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哀分析文吧 关注:77,735贴子:1,801,826

回复:四万字现实主义爱情心理学分析带柯哀党重拾自信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5 新兰伴侣关系的分离或缺少反应的后果
[1, Ch. 3 ]中还有提及,伴侣关系中某种程度上的分离或无反应可能导致伴侣之间的防御距离增加,从而增加伴侣关系之间可能所带来的痛苦和困扰。我们就根据这个理论,来分析一下新兰关系。虽然我前面曾提及,除了出自73之手的漫画,在我这儿其他都不算数。但我还是想借用一下毛利兰在M7中说过的一句话,因为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可以代表毛利兰的心理。毛利兰在M7结尾彩蛋中中说了一句“等待的越久,见面的时候就越幸福呢”。相信不少人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乍一看这句话非常甜,但这句话放在现实中去看,去违背爱情心理学的。爱情心理学认为,如果伴侣之间分离的越久,或者哪怕伴侣之间在一起但是伴侣双方无反应,那么伴侣之间的防御距离就会增加。何为防御距离?就是说明随着时间的消逝,伴侣双方因为不怎么见面和联系,会越来越不熟悉彼此,也会越来越不了解彼此。导致原本可能很恩爱的一对恋人,在长时间不见面不联系之后,就会变得如同友人甚至陌生人般相敬如宾。这样的后果是什么?是即使新兰关系变淡了,但是新兰的伴侣关系(情侣关系)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就会很尴尬了,也会给这样的关系带来痛苦和困扰。由此可见,如果新兰继续这样下去长时间见不着一面,或者联系和接触变得越来越少,那么站在现实主义角度和爱情心理学的角度,新兰BE的几率是很高的,新兰关系最终说不定到头来是两个人的痛苦和困扰。不要和我杠说新兰不会这样的,他们会一直甜蜜下去的不会分开的,我不吃你这一套。我刚说过了我这是现实向心理学向分析,不是浪漫主义童话分析。


IP属地:上海16楼2021-05-09 19:54
收起回复
    3.6 如何建立牢固的伴侣关系 【柯哀新兰双分析】
    [1, Ch. 3 ]中的一些研究表明,想要伴侣之间建立牢固的关系,取决于你的另一半是否对外界其他人付出了更多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因为如果你的伴侣有这种反应,会使你感到更自信,更安全,更快乐,更外向,对他人更友善。如果相反的情况,那么你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缺乏自信,且会变得更敏感。那么我们就分别针对新兰柯哀这两对CP进行一个个分析。
    先说新兰。新兰和柯哀的不同点在于,新兰是真正的被官方确立为情侣关系的一对情侣。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上面的“建立伴侣之间牢固关系”这个理论,来分析和预测一下新兰未来的走势。现如今,工藤新一还没有回归,即使小号江户川柯南一直陪伴在其身边,但总归新兰还是一个异地恋。在之前的3.4.1 新兰关系中的行为系统分析中我就已经提及,毛利兰对工藤新一的了解还停留在变小前的工藤新一,再加上见不着他人影,二人接触的机会甚少。毛利兰无法得知她的男友工藤新一是否向外界其他人提及过她,介绍过她是自己的女朋友。也无法得知有了毛利兰这个女朋友后,工藤新一对外界其他人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发生了什么改变。作为读者的我们,都知道小号江户川柯南会吃吃小醋,红红小脸,并且拼命保护小兰姐姐,可是毛利兰知道这一切吗?她知道江户川柯南就是工藤新一吗?她不知道。甚至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很难看出恋爱后的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对外界其他人的态度发生了哪些改变。恋爱后,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对外界其他人的敏感度高了?响应能力更高了?还是一如从前?如果工藤新一真的因为他们的恋爱而变得对社会关系更有积极响应了,那么毛利兰会因此觉得那是她带给新一的正面影响,从而也变得更加自信快乐且更有安全感,可是毛利兰不知道,因为她就连工藤新一在哪里都不知道。那么根据以上理论,从现实角度出发,这样下去,毛利兰只会越来越不自信,安全感和快乐感会降低,会变得更加敏感内向,甚至可能对外界其他人会有负面性的态度。我有时候真的怀疑,从现实角度出发,毛利兰对工藤新一的喜欢是不是太“忘我”了。因为如果我是毛利兰,我见到工藤新一绝对会用空手道打揍爆他进医院。他怎么可以不告诉我他在哪里?他到底有没有把我当她女朋友?他知不知道我为他流过那么多的眼泪?他知不知道我很为他担心?怎么可以心安理得的,不顾及我的内心所想,让我一个人傻兮兮的等?甚至欺骗我?写到这里,虽然我对毛利兰小姐无感,但我不得不敬佩毛利兰小姐的坚强和忍耐力。根据上面的这个“建立伴侣之间牢固关系”理论,如果未来工藤新一都无法变回去,或者选择欺瞒毛利兰真相,又或者工藤新一无法让毛利兰感受到他对外界其他人的正面积极响应,那么从现实角度来说,毛利兰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敏感不自信,再考虑到她对工藤新一的感情之强烈,毛利兰的处境可能会更加糟糕。很多新兰党心疼毛利兰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为很多新兰党把自己代入毛利兰后,都会意识到毛利兰在这段感情里付出的太多了,甚至是有些卑微了,所以会不由自主地心疼她。所以啊,其实很多新兰党其实也意识到了新兰关系的不平等。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不是说两人不够爱对方所以不平等,只是两人如今的现状和相处模式对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对女方的伤害尤其大。那么,我们可以再把视角转会到工藤新一那边去。有了工藤新一这个男朋友后,毛利兰对外界其他人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发生了什么改变吗?这一点我没特别关注过。但是很明显的,江户川柯南自从待在毛利兰身边后,就非常清楚毛利兰对自己的喜欢,这一点的确有帮助江户川柯南(工藤新一)感到很自信也很快乐。总而言之,新兰的伴侣关系,目前为止是甜蜜的相对牢固的,主要原因在于毛利兰的心甘情愿的等待。但是如果我们为其做一个预测,根据“建立伴侣之间牢固关系”这个理论,如果江户川柯南不变大成工藤新一,且如果工藤新一不回到毛利兰身边,并且新兰双方都无法感知对方因自己的存在而对外界其他人有了更高的积极响应能力,那么新兰关系从稳固到破裂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再说柯哀。由于柯哀不是情侣关系,这里就以柯哀二人目前为止的相处关系来做个简短的分析。建议大家先去看 3.4.2 柯哀关系中的行为系统分析 再来看我接下来的分析。大家有没有想过,柯哀二人的关系为何如此默契?如此牢固?我想就可以用以上的“建立伴侣之间牢固关系”理论来进行一部分的解释。自从灰原哀闯进江户川柯南的人生,江户川柯南闯入灰原哀的人生,他们都因为彼此的存在,对外界其他人付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江户川柯南在遇到灰原哀之后,对少年侦探团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灰原哀多次表示“有他们搞不好反而有用,对方看他们是小孩,不会特别起疑”之后,柯南对于其他三小只的信任度提高了不少,有任务也大胆让他们去做了。且江户川柯南对少年侦探团的确付出了更多的积极性的响应能力。江户川柯南开始变得越来越有团队精神,露营野餐的集体活动也参加的更多了。还有,江户川柯南对阿笠博士也付出了更多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他和阿笠博士的对话也渐渐加入了小哀的话题,阿笠博士主动找上他,江户川的下意识反应之一就是灰原可能出事了。此外,因为灰原,江户川柯南还特别拜托过他不常拜托的人(ex. 工藤有希子,赤井秀一,安室透,怪盗基德),要么是拜托合作解救灰原哀,要么拜托暗中保护她,要么就是拜托一起找挂件。江户川柯南也对比护选手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度,并会在灰原面前提起。更关键的是,江户川柯南对涉及到有可能对灰原哀造成威胁和知道灰原哀身份的人会有非常之高的敏感度和响应能力,这一点贯穿全剧(ex. 1072话用手护她在身后)。作为一直在江户川身边的灰原哀,灰原哀对这些都有目共睹,并都记在心里。也正是因为灰原哀有意识到江户川柯南是真的在保护自己,且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灰原哀的内心才慢慢地敞开,慢慢地转变成如今的这个,更有安全感、更快乐、更外向、更自信、对他人更友善、更有人情味的灰原哀。我在 3.4.2 柯哀关系中的行为系统分析 中也提及,江户川柯南救赎了灰原哀,尤其是那一句叫灰原不要逃避,灰原就真的记在心里并有好好实行了。灰原哀,从一开始的冷酷无情胜似一块冰,到后来对少年侦探团逐渐流露出友情,对养育她的阿笠博士越有感激之情,对毛利兰流露出善意,在和黑暗组织面对面时流露出来的坚强的决心和不再逃避的信念。这一些,江户川柯南都有看在眼里,江户川口头上虽然说着这家伙一点也不可爱,但是看见灰原哀真的有好好地把自己对她说的活听进去并好好地活着,这都是会让江户川柯南感到更加自信和快乐的事。所以,根据“建立伴侣之间牢固关系”理论,他们的关系才如此的牢固;所以,他们的关系才能慢慢发展成默契的知己。因为,柯哀两人很清楚,他们都被受到彼此的重视和信任。且他们知道这份重视和信任不是没有回报的付出,对方是真的有因为彼此的存在而在变成对社会关系有更积极的响应力的人。


