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因为它记录着我的人生。
至少十年前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再也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章了
2013年突然想学箫,毕竟是个年轻人,在淘宝兴起不长时间的时候网购买了两根箫,随便买的,对价格的印象很深,55一根,一根g,一根f,简单的看了卖家的介绍,对箫有了初步的认识。
2012年11月23日,箫到货了,作为一个当时到家就要开电脑打游戏的人,第一次出现了例外——拆了快递,到手的时候真的很开心,那是一个北方人 第一次对竹子有了确定的印象。
到手的第一件事想来大家应该都差不多,要不就是开始吹,要不就是拍照片发个朋友圈,当吹的那一刹那,心中一凉,这玩意儿果然吹不响....
应该是我天资愚笨吧,真正能吹出声大概是在一周,并不是筒音,而是吹响,筒音大概在三周到一个月的时候。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来到的箫吧,欣赏别人吹的飞雪玉花,翻翻帖子,偶然间看到了一个说法:“百分之90学箫的人都放弃了。”那时便暗自下定决心——我要做剩下的那百分之十。
作为一个东北人,几乎从来没有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见到过箫(其实大一些的琴行里确实有卖,那是后来才知道的事)。然而刚接触箫的时候是大学,还是工程类的大学,校园里不可能有琴行,同学大家对这个乐器一无所知。也许笛子这两个字深入身心吧,但凡有能叫上名字的,也会叫它笛子——那时就知道了,我的学箫之路,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
刚开始每周回家都要练,我的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每当我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她都会陪我一起高兴,她很认真的在分辨:“能吹响了,能吹响好几个音了,能吹曲子了,能流畅的吹曲子了....”我的母亲帮助我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光——箫初学时期的烦躁。(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学会了如何帮助他人,以至于后来有网友抱怨说她学书法的时候他的母亲总说她写的不好,我便努力充当那个鼓励的角色,三分指点,七分鼓励)
后来觉得练习的程度不够,便直接带着箫去了大学,在那里备受嘲讽。
“这是个什么东西”
“它的声音怎么这么难听”
“你都吹不响为啥还要吹”
再就是对“吹箫”这两个字的嘲讽,最开始的时候同学用这个开玩笑,还会陪笑一下以示还算有趣,后来实觉无聊,后来的7年再有人用这个开玩笑,我再也没有笑过,我一直不能明白听到这两个字应该怎么笑,哪里好笑,只觉得无聊至极,无聊至极,无聊至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男生还好,后来看到贴吧有些女生因为这个避而不学,实在是人生之撼,现在想来,一句“去尼M的”再恰当不过,你说我不爱听的,我也说你不爱听的,你用最低俗的话嘲讽我,我也可以用最低俗的话解释你。
此类嘲讽不胜枚举,乏而无味,不想细说。
后来加了贴吧的东北箫友群(后来发展为qq群)
群主是黑龙江的一位大哥(大哥只用来表示年龄,不是地位。暖心科普:东北人不都是黑社会)
那时在群里听说他们练了十年,二十年,心里一顿震惊,羡慕不已,心想自己何时能到这个年头,应该也能被称为大神了。
中途放弃了一段时间,因为实在是吹不好,那段时间沉迷上了陶笛,起码一吹就响,后来想来想去这样总不是办法,既然选择了有难度的乐器毕竟就要接受它的难度,这只是一方面。有一天晚上出门,路过一个公园听到了一个大爷在吹箫,那是学箫的半年来第一次在本地看到吹箫的人(其实也是到现在的八年中的唯一一次),我生性腼腆,可声音还是诱惑着我上前搭讪,大爷当时在吹敢问路在何方,大爷并不是很热情,我说我学不好,他说多练就可以了,后来告别之后,回家又捡起了这个乐器,我很感恩生命中的这次遇见,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别人都走过去了,我也能。
光阴似箭,在学箫的一年后发布了飞雪玉花,现在听来也还觉不错,那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大神,那是我二十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一边看着大家的赞赏,一边反复的听自己的成品,幸福指数不可计量。
口风,指法,气息差不多了,应该也就算入门了,过了让人烦躁的入门时段,后面的路好走很多,经常吹一吹自己喜欢的曲子,不断的练习,后来在唱吧发布曲子,后来跟伴奏吹曲子,到上排行,到收获一波粉丝,后来大家都去全民K歌,也就换到了全民K歌,后面又加了许多qq群,受到过很多大神的些许指点,看到过很多群友的高端交流,自己的能力不断在增长,久而久之,就到了该我回馈的时候了。
