵对就能大功告成,于是,淮海索性多给一个兵团,上面看得很清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1-24 08:40
    收起回复
      把邱清全兵团一次围歼之后,剩下的就是看瓜切菜,能有半点危险?


      IP属地:约旦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1-24 14:31
      收起回复
        客观来讲,打豫东战役确实比较勉强,粟裕率华东主力在中原 算是有些装备,前期靠打歼灭战赢得装备。陈谢兵团实力弱些,而刘邓因到大别山基本没有啥装备。说朱毛周不担心肯定是假的,能愿意听从粟的提议并极力促成,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决心。而粟也真金不怕火炼,显示出卓越的大兵团指挥能力。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2-01-25 19:29
        收起回复
          许到底 有没有坑人


          IP属地:中国台湾23楼2022-02-22 13:07
          收起回复
            豫东之所以惊险,是因为从上到下拉胯,导致果军有时间集中兵力,粟裕失去战机。但灵活机动,硬生生改变目标打成了一个小*决*战。
            从此以后,果军的行动是成立兵团,并失去进攻能力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02-22 17:30
            收起回复
              什么时候能解密成南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2-02-23 06:39
              收起回复
                能怎么说,只能说华野的山头太多……


                IP属地:中国台湾26楼2022-03-02 15:46
                收起回复
                  大将军这辈子几乎就没打过总体兵力优势的仗,真是化不可能为可能的男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2-05-25 12:59
                  收起回复
                    豫东之战打成这样,本质来说职权与利益分配问题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2-05-25 14:40
                    回复
                      全功是什么?目的是证明,在中原,各部协同,是可以打大歼灭战的,具体在哪打,在何地打,打谁,消灭多少,动态掌握,因势利导。豫东战役,在当时情况,取得最好结果,是完胜。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2-06-11 04:08
                      收起回复
                        总结一下,豫东战役让君威看明白了一件事:中原的两大野战军如果好好整合一下,是完全有能力跟蒋军进行战略决战的。这次虽然打的有点虎头蛇尾,但根源还是个配合问题,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2-09-21 01:12
                        回复
                          豫东战役两个遗憾:区兵团72师没有被消灭, 撤退的时候被邱清泉追击。扩大战果是把黄百韬兵团(其实就一个整编师加一点杂牌部队)一起消灭。
                          山东兵团如果把7/9/13其中一个纵队调来,都会让豫东战役完美收官。


                          IP属地:湖北34楼2023-03-14 11:12
                          收起回复
                            抖音或者西瓜视频:帅克品读历史。他的很多视频都对豫东战役有详细解说。


                            IP属地:湖北35楼2023-03-14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