    IP属地:上海19楼2021-05-09 19:55
    收起回复
      2025-07-17 04:04:15
      广告
      3.7 “理性选择,理性离开” 理论 【反驳“永恒”论】
      在[1, Ch. 4]中,David M. Buss在书中还说过一句让我第一眼看就很惊艳的话,“If a partner chooses you for rational reasons, he or she might leave you for the same rational reasons: finding someone slightly more desirable on all of the “rational” criteria”,翻译过来是,如果伴侣出于理性原因选择您,那么他或她可能出于相同的理性原因而离开您:找到一个在所有“理性”标准上都更理想的人。从目前名柯的故事线中,我无法得知工藤新一为何会选择毛利兰作为女朋友,是出于理性选择?还是感性选择?我们不妨来做个分析,我先说我的看法,首先,我认为目前工藤新一选择毛利兰的理由是出于一个感性选择,也就是他真的是因为喜欢毛利兰所以和毛利兰交往,毛利兰对工藤新一同理。那么,引用Buss说过的那句话,换种说法就是,如果你的伴侣处于感性选择您,那么他或她可能同样出于感性原因而离开你,只不过他或她离开你的几率比出于理性原因选择你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我之所以会在这句话最后加上一个“离开你的几率大大降低”,是因为,我们都知道,爱是凌驾于理性至上的,正是因为这种无法控制的感性才能确保你的伴侣当面对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人时不会轻易变心,但是我们也同样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保证的。其次,刚刚仅仅是我由做出的“工藤新一喜欢/爱毛利兰”的主观判断而做出的不全面分析。或许,工藤新一,其实是出于理性原因选择的毛利兰,又或许毛利兰是出于理性原因选择的工藤新一;这个我们都无从得知,或许连只有十七岁的他们二人都无法分清这份感情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以上写那么多,主要是想反驳所谓“新兰永恒”和“新兰二人一辈子只会和彼此在一起”的说辞。当然,有关“柯哀永恒”和“柯哀二人一辈子只会和彼此在一起”类似的说辞我也会一同嗤之以鼻。不好意思,我太现实了,我真心讨厌这种毫无根据就下结论的说法。由于柯哀目前未是情侣,我这里主要分析新兰。新兰现在是情侣,两人也挺恩爱,他们或许会走得很长久。但是用“永恒”两个字去形容他们目前只有十七岁时的爱情,是极其不理智的,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极度很容易误导小孩子,导致很多小孩年纪轻轻就觉得爱情一定是永恒的,哎,不要恋爱脑啊,没有什么事情是永恒的啊。或许,工藤新一和毛利兰,他们需要在未来的某一天,思考同一个有关承诺一生的问题,思考着“你如何确定一个人会和你一直在一起?”这个问题。这几乎是现实生活中每一对情侣都会思考的问题。又或许,多年后,工藤新一会爱上一个除了毛利兰以外的女人,而毛利兰也会爱上一个除了工藤新一以外的男人。就像[1, Ch. 2 ] 里表示过的,找到一个伴侣和维持和伴侣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集,涉及非常不同的决策偏见(decision biases)。因此,你找到一个伴侣不代表你能一直维持住这个伴侣。即使我站柯哀,但说实话,我至今都觉得结局柯哀的几率只有五五开,甚至五五开都没有。那你问我为什么站柯哀这一对非官配?是因为我是以三次元的现实角度去观察人物成长的;因为我认为,从现实角度出发,我所站的柯哀中的其中一方,会出于理性或感性原因选择我所站柯哀的另一方的几率很高。简单来说,就是我觉得柯哀二人是目前名柯中的顶配,并且二人最终兜兜转转,极有可能会选择彼此,并陪着对方走过一段路,又或是走完一所有的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柯哀/新志的支持者数量不在少数的原因,因为灰原哀/宫野志保对我们这些支持者来说,是一个哪怕在三次元现实世界的我们,都会在“理性”和“感性”基础上选择的一个,各方面都更加“理想” 的人。总而言之,我写这一节的目的在于发表我对CP“永恒”论的偏见性发言,这一点不止针对新兰,柯哀也一样。特别是CP爱情“永恒”论,真的容易误导现在的小孩子。


      IP属地:上海20楼2021-05-09 19:58
      收起回复
        3.8 嫉妒悖论【科普向,不做多分析】
        在[1, Ch. 4]中,David M. Buss 还指出,嫉妒是一个悖论,且调查样本表明嫉妒是真爱的必然结果。人们通常都觉得如果他们的伴侣为自己而感到嫉妒,那就是对方深爱你的证据。就好像我们生活中有故意让对象吃醋的人已来检验伴侣对自己的感情,如果对方没有嫉妒,那么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直接下定论对方不爱你了。嫉妒对于维持长期的伴侣关系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嫉妒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伴侣单方或双方都觉得自尊心受损和愤怒从而对对方口头辱骂争吵,以至于把感情吵破了的地步。所以由此也说明了一点,嫉妒来自于对伴侣的深厚的爱,但也同样可以轻松摧毁这份爱。或许,嫉妒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告诉感到嫉妒的你,不要把对方当成理所应当,而是要更加珍视和维护这份感情。我想写这一段话也不是为了分析新兰或是柯哀,因为我的印象里就只有工藤新一经常为毛利兰吃醋,灰原哀很隐晦的为江户川柯南吃醋。但没有毛利兰为工藤新一吃醋(足球选手恐吓事件那一次我觉得不算,毕竟太早期了,那时新兰也没在一起),更没有江户川柯南为灰原哀吃醋的印象。既然不是双向的只是单箭头的吃醋,那也没什么好分析的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把这段话发上来,或许只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嫉妒悖论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想分享给你们吧。


