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吧 关注:254贴子:6,152

推荐《科学的灵魂》(美)兰西·佩尔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1-05-15 13:57回复
    《科学的灵魂》The Soul of Science,500年科学与信仰、哲学的互动史。(美)兰西·佩尔斯 Nancy Pearcey 、查理士·撒士顿 CharLЕS Thaxton 合著,潘柏滔博士译。本书从牛顿、开普勒等科学家的日记、手稿等文献入手,贯穿500年科学史,考察科学家研究背后的信仰委身。该书其中一项有价值的工作是澄清了科学史上的许多是非。例如,哥白尼写作《天体运行论》究竟是反宗教还是为了宗教本身,虽然其他书中偶有点评,但往往语焉不详,与本书交代之具体无可比拟。以往一直被我们所宣扬的布鲁诺因鼓吹哥白尼学说而被烧死,事实究竟如何?此处也做了仔细考证。其关于二十世纪科学与信仰的分析,不免使国内的许多科学史工作者汗颜,因为我们的探讨和反思最多止步在科学与价值和伦理的关系层面上而难得深入。考虑到中国读者的知识背景,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将其与国内先期出版的丹皮尔《科学史》、布朗《科学的智慧》、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等参照阅读,或许得出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能见出该书的特色。


    IP属地:山东2楼2021-05-15 13:58
    回复
      2025-05-13 03:28:06
      广告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更愿意认定基督信仰对科学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以前,基督信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科学伟人如牛顿、笛卡儿和居维叶的研究不能不涉及他们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会阐述在科学革命后一些主要的哲学思维。读者会从书中知晓不但科学不是从宗教的领域中被释放出来,科学的发展,实在主要是在基督徒中的辩论:什么是最贴切地描述神的创造,和它与神的关系的一套自然哲学。甚至在物质主义开始渗透科学领域的时候,基督徒仍有活泼的影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基督信仰才从普遍的共同信念被贬为个人的立场。
      本书的目的乃是阐述在这过渡时期前、后科学发展。上半部包涵科学历史的形成时期,此时基督信仰实际上是所有科学研究的主流思想,争论的中心主要是基督徒对神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立场。下半部则阐述当基督信仰从共同信念被贬为个人立场之后的一些主要争论引至科学的改观——非欧几何的数学革命、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物理革命,以及生物学上仍在进行的基因革命。我们会综述这些革命对基督信仰解释大自然的一些挑战。
      本书的对象是一般的读者,一切的讨论都需要提纲挈领。我们希望阐述中没有过分的简化;再者,我们的目标是历史性和叙述性,换言之,是要形容历史上的争议,而不是以分析或辩论的方式来维护这种立场。最后,我们并非要详述各门科学的论题,乃是阐述各门科学中与基督信仰有重要关系的思囘潮,和它们在科学历史中的发展。


      IP属地:山东4楼2021-08-19 22:50
      回复
        重整中古时代
        从启蒙运动至二十世纪初,学者通常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时代:虽然他们对科学没有充分的了解,但仍有辉煌的史绩。中古时代:乃是一段文化和知识荒凉的“黑暗时代”。现今时代:是智慧的启蒙,除去以往中古时代的迷囘信观念。这种划分的系统最近受到挑战,尤其是中古时代的负面形象有待重整。
        中古时代的重整首推法国物理学者和哲学家Pierre Duhem(1861—1916)。他致力于从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中寻找力学上静力学的来由(研究质量和动力的静态)。他开始研究时“假设中古时代对科学并无贡献。他原先的计划是从古希腊(阿基米德)开始,立即跳到达.芬奇,略过中古时代”。
        在发掘历史文献时,Duhem发现十三世纪的科学家Jordanus de Nemore早已预测到达.芬奇和伽利略所设立静力学的基础,Duhem随即注意到在十四世纪的科学家如撒克逊的Albert,Jean Buridan和Nicole Oresme,都对静力学作出重要的贡献。他终于确信中古时代不但不是思想停滞时期,实在是为盛放的科学奠下基础。


        IP属地:山东8楼2021-08-24 20:13
        回复
          战争的形象
          Duhem的研究引导其他科学历史家探讨基督信仰如果在多方面助长现代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代表学者态度上的改变。而普通人对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形象全是冲突和敌对。“宗教与科学之间的战争”已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甚至很少人要起来查问它是否正确。


          IP属地:山东13楼2021-08-24 20:25
          回复
            实在说,这种形象乃是近代的一种错误观念。过去三百年来,基督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的最佳表述是一种“联盟”。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末的科学家与现代科学家所面对的时代全然不同。早期的科学家大多数是不认为信仰与科学有冲突的基督信徒,其实他们研究科学的动机,乃是要荣耀创造万物的神。当时研究物质宇宙的人不称为科学家(科学家这一名词直到1834年才出现),乃是一些教会中人士。


            IP属地:山东14楼2021-08-24 20:27
            回复
              Colin


              IP属地:山东22楼2021-08-24 20:34
              回复
                在其《思想的交错:科学与信仰的交接》一书中指出,


