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真实的婠婠
但是婠婠又如何能躲过情关?即使天魔大法压抑下她作为正常人应有的情感,但少女情怀,一样会有如诗的梦想。
我甚至认为婠婠爱上徐子陵,比之另两位仙女的爱更有迹可循,更有说服力。竟陵交手时,徐子陵一抹冷冷的笑意,使婠婠情难自已。很正常嘛,少女最初的动心,不见得是为了那个人有什么崇高伟大的品格。一颦一笑,就足以勾动起青春情怀了。
可是爱情于婠婠是什么?是一切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如果不是因为心中有了爱,也许婠婠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烦恼和哀怨。她可以照样不皱眉头的杀人,照样心无挂碍的在江湖上兴风作浪,无悲无喜,无爱无恨的继续自己入世的修行,一直到完成师尊的重托,使自己像师妃暄那样得窥天道。(当然师妃暄也没有修成天道,徐子陵那个小混混害人不浅)。
“爱你恨你,一生一世”,多么不应该啊。躲来躲去,还是像她师傅祝玉妍那样,终也为一个男人动了心。婠婠是将感情埋藏的很深的女子,所以让徐子陵对她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若说对师、石二女,徐子陵还能找到突破口,勇往直前的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恋的话,对于婠婠,可以说,无从入口。只有到了荒村中,婠婠才有了一次最直接的表白。那是在徐子陵最落魄的时候,婠婠天性中善的成份在此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叹郎心似铁,佳人薄命。可恨的子陵,既然是回绝了,为什么还要想婠婠白衣赤足的倩影,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深处。徐子陵也是个矛盾的人。到头来只是空负佳人。
可是荒村一别后,徐和婠婠的关系竟然大踏步的后退了。此后直到大结局,二人之间再无寸进。甚至婠婠在紧要关头,竟然对子陵大开杀戒。总之,后来出现的婠婠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黄易没有给婠婠一个变化了的理由。既然已是郎情妾意,怎么会再给子陵一记摧心掌呢?黄易的解释是婠婠为了使子陵免于死在玄武门的混战中,所以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保护他。不过,这个理由实在牵强的很。也许只是为了成全徐石之恋,不得不作此无奈的选择。
虽然黄易让徐婠之间这段情无疾而终,但还是感觉他们是知己,彼此之间有很深刻的了解和体谅。
其实婠婠是事业型女性,作为祝玉妍的接班人她做的很成功。天魔大法更练到最高境界,也培养出了超一流的传人武则天。虽然玄武门之战,魔门一派全体失败,但她却使寇仲放过了阴癸派最重要的人物,为阴癸派保存了实力,也使寇仲忽略了她已着手进行的造皇大计。很奇怪的是,徐子陵想到了婠婠另有大计,却没有花心思去探究和阻止。这原因,一是因为老黄急于了结全书;二是徐子陵根本就赞成她的计划:“我很想说祝你心想事成,又怕你的成功代表更多人的苦难,所以真不知该说什么了。”这就是徐子陵的心声。
即使她执着于振兴魔门,却也是一个心中有爱的可爱小女子。对比师妃暄,可见出她们性格的不同处。师仙子只是怕再见到徐子陵,让自己无法忘情。所以在见徐最后一面时,说愿与徐四十年后才拈花微笑再相逢,效梵清惠与宋缺,不发一言,直指本心。婠婠却总是怕再见不到徐子陵,几次说过怕此地一别,再见无期一类的话。毕竟师是仙子,婠婠则更像是有着凡人情感的小女子。所以,才有了十年后,长安街头隔雪相望的一幕。很美呀,送上一篮鲜果,送上一个日月当空的小女孩,那么徐子陵也就了解了她的大计,也了解了她对自己的感情吧。一切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还记得婠婠与子陵最后话别时,长安城正是明媚灿烂,如梦如幻的大好春光。而他们之间曾经的故事,也如同那正午春阳下的景物,让人疑幻疑真。一段心事,恰如一场春梦,已记不起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又将有怎样一个终结?
缠绵柳絮盈盈燕,风暖花初绽。长安春好愿同游,盛宴粉妆散尽日前愁。
相思易使红颜老,难得开怀笑。此生拼却永情衷,但求思量愁处与君同。
婠婠:粉衣赤足,长发飘飘,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绝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