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考研# #学科化学# 最近很多学弟学妹咨询关于考研相关的问题,以下是我备考南师大教育专硕的一些经验。考研不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一)考研背景
1、本科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应聘到一所私立初中担任化学教师。工作一年之后内心还是渴望能够去更好的学校深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为了弥补高考时的一些遗憾,所以选择辞职考研。由于喜欢老师这份工作,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参考书目和招生人数等因素后,所以决定跨考南京师范大学 m学科化学专业。我觉得你选择的专业一定要是你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你对这所大学特别向往,这样才有动力,可以沉下心来去学习并且持之以恒。
2、参考书目
(1)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16.
《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9.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5.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 m出版,第三版.2019.
(2)无机化学(官网指定书目):
《无机化学》.北京师大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研经历
在备考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最近两年的专业课二的题目与前几年相比,无论是具体考查的知识点还是题的数目都有较大的变动,难度加大,对化学考查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当然要在把握好最基础重要的点以后再去扩宽知识面,有备无患。
(2)资料一定要尽早搜集好。靠谱的资料笔记、真题、考试重点还有专业的历年分数线以及招生人数都要拿到,做到心中有数。毕竟考研是场信息战,有效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少走弯路。
(3)两门专业课总分300分很重要,一定要权衡好花在公共课上和专业课上的时间。虽然政治英语的备考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但是也一定不要拖延到最后两个月才开始。初试成绩是四门考试科目的总分,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无论哪一科都不能拖后腿,一定要均衡哦!
(4)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研拼的是平时点滴的积累,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三)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
1、333教育综合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333教育综合近几年来考查的题型比较稳定,只要前期好好背书,做题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强人意的。
(1)5月~6月:基础阶段:用两个月的时间跟着课程认真过了一遍5本厚厚的参考书,结合参考书和课程在资料上勾画重点,补充笔记,为一轮背诵做准备。过完第一遍书确实能记住的知识很少,但至少有了个模糊的知识框架,大概清楚了每本书讲了些什么内容,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先理清框架。
(2) 7月~8月:强化阶段:一轮背诵,我的背诵顺序是(中教—外教—教心—教原),背诵以章为单位,背之前先整理出章节知识框架,然后在照着资料去背诵关键词,用自己的话串成句子,背完当天一定要自己默写,可以默写出框架,说出大概内容。
(3)9月~10月中旬:二轮背诵(开始结合真题背诵),南师的真题是有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所以真题里出现过的知识点是超级重点,一定要保证会写会背。
(4)10月下旬~11月:冲刺阶段:三轮背诵,继续结合真题背诵。
(5)11月~12月初试: 四轮背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查缺补漏,同时按正式考试的时间进行模拟测试,锻炼自己的答题速度以及答题纸的合理布局,美观的书写一定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的。
2、无机化学869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化学今年考的题目考查的部分重点和题数都有所变化,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也比较全面,总共8道大题目,考试三个小时,相比前几年来说,最近两年答题时间有些紧张,做真题时应该也能发现这一点,一定要在认真的基础上抓紧时间。
(1)7~8月:第一轮复习,结合基础课程听讲看书并做一些重点笔记,自己做课后习题并及时整理错题。
(2)9~10月中旬:第二遍复习结合强化课程梳理重点,继续做课后习题。同时要开始做真题了,可以自己规划好几天做一套,了解一下真题的出题侧重点和出题思路。可以把最近两三年的真题留到12月练手。
(3)10月下旬~11月:冲刺阶段:看教材,看错题的同时可以找一些无机化学的模拟题(最好题型和真题类似,以便巩固知识点)。
(4)12月:多记一些化学方程式和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反应,背背书上的解释型知识,以防出简答题,继续看历年真题与错题。另外千万要熟记上册的计算公式,加减号一定要记清楚。
3、英语二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5~6月:基础阶段:记忆单词为主。我用的单词书是《恋恋有词》,结合朱伟老师配套讲解视频,在书上做好补充笔记,看视频比较费时间,听一遍就好。前一天听完一个单元,第二天早上背诵,如果可以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背,记忆效果更好,但是前期记忆也是比较痛苦的,因为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7~8月:强化阶段:继续记单词,如果感觉自己语法基础不太好,同时可以多听名师的网课,熟悉一下语法,也可以找2000~2021年的英语一真题,不要计较正确率,也不要求量,保证将文章完全读懂,生词长难句做好记录,也是提升语法的一种途径。
9~10月:做英语(二)真题,留两套到11月12月用于模拟自测,同时背历年真题的大小作文范文,自己试着积累比较好的句子,每周试着写一篇作文,切记作文一定要提前背诵,最好形成自己的作文思路。
11~12月考前:继续刷真题,主要是感受出题的思路,找到做真题的感觉,不要盲目贪快贪多。有时间可以做一下模拟题测试做题速度,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最主要的还是研究真题,背优秀范文,写作文。
4、政治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政治的复习我感觉每个人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可能只是分配时间和具体的做题思路有些不同。我想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听别人说政治最后一个或两个月再开始看,如果想考高分,建议还是早点开始准备,这样到冲刺阶段也不至于过于慌乱,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
6~7月:结合徐涛老师的强化课视频,看一遍《核心考案》,同时刷肖秀荣1000题,徐涛老师的视频真的很有意思,讲的也比较清楚,
8~10月:看1000题错题,同时有时间可以做徐涛老师的习题集和真题集,巩固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刷《肖八》,肖八主要是刷选择题,大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背一下答案要点,但不是必背。
12月:反复背肖四和徐涛的考前预测20题,在背的同时思考这个答案还可以出什么样的问题,自己练习举一反三。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把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考研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心二意,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并且热爱才能坚持到最后。除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还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下去,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之旅~


(一)考研背景
1、本科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应聘到一所私立初中担任化学教师。工作一年之后内心还是渴望能够去更好的学校深造,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为了弥补高考时的一些遗憾,所以选择辞职考研。由于喜欢老师这份工作,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参考书目和招生人数等因素后,所以决定跨考南京师范大学 m学科化学专业。我觉得你选择的专业一定要是你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你对这所大学特别向往,这样才有动力,可以沉下心来去学习并且持之以恒。
2、参考书目
(1)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16.