后来在群里直播讲课,给新手普及知识,详细讲解口风气息指法乐理等,因为自学走过来的路很弯曲,所以我也清楚他们奇奇怪怪的地方,剩下的,就是鼓励,我受到很多网友的帮助,也带出了不少网友,可能因为得来不费工夫的原因吧,很多人都不是特别珍惜,收了五六个徒弟,现在没有一个完全坚持下去的,真想学而不得门路的人反而在门外徘徊不肯放弃,这也是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
我的人生受网友帮助甚多,8年的学箫之路,5年的书法之路,无不是大家的帮忙,今有小成,感恩至极。他们都很友好。有送我流苏的辽宁人,送我箫的山东网友,送我茶叶的山东网友,带我买茶叶的武汉网友。我是辽宁人,去沈阳找群里的大爷吃饭,跟大爷喝了好几顿酒,去大连找一个姐,她也找了好几个朋友陪我喝酒,后来还有送我书法书的西安网友,还有一群可可爱爱的经常聊天的人,写至此处,不觉感慨万千——因为我的人生由他们而改变。
为了这篇文章特意下的贴吧,好多年没用了,上去看了一眼,影子传说的头像还没有变(对他的头像印象太深了因为当时火影是热播),好多朋友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有些人应该是学会了,有些人应该是放弃了,那个我曾经热爱的地方,现在的变化好像也不大。那些载满着新人疑问的帖子依旧占据着大多数,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来不曾改变。
还有好多事不想写了,还有好多事已经忘却。
昨天6.11日我在本地的文化馆做了一个关于箫的讲座,讲座主题分为四大块:箫的历史,如何做箫,简单学箫,箫音千变。最后一块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箫不仅仅是凄婉的,它也可以通过曲子表达不同的感情,也就是吹奏,选取的曲目是:春江花月夜,大漠孤烟直,naruto main theme。从一个懵懂的新人,到做一个讲座为新人们普及关于箫的一些知识。
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成就,也是我学箫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梦。
在昨天,我把这个梦完成了
做完ppt的那个瞬间,我就觉得网友们帮了我太多太多,而箫吧是最先带领我进入这个大门的地方。
这个帖子其实并不算还愿,因为我不曾许愿。
但是我就是想回来,想告诉各位朋友,因为有大家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
写到此处不觉双目湿润,感谢曾经有意无意帮助我过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们的存在,让一个普普通通的网友,从今往后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千恩万谢何止于言,人生有幸遇见!


至少十年前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再也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章了
2013年突然想学箫,毕竟是个年轻人,在淘宝兴起不长时间的时候网购买了两根箫,随便买的,对价格的印象很深,55一根,一根g,一根f,简单的看了卖家的介绍,对箫有了初步的认识。
2012年11月23日,箫到货了,作为一个当时到家就要开电脑打游戏的人,第一次出现了例外——拆了快递,到手的时候真的很开心,那是一个北方人 第一次对竹子有了确定的印象。
到手的第一件事想来大家应该都差不多,要不就是开始吹,要不就是拍照片发个朋友圈,当吹的那一刹那,心中一凉,这玩意儿果然吹不响....
应该是我天资愚笨吧,真正能吹出声大概是在一周,并不是筒音,而是吹响,筒音大概在三周到一个月的时候。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来到的箫吧,欣赏别人吹的飞雪玉花,翻翻帖子,偶然间看到了一个说法:“百分之90学箫的人都放弃了。”那时便暗自下定决心——我要做剩下的那百分之十。
作为一个东北人,几乎从来没有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见到过箫(其实大一些的琴行里确实有卖,那是后来才知道的事)。然而刚接触箫的时候是大学,还是工程类的大学,校园里不可能有琴行,同学大家对这个乐器一无所知。也许笛子这两个字深入身心吧,但凡有能叫上名字的,也会叫它笛子——那时就知道了,我的学箫之路,注定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
刚开始每周回家都要练,我的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每当我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她都会陪我一起高兴,她很认真的在分辨:“能吹响了,能吹响好几个音了,能吹曲子了,能流畅的吹曲子了....”我的母亲帮助我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光——箫初学时期的烦躁。(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学会了如何帮助他人,以至于后来有网友抱怨说她学书法的时候他的母亲总说她写的不好,我便努力充当那个鼓励的角色,三分指点,七分鼓励)
后来觉得练习的程度不够,便直接带着箫去了大学,在那里备受嘲讽。
“这是个什么东西”
“它的声音怎么这么难听”
“你都吹不响为啥还要吹”
