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52,434贴子:1,663,985

比较柘木、桑木、荆木、竹子的性能看战国时期的弓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柘木、桑木、荆木、竹子都是古代弓箭制作材料,我们比较一下。
1、首先看产地:
其中竹子一般只有南方有,北方不产
柘木北界河北南部,南界贵州、广西
桑木从黑龙江到云南都有
荆木北界辽宁,南界云南
2、看性能
密度(风干以后)g/cm3 竹子1.5>柘木0.9>桑木0.86>荆木0.85
弹性模量MPa 竹子20000>柘木18000>桑木16000>荆木12750
抗弯强度MPa 竹子260>柘木160>桑木140>荆木130
--------------------------------------------------------------------------------------------------
可见竹子是弹性模量最大的,抗弯强度最大的材料,它的蓄能能力是最强的,其次为柘木,再次为桑木。
荆木密度较轻,容易弯曲,弹性非常好。
因此竹子是最适合作为弓身的材料,弹性模量最大,蓄能能力最强,抗弯强度最大,不容易折断。
而荆木是最适合作为箭身的材料,又轻弹性又好,箭射出去是左右摆动的,箭尾就像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将动力传到箭身,射出更远的距离。
古代最好的单体弓,应该是竹子做的弓身,荆木做的箭身。


IP属地:湖北1楼2021-07-01 20:09回复
    当然这里没有英国紫衫木的数据,我猜测英国紫衫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应该大于竹子。因为英国长弓似乎比日本和弓的射程要远得多,当然也和箭头重量有关。英国长弓应该是单体弓里的极致武器。


    IP属地:湖北2楼2021-07-01 20:16
    收起回复
      竹子也是鱼竿的上等材料,容易弯曲却很难折断,但从来没有见过柘木、桑木做过鱼竿的,也许英国紫衫木做鱼竿会很好,可以钓鲨鱼


      IP属地:湖北3楼2021-07-01 21:38
      回复


        IP属地:上海4楼2021-07-05 05:58
        回复
          你没有多少资格探讨单体弓和角弓等,再告诉你一个事实: 满清弓远不如蒙元时期的蒙古弓,更不如契丹弓及匈奴弓和西夏弓及吐蕃弓,还有我们古山东东夷弓齐国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1-09 20:46
          收起回复
            毛竹(楠竹)除了能作弓身,还能作扁担,长江流域的扁担普遍都是毛竹做的,质量过硬的毛竹(楠竹)扁担一般承重个200多斤是没有问题的,北方扁担大多数是用木头作的(桑木),很沉重,弹性差,不省力。
            木头是可以做为弓身材料的,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木头韧性差,难以弯曲,制作成弯曲的弓身难度大,用木头作的弓,弓把和弓弦之间的距离偏小,一方面不美观,另外弓弦松手时很容易伤到前面的握弓手,还容易断。
            2、木头作的弓,因无法大曲率弯曲,会明显增加弓身的高度,不方便携带,而且木头沉重,特别不适合作为骑兵的装备。
            3、木头作的弓因难以弯曲,不适合做反曲弓,中国古代的弓绝大部分是反曲弓,弓身要进行两次相反的弯曲,木弓很容易折断。
            4、木头作的弓,因不能大曲率弯曲,当左手伸直握弓时,右手是难以拉到耳后的,也就是拉不了满弓,因此箭身受力行程小,受力时间短,严重影响弓箭的射程。
            毫无疑问,竹子是最好的弓胎材料,而且有严格的品种和产地要求,最好的竹子应该是江西北部、湖北东部的毛竹,要风干1年以上,才具有最好的弹性和韧性,虽然毛竹整个南方都有,但其他南方地区的竹子就达不到这么好的性能水平。


            IP属地:湖北8楼2021-11-09 21:45
            回复
              在中国谈弓箭,离不开楚国,楚国既有单体弓,也有反曲弓,还有复合弓。
              新石器的屈家岭文化考古只发现了箭簇,没发现弓身,我们不知道哪个时期弓是啥样,大概率可能是单体弓。
              商代的甲骨文的“弓”字有弯曲的形状,可惜没有实物,我们只能推测商代可能有反曲弓。
              之后的考古发掘,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只有楚国出土了反曲弓和复合弓。
              江陵九店东周墓葬出土了竹弓和木弓(以荆木制作),为早期反曲弓——三角弓

              这种反曲弓,和古埃及的三角弓很像,但是古埃及的三角弓两侧弓身是有羚羊角层压贴合的,这个没有。
              同时,它还和下图的斯基泰弓有相似的地方:

              斯基泰弓作为早期复合弓,它的筋角是用来连接两段木制弓身的,是放在中间的,不是象古埃及三角弓在两侧的,而江陵九店东周墓葬出土的反曲弓,也是由两段木片或者两段竹片拼合而成,只不过连接中间的不是筋角,而是镶嵌了2*0.8*0.5厘米的两片铜片,所以它也可以算是一种复合弓。
              江陵九店东周墓葬出土的楚国竹弓和木弓一半象古埃及反曲弓一半象斯基泰复合弓,有自己的特点,应该独立分类为中国古代反曲弓。


              IP属地:湖北11楼2021-11-10 00:38
              收起回复
                江陵九店东周墓葬出土的楚国反曲弓,它的弓体是由两段木片或竹片拼合而成,中间镶嵌铜片连接。
                但楚国还有一种纯粹以毛竹制成的单体弓,如湖北荆州博物馆的战国时期的楚国弓:

