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吧 关注:183,529贴子:7,655,969

回复:〖20210531〗〖记录贴〗胆怯的小精灵——黑柄牛蚁和她的蚁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2年10月10日
温度26度,湿度80%(之前环境温度湿度忘记写了,补上)
2卵。
焦急担忧的两天过去了。今天惊喜发现又有卵出现了。看来前天的"水灾"没有对蚁后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敢太多打扰,未拍照。继续遮光静养。
喂食的是冰糖。还有少量樱桃蟑螂。
但捕食并不积极,多数情况下只是把蟑螂杀死,就丢弃在垃圾区了。
接下来几天未观察。
2022年10月23日
温度26度,湿度80%
8-9卵
两周了!看一眼吧,什么?还差1天?不管了,等不及啦
去年的记录也提到过,多数黑柄牛蚁的记录贴中,提到环境适宜的情况下,黑柄牛蚁的卵一般是2周多点就能孵化。去年那只黑柄的卵就一直都没孵化,最长30多天,后来我把卵丢弃了。蚁后重新下了卵,又是30多天,依旧没孵化。再后来,蚁后就绝育了。
这一次,卵没有很明显的数量增长。而且也没有观察到幼虫。卵团大概有8-9颗的样子,因盖板模糊,加上不敢打光,看不太清楚。没敢多打扰。

2022年10月30日
温度26度,湿度80%
25+卵
又一周过去了。这段时间其实主要在忙着做前面提到的蚁巢和活动区。蚂蚁只是每天瞅一眼两眼。
卵团比之前明显大了许多,已经不太好数清楚卵的数量,大致有25-26枚卵吧。
只是依旧不见幼虫。此时已过去20天。为什么还不出幼虫啊?

这里补一张蚁巢出口的造景特写,可以看到沉木靠近基部的树洞,就是蚁巢的洞口。这个时候黑柄还住在旧巢里,新巢还没做好,活动区也是刚做好。
2022年11月1日
温度25度,湿度75%
25+卵
依旧没有幼虫。
我从去年那窝失败的黑柄那儿取了一只工蚁,放进活动区,算是让它体验一下,看看活动区造景、防逃效果
大概放了3天,这只工蚁没有进树洞,就算是休息的时候也只是在角落里静静待着。也没有突破防逃盖板的封锁。

工蚁在喂水器上休息睡觉。

这个时间,新蚁巢刚刚制作完毕。


IP属地:广东190楼2023-02-11 18:42
回复
    2022年11月12日
    温度25度,湿度78%
    40+卵,0幼
    时间过去一个月了。又又又是一个月,依旧没有幼虫。
    这段时间基本也躺平了。之前新后产卵不出幼,现在大群产卵依旧不出幼。我伤心啊但是没办法。温度湿度都是适宜的,每天也保证投喂蛋白质。卵的数量是挺多的,但是就是没出幼虫。
    要说一下的是,这个旧巢虽然比较旧,磨损,生锈,破损,发霉等情况都有,但是设计还是不错的。设计者在盖板上设计了一个开口,可以用于添加垫材或者投喂食物。
    我感觉虽然有个洞在盖板上不美观,但实用性的确是大大增加的
    就我这群黑柄来说,捕食之后食物经常丢在垃圾区。然后为了保证他们的蛋白质摄入,我就把樱桃还有面包虫剪段,从洞口丢进去巢内。巢内的蚂蚁就会去取食(你既然要吃为啥不从外面搬回去?),不过缺点就是剪段的时候容易污染巢室,加重发霉的情况。



    IP属地:广东191楼2023-02-11 19:19
    回复
      2022年11月13日
      温度26度,湿度80%
      40+卵 1幼
      出幼了!!
      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查看出幼了没有。虽然不会报很大期望,但还是会每天例行一次。
      不经意的看了一下,就感觉有几个卵好像形状不太一样。心跳立刻就加快了……
      注意最右侧的“卵”,看着好像是拉长了,有点椭圆形的样子:

      我马上把手机贴了上去,利用手机镜头放大,仔细观察。。。
      然后好像是为了让我看的更清楚,或者我惊扰到了它们,有一只工蚁把那个“卵”夹了起来。(我不知道它们如何能如此准确地在那么多卵中准确无误地夹起那颗椭圆的"卵") 当被单独衔在嘴里,我终于看清楚了那枚"卵",那真的是一条刚孵化的幼虫!