再就是对“吹箫”这两个字的嘲讽,最开始的时候同学用这个开玩笑,还会陪笑一下以示还算有趣,后来实觉无聊,后来的7年再有人用这个开玩笑,我再也没有笑过,我一直不能明白听到这两个字应该怎么笑,哪里好笑,只觉得无聊至极,无聊至极,无聊至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男生还好,后来看到贴吧有些女生因为这个避而不学,实在是人生之撼,现在想来,一句“去尼M的”再恰当不过,你说我不爱听的,我也说你不爱听的,你用最低俗的话嘲讽我,我也可以用最低俗的话解释你。
此类嘲讽不胜枚举,乏而无味,不想细说。
后来加了贴吧的东北箫友群(后来发展为qq群)
群主是黑龙江的一位大哥(大哥只用来表示年龄,不是地位。暖心科普:东北人不都是黑社会)
那时在群里听说他们练了十年,二十年,心里一顿震惊,羡慕不已,心想自己何时能到这个年头,应该也能被称为大神了。
中途放弃了一段时间,因为实在是吹不好,那段时间沉迷上了陶笛,起码一吹就响,后来想来想去这样总不是办法,既然选择了有难度的乐器毕竟就要接受它的难度,这只是一方面。有一天晚上出门,路过一个公园听到了一个大爷在吹箫,那是学箫的半年来第一次在本地看到吹箫的人(其实也是到现在的八年中的唯一一次),我生性腼腆,可声音还是诱惑着我上前搭讪,大爷当时在吹敢问路在何方,大爷并不是很热情,我说我学不好,他说多练就可以了,后来告别之后,回家又捡起了这个乐器,我很感恩生命中的这次遇见,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别人都走过去了,我也能。
光阴似箭,在学箫的一年后发布了飞雪玉花,现在听来也还觉不错,那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大神,那是我二十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一边看着大家的赞赏,一边反复的听自己的成品,幸福指数不可计量。
口风,指法,气息差不多了,应该也就算入门了,过了让人烦躁的入门时段,后面的路好走很多,经常吹一吹自己喜欢的曲子,不断的练习,后来在唱吧发布曲子,后来跟伴奏吹曲子,到上排行,到收获一波粉丝,后来大家都去全民K歌,也就换到了全民K歌,后面又加了许多qq群,受到过很多大神的些许指点,看到过很多群友的高端交流,自己的能力不断在增长,久而久之,就到了该我回馈的时候了。
后来在群里直播讲课,给新手普及知识,详细讲解口风气息指法乐理等,因为自学走过来的路很弯曲,所以我也清楚他们奇奇怪怪的地方,剩下的,就是鼓励,我受到很多网友的帮助,也带出了不少网友,可能因为得来不费工夫的原因吧,很多人都不是特别珍惜,收了五六个徒弟,现在没有一个完全坚持下去的,真想学而不得门路的人反而在门外徘徊不肯放弃,这也是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
我的人生受网友帮助甚多,8年的学箫之路,5年的书法之路,无不是大家的帮忙,今有小成,感恩至极。他们都很友好。有送我流苏的辽宁人,送我箫的山东网友,送我茶叶的山东网友,带我买茶叶的武汉网友。我是辽宁人,去沈阳找群里的大爷吃饭,跟大爷喝了好几顿酒,去大连找一个姐,她也找了好几个朋友陪我喝酒,后来还有送我书法书的西安网友,还有一群可可爱爱的经常聊天的人,写至此处,不觉感慨万千——因为我的人生由他们而改变。
为了这篇文章特意下的贴吧,好多年没用了,上去看了一眼,影子传说的头像还没有变(对他的头像印象太深了因为当时火影是热播),好多朋友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有些人应该是学会了,有些人应该是放弃了,那个我曾经热爱的地方,现在的变化好像也不大。那些载满着新人疑问的帖子依旧占据着大多数,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来不曾改变。
还有好多事不想写了,还有好多事已经忘却。
昨天6.11日我在本地的文化馆做了一个关于箫的讲座,讲座主题分为四大块:箫的历史,如何做箫,简单学箫,箫音千变。最后一块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箫不仅仅是凄婉的,它也可以通过曲子表达不同的感情,也就是吹奏,选取的曲目是:春江花月夜,大漠孤烟直,naruto main theme。从一个懵懂的新人,到做一个讲座为新人们普及关于箫的一些知识。
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成就,也是我学箫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梦。
在昨天,我把这个梦完成了
做完ppt的那个瞬间,我就觉得网友们帮了我太多太多,而箫吧是最先带领我进入这个大门的地方。
这个帖子其实并不算还愿,因为我不曾许愿。
但是我就是想回来,想告诉各位朋友,因为有大家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
写到此处不觉双目湿润,感谢曾经有意无意帮助我过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们的存在,让一个普普通通的网友,从今往后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精彩。
千恩万谢何止于言,人生有幸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