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自江苏淮安万福凯:
江苏淮安万氏受姓始祖芮伯万
迁淮21世孙 万福凯
目录:一、万氏始源
(一)、黄帝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二)、周武王始封姬姓芮国,其国君称“芮伯”
(三)、芮伯万为春秋时芮国国君,后裔以其字为万姓
二、芮伯万和芮国考
(一)、殷商芮国地望考辨
(二)、西周时期芮国地望考辨
(三)、春秋时期芮国地望考辨
(四)、芮国迁徙的过程
(五)、春秋早期的芮伯万和芮国
三、芮伯万和两周墓地考
(一)、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
(二)、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墓地
提要:芮伯万是万氏主要受姓始祖之一,是春秋早期芮国国君,他可能是在韩城被逐,并迎于韩城,又纳于韩城,最后葬于韩城。芮国有殷商姜姓芮国和周朝姬姓芮国,殷商姜姓芮国地望在陕西大荔朝邑南并跨黄河,周朝姬姓芮国先后在陕西大荔朝邑南,大荔王城附近,陕西韩城梁带村和澄城刘家洼村。
芮(ruì瑞音)伯万(生卒不详),姬姓,字万,春秋早期芮国的国君,是中华万氏主要的受姓始祖之一,也是江苏淮安万氏的受姓始祖。
一、万氏始源
(一)、黄帝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之前无姓氏,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自华夏黄帝始,定十二姓赐给十四个儿子:十二姓是: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儇、依。其中姬、已各二人,其余十一人皆随父姓,以二十五子为二十五宗。继之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皆黄帝之后。
夏朝(约公元前 2070年 至 1600年),尧把王位禅让给了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又传给了启,启建立了夏王朝。夏朝时,有周人的祖先在陕西西部一带活动,这是黄帝嫡裔周族部落,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对农业有贡献,夏朝封为“后稷”(农官)。
商朝(殷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迁徙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古公亶父与中原王朝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此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古公亶父,有三子,偏爱小儿季历。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后汉书·西羌传》载: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 ,成为商王朝在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位方伯,季历在甲骨文中有时又称公季。商王文丁为扼制周族势力发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胁,杀了不再那么听话的季历,季历子姬昌继位。
(二)、周武王始封姬姓芮国,其国君称“芮伯”。
周文王姬昌 (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是季历之子,世袭为西伯昌,周朝奠基者,在位50年,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前1056年,周文王崩,谥为文王,葬于毕原,享寿九十七岁。姬昌的家族关系:父亲周王季,也称季历,母亲太任,妻子太姒,儿子(其中有):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史记•周本记第四》记载:公季去世,儿子昌即周西伯(周文王)即位,文王去世,姬昌嫡次子,太子发(周武王)即位,定都镐京。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被珠宝玉器自焚。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因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周,为巩固政权,当时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的分封制度。周朝大封姬姓诸侯国,将原跨黄河而治的殷商芮国分别封给姬姓芮国和魏国,也就是黄河西面(今陕西大荔朝邑南)的原姜姓芮国封给姬姓芮国(南芮国)和黄河东面(今山西芮城)原姜姓芮国故地(与虞为邻)封给姬姓魏国。周朝芮国为周畿内之国,芮国国君称“芮伯”,为周大夫,是伯爵。周朝芮国的首封君已不可考,但芮国的历代国君在周王室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地位显赫,是周室姬姓嫡亲。 史载,武王克商后三年(约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诵即位,为周成王,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由周公旦摄政7年,毕公高为大臣。成王殁,毕公高与召公奭受命辅佐康王,毕公高和召公奭以周成王临终的遗命写成《顾命》,反复告诫周康王,先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节俭,克制贪欲,以专志诚信来治理天下,国家才能长久。后来,毕公高又为周康王作下《毕命》。引导周朝的藩民们,应效忠王室,拱卫周天子的统治。总之,在毕公高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成王到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四十多年内没有使用过刑罚,创造了“成康之治”。《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以下史籍记载了周朝各个时期芮伯的情况。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大约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姬诵,正式敕封姬姓王族于古芮国之地(今陕西大荔朝邑南)并建立芮国,国君称“芮伯”,为伯爵(公侯伯子男五爵)。芮伯在周成王姬诵执政之时担任大司徒,位列六卿,其后裔嫡支子孙世袭周王朝的卿士。 《周书•旅巢命》:“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这是武王时的芮伯,意思是武王时,南方的巢伯来周室朝贡,芮伯奉命作赞美诗。这通常需要地位显赫德高望重的人担此重任。《旅巢命》是古代一种咏赞讴歌的形式,类似《诗经》的“颂”。
