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局吧 关注:11贴子:788
  • 6回复贴,共1

[文]李参传:避风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不放


IP属地:上海1楼2021-06-06 20:50回复

    八月盛夏,研一的尾声。
    叮叮咣咣声在4号宿舍楼的楼道里此起彼伏。我把衣服和杂物分别装进两个编织袋里,和铺盖卷一起,堆在402寝室门口。
    老吴和老王的东西也收拾好了,只有老李还在往他的第三个编织袋里面塞东西。他的柜子门开着,里面才刚搬空一半,我隐约看到一些半成品的机器壳子、电路板、元器件。他用泡沫薄膜把裸露的电路板仔细包好,又小心地放进编织袋里面。
    “原来你的东西有这么多。”虽然编织袋容量不小,但我估计他把东西都这么包起来的话,必须得用到第四个袋子了。
    老王接过我的话:“毕竟他天天呆在寝室啊,这些都是一点点攒起来的。”
    这倒确实,我印象里老李就没去过教研室。而我和老李相反,虽说研一基本都是上课,但我们好歹在那边也有座位,而课题组总有干不完的杂活,所以我没课的时候还是呆在教研室,几乎只有晚上睡觉才回来。
    也不是因为我多勤奋,实际上老李的成绩比我好很多。我只是本科时候习惯了去社团活动室自习,在本校读研之后,本科的社团活动室是不能去了,我就把习惯带到了教研室。而老李说教研室不能穿拖鞋,所以他从来不去。他的东西也全都堆在寝室,座位上只有一摞草稿纸和两根乱放的铅笔。
    “这是啥啊?”我看到他总算拿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机器,看起来像个矮了一截的保温杯。
    “煮蛋器。”老李把煮蛋器翻来覆去看了一圈,确认它不需要泡沫薄膜,直接塞进编织袋,“就是个很小的电热水壶,可以煮单个鸡蛋。研二没课,早上就不用去食堂了。”
    “好家伙,你是要在宿舍宅到天荒地老吗?”
    “我去教研室不也是宅着。”
    “唉,你们编程组真是清闲。”老吴羡慕的感慨到。老李去了教研室无非也就是看书写代码,而老吴是硬件组的,天天和实验仪器打交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李平时喜欢摆弄电路板,他做硬件的水平想必也不差。又想到他早就发了专利和论文,离毕业只差个毕设了,我只能赶到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距的。
    确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但对于混熟了的男生寝室来说,最重要的差距只有一项,那就是辈分差距。
    老李又不急不慢地收拾了十几分钟,总算把柜子搬空了。402寝室进入紧急机动模式,等待搬家公司把我们带到另一个校区。


    IP属地:上海2楼2021-06-06 20:50
    回复

      研二的生活比想象中的更累。尽管没有课了,但我们教研室有个传统:研一干累活,研三干脏活,研二的脏活累活全都干。
      而学院突如其来的智熄操作,让人力本不富裕的教研室雪上加霜:研一学生被安排在了新校区,就是我们暑期搬离的那一个。学弟们也心领神会,把一周七天都选上了课,于是所有的累活都推在了远在另一个校区的我们头上。
      老王和老吴也开始像我一样,天天扎在教研室里。而老李坚持待在宿舍,每周只去一次开组会。
      每周六的上午,成了我们寝室唯一的团聚时刻。在一周的忙碌之后,大家都很默契地睡到上午十点多,然后起来混混时间,等中午点外卖。老王和老吴联机打王者荣耀,他们一度想把我们拉进来,但老李说他晕3D,而我是个白银,于是后来就放弃了。
      外卖送不到寝室,只能去校门口拿。宿舍区的位置不好,骑车往返都要十分钟左右,因此我们用微信的扔骰子表情来决胜负,点数最小的出去拿外卖。定下这个规矩的时候,我和老李还没意识到:半年后这会成为我们整个研究生生涯中最后悔的决定,因为在这半年里,老王和老吴几乎就没拿过外卖。
      直到半年后我才时来运转,首发一个6锁定胜局。接下来老王稳定发挥扔了4,老吴破天荒地出了个1。
      老李立刻来了兴致,正欲嘲讽,但一句话从老吴的座位上幽幽飘来:“好吧,所以这外卖是怎么领的?我搬校区之后还没领过。”
      俗话说得好,心乱了,刀慢了。虽然骰子的随机数是由远在万里外的腾讯服务器生成的,但那天我感觉老李的骰子多转了半圈,最后晃悠悠地停在1上面。
      二人又打了两场加时赛,难解难分。第三局老李终于被5:2斩落马下。老吴发出小人得志的狂笑,并开始了他的每周保留环节:掏出手机,用网易云外放《赌神》。
      中午吃完饭,我们几个上床眯一会,下午又要去教研室了。