      我终于成功孵化出黑柄幼虫了,在2年多的尝试之后,终于出了第一条幼虫……
      从10月10日到今天,一共用了34天!
      温度一直维持在25~26度,湿度在75~80%,巢内湿度应该有90%~99%。 全程遮光。
      所以为什么有的卵能在2周就孵化,而我这波卵要30多天才孵化? 温度湿度光线,这几个因素好像都可以排除。一定有别的因素决定或影响了蚁卵的孵化。是否工蚁或者蚁后能够通过某种手段(化学物质)来加快或者延缓甚至停滞蚁卵的发育?
      这时候我又想到了去年那2波被我放弃的蚁卵,当时蚁卵也有30多天了,放弃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坏迹象。如果我当时知道蚁卵在30多天后仍然能孵化,我是不会放弃它们的。
      不过现在我知道了。


      IP属地:广东192楼2023-02-11 22:37
      收起回复
        2022年11月15日-16日
        温度25度,湿度80%
        30卵10幼虫0茧,1后70工
        幼虫开始陆续孵化出来,刚开始,孵化的幼虫和卵团是混在一起的。


        工蚁会尽量把幼虫和卵分开摆放。不过还会有少量的卵会在幼虫堆里,这些和幼虫在一起的卵很可能会作为幼虫最早的食物被幼虫吃掉。
        幼虫只比卵稍稍大一点点,团成一小团,嘴巴往外伸,有点点像一个迷你海葵在往外伸着触手。

        这个时候我想着能少被吃掉一些卵,就多投喂了一些樱桃和面包虫,但是工蚁并没有把这些投喂的食物拿去给幼虫吃,而是继续让幼虫吃卵。可能在最初阶段,幼虫的确是需要吃一些蚁卵?猜测如果吃大块食物可能不太合适。
        2022年11月21日
        15~20幼虫,30左右的卵
        幼虫数量继续增加,卵的数量继续减少。因为旧巢照明和观察都不太方便,所以数量没有办法计算的很清楚,只能数个大概。
        最早孵化的那批幼虫比最初时候明显长大长胖了。
        工蚁会下营养卵给它们吃,下图可见到它们围着一颗营养卵在大快朵颐。

        幼虫陆续孵化,大概还有一半以上的卵尚未孵化。



        IP属地:广东193楼2023-02-11 23:23
        回复
          2022年11月22日
          温度26度,湿度78%
          今天决定将旧巢活动区拆卸掉,然后把旧巢接到新作的活动区,让它们提前熟悉树洞和通道。
          接上新活动区之后大概15分钟后,就有1~2只工蚁大胆的从树洞里探头探脑,没过多久就出来探索了。
          我用硬币盒放了点糖水在树洞外的石头上,那样它们可以很容易就找到。
          第一只在新活动区进食的工蚁。

          然后第二、第三只工蚁也过来喝糖水了:

          一只工蚁爬到了沉木顶上,这里没有遮挡,没有隔着玻璃,可以和它们近距离接触
          幼虫继续长大,数量也继续增加

          想起来那么久还没拍过蚁后。发现蚁后相对单独的站着,赶紧拍了几张照片。这只蚁后从外观上看没有明显伤残,但看她走动的时候,感觉腿脚不太麻利,不像我之前养的2只新后那么敏捷,走起来不太灵活,慢慢悠悠的。
          不知道是之前原主人提到的事故导致的后遗症还是说原本就是这样……


          IP属地:广东194楼2023-02-11 23:38
          回复
            2022年11月24日~26日
            30+幼,20卵
            过半卵已孵化。首批幼虫已接近1cm长度。基本一天一个样,长的飞快。大部分刚孵化的幼虫还是只靠吃工蚁喂的营养卵为食。除了喂食之外,工蚁还经常耐心的给卵和幼虫舔舐清洁身体。
            幼虫团,或者已经是幼虫堆了。