        IP属地:上海21楼2021-05-09 19:59
        收起回复
          3.9 门当户对论 【柯哀新兰双分析】
          首先我要声明,这个门当户对论是我自己取的名字,原文是在[1, Ch. 4]中,David M. Buss 指出的,长期恋爱最沉重的打击莫过于一路看着对方的成长而自己却进步甚微。比如,如果女性的职业生涯飞速发展,而男性则一如既往,或者男性的职业生涯飞速发展而女性一如既往,那么这伴侣双方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因为他们的市场价值已有了很大差距。双方自然而然会保持距离,从而相敬如宾,即刹那芳华。我认为这和父母口中说的门当户对道理很像,所以就简化这个理论为门当户对论。在我开始前,建议先去看我 3.4.1 和 3.4.2 中的分析。那么针对这个门当户对论,我们来对毛利兰,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宫野志保(灰原哀)三人的市场价值来做一下分析。首先,毛利兰,十七岁,是一位普通的高二学生,特长是空手道,父亲是侦探毛利小五郎,母亲是律师妃英理。反正,就目前来说,毛利兰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我是没有一点概念的,我也做不好一个猜测。如果想要日后的职业市场价值较高的话,选择目前擅长的空手道还是有发展前途的。至于如果继承父亲的侦探事务所,毛利兰还需要在侦探推理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她目前的推理能力算是有点弱的。如果想要和妈妈一样做律师的话,似乎还有点盼头,但是由于毛利兰的善良老实的个性,能不能战胜这份需要出色洞察力和脑力的工作还有待考证。当然,毛利兰也有可能未来选择做其他职业,并且把本职工作做的很出色达到了很高的市场价值。但是由于没有根据,73目前也没有提及,这里就不多做猜测了。总之是,毛利兰目前的最高市场价值是空手道东都大赛的优胜冠军。再来说工藤新一,十七岁,他几乎在名柯世界中属于非常有名气和高中生侦探了,虽说不及小说家父亲工藤优作,但是在日本,工藤新一做为侦探的地位几乎已经是天花板的水准无可撼动了,目前的市场价值就极高。最后来说宫野志保,十八岁,头脑顶尖,是医学和药品学类的科学家,APTX4869的研发者之一,在黑暗组织内部就被寄予得到了极高的期望,还被组织看上潜质从而从小送她出国读书。由此可见,宫野志保(灰原哀)身为医学界科学家的市场价值非常之高。那么,根据Buss提出的“长期恋爱最沉重的打击莫过于一路看着对方的成长而自己却进步甚微”,从现实角度出发,新兰关系若要想长期稳固,且毛利兰若想不在这段恋爱关系中过于自卑和受打击,毛利兰就需要再努力一些追赶上工藤新一。其实这一点很早就体现出来了,工藤新一喜好推理和福尔摩斯,可毛利兰却对其无动于衷,除了提供武力值以外,几乎帮不上工藤新一什么忙,这导致工藤新一和毛利兰失去了一个可以互相交流和稳固感情的机会。至于柯哀,目前二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级别人物,势均力敌,门当户对,二人经常就案件进行分析沟通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若柯哀发展爱情线,那柯哀双方都不会因为自己的市场价值过低而感到自卑或受打击,有助于关系的稳固。


          IP属地:上海22楼2021-05-09 19:59
          收起回复
            4. 爱的分类法(Taxonomies of Love)
            在[1]的第七到第十一的章节,都在讲述爱的分类法。爱有基本的三种分类法,用于将与爱相关的各种现象分类为不同的样式或种类的爱。我会先介绍Lee提出的爱情的基本六种类型分类法和其研究结论,并在其中分别挑选适配柯哀和新兰的关系的爱情类型;然后,我会再介绍Ellen Berscheid提出的爱情的四种类型分类法和爱的双重理论并简单从中简单分析和柯哀新兰的联系;接下来,我会探讨一个 “爱”和“恋爱”,即“being in love” 和 “love”的本质区别;然后,我会分别用Robert J. Sternberg的三角恋爱理论对柯哀以及新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Sternberg的研究发现,再去解释最合适描述新兰和柯哀的爱情类型;最后,我会根据故事的爱情理论(Theory of love as a story)去证明为什么柯哀的关系如此牢固。


            IP属地:上海23楼2021-05-09 20:00
            回复
              4.1 Lee提出的爱情的基本六种类型分类法【柯哀新兰双分析】
              在[1, Ch. 7]中,Clyde Hendrick 和 Susan S. Hendrick遵循了Lee的分类,并详细介绍了Lee提出了六种类型的爱情: eros (色)代表了充满激情的爱情;ludus 代表了玩游戏型恋爱,未表态的无拘无束的爱情; storge代表了友谊/家族爱;pragma代表了calculating love (计算机式爱);agape代表无私的爱;mania代表了躁狂痴迷的爱。下面会对每种类型做详细解释和分析,再为柯哀新兰关系选择符合他们的类型。
              Eros代表的是激情爱,是最类似于现代爱情的现代结构。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丘比特的一支箭所带来的一种疯狂。[2]很好的总结了Eros的本质,原话翻译过来是“在现代中,Eros已与更广泛的生命力量融合在一起,这类似于阿图尔·叔本华的意志,这是从根本上为生存和繁殖而盲目的过程”。这句话写的非常有水平且一针见血,Arthur Schopenhauer, 阿图尔·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唯意志论主义的开拓者,他认为人的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它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我们只能透沉思冥想来摆脱它。且他认为,被意志而支配是极其痛苦的,在他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曾提及意志的表现形式为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且盲目的冲动[3]。刚刚那句[2]中提及的话,我是这么理解的,现代人追求的Eros风格的爱已然成为了可以代表了人类为了生存和繁殖后代而被基因趋势所作出的一个盲目冲动过程,更已然成为现代大多数人的意志之一。
              Iudus代表的是类似于玩游戏一般,双方都无拘无束,且没有承诺的爱。追崇这种爱情风格的人,对他们来说,重点是乐趣,刺激,甚至是单纯享受征服。也正因为没有承诺傍身,Ludus的双方关系都是随意的且不受捆绑的,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来陪陪你和你玩玩这种,因此对双方要求不会太高,且双方关系往往不会太复杂。研究表明,这种风格的爱情在以上六种风格中是可以维持得最久的其中之一。对伴侣的欺骗以及自我和其伴侣的不了解是此类爱情态度的特征。
              Storge代表的是犹如友谊的爱,其特征是极其友善和安静温柔。因此Storge和Eros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且对比强烈。
              pragma代表了calculating love (计算机式爱),书中给的解释是这是一种calculating love和computer love,这种pragma爱情代表了一种基于理性或责任以及一个人的长期利益的实践爱。其反映出的是实用主义的本质。这种类型的爱性吸引力不再是生成爱情的首要因素,相反,伴侣双方更看重双方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以及他们的共同目标,并且因此而愿意维持他们的伴侣关系和婚姻关系[2]。举个例子,在我们的爷爷奶奶和祖父祖母辈,那时几乎都是包办婚姻,因此 pragma 爱情风格(计算机式爱)非常普遍,因为当时的人们的爱情基本都是pragma风格。他们最注重门当户对,注重伴侣双方的素质能力,社会地位,金钱能力以及生活目标的匹配,并且把这些看成找对象的首要条件,而把xing吸引力当成次要条件。这和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爱情风格都是不同的。但是pragma风格的爱情仍旧存在,比如财阀和名人间的联姻[2]。
              Agape代表的是无私的爱,读作[/aga-pay/],且包含了利他主义(altruism)的现代概念,前面也有提过,利他主义的定义是为他人福祉利益的无私付出。即,看重爱人的利益必看自己的利益还要中,这里说一下我从其他地方搜集而来的信息,也就是有研究表明,利他主义有助于给人带来开心幸福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英文中被称为“helper’s high”,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的“乐”,且利他主义者往往都拥有良好的身体健康和更长的寿命。在社会和人际关系层面上,利他主义是合作表示友好意向的信号 [2]。
              Mania代表的是一种“症状”爱,即一种躁狂的激烈的,在狂喜之间和痛苦不断交替的的一种很神经质乃至变态的爱。
              在了解完Lee提出的基本六种爱情类型之后,我们不妨来分析看看,哪一些爱情类型最符合柯哀关系和新兰关系。


