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和《陈书》都认为他“文韬武略,机变无双”。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南史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八》
承圣十月,一役,韩子高首次升职。(具体职位史书未记载)
张彪死,渐东平,韩子高礼贤下士,待人甚厚,渐掌军中大权。
永定三年,六月,甲寅日,着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及侍卫总管,兼顾京师防务及宫庭戒备。
天嘉元年,陈国正式改元天嘉,改元同时,天嘉帝(陈文帝)封韩子高为文招县子爵。
天嘉元年,三月,乙亥日,韩子高出征,平定陈昌。
天嘉元年,九月,丁酉日,陈文帝下诏令司空侯安都、右军将军韩子高帅众会侯瑱南讨。
天嘉二年,正月,韩子高因南讨有功,陈文帝提升右军将军韩子高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剌史。并特诏韩子高不必到成州赴任,身为散骑常侍,自当在帝驾前时时侍奉,故不必赴任。
天嘉二年,十二月,韩子高出征,平定留异,颈负重伤。
天嘉三年,三月,韩子高因平留异一役有功,迁贞毅将军,东阳太守,接管东阳。因韩子高身为散骑常侍,应时时常伴帝侧,故不用至东阳。
天嘉四年,十二月,韩子高出征,平定陈宝应。
此役之后,陈朝内乱平定。韩子高权倾天下。
天康(天嘉七年改元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日,陈文帝死。
希望这些资料有帮助~~我看了很感动,“天嘉二年,十二月,韩子高出征,平定留异,颈负重伤。”这个伤势那么重,子高却勇敢坚毅忍耐,克服难关,胜战归来。
而后,陈茜逝世,“子高兵权过重,深不自安,好参访台阁,又求出为衡、广诸镇。”
这也很令人感动,他自己主动提出要走,一点也没有拥兵自大,是高尚的人。
他“世微贱,业织履为生”,少年时代就在动乱中,挺不容易的,后来成为将军,闯出一片天下,是吃苦而升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