《文献通考》(马端临)《卷二百六十一·封建考二》也载:“武王时,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也是说南方的巢伯来向周王朝贡,芮国的君主受命作咏赞的诗。
《文献通考》还载:“成王时,芮伯为司徒,与太保、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同受顾命立康王。”即成王临终前向最重要的王朝肱股之臣托以顾命大事。
《尚书·顾命》:“成王将崩……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这是说成王将死,召见诸臣,芮伯是成王临终时钦定的顾命大臣,与其他周室元老一起辅佐周康王,姬姓芮国的君主被第二个提到,其地位在当时甚至高于毕公、卫侯等重臣。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这是康王时的芮伯,此时的芮伯已经又据可知顾命六臣分为两组东西分治。其中太保奭、 芮伯、彤伯为第一组,主管西方;毕公、卫侯、毛公为第二组,主管东方。芮伯是第一组第二位,仅次于地位尊贵的太保奭。
《逸周书·卷十》:“穆王思保位惟难,恐贻世羞,欲自警悟……芮伯稽古,作《训纳》。”这是穆王时的芮伯。
《诗经•大雅•桑柔》序中有“芮伯刺厉王”,周厉王姬胡时期(公元前877-前841年),芮伯姬良夫曾撰写了著名的《桑柔》(《诗经•大雅•桑柔》)一诗留传于世。《正义》谓芮良夫即“芮伯也”。考古出土的《清华简》也有姬良夫的记载。《逸周书 芮良夫解》曰:“芮伯若曰:‘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商纣不道,夏桀之虐肆无有家。。。”可见芮良夫是周朝贤臣。
明刘伯温《郁离子·献马》:“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
从以上史籍可以看出,从周武王到厉王几乎整个西周时代,芮国国君芮伯是周朝王臣,芮国可视为其采邑。芮伯一直活跃于周中央王朝政坛之上,并对王政表达赞扬、警训或批评,还受王命征伐。
(三)、芮伯万为春秋时芮国国君,后裔以其字为万姓。
芮国国君芮伯传至春秋早期为芮伯万,芮伯万世袭周王朝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周朝芮国是在周襄王姬郑十二年(公元前640年),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灭,前后存在400年左右。其王族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万氏正宗。
芮伯万是万氏主要受姓始祖之一,是万氏公认的文化先祖,也是江苏淮安万氏的受姓始祖。江苏省淮安市《万氏宗谱》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首修万英序记载:“英始祖芮伯公,以王父字姓万氏”。淮安万氏的始迁祖万文德,祖籍江西,躲避元朝末年之乱世,遭遇兵匪,与诸兄失散,独自一人,流离数载,最后流落到了淮安府。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万文德结婚成家于淮安清河的吴城乡,即今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
芮伯万在史书上首次有明确记载的是左丘明的《左传•桓公·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待续)
韩城澄城大荔芮城平陆韩城澄城遗址西周分封诸侯图芮国附近图
江苏淮安万氏受姓始祖芮伯万
迁淮21世孙 万福凯
目录:一、万氏始源
(一)、黄帝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二)、周武王始封姬姓芮国,其国君称“芮伯”
(三)、芮伯万为春秋时芮国国君,后裔以其字为万姓
二、芮伯万和芮国考
(一)、殷商芮国地望考辨
(二)、西周时期芮国地望考辨
(三)、春秋时期芮国地望考辨
(四)、芮国迁徙的过程
(五)、春秋早期的芮伯万和芮国
三、芮伯万和两周墓地考
(一)、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
(二)、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墓地
提要:芮伯万是万氏主要受姓始祖之一,是春秋早期芮国国君,他可能是在韩城被逐,并迎于韩城,又纳于韩城,最后葬于韩城。芮国有殷商姜姓芮国和周朝姬姓芮国,殷商姜姓芮国地望在陕西大荔朝邑南并跨黄河,周朝姬姓芮国先后在陕西大荔朝邑南,大荔王城附近,陕西韩城梁带村和澄城刘家洼村。
芮(ruì瑞音)伯万(生卒不详),姬姓,字万,春秋早期芮国的国君,是中华万氏主要的受姓始祖之一,也是江苏淮安万氏的受姓始祖。
一、万氏始源
(一)、黄帝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之前无姓氏,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自华夏黄帝始,定十二姓赐给十四个儿子:十二姓是: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儇、依。其中姬、已各二人,其余十一人皆随父姓,以二十五子为二十五宗。继之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皆黄帝之后。
夏朝(约公元前 2070年 至 1600年),尧把王位禅让给了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又传给了启,启建立了夏王朝。夏朝时,有周人的祖先在陕西西部一带活动,这是黄帝嫡裔周族部落,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对农业有贡献,夏朝封为“后稷”(农官)。
商朝(殷商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迁徙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古公亶父与中原王朝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稳定的同盟关系,此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古公亶父,有三子,偏爱小儿季历。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后汉书·西羌传》载: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 ,成为商王朝在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位方伯,季历在甲骨文中有时又称公季。商王文丁为扼制周族势力发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胁,杀了不再那么听话的季历,季历子姬昌继位。