              IP属地:上海25楼2021-05-09 20:05
              回复
                先来说新兰,我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来选。第一,就像我曾在 3.4 中提及过的,由于73未给新兰安排任何有关xing吸引的场面并没有描绘出二人对彼此有xing冲动,因此,Eors并不是一个适合描述新兰关系的爱情类型;第二,工藤新一曾用江户川柯南之口,向毛利兰做过一个承诺,“我拼死也会回来”。毛利兰也对工藤说过她会等他,由此以来便可直接否决Indus类型;第三,新兰二人的关系和相处都是极其友善和安静温柔的,就如同现代社会中的青春恋爱一样,因此Storge很适合用来描述新兰的爱情类型;第四,虽然我感觉新兰对于二人的爱情都是非常之感性的,而不是基于一个十分理性的准则上的,且二人选择彼此也不是把双方的素质能力,社会地位,金钱能力以及生活目标的匹配当作首要条件的。但是,参考第一话,毛利兰亲口对江户川柯南说,喜欢上工藤新一的理由,多少和对工藤新一的崇拜挂钩,即,工藤新一的侦探推理能力,社会地位,素质能力是毛利兰喜欢上工藤新一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初恋情人回忆事件,我们可以得知,工藤新一喜欢上毛利兰的理由,多少和毛利兰天真善良的性格有关,即,毛利兰的素质能力是工藤新一喜欢上毛利兰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严格的来说,新兰的爱情类型和pragma的符合度大约在百分之五十;第五,我先前在 3.4.1 就已经分析过,新兰对彼此都是无私的,因此Agape很适合用来描述新兰的爱情类型;第六,我在 3.4.1 和 3.6 中都用相关心理学理论预测过新兰关系的未来发展,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按照目前漫画的走向,毛利兰极有可能最终变得不自信且没有安全感,最终变得神经质。虽然目前新兰关系未呈现此情形,但是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Mania将会是可以代表新兰未来关系的爱情类型,但工藤新一能否最终回到毛利兰身边是个不可控变脸,因此可能性在百分之三十之内。
                再来说柯哀,我也是用排除法一个一个来选。第一,同理,由于73未给柯哀安排任何有关xing吸引的场面并没有描绘出二人对彼此有xing冲动,因此,Eors并不是一个适合描述柯哀关系的(未来)爱情类型;第二,江户川柯南曾对灰原哀做出过承诺,他会保护她。详见Vol 34 File 7, 哀:“你不是告诉过我……不要逃避吗?你不是叫我不要逃避自己的命运吗……而且你还说你会保护我对不对?” 柯:“对、对啊……” 哀:“不过,我可不是温室里弱不禁风的花朵,我不需要你的保护……” 柯:“……”,由此以来便可直接否决Indus类型;第三,柯哀二人的关系和相处都是友善和安静温柔的,就如同Storge的意思一样,如同友谊/家族搬的爱情。因此Storge很适合用来描述柯哀的(未来)爱情类型;第四,由于柯哀还未是恋人关系,因此这一点就很不好判断。但是我们可以做猜测和预测。我在 3.9 就进行过相关分析,一位是顶尖侦探,一位是顶尖科学家,柯哀二人在二人的市场价值角度上,即素质能力,社会地位上是非常势均力敌且顶配的关系,因此两位优秀的人被同样优秀有才华的人二吸引是极有可能的事。目前江户川柯南的金钱能力是超越过灰原哀的,但是以灰原哀的科学家身份,还能研发出像APTX4869如此的药物,日后的经济能力想必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再说生活目标的匹配度,我在3.4.2中也有提及,二人的敌人一致,目标一致。由此可见,柯哀二人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满足于pragma的要求。但是由于柯哀暂不是恋人关系,因此目前柯哀的(未来)爱情类型和pragma的符合度大约只有五五开,也就大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可能性;第五,我先前在 3.4.2 就已经分析过,柯哀对彼此都是无私的,因此Agape很适合用来描述柯哀的(未来)爱情类型;第六,这将是一个很主观的判断,取决于你印象里的柯哀两人的性格以及你预测他们未来的性格如何。我认为,Mania也有可能是柯哀(未来)爱情类型之一。因为,万事皆有可能嘛哈哈哈,毕竟两人都是非常冷静的个性,二人心智成熟,阅历多,且柯哀不是谁绝对压制过谁的关系,而是很对等的关系,所以不至于成为爱情的偏执狂吧哈哈哈。Anyway,我也不敢保证哈哈哈,就姑且定个可能性在百分之五的区间之内吧。
                最后来做个总结,以下只是我主观的估计:符合新兰关系的爱情类型有Storge(100%),pragma (50%),Agape(100%),Mania (0% - 30%);符合柯哀关系的爱情类型有Storge(100%),pragma(50%),Agape(100%),Mania (0% - 5%)。由此可见,根据这个Lee爱情分类法,在假设柯哀已是伴侣的前提下,新兰关系中所包含的类型,和柯哀关系中所包含的类型基本一致。没有谁比谁高贵,也没有谁比谁卑微。


