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88贴子:4,729
  • 14回复贴,共1

鲁智深之拳打镇关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水浒的一个特色也是很大的一个魅力就是非常真实的刻画人物。我们看现在许多被正面化的人物,把人家说的好到几乎要把自己的肉给人吃,但因为一个小小导火索或许因为某个多事人的无心之语又让人知道该家伙是个坏蛋,于是此人又坏到极点,感觉像是闹剧。红楼梦则不然:大观园的姐妹们是会长癣的,纯洁的林妹妹有时也会说放屁的,我们读这些的时候非但没感觉损坏她们的形象,反而觉得她们很可爱、真实,有逼人的现场气息。水浒也是如此,它从来不把那些英雄们刻画成高高在上的非人的英雄,而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有什么样的遭遇,要看他们身边的环境。读古典文学一个很大的印象就是:真实。真实的人,真实的感情,虽然有时人并不完美,感情并不纯真,但都深深扎根于生活。
     水浒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对下层人民的描写,红楼虽然主要是描写了贵族生活,但他不经意间就时常给我们一个个非常可爱或生动的小人物:刘老老自不必说,一个千古经典形象,每次读都感动得我掉泪;焦大自从被鲁迅先生提了一下后,也被很多人记住了他;还有醉金刚倪二。当林妹妹们离我们越来越远时,你走在街上,不经意间就会见到一个焦大或者倪二,当你走到乡间,刘老老们更是随处可见。究其原因就是无论我们经济多么发达、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但中国的下层百姓还在一直存在着,并在很长一段时期继续存在。水浒和红楼梦的点水式描写不同,他是把眼光死死的盯在这些人身上,给我们一副副非常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状态,所以水浒至今读来依然温馨、自然。
    鲁达和史进就是在一个极其生活化的场景里碰面,身量长大的鲁达觉得身量也不小的史进可以和自己交朋友,于是他回答了史进的问话,并和史进坐到了一起。我觉得鲁达和史进坐到一起时,水浒才真正翻开他精彩的画面。
  


1楼2010-03-28 09:42回复
    我又赶上直播了,加油!


    2楼2010-03-28 09: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鲁达为什么知道史进呢? 倒不是史进有多大的名气,而是因为鲁达认识王进,落难而又武功高强的王进既让鲁达同情又非常赏识他的为人和武功,于是两个人才有经常交谈的机会,鲁达正是和王进的谈话中知道的史进,所以他才说:你难道是那个史家村的什么九纹龙史进吗。我提这个不是多余,而是为后来鲁达为什么那么看中林冲、甚至不惜千里保护他做铺垫,因为他在前面已经遇到一个林冲的翻版了。
          鲁达初来渭州就以其火暴的脾气、报打不平的个性和军官的身份出名了。当他提出邀请史进吃酒时,史进当然非常高兴的接受了,于是两个人出了茶馆去酒楼。还没到酒楼就在街上遇到史进的一个师傅:李忠,以前我也把这个人当作别人的反面来举例,但自从我前天再读水浒就马上改变了看法,注意对他的描写,说他罗列十数条枪棒,下面放了数个膏药,一个没什么大本事,但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形象便非常逼真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看李忠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再往前想一下鲁达和史进在瓦罐寺分手的情形,他们那时都没了身份或金钱的优势,都成了落魄人,但都在为生活而拼搏、挣扎,所以说:水浒的感动人一个地方就是他描写了许许多多的为生活而不屈的人。
          许多人因为鲁达后来的光辉形象而忽略了作者在他刚出场时对他的描写,特别是茶博士、酒馆老板、街上行人和街坊对鲁达的态度,这些人对他的态度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怕。按说鲁达是个好心肠的人,但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怕他呢?那是因为他的火暴脾气和刚来渭州不久,我猜想他在打郑屠夫前也打过几个人,只是没失手打死人。老百姓对鲁达这样的人,如果认识不深确实是非常怕的。所以刚开始作者给街坊和读者一个非常表面化的鲁达,这个时候的鲁达因为他的火暴脾气是惹很多人不高兴的,如果不往下看,或许还会讨厌他。但作者马上不让我们不开心了,他慢慢的给我们一个非常可爱的鲁达。由此也可看出作者对鲁达的用心和描写之细致不下于林冲。
          我们看鲁达往往是因为他后面的行侠仗义才知道他,并不是从一开头慢慢了解的,所以往往就忽略了前面作者对他前面的描写,而忽略作者的用心。
          