(二)、周武王始封姬姓芮国,其国君称“芮伯”。
周文王姬昌 (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是季历之子,世袭为西伯昌,周朝奠基者,在位50年,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前1056年,周文王崩,谥为文王,葬于毕原,享寿九十七岁。姬昌的家族关系:父亲周王季,也称季历,母亲太任,妻子太姒,儿子(其中有):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史记•周本记第四》记载:公季去世,儿子昌即周西伯(周文王)即位,文王去世,姬昌嫡次子,太子发(周武王)即位,定都镐京。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周军大胜,纣王于鹿台身被珠宝玉器自焚。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因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周,为巩固政权,当时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的分封制度。周朝大封姬姓诸侯国,将原跨黄河而治的殷商芮国分别封给姬姓芮国和魏国,也就是黄河西面(今陕西大荔朝邑南)的原姜姓芮国封给姬姓芮国(南芮国)和黄河东面(今山西芮城)原姜姓芮国故地(与虞为邻)封给姬姓魏国。周朝芮国为周畿内之国,芮国国君称“芮伯”,为周大夫,是伯爵。周朝芮国的首封君已不可考,但芮国的历代国君在周王室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地位显赫,是周室姬姓嫡亲。 史载,武王克商后三年(约前1043年)周武王崩,子诵即位,为周成王,周成王姬诵(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在位22年(公元前1042年—前1021年),由周公旦摄政7年,毕公高为大臣。成王殁,毕公高与召公奭受命辅佐康王,毕公高和召公奭以周成王临终的遗命写成《顾命》,反复告诫周康王,先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节俭,克制贪欲,以专志诚信来治理天下,国家才能长久。后来,毕公高又为周康王作下《毕命》。引导周朝的藩民们,应效忠王室,拱卫周天子的统治。总之,在毕公高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成王到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四十多年内没有使用过刑罚,创造了“成康之治”。《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以下史籍记载了周朝各个时期芮伯的情况。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大约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成王姬诵,正式敕封姬姓王族于古芮国之地(今陕西大荔朝邑南)并建立芮国,国君称“芮伯”,为伯爵(公侯伯子男五爵)。芮伯在周成王姬诵执政之时担任大司徒,位列六卿,其后裔嫡支子孙世袭周王朝的卿士。 《周书•旅巢命》:“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这是武王时的芮伯,意思是武王时,南方的巢伯来周室朝贡,芮伯奉命作赞美诗。这通常需要地位显赫德高望重的人担此重任。《旅巢命》是古代一种咏赞讴歌的形式,类似《诗经》的“颂”。
《文献通考》(马端临)《卷二百六十一·封建考二》也载:“武王时,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也是说南方的巢伯来向周王朝贡,芮国的君主受命作咏赞的诗。
《文献通考》还载:“成王时,芮伯为司徒,与太保、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同受顾命立康王。”即成王临终前向最重要的王朝肱股之臣托以顾命大事。
《尚书·顾命》:“成王将崩……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这是说成王将死,召见诸臣,芮伯是成王临终时钦定的顾命大臣,与其他周室元老一起辅佐周康王,姬姓芮国的君主被第二个提到,其地位在当时甚至高于毕公、卫侯等重臣。
《尚书·周书•康王之诰》:“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这是康王时的芮伯,此时的芮伯已经又据可知顾命六臣分为两组东西分治。其中太保奭、 芮伯、彤伯为第一组,主管西方;毕公、卫侯、毛公为第二组,主管东方。芮伯是第一组第二位,仅次于地位尊贵的太保奭。
《逸周书·卷十》:“穆王思保位惟难,恐贻世羞,欲自警悟……芮伯稽古,作《训纳》。”这是穆王时的芮伯。
《诗经•大雅•桑柔》序中有“芮伯刺厉王”,周厉王姬胡时期(公元前877-前841年),芮伯姬良夫曾撰写了著名的《桑柔》(《诗经•大雅•桑柔》)一诗留传于世。《正义》谓芮良夫即“芮伯也”。考古出土的《清华简》也有姬良夫的记载。《逸周书 芮良夫解》曰:“芮伯若曰:‘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商纣不道,夏桀之虐肆无有家。。。”可见芮良夫是周朝贤臣。
明刘伯温《郁离子·献马》:“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
从以上史籍可以看出,从周武王到厉王几乎整个西周时代,芮国国君芮伯是周朝王臣,芮国可视为其采邑。芮伯一直活跃于周中央王朝政坛之上,并对王政表达赞扬、警训或批评,还受王命征伐。
(三)、芮伯万为春秋时芮国国君,后裔以其字为万姓。
芮国国君芮伯传至春秋早期为芮伯万,芮伯万世袭周王朝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周朝芮国是在周襄王姬郑十二年(公元前640年),为秦穆公嬴任好所吞灭,前后存在400年左右。其王族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万氏正宗。
芮伯万是万氏主要受姓始祖之一,是万氏公认的文化先祖,也是江苏淮安万氏的受姓始祖。江苏省淮安市《万氏宗谱》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首修万英序记载:“英始祖芮伯公,以王父字姓万氏”。淮安万氏的始迁祖万文德,祖籍江西,躲避元朝末年之乱世,遭遇兵匪,与诸兄失散,独自一人,流离数载,最后流落到了淮安府。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万文德结婚成家于淮安清河的吴城乡,即今淮安市淮阴区吴城镇。
芮伯万在史书上首次有明确记载的是左丘明的《左传•桓公·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待续)
韩城澄城大荔芮城平陆韩城澄城遗址西周分封诸侯图芮国附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