                IP属地:上海26楼2021-05-09 20:08
                收起回复
                  2025-07-17 03:58:15
                  广告
                  4.1.1 对Lee六种爱情类型的研究发现 【科普向,少量柯哀新兰分析】
                  在[1, Ch. 7]中,除了涉及到对Lee发表的六种爱情类型介绍,还包括了众多项目研究实验。通过众多实验得出结论:许多以eros(色)和 ludus(游戏爱)而开始的爱情最终会以 storge (友谊爱)和 pragma (计算机式爱)的各种程度的占比结束。很多人或许会觉得pragma(计算机式爱)和 ludus (游戏爱)无法共存,因为几乎是理智和非理智的共存,但是研究发现,现实中分别拥有这两种风格的伴侣也有很多是可以走完一生的。每种风格的爱都包含着某些态度和信念的各种组合。想要评估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爱,则可以为他/她分别制定以上六种爱情风格的程度评估。评估的最终结果往往都和参与评估的人格特质有关。研究发现,追求Eros(色)的人,和人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和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呈现正相关关系,和神经质(neuroticism)呈负相关关系。追求ludus(玩游戏似得,未表态的无拘无束的爱情)的人和人的神经质(neuroticism)呈正相关关系,和人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呈反相关关系。此外,就此研究还表明,性别差异也是造就人与人的爱情风格的差异原因之一,男人似乎比女人更支持 ludus (游戏型)的爱情,也就是没有承诺和誓言的爱情,而女人更支持和向往 storge (友谊/家族爱)和 pragma (计算机式爱)。
                  在[1, Ch. 7]中,许多实验还表明,Lee这个爱情风格分类法非常适合用于伴侣之间的矛盾治疗,以帮助伴侣之间了解彼此的恋爱方式和了解自己的伴侣。这可以通过较科学的测试和仪器得到的一个较准确的评估结果,这个评估结果可以是一张带有各个值的对于你潜在拥有每个恋爱风格的程度分析。其中,同样是经历过众多调查和研究发现,爱情和友谊都是自愿关系,都是由情感纽带和不同程度的相互联系组成。尽管浪漫的爱情和平常的友谊通常在xing参与和情感强度方面有所不同,但爱情关系通常包含着深厚的友谊。哪怕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这句话在新兰关系中同样可以得到体现,因为新兰的爱情关系就是包含着新兰二人深刻的友谊和青梅竹马的关系。同样地,这句话更是说明了江户川柯南(工藤新一)和灰原哀(宫野志保)之间有着非常之大的潜力可以发展成爱情关系,因为柯哀二人目前是默契知己,是深厚的战友情关系。
                  在[1, Ch. 7]中,Clyde Hendrick 和 Susan S. Hendrick还做了关于人们对爱情与关系满意度之间的联系的调查,对年轻约会对象,年轻已婚夫妇和年长已婚夫妇的各种研究发现,关系稳固的伴侣双方的爱情风格上通常是相似的 。这一点我在 3.4.2 中也曾有提及柯哀二人之间的相似性以及适配性,并在 3.6 和 3.9 中解释了为何柯哀是门当户对的,且预测了柯哀二人未来的关系也将会是稳固的。还有,Feeney,Noller和Ward还发现,对伴侣其中一方的尊重量是伴侣关系和婚姻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并且构成真正的成熟的爱情。就尊重伴侣的这一点,最大的体现就是对伴侣的诚实。我在这里不做多分析了,因为我其实在 3.3.1 和 3.4.1中都有涉及谈过新兰关系中的互相尊重问题,即,工藤新一选择欺瞒毛利兰真相,直接导致了新兰关系的不对等。我还在 3.6 解释了工藤新一如果继续欺骗小兰最终的后果会是如何。


                  IP属地:上海28楼2021-05-09 20:17
                  回复
                    4.2 Ellen Berscheid提出的爱情的四种类型分类法【科普向,少分析】
                    在[1, Ch. 8] 中,Ellen Berscheid则将爱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attachment love(依恋爱),compassionate love(富有同情心的爱),companionate love/liking(务实的爱),以及 romantic love (浪漫爱情)。Ellen Berscheid认为,attachment love(依恋爱)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无师自通的爱,为人类需要受到保护的心理服务。compassionate love(富有同情心的爱)于关心他人的福祉有关,也可以被称为无私的爱。companionate love/liking(陪伴伴随在身边的爱和爱护)也可理解为就是一种务实(pragmatic)的爱,且是基于奖惩制度的一种爱。有奖赏的人会被喜欢,而有惩罚的人会被讨厌。romantic love (浪漫爱情)则包含了xing欲,因此也被称为激烈的爱。有人提出,每种不同类型的爱都因不同的原因而被激活,并产生不同的后果。在个人关系中可能会经历不止一种类型的爱。由于Ellen Berscheid提出的这四种爱情类型在上面提及过的 3.4中的内容几乎都重叠了,所以想要看这块分析柯哀新兰的人不妨直接再去看一遍 3.4 浪漫爱情的三种行为系统,和 3.4.1 以及 3.4.2 。以下依旧是主科普向,还有非常少量的分析。
                    Attachment love(依恋爱)是Ellen Berscheid在1985年所定义的一种爱情类型,且她还指出,这种爱情类型的主要特征就是,这是人类先天就自然学会的,无师自通的一种爱情风格。我猜想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从大小的婴儿时期就渴望和我们的保护者(ex. 爸爸妈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小时候的我们需要依靠他们才能生存。没错,这也算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一吧。我们话说回来,即然Ellen Berscheid觉得这种爱情风格我们都不用学,也就代表着任何拥有伴侣关系的人都会不由自住的在他/她对于那段感情的爱情风格和态度上体现出attachment love(依恋爱)。我的看法是,这说明了,在伴侣关系中,伴侣双方都是渴望被对方保护和依靠对方的,任何一方都会想要另外一方守护着自己,帮助着自己度过任何威胁和难关的。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attachment love(依恋爱)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伴侣交往对象往往是比自己年龄更大,更强壮,更聪明的人。由此更加说明,你找伴侣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需要被守护。大家可以一同参考下我前面写的 3.4.1 以及 3.4.2,相互提供给彼此Attachment love(依恋爱)行为系统的,且其系统正常运作,不是新兰,而是柯哀。
                    compassionate love(富有同情心的爱)涉及关心伴侣的福利及利益并采取行动促进这种幸福,而不论这些行为是否被认为会给自己带来未来的利益。或许是因为提供者本身就遭遇过某种苦恼,因此提供者提供这种compassionate love(富有同情心的爱)行动的背后动机是希望也能减轻伴侣的苦恼。大家可以一同参考下我前面写的 3.4.2,柯哀非常符合compassionate love(富有同情心的爱),因为江户川柯南和灰原哀对待彼此都是无私的付出。
                    companionate love/liking(务实的爱)在现代也被称为“philias”,“务实的爱”,这种爱情风格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奖惩原则的基础上的。比如说,我们总是会容易的对奖励我们的人和不惩罚我们的人产生积极影响。相对于陌生的人,我们会更喜欢熟悉的人;相对于和自身情况不相似的人,我们会更喜欢和自身情况不相似的人;相对于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会更喜欢喜欢我们的人;相对于身体上吸引不了你的人,你会更喜欢身体上能吸引你的人。这些特征倾向导致我们与他/她的互动获得“奖励”或“回报”,从而越积越多,最终演变成companionate love/liking(务实的爱)。这里可以更加参考我在 3.6中对柯哀的分析,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总之,柯哀非常符合companionate love/liking(务实的爱),因为柯哀都能不断感受到彼此因为自己而在不断地变得更好,变得更加积极正面。
                    romantic love (浪漫爱情)就是大多数人眼中口中的“爱情”,是关于异性或同性之间,有关于身体上的吸引的爱,激情的爱,可以上升到婚姻的爱。这种爱,通常xing吸引有关。通过所收集个各项证据表示,xing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是必要的因果条件,一种将这种类型的爱与爱情区别开来的因果条件。严格来说,新兰和柯哀都没有发展到浪漫的爱情的这个地步。但是在3.4.1和3.4.2中的分析中,我们明显能看出,柯哀是比新兰更具有发展浪漫的爱情潜质的CP。


