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人,能因一首歌影响几代人?有几个人,能近30年执迷不悟地唱同一首歌?这就是沈小岑的执着。因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沈小岑也成为海南20多年来的一个“符号人物”。时隔近30年,她再次敞开心扉,细细回味当年的点点滴滴。
文\海南日报记者 吴钟斌
黝黑的皮肤,披肩的卷发,爽朗的笑声。这几乎就是沈小岑的标志。
不久前,她应邀参加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坐在三亚亚龙湾酒店的大堂里,高谈阔论,说到激动处,还配合夸张的肢体语言。这就是沈小岑的率直。
有几个人,能因一首歌影响几代人?有几个人,能近三十年执迷不悟地唱同一首歌?这就是沈小岑的执着。
因了《请到天涯海角来》,这位中国流行乐坛创始人之一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时隔近三十年,她再次敞开心扉,细细回味当年的点点滴滴。
她希冀,再为海南旅游的国际化而歌,而唱。
未踏宝岛倾情献歌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诗情画意的歌词,节奏明快的迪斯科旋律,顿时风靡大江南北。
这就是《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词。这首专为海南而作的歌,由郑南作词、徐东蔚作曲、沈小岑演唱,三人也因此被牢牢地印在海南人民的历史记忆中。
其实,《请到天涯海角来》只是沈小岑1982年录制的第一张专辑《歌坛新秀・沈小岑》中的一首歌,专辑共12首歌,但这首并不是主打歌。她说:“专辑集合了很多翻唱的英文歌曲,包罗万象,《请到天涯海角来》是唯一的原创歌曲。”
这首歌的一位“伯乐”是当时负责配器编曲的广州乐团乐手邱有为。邱有为对流行音乐很有研究,知道太平洋公司想开发流行音乐的原创作品,便把他的朋友徐东蔚的作品拿来,并用当时刚流行起来的电子琴给歌曲重新配器编曲,还用了最时髦的迪斯科作旋律节奏,让曲子具有轻快又流行的特质。
为什么会选中沈小岑?事隔30年后,沈小岑回忆说:“当时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一位音乐编辑找到我,希望我来唱,我征求了徐东蔚老师的意见后,徐老师也认为我的音色比较合适。”
当时,太平洋公司成立没多久,公司从原本是建筑工人的人群中发现了沈小岑,看中了她浑厚的嗓音,想捧红一位流行音乐歌手。
事实上,在沈小岑唱前,已经有人唱过《请到天涯海角来》,但反应平平。“我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所以唱得很轻松。想不到在第二届云雀奖上唱完第二天,广州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唱这首歌时,沈小岑并没有来过海南,更没到过三亚。但这并不影响歌曲的迅速蹿红,这张专辑的其他歌大部分没有传唱开来,只有这首“无意”选唱的《请到天涯海角来》不小心就红了。她说:“当时内地最流行的歌曲,不是台湾校园民谣,就是外国电影插曲,这首歌可谓中国内地较早全国传唱的流行歌曲。”
当年的沈小岑,可用“红得发紫”来形容。回忆起以前的辉煌,很多人将她称为“80年代的周杰伦”。与现在的走红歌手一出场就有不菲的费用相比,当年的沈小岑却光有名没有利。她说:“当时《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卡带卖了几百万盒,但我拿到的只有一千多元钱。”
1984年,沈小岑受邀献唱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7年的春晚,她再次受邀。同一歌星唱同一首歌,这在20余年的春晚史上极为罕见。
沈小岑到底热到什么程度?1999年,她与刘晓庆同时受邀参加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三亚几乎疯了,大街小巷都挤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挂着欢迎沈小岑的条幅。”亲历者陈亚雄忆起此事,仍感慨不已。
文\海南日报记者 吴钟斌
黝黑的皮肤,披肩的卷发,爽朗的笑声。这几乎就是沈小岑的标志。
不久前,她应邀参加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坐在三亚亚龙湾酒店的大堂里,高谈阔论,说到激动处,还配合夸张的肢体语言。这就是沈小岑的率直。
有几个人,能因一首歌影响几代人?有几个人,能近三十年执迷不悟地唱同一首歌?这就是沈小岑的执着。
因了《请到天涯海角来》,这位中国流行乐坛创始人之一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时隔近三十年,她再次敞开心扉,细细回味当年的点点滴滴。
她希冀,再为海南旅游的国际化而歌,而唱。
未踏宝岛倾情献歌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诗情画意的歌词,节奏明快的迪斯科旋律,顿时风靡大江南北。
这就是《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歌词。这首专为海南而作的歌,由郑南作词、徐东蔚作曲、沈小岑演唱,三人也因此被牢牢地印在海南人民的历史记忆中。
其实,《请到天涯海角来》只是沈小岑1982年录制的第一张专辑《歌坛新秀・沈小岑》中的一首歌,专辑共12首歌,但这首并不是主打歌。她说:“专辑集合了很多翻唱的英文歌曲,包罗万象,《请到天涯海角来》是唯一的原创歌曲。”
这首歌的一位“伯乐”是当时负责配器编曲的广州乐团乐手邱有为。邱有为对流行音乐很有研究,知道太平洋公司想开发流行音乐的原创作品,便把他的朋友徐东蔚的作品拿来,并用当时刚流行起来的电子琴给歌曲重新配器编曲,还用了最时髦的迪斯科作旋律节奏,让曲子具有轻快又流行的特质。
为什么会选中沈小岑?事隔30年后,沈小岑回忆说:“当时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一位音乐编辑找到我,希望我来唱,我征求了徐东蔚老师的意见后,徐老师也认为我的音色比较合适。”
当时,太平洋公司成立没多久,公司从原本是建筑工人的人群中发现了沈小岑,看中了她浑厚的嗓音,想捧红一位流行音乐歌手。
事实上,在沈小岑唱前,已经有人唱过《请到天涯海角来》,但反应平平。“我并没有把它当回事,所以唱得很轻松。想不到在第二届云雀奖上唱完第二天,广州大街小巷都在放这首歌。”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唱这首歌时,沈小岑并没有来过海南,更没到过三亚。但这并不影响歌曲的迅速蹿红,这张专辑的其他歌大部分没有传唱开来,只有这首“无意”选唱的《请到天涯海角来》不小心就红了。她说:“当时内地最流行的歌曲,不是台湾校园民谣,就是外国电影插曲,这首歌可谓中国内地较早全国传唱的流行歌曲。”
当年的沈小岑,可用“红得发紫”来形容。回忆起以前的辉煌,很多人将她称为“80年代的周杰伦”。与现在的走红歌手一出场就有不菲的费用相比,当年的沈小岑却光有名没有利。她说:“当时《请到天涯海角来》的卡带卖了几百万盒,但我拿到的只有一千多元钱。”
1984年,沈小岑受邀献唱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7年的春晚,她再次受邀。同一歌星唱同一首歌,这在20余年的春晚史上极为罕见。
沈小岑到底热到什么程度?1999年,她与刘晓庆同时受邀参加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三亚几乎疯了,大街小巷都挤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挂着欢迎沈小岑的条幅。”亲历者陈亚雄忆起此事,仍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