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带有地下性质的邪典导演,称大卫·林奇为影史上罕见的“鬼才”毫不为过。他的影片(特别是《穆赫兰道》)名列各种榜单上的“前N”。而他在90年代与马克·弗罗斯特合作的剧集《双峰镇》也成为了如今犯罪,奇幻,恐怖类型剧集的“万恶之源”。我们可以在《冰血暴》,《怪奇物语》中看到林奇的影子。除此之外,在90年代,它又与《星际迷航》,《星球大战》等老牌IP成为了美国最有影响力的“Fandom SubCulture”(同人亚文化)。二次创作层出不穷。“谁杀了劳拉·帕尔默?”成为当时街谈巷议的话题,分析,猜测争论不休;扮演者雪莉·李则被誉为“影史上最性感的死尸”。然而大卫·林奇声称,早在第三集,这个答案就昭然若揭。换言之,案件本身变得不再重要。
图片
而在2017年,息影11年,专门拍摄各种实验短片的大卫·林奇再次献上《双峰》的第三季,并再度引起轰动。《电影手册》不仅将其选入年度十佳,还被列为2010s十佳之首。作为一部剧集,却在另外9部电影之中“鹤立鸡群”。
长期以来,人们用“Lynchian”(林奇感/林奇主义)形容他和他的电影风格,一种容易辨识的,混杂着爵士乐,工业噪音,梦境的神秘主义。
如何定义这种“林奇主义”?我们必须首先回顾他的作品,美术,还有冥想。
美 术
图片
虽然大卫·林奇以风格鲜明的影片为观众所熟知。但实际上,林奇最初的出身却是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他早期的短片(《祖母》之前),我们会发现美术意识要远远大于影像意识。例如他的处女作,仅40秒的《六个患病的人》描绘了6个诡异的面孔,不断呕吐出螺旋状的呕吐物。在不断重复中,呕吐物逐渐变为彩色,他们的身体器官也随之可见。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六个患病的人》是“会动的画”。
以上这句评论并非空口无凭,大卫·林奇从美术转向电影也来自于1967年,尚且是美术生的林奇在一次绘画之中突然产生“画在移动”的幻觉。而他声称“(拍摄《六个患病的人》)最初的目的是让画动起来,然后他做到了。”这无不令人想起电影的起源——同样作为“会动的照片”的吸引力而存在。而他的画作如同弗兰西斯·培根(这里指的是20世纪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并非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培根——作者注),是身体性,反叙事的,德勒兹称之为“无器官的身体”。
图片
而在2017年,息影11年,专门拍摄各种实验短片的大卫·林奇再次献上《双峰》的第三季,并再度引起轰动。《电影手册》不仅将其选入年度十佳,还被列为2010s十佳之首。作为一部剧集,却在另外9部电影之中“鹤立鸡群”。
长期以来,人们用“Lynchian”(林奇感/林奇主义)形容他和他的电影风格,一种容易辨识的,混杂着爵士乐,工业噪音,梦境的神秘主义。
如何定义这种“林奇主义”?我们必须首先回顾他的作品,美术,还有冥想。
美 术
图片
虽然大卫·林奇以风格鲜明的影片为观众所熟知。但实际上,林奇最初的出身却是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他早期的短片(《祖母》之前),我们会发现美术意识要远远大于影像意识。例如他的处女作,仅40秒的《六个患病的人》描绘了6个诡异的面孔,不断呕吐出螺旋状的呕吐物。在不断重复中,呕吐物逐渐变为彩色,他们的身体器官也随之可见。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六个患病的人》是“会动的画”。
以上这句评论并非空口无凭,大卫·林奇从美术转向电影也来自于1967年,尚且是美术生的林奇在一次绘画之中突然产生“画在移动”的幻觉。而他声称“(拍摄《六个患病的人》)最初的目的是让画动起来,然后他做到了。”这无不令人想起电影的起源——同样作为“会动的照片”的吸引力而存在。而他的画作如同弗兰西斯·培根(这里指的是20世纪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并非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培根——作者注),是身体性,反叙事的,德勒兹称之为“无器官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