                    IP属地:上海29楼2021-05-09 20:19
                    回复
                      4.3 “being in love” 和 “love”的区别【柯哀新兰双分析】
                      Berscheid 还在[1, Ch. 8] 中详细阐述了“爱”与“相爱”之间的区别,也就是“love”和“being in love”的区别。 “相爱”也就是“being in love”仅指恋爱双方仅仅处于一种类型的爱,对于一个人与某人“相爱”,那个人必须既被那个某人爱着且又具有xing吸引力。相反,“爱”也就是“love”一词更为普遍,似乎指的是许多不同类型的爱。这里引用[1, Ch. 8] 中举的一个例子:在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和黛安娜(Diana)订婚后的一次电视采访中,查尔斯王子被问及这对夫妻是否恋爱了。这里的恋爱就像刚刚上面所说的,用词是“being in love”。黛安娜迅速抢先回答,并笑着说“当然了”,但查尔斯王子却屏住呼吸说了句“Whatever ‘in love’ means”。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查尔斯的这句话准确翻译出当下他说话的那种语气和心境,大概意思是“不管那所谓的’恋爱’到底是什么”。我从他说的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是不确定性,查尔斯王子或许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否恋爱了,或者怎么才算恋爱了,或者,他也在想,爱到底是什么?怎么样的爱才算真正的爱?作为一个新/柯粉,以我对那个大侦探的了解,如果你去问工藤那小子“你和兰是不是恋爱了?”,他那个灵活的头脑里百分之九九会迅速闪过上面和查尔斯王子一样想的问题,毛利兰小姐同理。爱的理论家和研究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所获甚微,唯一确定的是,爱这个词,具有多重含义,所以爱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定义。作为我们大家都很熟知的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曾多次在他的作品中包含爱这个主题。这里插一嘴,我对我初中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印象极其深刻乃至现在都没忘,那时初三语文课本有篇课文题目大概叫做“爱情是什么”,具体题目想不起来了。所有同学几乎都是带着很害羞腼腆或很猥琐的心理去上的这堂课,也有同学叽叽喳喳的笑,一点也不正经。结果语文老师上课中途突然来了一句,大概意思是,“爱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不要笑,一点也不好笑!”,当时就突然觉得老师酷毙了,这句话也酷毙了!咳咳,话说回来,刚刚提到海明威。海明威在他经历写作瓶颈时,会对自己说,“All you have to do is write one true sentence”,“您所要做的就是写一个真实的句子”。我在阅读[1] 这本书时一开始看到这里时我很疑惑,这里的真实指的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爱情?为什么要真实?小说不就是虚构的吗?小说不就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结局吗?为什么要真实呢?啊,soga呐~原来,句子越长越复杂,可能包含的虚假元素就越多,好像真的是这样的呢。那么,我们看《名侦探柯南》这部同样算是一部经典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时候,不管是看漫画,还是看动画,我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的呢?它真实吗?虚假吗?或者我这样问你,你想看到更多的真实,还是虚假?我大胆做个假设,追崇新兰和追崇柯哀的两个不同的群体,回答上面问题的答案,会是不一样的,你说呢?(笑)
                      再回到话题上,Ellen Berscheid曾得到出一组惊人的数据,在对“恋爱中“(“being in love”)的人中,其中的74%也称呼他们的恋人为“朋友”。出奇的是,S. Hendrick的研究中也曾得到相似的数据。他们发现,浪漫的爱情和深厚的友谊紧密相连。所以,重点部分来了,Ellen Berscheid得出了一项结论,我这里简单概括一下:当B喜欢A(且B是A的一个关系算好的朋友,两人有友谊关系)并且A对B具有xing吸引力时,A和B最终“恋爱”几率较大;但是如果仅仅是B喜欢A(且B是A的一个关系算好的朋友,两人有友谊关系)但是A对B不具有xing吸引力;或者A对B仅仅只具有xing吸引力而不是B喜欢A(且B是A的一个关系算好的朋友,两人有友谊关系),A和B最终“恋爱”几率非常小。所以,知道了这个结论的人就很更容易理解这一句话,“I love you, but I’m not in love with you.”,中翻过来就是“我爱你,但我不爱你”。这句话很难翻出原有的味道。大致说一下,第一个爱(“love”),可以理解为指的是普通的爱,关怀,尊重,就是除了性吸引力之外的一切爱,后面的那个“爱”(“in love with you”)可以解释为就是我对你没有那个身体上的冲动,你对我没有身体上的吸引力的意思。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在偶像剧中,都经常会看到听到目睹到,当一个已经朝着结婚发展的伴侣的其中一方提出分手时,常常会听到一方说出“爱但不相爱”(“love but not in love” )的分手理由。而通过以上Ellen Berscheid的结论,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或许你有千百种理由,但是真正的理由很有可能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身体已经吸引不了我,也满足不了我了,我已经对你没有欲望了”。此外,也有证据表明,人啊,对伴侣身体的欲望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些人能维持的很久,有些人没几天欲望就淡了,例如,Sprecher和Regan发现,伴侣或夫妻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们对彼此的爱就越少。原因我就不详述了,大家都懂的吧。OK,是时候做个小总结了,大家可以再去把上面的东西再看一遍,我怕有些人还是get不到我真正写这段话的用意。没错,我就是要告诉你们,浪漫的爱情,能够长久且维持到步入婚姻的爱情,只有互相喜欢是没有的,只有身体间的欲望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满足互相喜欢和互相都有身体间的欲望,两者缺一不可。名柯目前的CP中,除了已婚父母辈CP,我敢放一句狂言。站在现实角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目前所有的名柯中的所有小年轻CP都不算稳,懂我意思吗?当然,就连柯哀都不稳。但我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只是想说,如果作者73是以想要传达出一份“真实”“有质量”“能反映出现实”的作品的话,如果73是带着三次元的现实成年人心境去继续创作名柯的话,如果73决定跟着角色一起成长且跟着角色感觉走的话,那么,就让我们期待,73能为你钟意的CP画一些互相都对彼此有xing吸引的画面吧(虽然我觉得不太可能)。在这一点上,由于73在漫画中并未提及柯哀或新兰是否对彼此有xing欲望冲动,所以,综上所述,得出结论,目前到1072话而言,新兰也不过就是“love but not in love” 的关系罢了。用以上的说话,就是新兰二人的关系更偏向于companionate love/liking(务实的爱),而不是romantic love(浪漫的爱),因为缺乏xing吸引信号。尤其是再看看这个现如今那个和哀越来越默契越来越暧昧的江户川,哎呦呦,新兰更不稳哦~除非73会给新兰安排产生对获得对方身体间的欲望的画面甚至文字提示,表明两人有塞克西desire。那么有人会问了,新兰不稳,难道柯哀就稳了吗?哈哈哈拜托,百分之九五的柯哀党都不认为柯哀能在一起有希望,都是觉得自个儿喜欢才站的,甚至很多柯哀党都是很悲观且自卑的。我刚写那么多,其实本意就是为了让那些悲观柯哀党看看,我们不卑微,新兰不高贵。况且,眼看现如今柯哀的发展,柯哀结局也不是没有丝毫可能的,一切看73。不要跪,站起来!