      IP属地:上海3楼2021-06-06 21:21
      回复

        “你怎么回来了?”老李摆弄着煮蛋器,看到我推门进来。
        “就感觉过去也没啥意思。昨晚说的那些。”我略微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回到自己桌边坐好,翻开课本准备自习。
        我能说什么?说我就是不想见到她?虽然被发好人卡也是大半年前的事了,但随着她一点点散发出自信的光芒,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只老鼠,只想找个阴暗的水沟躲起来,离这刺目之光越远越好。
        研二,六月。研三的学长已经毕业,研一的学弟也快要搬过来。对我们研二来说,校招即将开始,某大公司今天约了我们教研室的人去参加座谈会,大家也摩拳擦掌准备去表现一番,虽然都知道离正式校招还早,但见见世面总没错。所有人都很积极,包括她在内,除了我。
        昨晚熄灯后,我盯着天花板长出一口气,“突然感觉做技术好无聊啊,要是我一开始不学这个,去当个游戏策划就好了。”
        老王他们也习惯了我的偶尔犯病,这种话我自己都不信,抛出来也不是为了给他们接的。于是我们很默契地岔开话题,聊了会未来做技术工作的生活。毕竟工科专业都读到研究生了,绝大部分的人就只剩做技术和考公务员两条路。
        一阵滋滋声把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是老李正在炸馒头片。我这才意识到,自己两年来一直没关注过他在寝室的生活。除了煮蛋器以外,他还有一个机器炸馒头片,很小巧,只有一本书那么大。他又去热水间冲了杯黑芝麻糊,油香和炒制芝麻的香气混在一起,显然比我刚才在食堂吃的早饭香多了。
        “你早说不去教研室嘛,我给你也做一份就好了。”
        突然有点感动,一句“真孝顺”硬是卡在我的喉咙里说不出来。我又想到,如果没有老李整天呆在寝室,我今天肯定是看不下去书的。大概会在空虚中玩着手机度过一个上午,然后吃了午饭匆匆滚回教研室。
        我叹了口气,继续盯着书里的公式,在脑子里给它的每一个字母找好现实对应。
        老李吃完早饭刷好锅碗瓢盆,也打开电脑看起了论文。两个小时就这样飞速过去了,十点半,他站起来伸伸懒腰,看来是打算活动一下。
        我也正好对他的那些东西来了兴趣。他毕设就是做的智能家居,现在更是身体力行,成了一个先驱者。他的座位上,凡是有点空间,都被他装上了小屏幕。书架的一端用荧光屏显示着“剩余容量23%”,其实原理就是装了个超声测距模块,来测书堆的厚度。
        “这是智能家居1.0,”老李看我好奇,就给我介绍到,“它的理念就是‘无用’,这也是我最早期的作品,既不需要技术,也一点用没有,做出来完全是占地方。后来我就改了,至少做点有用的东西。”
        没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多是他自己做的。研一的时候他还笨手笨脚的,做出一堆功能不全的电路板,或者是尺寸刚好差一点不能用的机器外壳。但研二又过了一年,他的设计水平提高了很多。
        他的桌角放着一盆小草,之所以说是草,因为它只有几片叶子,没有花。而我又不认识植物,也不能断定它以后一定会开花。有个管子扎进花盆里,另一端连着一个倒置的矿泉水瓶,瓶子上有个阀门装置,上面用墨水屏显示时间、温度、土壤湿度。
        “这种就是2.0了,有一点用,但功能有限。需要技术,但都是简单的硬件功能。”
        于是我问他:“那么3.0呢?”
        “那就是我的毕设题目了。”老李指了指他的电脑屏幕,里面是他正在看的一篇英文论文,“需要软件和AI来实现,并且会极大提升生活质量……说实话我也没想出具体是什么样的,但现在还是有几个想法,混毕业肯定没问题。”
        “高智能,提升生活质量,这不就是保姆、女仆一类的职业嘛。”或许儿子也算,但我还是没把这句话说出来。
        “确实如此,现在天天说什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人本身也是个深度学习了几十年的神经网络啊。不过未来的智能家居不一定是人的形式,机器人保姆只是符合需求的一种方案,应该还会有其它方案的。”
        这听起来就像是老套的科幻故事了,老李不看科幻,不过对他来说这也不算科幻,这是他以后的工作,是正经事。上面也说过了,老李不去教研室,但他的成绩和技术水平都很过硬,不知道有没有大公司找老李座谈,但如果我是大公司的hr,一定不敢提前找他,怕找的太多把他弄烦了。只有我们这些混日子的半吊子,才会被大公司一遍又一遍地拿出来溜。
        最后我和老李一起在寝室自习了几天。准确的说,也就是一个周四,一个周五,和一个周末。之后我又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继续去教研室应付自己失魂落魄的生活。