            剩余尚未孵化的卵

            11月25日,首次发现工蚁将猎物喂给幼虫(此前一直是只自己吃猎物,而只给幼虫喂营养卵),此时距离第一只幼虫孵化已经过去12天。

            11月26日,再次观察到工蚁将猎物喂给幼虫。看来之后会是常态化了。 幼虫体积已经长的相对大,只吃营养卵的话应该完全不够。所以是否将猎物喂给幼虫,应该和幼虫的生长发育相关。

            该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虫体积存在明显差异。 还可以看到幼虫在取食营养卵。

            工蚁会将卵、较小的幼虫、较大的幼虫分开摆放。

            幼虫正在取食营养卵(幼虫团中央处)

            体型较大的幼虫被专门一处摆放

            尚未孵化的卵……以及较大的幼虫

            工蚁将所生的营养卵喂给幼虫。营养卵的表面感觉比较薄(很容易发生形变,而且带粘性)可以看到营养卵被放下的瞬间,有黏连工蚁腭的情况(有点像尚未完全凝固的半固体)


            IP属地:广东195楼2023-02-13 20:47
            回复
              终于起来了,恭喜啊


              IP属地:上海196楼2023-02-13 20:56
              回复
                11月27日
                26度湿度85%
                新活动区接入已过了5天,没有发现不适宜、不适宜或者逃逸等异常。
                今天决定将旧蚁巢接上新蚁巢,将新蚁巢放在中间位置。也就是活动区---新蚁巢---旧蚁巢。 蚂蚁从旧蚁巢前往活动区的时候,必须经过新蚁巢。
                为了避免巢过大的情况,封堵关闭了旧蚁巢的2/3的巢室。新巢的巢室用红色遮光板进行遮光。(旧巢和蚁道并未遮光)
                刚开始半天里只有少量工蚁在新蚁巢的巢室里短暂停留休憩,并没有集体搬进新蚁巢。但是工蚁们能够正常通过新巢然后前往活动区。
                当天傍晚,工蚁将大部分幼虫和卵转移至新蚁巢,旧蚁巢仅有几条低龄幼虫和蚁后。可能蚁后还是比较保守的。


                11月28日
                1天过后,工蚁们迅速对新蚁巢进行了改造。因为新巢内的垫材稍稍湿润,工蚁将这些沙土用来填缝了,在巢室边描了个边
                蚁后终于也搬了过来。随后我将旧巢的剩余工蚁和最后的4条小幼虫取出,把旧巢撤走。这几只工蚁和幼虫被放在了活动区,随后工蚁将幼虫搬运回蚁巢。
                新巢内的蚁后、工蚁和幼虫。巢室被蚂蚁用沙土填缝描边。

                幼虫取食樱桃和面包虫。

                11月29日
                经过这几周的观察,发现这窝蚂蚁对食物有明显的偏好性。
                对于蛋白质的摄取,它们更喜欢吃面包虫,而对樱桃的态度则是模棱两可。大概有50%的几率会将樱桃直接丢弃掉,而面包虫几乎不会被丢弃。
                被工蚁丢出巢外的樱桃蟑螂:


                IP属地:广东197楼2023-02-13 21:10
                回复
                  11月30日
                  25+幼,15+卵,70工
                  工蚁继续对蚁巢进行改造。巢室内的沙土大半被用来填缝,然后现在发现还有部分被搬至蚁巢通道。本来巢室里被完全覆盖的不锈钢网已经露出。
                  幼虫食量很大,日渐肥硕。每天要吃掉2只樱桃亚成体或3~4条面包虫。
                  对于樱桃,除了有50%的丢弃率之外,发现幼虫还比较喜欢吃樱桃的上半身,下半身尤其是肚子部分,时常没吃完就被丢出巢外。
                  上半身能被吃的很干净,有时候被吃的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
                  本来被完全覆盖的水塔已经基本露了出来。垫材被用来描边或者搬去蚁巢内的过道里。