                      IP属地:上海31楼2021-05-09 20:20
                      回复
                        4.4 三角恋爱理论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Robert J. Sternberg在他的“爱情的双重理论”(“A Duplex Theory of Love”)中包括两个子理论,即三角恋爱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和作为故事的爱情理论(theory of love as a story)。这里先主要讲一下三角恋爱理论。
                        三角理论表明,爱包括三个部分:亲密行为(intimacy),承诺行为(commitment)和激情(passion),它们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但是,三角恋爱的几何形状既取决于爱情的量(三角形的大小),也取决于爱情的平衡(三角的形体)[1, Intro]。由此,我的感想是:每一对伴侣的爱所包含的这三个成分数量和强烈程度都不相同,恋爱三角的形态也各有差异。一段稳定且有未来的爱情应该在以上三个成分占比均匀,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三角形中,等边三角形是最坚固的结构。而如果一对情侣中只有激情没有承诺或者只有承诺但没有亲密行为,那么他们哪怕很相爱,他们的爱也会如同他们的恋爱三角一样,迟早会有因为不稳定结构而坍塌的一天。
                        先说第一部分,在[1, Ch. 9] 中,Sternberg和Grajek (1984)和确定了十种亲密行为(intimacy)的表现:亲密感是指在恋爱关系中的亲密,联系和纽带感。 因此,它包括那些本质上会引起恋爱关系中的温暖经历的感觉。 Sternberg和Grajek(1984)对Rubin(1970)的爱与喜欢量表和Levinger,Rands和Talaber(1977)的密切关系量表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他们确定了十个亲密关系:(1)渴望给予伴侣福利;(2)与伴侣一起体验快乐;(3)对伴侣的高度重视;(4)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指望伴侣(原文用的动词用的是及物动词count on,因此翻成“指望”更合适) ,(5)与所爱之人的的相互理解,(6)与伴侣分享自己的财产和拥有物,(7)从伴侣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8) 对伴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9)与伴侣进行私密且亲密的交流;(10)分享对伴侣的评价。
                        再说第二部分承诺行为(commitment), [1, Ch. 9] 介绍了承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是指一个人在短期内爱某个人的决定,和在长期内指的是这个人维持这份爱的承诺。承诺行为的这两个方面并不一定共存,因为,一个人可以爱上一个人但不致力于长期维护这份爱,一个人也可以长期致力于维护一份爱情而不承认他/她对另一方的感情。
                        再说第三部分激情(passion)部分,[1, Ch. 9] 指出,激情是指导致恋爱,恋爱,xing吸引和相关身体活动的驱动力,且后者的驱动力占主导地位,原因在之前的众多小节中也有提及。
                        这三个部分,在一段爱恋关系中是互相捆绑的,也就是说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在一段关系中,更多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激情或承诺行为,而更多的承诺行为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亲密关系一样。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段关系中,这三个部分的比重也会发生改变。
                        那么接下来我简单分别分析一下新兰和柯哀的爱情三角关系。根据以上提及的有关恋爱三角定理的概念,我们需要去分析以下在柯哀关系和新兰关系中的那个爱情三角形中的三个部分的表现水平。同理,就如我以上所做过的分析一样,我们这里不谈最后一个部分激情(passion)部分,因为73并没有对此多加描述,没有足够依据,所以Pass。


                        IP属地:上海32楼2021-05-09 20:22
                        回复
                          4.4.1 新兰三角恋爱关系分析
                          首先,先来说新兰的亲密行为(intimacy)。请大家把目光移到 4.4 的第二段话,也就是爱情三角定理中可以用作评估参考的十个亲密关系准则。我们一个一个来看。1)渴望给予伴侣福利。这一点不管是工藤新一对毛利兰,还是毛利兰对工藤新一,都是做到无私的付出的(解释详见3.4.1),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的亲密关系表现;2)与伴侣一起体验快乐。修学旅行篇就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了,我觉得是新兰近几年来氛围最好的一次互动了,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的亲密关系表现;3)对伴侣的高度重视。懒得解释和提供例子了,结论是这一点新兰也是相互做到的,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的亲密关系表现;4)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指望伴侣。毛利兰在需要的时候是可以指望工藤新一来解救她的,比如经常遇到棘手的案子,就传mail和打电话给工藤新一寻求帮助。如果大号工藤可以解决,那么工藤新一几乎是直接在毛利兰需要的时候去解救她和帮助她的,如果只有小号江户川柯南,那么江户川柯南也会默默地帮助小兰姐姐解决问题。所以,毛利兰是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指望工藤新一帮助他的。那么换个视角,工藤新一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指望毛利兰吗?噗,不好意思我笑了。我在3.4.1中已经详细解释过原因了,这里简短再解释一下我的看法。先不论工藤新一对毛利兰隐瞒了真相,直接导致工藤新一哪怕想找毛利兰帮忙都很难,因为是他选择不拖她下水,是他要护她周全,那么毛利兰就进不去主线,更不用说能帮的上工藤新一什么忙了;更重要的是,毛利兰能给予工藤新一的,除了女朋友的情感慰问,或是贡献武力值,就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了。最主要原因就是,工藤新一个人能力素质过高,以毛利兰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无法对已经站在侦探届巅峰的工藤新一的提供什么帮助了,能为工藤新一提供帮助的,是同样站在某个领域巅峰的那群人。这里不再多解释了,我怕我要写不完了。总之,这一点是不符合新兰的亲密关系表现的;5)与所爱之人的的相互理解。不妨我先来问问读到这里的你,嗨,屏幕前的你,你觉得,新兰二人有对彼此有相互的理解吗?理解你,不是说我知道你的喜好和你的基本信息就是理解你。理解一个人,更多的二人思想的契合和交流。其实一开始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新兰是有相互理解的。但是想了一阵子,又改了答案。在3.4.1中,我已经解释过了,自从江户川柯南诞生并过上另一种人生之后,工藤新一就成长了,而毛利兰是缺席陪伴他一路成长的;这足以证明毛利兰已经不再对工藤新一有着如同以往的理解了。比如说,在毛利兰心里,她相信工藤新一是不会欺骗自己的,但是总归她所相信的工藤新一还是欺骗了她。那么,工藤新一对毛利兰有理解吗?这个我真的很难回答。我觉得既有理解,但又缺少理解。自从变成工藤新一之后,工藤新一以江户川柯南的身份待在毛利兰的身边,以一个从所未有的视角去倾听毛利兰对自己真实的评价和认识到一个更不一样的毛利兰。工藤新一对毛利兰的理解,是有的。但是,工藤新一又是不理解毛利兰的。因为很多新兰的互动上,大多都需要工藤新一去猜,去哄,去主动道歉,哪怕工藤新一也不觉得因为不知道毛利兰所想而觉得棘手,比如伦敦篇就是个例子。总之,这一点并不符合新兰亲密关系的表现;(6)与伴侣分享自己的财产和拥有物。工藤新一有同意将自己家钥匙通过阿笠博士的手交给毛利兰让其打扫卫生,毛利兰也有比如将自己手织毛衣赠予工藤新一。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关系亲密的表现;(7)从伴侣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得到”。虽然在3.4.1也有涉及这块内容,但是这里就不那么严谨了,直接下结论吧(主要是我写的太累了已经没得激情了);工藤新一得到过毛利兰情感上的支持,毛利兰也得到过工藤新一情感上的支持,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关系亲密的表现;8)对伴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给予”,既然刚刚才下结论双方都有得到,那么也就意味双方都有提供,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关系亲密的表现;9)与伴侣进行私密且亲密的交流。不算柯兰,只算新兰的话,我觉得清水寺那个吻已经算是很亲密了的。因此这一点符合新兰关系亲密的表现;10)分享对伴侣的评价。(我没有力气去找证据了,写到这儿已经写蒙了,三万多个字了,啊啊啊啊,就姑且算是吧)我觉得新兰双方二人都有亲自在对方面前(面对面或是发短信)表示过对对方的评价,因此我觉得这一点符合新兰关系亲密的表现。
                          然后,再来说新兰的承诺行为(commitment)部分。上面介绍过了,承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是指一个人在短期内爱某个人的决定,和在长期内指的是这个人维持这份爱的承诺。新兰清水寺确定关系,代表两人正式交往,代表了短期内爱上某个人的决定。因此新兰关系中的承诺行为是只有第一部分短期爱决定而没有第二部分长期维持爱决定的,毕竟两人还没求婚。
                          最后,我们这里不谈最后一个部分激情(passion)部分,因为73并没有对此多加描述,没有足够依据,所以Pass。
                          这里进行个总结。由三角恋爱理论为根据,我们对新兰关系中的亲密行为和承诺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新兰关系只具备一定程度的亲密行为,因为工藤新一在需要的时候基本无法指望毛利兰,以及新兰二人缺少相互的理解。新兰关系具备只涉及在短期内爱上某个人决定的承诺行为,而不曾有表示要长期维持这份爱的承诺行为。