                这种反曲弓和江陵九店楚墓的又不同了,弓身中间部分是微微外凸的,不是三角弓那种内凹的,就很象后来的中国传统反曲弓。


                IP属地:湖北12楼2021-11-10 00:48
                回复
                  楚国还有筋角复合弓
                  战国长沙五里牌406号楚墓所出之 竹弓保存最完整,全长140厘米,其制法是。中间一段用四层竹片叠成,外 缠以胶质薄片,再用丝线缠绕髹黑褐色漆,两端附有角质弓弭,用来挂弦,也就是说它的弓弰部分有筋角复合。
                  所以楚国是单体弓、反曲弓、复合弓都有,木弓、竹弓兼备,在整个周代弓箭考古中是中国首屈一指的。
                  遗憾的是楚国没有出现后世中国复合弓那种延伸出来弯曲的大弓弰,这种大弓弰出现在汉代之后,可能是受匈奴影响,而匈奴可能是受到斯基泰弓的影响。


                  IP属地:湖北13楼2021-11-10 01:12
                  收起回复
                    中国传统反曲复合弓,上层铺筋,下层牛角,中间是竹木弓胎,弓胎以毛竹为最佳,这种结构的定型应该是汉代以后了。


                    IP属地:湖北14楼2021-11-10 01:22
                    收起回复
                      斯基泰弓并不是用筋角来连接两段木制弓身,而是把角条夹在木质间纵向粘合。见下图:


                      匈奴弓类似。


                      IP属地:湖北15楼2021-11-10 01:52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16楼2021-11-10 14:35
                        收起回复
                          楚国反曲弓,形式最多样,有古埃及三角弓式的反曲,有斯基泰弓式的反曲,还有中国特有的反曲
                          楚国三角弓与古埃及三角反曲弓式的对比


                          特点:弓箭中部与弓弰末端向同一个方向凸起。
                          楚国反曲弓与斯基泰式的反曲弓的相似对比:


                          特点:弓身中间是一个马鞍形,马鞍形的中间向弓弦方向凸起。
                          楚国反曲弓与后世中国传统复合弓的相似对比:





                          IP属地:湖北17楼2021-11-10 15:31
                          收起回复
                            楚国弓在先秦时代居于中国领先地位,有很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首创:
                            1、世界上首创弓身横向组合结构,弓身由上下两块木片或竹片组合而成,把中间较薄的地方拼合在一起,用铜片或几片竹片叠合附加在弓把外侧来加强连接,提高刚度。

                            无论是斯基泰弓、匈奴弓、还是古埃及反曲弓都没有这种上下弓臂可分离的组合结构,它们的弓身、弓臂到弓弰都是一体的,牛角筋骨只是附加在弓体外侧增加弹力,并不起连接作用。
                            斯基泰弓是纵向组合结构,没有上下弓臂分离的横向组合形式。
                            后世的突厥弓、蒙古弓、清弓,基本都采用了楚国弓这种上下弓臂可分离的横向组合结构。牛角附在弓把的外侧,用牛筋包裹,因牛角的拉力,在不上弦的时候,弓身会反向弯曲得接近半圆、四分之三圆。如下对比:
                            楚国复合弓不上弦图:

                            朝鲜时代韩弓不上弦图:

                            东方复合弓在不上弦的时候普遍能大曲率的反向弯曲,得以于弓身可分离的横向组合结构。
                            西方的复合弓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2、世界上首创在弓臂上叠加竹片或木片的做法。
                            古埃及反曲弓是在弓臂上叠加骨片和角片,斯基泰弓是把角片纵向插到两片木片之中层压。
                            后世的某些中国弓、日本弓,会采用弓臂上叠加竹片或木片的做法来加固弓身,提高刚度,同时后世的土耳其弓、突厥弓喜欢在上弓臂的外侧叠加木片来提高弓箭刚度。
                            3、世界上首创弓弰与弓臂分离的结构形式。
                            古埃及反曲弓是在弓臂上叠加骨片和角片,弓臂与弓弰仍然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
                            斯基泰弓的弓臂与弓弰也没有分离,只是有些弓身中作为弓臂中间夹层的羊角可能比外层的木片稍微长一点,露了出来,因此不属于可分离的横向组合结构。
                            大部分楚弓的弓臂与弓弰也是一个整体,但少数楚弓,弓臂与弓弰采用不同材料,形成了可分离的横向组合结构。
                            如战国长沙五里牌406号楚墓所出之竹弓,中间一段用四层竹片叠成,外 缠以胶质薄片,再用丝线缠绕髹黑褐色漆,两端附有角质弓弭,因为弓弭是弓弰的末端,单独采用了筋角材料,因此形成了弓弰与弓臂可分离的横向组合结构。
                            这种结构加上反曲的弓弰,能提高弓的蓄能拉力以及射程,而且省力。
                            由于筋角是可以弯曲变形的,这种弓应该也是东亚最早出现的软弰弓。
                            后世的突厥弓、蒙古弓、清弓都采用了这种弓弰与弓臂可分离的横向结构形式,不过都是硬弰,韩国弓很特别则是软弰。


                            IP属地:湖北18楼2021-11-10 19:00
                            回复
                              4、世界上首创用金属片层压来连接和固定两段弓臂。
                              古代的复合弓,只会采用筋、角、骨层压到弓身上,从来没有采用过金属件层压的方法,楚国首创用铜片层压来连接和固定两段弓臂,很晚的后世西方现代复合弓采用金属件层压和增强塑料件层压来制造弓身。


                              IP属地:湖北19楼2021-11-11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