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吧 关注:133,353贴子:10,755,723
  • 4回复贴,共1

安妮的《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素年锦时》后,安妮宝贝这两年一直沉寂。目前已为人母的她,经过几年的沉思,以及一些生活的改变,此次与闫月的音乐相撞,擦出了新的创作动机。据悉,以前安妮也曾有创作一部音乐和文字相结合的作品愿望,但却始终没有找到气质相投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当她接到闫月的四首钢琴作品《大海》、《敦煌》、《哀歌》和《她》之后,便很快回复:“我能感受到这些作品表达的情绪。”由音乐而引发文字的灵感,完成了两位创作者对爱情的感悟。闫月在音乐中表达了一个女人对生命的态度:“爱情无常,就像月亮,在不同的时期变幻莫测。生活中往往未知的下一步,其实在冥冥中已经早有安排……因此我们更要珍惜感情。”受音乐的影响,安妮此次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月》的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的节奏:她的断句、她的行文、就是她用文字敲响的钢琴曲。而也正是因为《月》,安妮宝贝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新“乐读时代”的来临
文字因为有了与音乐和美术的结合而变得更加感性,想象力的空间也因此更为开阔。
安妮宝贝此次《月》小说的文稿,文字延续了她以前的风格,细腻、唯美,而小说里,用很多笔墨书写了母女之间的情感,这也是安妮宝贝成为一个女孩的母亲之后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月》的策划人、设计师Hansey谈到《月》的出版,标志着出版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乐读时代。现任美国著名的时尚设计艺术杂志《surface表面》中文版副总经理、品牌总监的闫月,有着曾经从事唱片行业10年的经历,曾在华纳唱片、摩登天空负责企划、监制了60多张唱片的出版;畅销书作家安妮宝贝;80后新生代设计师、《花与爱丽丝》杂志主编Hansey——三位创作人通过三种不同的角度和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对于“月”这个主题的特别理解。由视觉多元体验丰富为多感官的立体体验,宣告一种全新意义上的“书”就此诞生。
打破出版常规,视觉、听觉的首度跨界
《月》由一个盒子、一本书、一个光碟套三部分组成。《月》包含了闫月作曲并演奏的四首钢琴作品,安妮宝贝的小说,以及Hansey多年来的摄影作品,但它并不是音乐、文字、摄影的简单拼凑,而是打破传统三大创作领域的坚实壁垒,形成的一个浑然天成的全新“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尺寸为15厘米×24厘米,取自满月为十五和240万公里的月球轨道周长。另外,当读者从外盒中抽取书的时候,外盒的镂空和封面上的图案会产生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的过程。
青春艺文类创作志《花与爱丽丝》主编hansey力邀安妮宝贝、闫月,全力打造《花与爱丽丝》09年特别版——《月》。《月》由安妮宝贝主笔,著名音乐人闫月创作音乐和hansey摄影并装帧设计,打破音乐、文字、影像领域的疆域,通过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互相渗透着诠释“月”这个主题所有的延伸。CD里四首如诗般的音乐,是闫月对爱情的感悟。安妮宝贝说:“音乐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致,我却能感受到这几个音乐作品表达的东西。”因此,她用了一个中短篇的篇幅,和不同以往写作风格的自然冷静,表达了对生命历程的反省。
而hansey则为音乐和小说赋予了一个完美的容器:书的尺寸为15厘米宽24厘米长,取自满月日为“十五”和月球轨道周长“240万公里”这两个数字。更特别是,当读者从外盒中抽取书的时候,外盒的镂空和封面上的图案会浮现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
月 一
她说,这个世界上,你所感知到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微小颗粒,从来不停息运动。它组成一切:细菌,大海,血液,银河,星辰,地球,云朵,花瓣,眼泪,光线,粮食,石头,蕨类……我们,他们,它们,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以同样原子构成的植物在世界上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也许,一切事物的区别只在于各自不同的结构体系。就如同母亲喜欢所有的植物,惟独偏爱的是有香气的白色花朵。有一种滇藏木兰,母亲曾经种在庭院里。花瓣硕大,芳香扑鼻,在异常寒冷的早春开放,花先于叶开放。所以,这是一种自我体系格外坚硬而强烈的花朵。在夜色中,她们坐在雨檐长廊的竹凳上,观望它光秃挺拔的枝干上,如白色灯笼一样悬挂的白色大花。月光给饱满坚强的花瓣洒上一层光辉,如同散发出来的淡淡雾气。