                IP属地:山东24楼2021-08-24 20:35
                回复
                  2025-05-13 03:22:06
                  广告
                  科学与信仰的战争这个概念是近代人的发明,这些人盼望科学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在十九世纪末,一些科学家组织了几个小组,在赫胥黎(Thomas Huxleyh)的领导下,企图推囘翻基督信仰在学坛上的优势。他们的目的是将社会世俗化,以自然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存在的科学主义,代替基督信仰的世界观。这些世俗化的学者了解他们实在是以宗教来代替宗教,赫胥黎曾称他的世俗思想系统为“科学主义的教会”,又称他的科学讲座为“平信徒的讲道”。


                  IP属地:山东25楼2021-08-24 20:36
                  回复
                    就在这个时期,一连串的新书籍陆续面世,声称揭露有史以来宗教对科学的敌意。其中最恶毒的是John William Draper(1811—1882)和Andrew Dickson White(1832—1918),他们的作品被现今历史学者认为严重地歪曲了事实,而起因是他们争论性的动机。
                    当这战争的形象被传开的时候,它开始受人挑战。科学家和历史学者如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Michael B.Foster开始确信基督信仰非但没有拦阻科学,实际上是促进它的发展。科学的源产地,基督宗教文化,不是科学的威胁,而是它的助产妇。


                    IP属地:山东26楼2021-08-24 20:37
                    回复
                      大自然的本质
                      我们实在不用因为基督信仰与科学事业的结盟而希奇。科学是从富有浓厚基督信仰色彩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这个历史的因素已使学人深省,世上除却基督化的欧陆以外,没有另外一个文化系统可引起现代的科学革命。
                      其他文化传统——从中国到阿拉伯文化——因实用和常识发展了比中古时代欧陆更先进的科技和学问。但是只有基督文化在欧陆孕育出一套系统性和自我矫正的现代科学。历史学家一定会探讨其原因:为什么基督信仰为这套研究大自然的系统供应发展的基质?


                      IP属地:山东27楼2021-08-30 21:10
                      回复
                        科学研究需要对世界有一些基本的预设,没有这些预设科研不可能进行。Foster的论点是,西方思想界在未成立科学事业之先,一定要认定大自然一些本质和特性。怀特海认为,“对科学可能发展的信心”,必定先于科学理论的发展。
                        怀特海解释这些信心建基于某种惯用的思维——如大自然是有规律的——他认为这种信念源自基督信仰的创造论:世界是神的创造。怀特海并非说科学革命时代欧陆所有人民都是虔诚的基督信徒,但是就算反对正统信仰的人也生活在圣经的传统思想中。他说:“我不是指着少数个人的公囘开囘信念,欧陆文化已带上数百年以来不受疑问的烙印——那烙印在思想中潜移默化,不单是字句上的信条。”


                        IP属地:山东28楼2021-09-01 22:47
                        回复
                          今天在,明天也在
                          科学是对大自然的研究,科研发展的可能性在于科学家对大自然的态度。圣经文化赋予西方社会几种对大自然的基本预设。
                          首先,圣经教导大自然是真实的,这好像老生常谈,但请注意很多思想系统认为大自然只是幻像而已。很多多神论和唯心论认为,有限的和特殊的事物不过 “绝对无限”的“影像”而已,个体和分隔都是幻觉。印度教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世界都是米亚(maya)或梦幻。如此低估大自然的哲学很难启发科学家有系统的实验研究。
                          基督信仰的创造论却教导有限的事物并非单是无限者的影像。神创造了的事物有真实的存在。芝加哥大学神学教授Langdon Gilkey指出创造论暗示世界并不是虚幻的,它是一个具有可被阐明的构造和真实关系的领域,所以是科学和哲学的研究对象。


                          IP属地:山东29楼2021-09-10 22:14
                          回复
                            神造它是好的
                            科学不单是基于形而上的信念,也建基在价值观上,一个社会需要确信大自然是有价值的,所以值得去研究。古希腊文化没有这个信念,他们以物质世界为邪恶和混乱,所以一切与物质有关的事物都是低戝的;只有奴囘隶才要劳力操作,哲学家寻求休闲的生活来追求“高尚的事物”。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这就是古希腊文化没有发展实验科学的原因之一,因为科学需要用物质作为实验求证的对象。
                            初期教会虽然处身于周遭的希腊文化之中,却发展了一套尊重物质世界的信念。基督信仰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因此它是有价值的。英国科学哲学家Mary Hesse说:“在希伯来和基督信仰传统中,从来没有物质邪恶和看破红尘的思想。物质要被人用来荣神益人。”因此“在以基督信仰为主流的西欧社会,劳力工作从未被贬低,没有只干劳工的奴囘隶阶级,巧手的工匠是受尊敬的人士”。


                            IP属地:山东30楼2021-09-18 21:36
                            回复
                              2025-05-13 03:16:06
                              广告
                              天文学家开普勒在一本记事薄中写下自发的祈祷:“造物主天主,我感谢你赐我在你创造中的喜乐,我以你手所造的为乐。看哪,我已完成你托付我的使命,我在这使命中已用尽你借给我灵魂的才干。”
                              早期的化学家范 赫尔蒙特以同样的治学精神,强调科研是神所赐的“好礼物”。这种广义的“呼召”,在精神和道义上支持从事科学工作为对神合法的侍奉。


                              IP属地:山东34楼2021-09-20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