                  这只樱桃被幼虫啃的只剩下几丁质外壳

                  在早晨的阳光下,一只工蚁正在用触角探查蚁巢过道的完整性。


                  IP属地:广东198楼2023-02-13 21:33
                  回复
                    补记
                    根据20多天以来的观察,黑柄牛蚁的确是日行牛蚁。 它们的活跃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
                    我的水草灯的日出日落时间设置为早晨7点日出,8点半达到最亮值(最亮值只有水草灯本身全功率的25%),傍晚7点开始日落,8点半水草灯完全关闭。
                    观察到黑柄牛蚁在早晨的活跃时间为7半~10点左右,也就是日出后半小时开始活动,日出后1~2小时左右到达最活跃时刻,日出3小时左右停止活动全部返回巢内。直至黄昏时分会有一个活动小高潮,活跃程度比早晨的活动要弱一些。
                    在活跃时间内,有多于3只工蚁外出探索,捕猎,觅食,有时候会多达7~8只,相当于整个蚁群的11%的工蚁。外出的工蚁会花费相当的时间进行探索,会在整个活动区四处查看,包括爬上沉木顶端并短暂停留。有时候会有数只工蚁停留在沉木最顶端四处观察,就像在登高侦查。
                    工蚁在探索时发现猎物会将食物拖回蚁巢。因为我并没有投喂活食,所以没有观察到真正的捕猎行为。
                    在发现甜食(即糖浆或蜂蜜)时,工蚁会花费大量时间进食,一般进食时间在2分钟~15分钟不等。
                    在非活跃时间里,只观察到有极少数工蚁外出,大多数为丢垃圾,排泄或者取食糖水,而没有积极的探索行为。
                    牛蚁会定点丢弃垃圾,垃圾区一般在洼地、或者角落。垃圾区不止一处,会有多处。在我的活动区内,垃圾区有3处,1处在玻璃缸的角落,1处是沙拉克的嘴里(见蚁巢2.0记录),还有1处在喂水器旁边。
                    它们也会倾向于在垃圾区排泄。可以观察到工蚁急匆匆的跑出蚁巢外,前往垃圾区排泄。但有时候工蚁会在半道就开始排泄,甚至在蚁道内就排泄。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它们内急了,要冲出去方便,有时候来不及,就在半路解决了……
                    但总体而言,它们大多数情况是会在蚁巢外排泄的。


                    IP属地:广东199楼2023-02-13 21:58
                    回复
                      重要记录
                      2022年11月29日,早上约8点,观察到有一只工蚁掉到了玻璃缸外,掉到地上,抓回。不知道是不是防逃板被突破还是蚂蚁从沉木上不慎掉在玻璃缸外。可能是小概率事件,将持续予以关注。
                      12月1日,同样是早上8点多,再次发现有一只工蚁掉到了玻璃缸外,同样落在地上,再次抓回。当时我就在附近,听到有一声清脆的“哒”的声响。怀疑活动区存在漏洞。我心里逐渐不安起来。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已经是第二次发现工蚁越狱的情况,我开始进行原因分析:
                      玻璃缸体高度40cm,缸上安装有亚克力防逃板。防逃板宽度为5cm,防逃板内壁涂有石蜡油(玻璃缸壁没有涂抹)。在这几十天的观察里,工蚁极少会攀爬玻璃缸,绝大多数时间里只在地面、石头、沉木活动。偶尔有工蚁爬上玻璃缸壁进行探索的时候,在抵达防逃板时,绝大多数情况会立即回头离开。我没有做详细记录,仅有少数几次蚂蚁尝试对防逃板进行突破。此时蚂蚁必须完全倒立在防逃板下(就像在爬天花板),蚂蚁均瞬间,瞬间跌落。
                      防逃板和缸体、防逃板和水草灯支架之间的缝隙小于1mm,牛蚁不可能从那里突破。
                      因此,蚂蚁很可能是通过沉木越狱的。结合30日听到的“哒”的声响,分析推测应该是蚂蚁从高处跌落至防逃板面上或者跌落至地面时发出的声响。
                      沉木最顶端大约超出玻璃缸防逃板20cm
                      沉木略带倾斜角度,距离最近的2边分别为5cm和7cm左右,另外两边的距离大于12cm。
                      所以严重怀疑牛蚁从沉木顶端不慎跌落的时候,意外掉到了防逃板上。