1楼2010-03-24 14:53回复

    月 二
    是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母亲在她的房间里,在床边的白色护墙板上,用水彩笔曾写下细细的一段话:宇宙与地球上的事物要远远超出你的哲学所幻想的。其他的母亲会做这样的事情吗。她不得知。这段话,来自Horatio。这段话,如果因为玩耍或游戏而抹擦掉了,母亲会要求她重新写上。她一遍一遍地,重复地临摹或写过它们无数次。用熊猫牌水彩笔的不同颜色。她最喜欢的颜色曾经是红色,之后是蓝色和绿色,又回复到红色,最终是黑色。
    在她出生后六个月的时候,母亲搭飞机第一次带她出门,回南方家乡,为此专程买了昂贵的头等舱座位。只有在她两岁之后,她们开始一起坐最低折扣的经济舱,并开始四处旅行。幼小的她,跟随着母亲,母亲带着背囊,在包里放上奶瓶,毯子和一只拨浪鼓。在飞机起飞的时候,让她吸吮奶嘴,当她觉得无聊时,母亲轻轻摇动那只波浪鼓。她带着她,从未令她感觉有任何不适或勉强,所以她很少哭闹。任何陌生人都会走过来,说,好乖的婴儿。一个乖顺的婴儿,自然就是一个被满足了一切明显或潜在要求的婴儿。她洞察人的内心,所以,只要她愿意,她就能够让人舒适。她与这段话的关系密不可分,直到脑海里可以条件反射般地出现它被组成的任何一个字。直到她从一无所知,到半知半觉,到最终理解了它在说些什么,到她决定推倒这段话。以及,到最后,她重新又记忆了它,把它放在自己心里的另一个层面。
    一个人若在二十余年里,一直与一句用以压制个人性的自信与亢奋的言论共眠,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她二十二岁时,嫁给来自南半球的男子,并生下一对混血的孪生子。告诉母亲决定的时候,她的反应很轻淡,只说,哦,知道。就像她幼时带小伙伴回家里开派对,用玩具食物把家里搅得一团糟,母亲只是微笑着收拾,有时还一起加入放纵的游戏,没有任何责怪。但母亲从未让她穿过任何有卡通形象的鲜艳的衣服,买的衣服都是淡淡的蓝,灰,米白,袖子或领口绣着丝线花卉,穿圆口的纯正皮质的鞋子。母亲亦从不让她吃零食,只给予新鲜洁净的水和食物,也不让她吃外餐,始终亲自动手给她做饭。从未给过她任何工业化的玩具,包括塑料制品。小时候的玩具,都是用布,棉花,干草,或纯纸等天然材料手工做出来的。她从未被允许玩过电子游戏。她也不给她粉红色的东西。一个女孩的生命里不需要粉红色。母亲说。有些选择,她要帮她提前设定。自由,只有从规则和禁忌里才能产生。这是她的原则。母亲与她的生活里,有诸多限定。她在限定她生活某些部分的同时,对另一部分从不干涉,只有鼓励,允许她自在地去探索和冒犯世界。
    她决定结婚,从香港跟着男子去了异国生活,定居在一个小城郊外。十二年的家庭主妇的生活体系,是由带花园的大房子,淘气的孩子,早出晚归很少沟通的男子组成。她自己动手做面包,在家照顾孩子,推车带他们去镇上的超级市场购物,归途中于街边小咖啡店坐下,抽根烟,喝杯咖啡,孩子们笨拙地给店里鹦鹉喂食。日复一日。只有周末,她有可能独自坐地铁进城消遣。天有时下细细雨丝,她带了一把长柄雨伞,穿上收在抽屉里精工细作的绸裙,化上妆。她只喜欢鲜红的指甲油和唇膏,纯正的中国大红,红得略微发暗发沉,如同血液凝固之后的发黑。这不与人言说的细节,给予她明确的自我存在感。会知道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去往何处。她说过,一个人要明确个人性的标记是重要的。这比任何群体概念都要重大。即使只是选择一款纯正鲜红指甲油。在人群里,要做一个卓尔不群的人,即使是沉默的,被孤立的,也不能消亡自我。童年时,她带她去动物园,她不过三岁,穿白色小圆领衬衣和灰蓝色羊毛背心裙,戴绣花绒线圆帽。她从小是被当作一个独立的有审美能力的人而存在的。这种存在感,贯穿了她成长的所有受教育的岁月,以及自我教育和成长阶段。大学毕业后从事过的惟一一份工作是在慈善基金会。她所在的城市,一个宁静温和的小城,依据山形而建。在城里她逛书店,找一家新开的小餐厅吃饭,喝点酒,有时也会面稀少的几个朋友,更多的时间,只是在街道上走走,四处漫游。街道陡而有坡度,这个地形也像香港。似乎生活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是一样。耳边是哪一种语言,又有何重要。母亲从小给予她的四海为家的生活,使她突破了对空间概念性的界限。她们曾经尝试在不同的山顶与海边,眺望星空。繁星的排列,是被一种自然而严谨的有秩序的规律所限定的。这种有秩序的规律,显然与护墙板上水彩笔写下的字有关。
    