                          IP属地:上海34楼2021-05-09 20:24
                          收起回复
                            4.4.2 柯哀三角恋爱关系分析
                            然后,来分析柯哀的亲密行为(intimacy)。请大家把目光移到 4.4.1 的第二段话,也就是爱情三角定理中可以用作评估参考的十个亲密关系准则。我们一个一个来看。1)渴望给予伴侣福利。柯哀双方都是对彼此无私的付出(解释详见3.4.2),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的亲密关系表现;2)与伴侣一起体验快乐。比如,和侦探团和博士一起的露营,二人合作破解案件,见证彼此的成长,两个球迷一起观赏球赛等(详见3.4.2)。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3)对伴侣的高度重视。在3.4.2已经解释过了,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4)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指望伴侣。同样的,这一点在3.4.2和3.9中都有提及。柯哀在互相需要的时候都能指望彼此,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5)与所爱之人的的相互理解。关于柯哀二人思想灵魂的契合这一点,我在3.4.2也解释的算清楚了。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6)与伴侣分享自己的财产和拥有物。在3.4.2中我也解释过柯哀双方是否提供给对方经济帮助。这里的话,再提一嘴也无妨。江户川柯南对灰原哀分享过自己的衣服,眼镜,球帽;哀对江户川分享过研发出来的解药。知道最硬核的是什么吗?那就是柯哀二人分享着彼此的最不可告人的秘密且共享着彼此的性命。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7)从伴侣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提供”,3.4.2中也提及,柯哀双方对提供给彼此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关键是二人一同经历黑暗但是并肩共赴光明的关系,导致很多东西只有柯哀彼此才懂,有些支持和情感只能对方才能提供,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亲密关系的表现;8)对伴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给予”,既然刚刚才下结论双方都有得到,那么也就意味双方都有提供,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关系亲密的表现;9)与伴侣进行私密且亲密的交流。我脑海里下意识跳出来画面是柯哀二人是互相看过屁股的关系,还有就是柯南背着几乎没穿衣服只被一件外衣包裹的灰原哀,还有柯哀牵手啊之类的,其他的都不必多说了都没有这两个猛,因此这一点符合柯哀关系亲密的表现;10)分享对伴侣的评价。这个就多了去了!柯哀二人直接面对面的互损和评价对方,正面的负面的都有,根本数不过来好吗?这个应该吧里也有整理的,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柯南对灰原说过“你这家伙一点也不可爱”,“你说话的口气有时还蛮像女孩子的嘛”,“你真冷静”之类的,灰原也对柯南说过“你的正义之眼看得穿邪恶之心”,“我从一开始见到你就爱上你了。你没注意到吗?假面超人?”,“你很会扮小孩嘛”之类的略带调侃的评价。总之,这一点符合柯哀关系亲密的表现。
                            然后,再来说柯哀的承诺行为(commitment)部分。上面介绍过了,承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是指一个人在短期内爱某个人的决定,和在长期内指的是这个人维持这份爱的承诺。很遗憾的,柯哀目前还不是情侣关系,所以他们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有关于爱上某人或是维持爱情的承诺。如果真的要说做过什么承诺,那么就是江户川柯南答应要保护灰原哀会好好保护她的承诺了吧。
                            最后,我们这里不谈最后一个部分激情(passion)部分,因为73并没有对此多加描述,没有足够依据,所以Pass。
                            进行个总结。由三角恋爱理论为根据,我们对柯哀关系中的亲密行为和承诺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柯哀关系具备了表现突出的亲密行为,但是因为二人还不是情侣关系,在对爱情的承诺部分方面没有任何进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柯南曾表示会好好保护灰原哀。两人说实话具备了发展爱情的最佳条件,可惜他们没有被这样安排。


                            IP属地:上海35楼2021-05-09 20:25
                            收起回复
                              2025-07-17 03:52:15
                              广告
                              4.4.3 三角恋爱理论的研究发现
                              在[1, Ch. 9]中,三角恋爱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还指出,非爱(Non-love)代表的三个爱的部分的全部缺失,请注意,这里的爱不要只想成是浪漫的爱情,我们上面也提到过有很多种爱的类型和风格。再说详细一点,非爱(Non-love)指的是两人之间没有丝毫爱的存在,即两人不存在亲密行为,激情和承诺行为。因此,这更加说明拥有更加表现的亲密行为(intimacy)表现的柯哀,哪怕在承诺行为(commitment)方面的表现失调,但是至少有有一系统是在正常运作的,根据这个三角恋爱理论,柯哀二人,是有爱的存在的。只不过这个爱到底是浪漫的爱情,还是其他种类的爱情,又或是多中爱情类型的组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归,站在现实角度并引用三角恋爱理论,可以证实柯哀二人的关系是有爱存在的!
                              该理论指出,紧密联系的爱(Linking)源于两人只经历亲密行为部分;痴狂的爱(Infatuated love)源于只经历了激情部分;空虚的爱情(Empty Love)源于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并致力于这种爱的承诺,而没有爱的亲密感和激情;浪漫的爱情(Romantic Love)源于亲密行为和激情的结合;务实的爱(Companionate love)源于爱的亲密行为和承诺行为的结合;昏庸的爱情(Fatuous love)源于激情和承诺行为的结合,而没有亲密行为。因此,三角恋爱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认为,完美或完全的爱情(Consummate love )是所有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完美结合,以上介绍的爱都是“不完全”的爱的表现。
                              由此可见,新兰的爱更贴近务实的爱(Companionate love),因为新兰关系更多的是亲密行为和承诺行为的结合;柯哀的爱更贴近是紧密联系的爱(linking),因为柯哀关系中两人只经历了亲密行为部分。柯哀新兰都有爱,没有谁比谁高贵。


                              IP属地:上海36楼2021-05-09 20: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