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芙蓉镇》里,他是刘晓庆那个老实巴交的丈夫;在《天地英雄》里,他是那个为了姜文舍命取水的汉子;他还参与策划了电影《鬼子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他刚刚在纽约举办了自己的家具作品展。他从小学习芭蕾舞与声乐,演过歌剧、电影、话剧,端过盘子,干过铁匠,做过导演、编剧、摄影,当过形体老师,教过东方电影,还设计了大量家具、空间,策划过展览。
他是刘利年,大家都叫他年哥。
“还有什么行业,是你感兴趣但尚未尝试过的?”
“我感兴趣的行业,现在都尝试过了!”年哥哈哈大笑着回答。
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一心想搞创作,只可惜没有发挥的空间。”对此,年哥就会颇有几分不屑:”想创作你就创作呗!把家里的家具挪一挪,把餐具摆一摆,那都是在创作。”
对于年哥来说,创作无处不在。人生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做。而”跨界”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不受束缚地去玩,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愉悦感。
不过,刘利年怎么什么都会呢?唱歌剧出身的他,为什么不但会画画,还懂铁艺、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这也是朋友们经常会问他的问题。在我们采访过程中,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我的脑海中,就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镜头一样,一直在不断地闪回切换着。年哥也仿佛就坐在那个印度少年的位置上,他的每一段叙述都像电影一般,充满画面感;让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答案。
原来,跨界,就来自他的生活。
有多少人,还记得童年时的创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黑龙江佳木斯的冬天,一切都冻得混沌沌的,只有铁匠铺里火花四溅,打铁声和铁匠们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忽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咚咚咚地跑进来,掏出藏在怀里的止咳糖浆,笑嘻嘻地,分给铁匠们。
这孩子就是刘利年。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不用去上学的他,最喜欢去铁匠铺里玩,看铁匠干活,还从家里偷止咳糖浆给咳嗽的铁匠们喝。铁匠师傅们都喜欢他,他想要什么,就打一件出来送他。而关于铁艺的各种工艺做法,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烙在他的头脑里了。
因为爸爸是教哲学的知识分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时候的刘利年想玩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去做。几岁大时,他就知道,如果想做出速度最快的爬犁,需要在哪儿加根铁丝或加根钢条。而那些被他远远甩在身后的邻居家小孩,便会拉着大人来跟他学着做。
文化大革命中常会收到大量的传单,姥姥就把传单剪成片,泡上几天,让刘利年把铁丝弯成圈,糊上层纸,再把纸浆贴上去,晾干之后就是一个笸箩。姥姥再用亮色的纸剪出漂亮图案贴在上面,用桐油一刷,就成了一件很漂亮的艺术品。
这些来自生活的创作方式,刘利年从小就学习了很多,并且都能记下来。很多日后的创作方式,就来自这种童年的潜移默化影响。
他是刘利年,大家都叫他年哥。
“还有什么行业,是你感兴趣但尚未尝试过的?”
“我感兴趣的行业,现在都尝试过了!”年哥哈哈大笑着回答。
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一心想搞创作,只可惜没有发挥的空间。”对此,年哥就会颇有几分不屑:”想创作你就创作呗!把家里的家具挪一挪,把餐具摆一摆,那都是在创作。”
对于年哥来说,创作无处不在。人生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做。而”跨界”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不受束缚地去玩,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愉悦感。
不过,刘利年怎么什么都会呢?唱歌剧出身的他,为什么不但会画画,还懂铁艺、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这也是朋友们经常会问他的问题。在我们采访过程中,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我的脑海中,就像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镜头一样,一直在不断地闪回切换着。年哥也仿佛就坐在那个印度少年的位置上,他的每一段叙述都像电影一般,充满画面感;让每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找到答案。
原来,跨界,就来自他的生活。
有多少人,还记得童年时的创作?
文化大革命初期,黑龙江佳木斯的冬天,一切都冻得混沌沌的,只有铁匠铺里火花四溅,打铁声和铁匠们的咳嗽声此起彼伏。忽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咚咚咚地跑进来,掏出藏在怀里的止咳糖浆,笑嘻嘻地,分给铁匠们。
这孩子就是刘利年。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不用去上学的他,最喜欢去铁匠铺里玩,看铁匠干活,还从家里偷止咳糖浆给咳嗽的铁匠们喝。铁匠师傅们都喜欢他,他想要什么,就打一件出来送他。而关于铁艺的各种工艺做法,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烙在他的头脑里了。
因为爸爸是教哲学的知识分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时候的刘利年想玩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去做。几岁大时,他就知道,如果想做出速度最快的爬犁,需要在哪儿加根铁丝或加根钢条。而那些被他远远甩在身后的邻居家小孩,便会拉着大人来跟他学着做。
文化大革命中常会收到大量的传单,姥姥就把传单剪成片,泡上几天,让刘利年把铁丝弯成圈,糊上层纸,再把纸浆贴上去,晾干之后就是一个笸箩。姥姥再用亮色的纸剪出漂亮图案贴在上面,用桐油一刷,就成了一件很漂亮的艺术品。
这些来自生活的创作方式,刘利年从小就学习了很多,并且都能记下来。很多日后的创作方式,就来自这种童年的潜移默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