      3楼2010-03-28 10:10
      回复
            如果说水浒开始时一直在外面游走,但随着金翠莲的啼哭和鲁达在酒楼发脾气才真正深入到内心:生活和社会的内心。我们经常说水浒的高明处就在于他描写了乱由上作,但我觉得水浒的更高明处在于他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描写和揭示。
            鲁达发脾气不是因为打官腔、耍官威,他因为太直的性子才如此,但金翠莲的告罪却是因为鲁达的提辖身份。老百姓见了官是要主动回避的,如果没回避那就是错,再如果打扰了官那就更是罪了,这就是那时候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和处境,现在老爱说人格和自尊,那时候的百姓哪敢奢谈人格和自尊啊。金家夫女在意的不是人格、自尊、地位,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生存,所以金翠莲对郑屠怨恨的不是强占自己的清白身体,而是他把自己赶了出来:“不容完聚”,非但赶了出来,还让他们挣钱给自己。这就是那时候百姓处境的真实写照:给口饭吃就可以,别的我们不在意。可恨的是郑屠非但不给他们饭吃,还把他们逼入绝境。一个小杀猪的就如此,其他的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百姓们被压迫到什么程度。
            一个老人一个女人,他们是没什么力量反抗的,无奈到极点时他们就只剩下了自己的眼泪和哭声,所幸有个好人听到了他们的哭声,那就是鲁达。
        


        4楼2010-03-28 10:27
        回复
          小痴对于李忠的理解很有感觉。赞一个!


          5楼2010-03-28 10:40
          回复
                路见不平一声吼用在鲁达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善良的,他见不得恶。他坐不住了,他要用自己的行动铲除恶。
                救助金家夫女展现了一个非常可爱、可敬的鲁达,这个非常粗鲁的人为了帮助人竟然设计了一套非常严谨、完美的方案,他先是给够了他们回乡的盘缠,为他们回乡不仅扫清了道路,还切实的当了一回守护神。一个老爱说“谁鸟耐烦等”的人竟然坐在凳子上等了四个小时!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鲁达在天刚微明就来到金家父女住的店里,让他们离开。小二看来还没见识过他的拳头,还在JJWW的想拦,突然他觉得一个蒲扇般的大手煽在了他的脸上,顿时半边脸没了知觉,血还没来得及吐出,又一拳楔在嘴上,两个门牙马上就不见了。这一掌一拳也是鲁达带怒而发,怒小二的为虎作伥,我们读来也觉得解气,看着小二从地上爬起来,一道烟溜到后院去,我们不仅莞尔。
                 鲁达催促金家父女赶快走,看他们走后就在店里坐了四个小时。我觉得这四个小时是非常神圣的,完全的为他,特别是像鲁达这样不能等的人,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四个小时,想了半天只想出来三个字:守护神。(说句题外话:我们正常人谁没事坐四个小时试试看。)
                按说这时候鲁达救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可以回家睡觉去了,但他还觉得没解气,因为恶人还没被惩罚,恶人不受到教训,金家父女是走的不太平的。
                于是,鲁达提着拳手又出发了,要郑屠命的拳头。
               
                


            6楼2010-03-28 10:50
            回复
              这里面必须要说明一点,我们以前都有一种老鲁很粗鲁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要说水浒传里面粗鲁的人,只有李逵一个,鲁智深并不是粗鲁,而是随性。随性的表现和粗鲁类似,但是境界水平不一样。老鲁所谓的“耐得鸟烦”,其实不是说他没有思考,而是说他在经过短暂思考之后得到的最简单结论,这和李逵的简单鲁莽行事绝对不一样。这是一种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很成熟的表现。所以从这点上来说,鲁智深的境界确实是一般人达不到的。不但看得开,而且知道为什么看的开。


