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78,412贴子:1,242,435
  • 0回复贴,共1

“国家”的起源和本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最初时,“国”不是今天的国,“家”也不是今天的家。
《左传》中有一句话,叫做“天子建国,诸侯立家”(桓公二年),意思就是说,天子建立“国”,并且把这些国分封给诸侯们。诸侯建立“家”,然后把这些家分封给卿大夫们。
所以,“国”和“家”的意思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了。
上古时所说的“国”,不是我们今天中国、美国、英国的国。在那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是整个世界的王,拥有整个天下,为了便于治理,他就把天下分成若干份,分封给亲贵功臣们,这就是诸侯。诸侯所拥有的土地及政权,就是“国”,——这也就是“天子建国”的意思。
诸侯在拥有“国”之后,把“国”分成许多采邑,分封给卿大夫们,卿大夫们所拥有的土地及政权,就叫做“家”,比如晋国最后被三个卿大夫给分蛋糕了,这就叫做三“家”分晋。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做好自身修养后,就让家庭和睦,然后去治理国家,最后让全天下太平?——错了。这里的“家”,不是家庭,而是上面说的卿大夫的那个家,也就是采邑。意思就是说,一个君子先搞好自己的修养,然后治理好自己的采邑,然后帮助诸侯治理好国,最后才能帮助天子平定天下。
又比如孔子曰“有国有家者”,是说有祖国有家庭的人吗?——当然不是,这句话意思其实是说“诸侯和大夫”,有国者即诸侯,有家者即大夫。
这其实就是西周封建制度下的政权结构。
但到春秋战国之后,礼崩乐坏,西周的这种政治制度完全崩溃,最后搞得国不成国,家不成家。——春秋战国的分野为什么是三家分晋?因为就是从这一刻起,“家”和“国”的区别被搞没了,三个卿大夫,成功的化家为国,所以这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春秋和战国也就由此而分界。
战国之后,秦国灭二周而亡诸侯,以一个诸侯国而统一天下,也就是化“国”为“天下”。而在中央集权的政体被建立起来了之后,虽然诸侯“国”还有遗留,但和西周春秋时期的“国”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到后来,“国”也就演变成了今天国家的含义。
至于卿大夫的“家”,自从中央集权后那是彻底没有了,所以“家”这字的意思,就从一个政权的名称逐渐变成了“家族”、“家庭”的意思,直到现在。
而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双音节化的趋势,上古时一个字表示一个概念,到后来就都变成了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来表达概念。在这个双音节化的过程中,由于上古时期“国”、“家”两个字长期连用,所以后世在表达“国”这个意思的时候,往往缀以“家”字,以组成双音节。但实际上在“国家”这个词中,真正表达意思的是“国”字,“家”并无意义。


IP属地:江西1楼2021-06-18 11: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