        IP属地:上海4楼2021-06-06 22:25
        回复

          “江湖路远,有缘再见。”本科生老李拎着箱子,消失在高铁站门口。我们三个研二的学生挤在栏杆前,给他挥手送别。
          一个月前,老李的弟弟突然出了点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总之就是需要钱,非常需要钱,我们东拼西凑给他借了一些,但他家的经济还是崩塌了,需要这个长子立刻走上工作岗位。
          散伙饭上老李说无所谓,“技术到了我这个水平,本科和硕士没啥区别,甚至和博士也没啥区别,人家不看的。”虽然这话听着很离谱,但他的年薪更离谱,所以我们也只能祝他一路平安。
          “煮蛋器、馒头干机,这些我都给卖了,剩下那些东西都是我自己做的,没牌子,闲鱼上也卖不出去,我就给升级到2.8了,用的是毕设的代码,反正我现在也不需要毕业。应该够撑一年的,如果撑不动了会通过app报警,你们扔了就行。”
          搬校区的时候用了四个编织袋,走的时候却只有一个行李箱,装了笔记本和几件衣服。他从寝室里带走的只有那盆草。到了秋天我才知道是蒲公英,他每天三次把它端到阳台去吹掉毛球,防止它们在寝室乱飘。
          “两年以来,寝室是我最好的窝,我这人就这样,无论去了哪,想的第一件事是扎根,做个窝出来,然后往里面塞满各种无聊的东西。我到了那边还会有新的窝的,就不知道能不能有你们这么好的兄弟了。”
          平辈相称在男生室友之间是极大的敬意,或许仅次于一口气吹一瓶啤酒,或者是主动拿外卖。老李说寝室是他的窝,而对我来说寝室是我的避风港,我逃进寝室就像一只老鼠钻进下水道,但我出来的时候,又重新变成一个自信的人。这一切也得感谢老李,他在寝室的时间最长,是理所当然的经营者和核心。
          “到最后我还是没想明白真正的智能家居会是什么样的。不过现在我也有时间了,在公司可以慢慢想。话说我给寝室的新系统加了个功能,现在它拥有基础的智能,你们会一直感觉我在身边的。”
          “哦?”老吴来了兴趣,“你用深度学习提取自己的性格了吗?”
          “不,是最基础的方法,但是方法很巧妙。”


          IP属地:上海5楼2021-06-06 22:58
          回复

            从高铁站回来,老王推开寝室的门。
            “欢迎回来,好儿子们。”老李的位置上摆着个喇叭,机器合成音模仿着他的语调。
            -完-


            IP属地:上海6楼2021-06-06 22:59
            回复
              感言 避风港和隐居者
              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并没有以现实人物为原型。虽然用了我室友的姓,但我的寝室不是这样的。
              从小学的一个梦开始,我就很喜欢这种世外隐居高人的设定。也因此喜欢那些纯粹的人。纯粹也就是一条路走到底。在本科期间,我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路,就像游戏的天赋加点一样,但最后大家都是随大流地左加一点右加一点,谨慎地选择最优的路线。只有少数幸运的人——这个幸运包含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机遇,能一条路走到最后。
              我显然是没这么纯粹的(不然这会也不在这打字),明白自己没这资本,也不觉得纯粹的人生会多好过,但有时候还是禁不住脑补一下其他人的人生,因为幻想一下另一条道路总是很舒服的。这种思想在《众生皆苦》里面也体现了出来。
              我也很喜欢避风港这个概念,大概从高中时期脑子里冒出“浮空城市4:避风港”这个标题开始吧。而这篇文章其实很缝合,唯一提出的新概念就是“避风港”了。读研之后感觉自己的产出变少了,原因也很简单,平时不看书,输入变少了产出自然也变少。
              最后说一下缝合的地方吧:第三节的感情转变和《文标出逃》是一模一样的,老李(李参)的人物形象是抄的《归来的王》里面的王(因为没填坑,所以没出场),二人可以视为不同世界观下的同一个人,对另一种人生的脑补,这也是《众生皆苦》和《雨树记忆:精灵风味烧烤》(未填坑)的主题之一。


              IP属地:上海7楼2021-06-06 23: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