                      但是牛蚁掉落的时候如何能突破这5cm的距离呢? 毕竟黑柄牛蚁不会跳跃啊……
                      我的心情变得忐忑不安。
                      12月3日
                      谜底解开
                      周六,我一大早7点多就起来观察牛蚁在活动区的探索活动。大约半小时后,并没有发现异常。
                      随后我去吃早餐。边吃早餐,边打开了电脑(我的电脑在活动区附近。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活动区就在我的侧后方)。我正吃着早晨看着电脑,突然又听到了熟悉的“哒“声,我一回头,果然看到一只工蚁在防逃板上,紧接着它已经从防逃板跌落至地面。
                      我把工蚁抓回活动区,决定先不吃早餐了,对活动区蚂蚁进行持续密切观察,每当有牛蚁爬上沉木顶端,我就会用手机进行摄像记录。
                      大概观察了10几分钟,我发现有2只牛蚁爬上了沉木顶端进行探查。他们在顶端停留了1~2分钟,期间只在沉木顶的圆截面上转悠,并未离开。又过了十几秒,其中一只牛蚁做出了一个让我全身起鸡皮疙瘩的动作——这只牛蚁面向着我,视线锁定我,高抬起头部,身体左右摇摆起来!这个动作立刻让我联想到了鸟类或者猫在起飞前/起跳前的瞄准估算距离的动作——这蚂蚁要跳了!
                      说时迟那时快,蚂蚁六只脚同时发力,奋身一跃,直接跳到了防逃板上!它没控制好落地姿势,摔了个四脚朝天,但它瞬间就翻身而起……
                      这是我第一次观察并记录到黑柄牛蚁的跳跃行为。同时这证实了大型牛蚁也存在跳跃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1小时,我持续观察记录,直到蚂蚁的活跃期结束并大部返回蚁巢。共观察到蚂蚁的跳跃行为5次,算上之前跳出来的2次,一共7次。后来的5次均未跳出玻璃缸。手机记录到了这5次越狱未遂的其中2次,牛蚁同样是选择在沉木高处往下跳,只不过这次牛蚁选择的位置让它直接掉在活动区的地面。其余几次均未成功拍摄。
                      小结:黑柄牛蚁属于大型牛蚁,存在跳跃行为。根据往后的不完全观察,未发现黑柄牛蚁有在地面跳跃的情况(杰克跳蚁那样的跳跃),只观察到它们从高处往下往外的主动跳跃行为。这种跳跃行为是有明显的方向性的跳跃,并不是简单的跌落,跳跃距离大约有5cm。
                      根据现场情况的推断,这种行为和探索有关。黑柄牛蚁会爬往高处,然后从高处跳下,借助高度前往比较远的地方,或者跨越障碍。这种行为只观察到发生在早晨的活跃期,傍晚活跃期和非活跃期未观察到。
                      下面是手机拍摄视频转的GIF图,图像清晰度会被削,请见谅。
                      工蚁在沉木顶端对四周进行探查,选择起跳方向:

                      随后锁定目标(锁定的是我),左右摇摆身体估算距离,有点类似鸟类起飞前的摆头动作,或者猫等动物起跳前的摇摆动作:

                      瞄准后,六足同时发力,飞身一跃!!!!

                      此后1个多小时内多次观察到的跳跃行为:


                      不得不说,牛蚁真是充满了惊喜。仅仅是简单从行为学上,就可以观察到如此多有趣的事情,让我对它们更加痴迷。这是我饲养蚂蚁以来最开心、最激动的一天。
                      虽然这表示我之前对“大型牛蚁不会跳”的认知是错误的,而且也意味着我的活动区设计有致命缺陷。但这个发现依旧让我欣喜万分。发上来和各位蚁友们分享。希望大家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都能发现蚂蚁如此好玩有趣的一面!
                      PS:接下来,我要赶紧解决蚂蚁越狱的问题了