    3楼2010-03-24 14:53
    回复

      你以何种方式存在,选择何种方式生活,这是你的选择。你所选择的,就是你所要的。当然,你可以改变。随着你内心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甚至地铁,公车,一辆可以自己操作的交通工具……都是为人的选择而存在的。可以利用它们走上任何一条改变的道路。远方以无限和有限的地标,始终存在。在自己的心里面兜转,心有多大,路才有多远。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不自由,因为我们在一个坐标里被设定了位置,这个位置由我们的国籍,家庭,父母,经济,政治,文化,语言……而决定。你被迫归属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组织,一个分工有序的工场或作坊,或者仅仅是一个家庭。在穷困的家庭里,人只能以努力和挣扎先满足基本的需求。在富有的家庭里,则可以尽早开始尝试进行审美,自我教育以及扩大心胸地生活。而同时,你可以选择做一个乐观自足具备美德的穷人,也可能是一个内心焦虑缺乏安全的富人。没有谁高谁低,谁是谁非。可以推翻一切,独自走向大海。我们确实又是生而自由的。在这条道路上,你追寻感情,或者得不到感情,追寻爱与被爱,或者注定孤独,追寻信仰,或者只能一意孤行,确立自我,或者竭力地与自我对抗,企图消亡它,都是你的行动,你的选择。
      她刚出生的时候,母亲还未与父亲分开。这段时间十分煎熬。母亲消瘦而沉默,有时在书房里不发出任何声音,一坐良久。但即使是在他们决定分开之后,母亲只要出现在她的床边,展露出来的始终是微笑。抱起她,下巴枕着她小小肩头,轻声说,我的囡囡,囡囡,妈妈这样爱你。紧紧拥抱她。一个从来不抱怨不诉苦的母亲,一个在她面前只有笑容没有愁容的母亲。一个时刻在以她的拥抱为爱立誓的母亲。随时小心地用一块华美的丝绒布把生活的黑洞覆盖起来。那些真相,那些痛苦,那些深渊。一块一块地遮掩起来。这是她给她的玩具。不要碰触那些焦灼深刻:疼痛,欲望,蹿上高空的烟火,可望不可得,得而厌之,厌之不可弃,辗转反侧,忏悔,激越……你没有过错。你只是不懂。你亦不需要懂。牵着我的手,带我走上去往大海的路途。这块发出微光的厚重温暖的丝绒。美丽的丝绒。就是你给我的最好礼物。
      


      4楼2010-03-24 14:53
      回复
        你的名字挺美妙的


        IP属地:广东5楼2010-03-24 14:5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