              7楼2010-03-28 11:10
              回复
                    水浒对这段描写真的是太精彩了,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只说几句题外话:郑屠该死吗? 该死不该死我们还是看他的作为:他不仅贪色还很贪钱,这两条无论哪一条在水浒里都是致命的,何况他同时都犯了两条,所以一开始作者就已经判了他死刑,更何况他还把一对可怜人逼到了绝路,不给别人路走的人,往往后来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郑屠就是如此。
                    作者是想让郑屠死,读者估计觉得他不该死的也不多,可主角、打人者鲁达却并不想打死他,他只想教训他一下,让他迷途知返。这个在军营里靠杀人升官的人回归到生活后居然还那么仁慈和痴心,他还不知道恶人从来不是靠打一下或者羞辱一下就学善的,当打人者离开后,他还会恢复本性,甚至想办法报复。所幸:郑屠是没机会了。
                    鲁达打人并不像武松那样迎上去,而是后退到街上等。原因就是我上面说的,他是想当着郑屠街坊的面教训一下、羞辱一下郑屠,让他别再为恶。郑屠估计也是气糊涂了,他明明有十几个打手,但他提了把尖刀就自己冲出去了,一个没见过什么大阵仗的屠夫的结果可想而知,一个照面就被鲁达打翻在地。这个时候可以说鲁达的目的更完美的实现了:郑屠被他死死的踩在脚下,周围有许多围观的街坊,还包括那个包着手绢的小二。
                   但鲁达越说越气愤,他失控了。他的三拳一拳比一拳狠,一拳比一拳向上打,终于最后一拳打在了郑屠的太阳穴上,郑屠死了。
                   街坊没敢说话,那是因为他们没想到郑屠会死。但读者们兴奋了,他们几乎都拍手叫好。


                8楼2010-03-28 11: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其实更让我们注意还是鲁达对他自己打死人这件事的反应:当他意识到自己打死了人时,丝毫没慌乱,他怕别人看出来打死了人还说了句:这斯诈死(禅仗兄帮我设计的头像,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哈哈)洒家再打,装死逃避挨打是经常遇到的事。他的不慌乱反应了他的老道,就像是鲍教授说的:他有时是不屑表现。但现在不表现不行了,他马上就表现出超人的镇静和缜密,所以鲁达的精细一点也不亚于武松和林冲。
                      但他还是露出了马脚,他在说了那句话后一道烟跑了。读到此我们不乐是不行了,鲁大哥真的是太可爱了。
                     就像当阳桥上的张飞在大喝一声后又低气不足的撤掉桥,曹操马上看出破绽追了上来,但鲁达虽露出破绽,敢追他的人却一个人也没。一方面是郑屠太恶,街坊们借救他故意不追,其实是坐等他死;一方面是鲁达太强,没人敢追。
                     街坊们不敢追,但官府敢。所以海捕文书马上就发了下来。
                      怕被抓到坐牢没人送饭的鲁大哥匆匆回家拿了贵重物品,就更一道烟的走了,远离了渭州,从此他与正常人无缘。


                  9楼2010-03-28 11:27
                  回复
                    从这段分析鲁智深的性格,会发现,鲁智深做事很有原则性,并不是如很多人所说的什么“是非不分”。当然这个“是非不分”我们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是一个讲究“拳行天下”的时代,正义就是要靠拳头来说话的。那么,这时候站出来用拳头扶助弱者,就是正义的代言人、所谓的不合法纪的言论,很明显带有一种片面性。
                    小痴对鲁智深性格的把握很到位,这是个有仁慈之心的人,所以他在动手的时候选择的是后发制人,是教训不是打死。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承认,郑屠的做法让我们发指,因为这一个人在挨打了之后求饶,触犯了鲁智深一个最底线的原则——如果你是条汉子,就是打死你你也要硬到底。这也就不难理解鲁智深为啥愿意跟武松在一起。
                    还有一点也是前人的总结,老鲁在教训郑屠的时候,引发了他对于当时社会不公正的一些思考,这里面有对于他本人的,也有对于这个社会的,所以让我们觉得鲁智深还是个真人。
                    小痴,接你文章发点感慨,不好意思。


                    10楼2010-03-28 11:27
                    回复
                          鲁提辖打死了人,给金家父女打开了一扇安逸生活的红尘门,同时也给他自己关了那扇红尘的门,不久,金家父女又给他开启了一扇门,只是他内心还没意识到而已,他还没意识到他再也不是红尘中的那个鲁达了,而是佛门中的鲁智深。


                      11楼2010-03-28 11:32
                      回复
                        鲁大从不多杀人,而且从不杀女人,这一点,在梁山好汉中相当难得。


                        12楼2010-03-28 21:18
                        回复
                          • 211.140.16.*
                          他不是不打,而是没遇到可以打的,遇到孙二娘还被麻翻了


                          13楼2010-03-29 00:20
                          回复
                            回复:13楼
                            遇到孙二娘还被麻翻了
                            ====
                            好可爱


                            14楼2010-03-29 12:2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中学课本也学过这段拳打镇关西,当时并没学出什么来。后来看了金圣叹批评水浒,突然看明白了不少里面的文字。今日看了楼主的分析,对里面的文字,又有另一个方面的补充认识~~~


                              IP属地:陕西16楼2010-04-11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