                      IP属地:广东200楼2023-02-13 23:11
                      回复
                        时间比较紧迫,一天不解决牛蚁跳墙的问题,就可能会多一只牛蚁逃出来。我十分庆幸目前为止牛蚁似乎并没有成功越狱(没有发现牛蚁数量减少)。我必须用手头现有的物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思考了大半天,考虑过撤掉防逃板,改为在玻璃缸壁上涂抹石蜡油的方法。这样沉木距离缸壁的距离就由5cm变为10cm。牛蚁很可能不能跨越。不过缺点是这还没有被证明是99%防逃,而且石蜡油涂在玻璃缸壁会影响美观,第三是水草灯的支架处可能会成为防逃弱点。
                        最后我决定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围墙。 我用蓝丁胶把4个塑料挂钩固定在防逃板上,作为支架。然后用之前做巢剩下的2块玻璃板安装到挂钩上,成为2个倾斜的玻璃墙,这样牛蚁从沉木上跳下时,就会撞上光滑的玻璃,然后顺势滑落回玻璃缸内。
                        安装后的样子,塑料挂钩稍微影响美观,但还凑合,玻璃只是摆在上面,没有固定,可拆卸。直到今天,暂未再发现牛蚁成功逃脱的情况。还是成功的。


                        IP属地:广东201楼2023-02-14 22:22
                        回复
                          12月3日~4日
                          温度23度75%
                          30幼10+卵70工
                          这一波幼虫好像已经全部孵化完成,最近3天没有再出现新生幼虫。剩下的卵不知道是蚂蚁打算留着自己看还是要干什么
                          正在取食糖浆的2只工蚁。成熟的蚁群,蚁后不再外出觅食。(我感觉这个硬币盒子还是太大了,打算找找看有没有小一些的硬币盒子)

                          左上边是体型较大的幼虫,右下则是年轻较小的幼虫。

                          剩余的还未孵化的卵。

                          幼虫吃的多,长的快。有时候工蚁也会和幼虫一起进食。

                          活动区里的沙拉克。可以看到沙拉克嘴里被丢进许多昆虫尸体,一只工蚁正站在沙拉克的嘴边朝里张望

                          一只工蚁爬上玻璃缸壁,停在了防逃板下面,迟疑不前。

                          一只工蚁在水塔附近活动。可见极少量垃圾被丢弃在水塔边上。

                          动图。大幼们正大快朵颐,一只工蚁在一旁分一杯羹

                          在沉木顶的工蚁(这只工蚁并没有尝试信仰之跃)


                          IP属地:广东202楼2023-02-14 22:45
                          收起回复
                            12月4日
                            面包虫被吃光了。本来之前就只买了很少的一点点。有少量面包虫已发育成甲虫。另外还有几十只樱桃蟑螂。
                            只是这樱桃蟑螂并不是总是能被接受,经常会被外出觅食的工蚁直接丢弃,而不回拖入巢内喂给幼虫。
                            在沉木基部休息的两只工蚁,他们之前已经探索了一轮,然后选择在这个安静的角落休息。让我想到了躲在店外隐蔽处抽烟玩手机的店小二

                            一只工蚁正在尝试“修补”蚁道,但垫材是干的,所以修复工作不太成功
                            在沉木上探索的工蚁


                            由于面包虫告罄,我决定尝试喂面包虫成虫,也就是黑色的甲虫。
                            为了方便进食,我将甲虫的头部和腿部剪掉,并将背部的鞘翅也剪掉,这样就露出了柔软的背部。没想到这反而成为了黑柄牛蚁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最爱的食物。
                            幼虫正在取食樱桃和面包虫成虫。可见樱桃没怎么吃,而面包虫成虫已经快被吃光了
                            可以看到被剪掉鞘翅后,甲虫淡黄色的柔软背部,牛蚁幼虫可以轻易咬破这里的外壳,吃到里面的肉


                            IP属地:广东203楼2023-02-14 23:03
                            回复
                              话说封面用的是滴胶么。怎么是偏黄色,还是什么其他的胶呀。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04楼2023-02-14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