《现代教育学基础》.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9.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9.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5.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 m出版,第三版.2019.
(2)无机化学(官网指定书目):
《无机化学》.北京师大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研经历
在备考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最近两年的专业课二的题目与前几年相比,无论是具体考查的知识点还是题的数目都有较大的变动,难度加大,对化学考查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当然要在把握好最基础重要的点以后再去扩宽知识面,有备无患。
(2)资料一定要尽早搜集好。靠谱的资料笔记、真题、考试重点还有专业的历年分数线以及招生人数都要拿到,做到心中有数。毕竟考研是场信息战,有效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少走弯路。
(3)两门专业课总分300分很重要,一定要权衡好花在公共课上和专业课上的时间。虽然政治英语的备考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但是也一定不要拖延到最后两个月才开始。初试成绩是四门考试科目的总分,要想取得很好的成绩无论哪一科都不能拖后腿,一定要均衡哦!
(4)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研拼的是平时点滴的积累,一定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三)专业课与公共课复习建议
1、333教育综合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333教育综合近几年来考查的题型比较稳定,只要前期好好背书,做题时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强人意的。
(1)5月~6月:基础阶段:用两个月的时间跟着课程认真过了一遍5本厚厚的参考书,结合参考书和课程在资料上勾画重点,补充笔记,为一轮背诵做准备。过完第一遍书确实能记住的知识很少,但至少有了个模糊的知识框架,大概清楚了每本书讲了些什么内容,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先理清框架。
(2) 7月~8月:强化阶段:一轮背诵,我的背诵顺序是(中教—外教—教心—教原),背诵以章为单位,背之前先整理出章节知识框架,然后在照着资料去背诵关键词,用自己的话串成句子,背完当天一定要自己默写,可以默写出框架,说出大概内容。
(3)9月~10月中旬:二轮背诵(开始结合真题背诵),南师的真题是有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所以真题里出现过的知识点是超级重点,一定要保证会写会背。
(4)10月下旬~11月:冲刺阶段:三轮背诵,继续结合真题背诵。
(5)11月~12月初试: 四轮背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查缺补漏,同时按正式考试的时间进行模拟测试,锻炼自己的答题速度以及答题纸的合理布局,美观的书写一定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的。
2、无机化学869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化学今年考的题目考查的部分重点和题数都有所变化,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也比较全面,总共8道大题目,考试三个小时,相比前几年来说,最近两年答题时间有些紧张,做真题时应该也能发现这一点,一定要在认真的基础上抓紧时间。
(1)7~8月:第一轮复习,结合基础课程听讲看书并做一些重点笔记,自己做课后习题并及时整理错题。
(2)9~10月中旬:第二遍复习结合强化课程梳理重点,继续做课后习题。同时要开始做真题了,可以自己规划好几天做一套,了解一下真题的出题侧重点和出题思路。可以把最近两三年的真题留到12月练手。
(3)10月下旬~11月:冲刺阶段:看教材,看错题的同时可以找一些无机化学的模拟题(最好题型和真题类似,以便巩固知识点)。
(4)12月:多记一些化学方程式和重要物质的性质与反应,背背书上的解释型知识,以防出简答题,继续看历年真题与错题。另外千万要熟记上册的计算公式,加减号一定要记清楚。
3、英语二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5~6月:基础阶段:记忆单词为主。我用的单词书是《恋恋有词》,结合朱伟老师配套讲解视频,在书上做好补充笔记,看视频比较费时间,听一遍就好。前一天听完一个单元,第二天早上背诵,如果可以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背,记忆效果更好,但是前期记忆也是比较痛苦的,因为要复习的内容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7~8月:强化阶段:继续记单词,如果感觉自己语法基础不太好,同时可以多听名师的网课,熟悉一下语法,也可以找2000~2021年的英语一真题,不要计较正确率,也不要求量,保证将文章完全读懂,生词长难句做好记录,也是提升语法的一种途径。
9~10月:做英语(二)真题,留两套到11月12月用于模拟自测,同时背历年真题的大小作文范文,自己试着积累比较好的句子,每周试着写一篇作文,切记作文一定要提前背诵,最好形成自己的作文思路。
11~12月考前:继续刷真题,主要是感受出题的思路,找到做真题的感觉,不要盲目贪快贪多。有时间可以做一下模拟题测试做题速度,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最主要的还是研究真题,背优秀范文,写作文。
4、政治复习时间规划及各阶段重点复习内容
政治的复习我感觉每个人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可能只是分配时间和具体的做题思路有些不同。我想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听别人说政治最后一个或两个月再开始看,如果想考高分,建议还是早点开始准备,这样到冲刺阶段也不至于过于慌乱,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
6~7月:结合徐涛老师的强化课视频,看一遍《核心考案》,同时刷肖秀荣1000题,徐涛老师的视频真的很有意思,讲的也比较清楚,
8~10月:看1000题错题,同时有时间可以做徐涛老师的习题集和真题集,巩固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
11月:刷《肖八》,肖八主要是刷选择题,大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背一下答案要点,但不是必背。
12月:反复背肖四和徐涛的考前预测20题,在背的同时思考这个答案还可以出什么样的问题,自己练习举一反三。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把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考研这件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心二意,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并且热爱才能坚持到最后。除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还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下去,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