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以前不好,也就是近几年各种缘由吧,开始品味去了白酒人生,尝过一些酒,然后也做了一点点小库存,常会梦想着二十年后拿出来与老友小斟时,年份酒的惊喜感...废话少说,上酒:
汾酒,我囤的是48度乳玻汾,个人品味觉得远胜于黄盖,当然比老白汾肯定有所不如,但价格也美丽啊,现在也才五十来块;至于出口白红汾,没仔细品过,忽略。嗯,乳玻汾库存大概五六箱吧,顺便也有黄盖、竹叶青等其他汾酒产品但没乳波汾多。
绿脖西凤,我们叫老西凤,这个其实是有点受小时候的毒害,当年上大学之前家里每年过年开一瓶白酒,基本都是七几年的酒,打开时已经在家里存了二十多年以上的老酒,那时候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混酒喝,喝的就有西凤,新酒烈如火冲如风,再喝家里储藏的西凤之后,真是弱爆了,带足陈味的西风,真是回味悠长!所以一直情感上觉得老西风放久了会很好,嗯,情感上。绿脖西风库存大于50瓶。
老白干。虽然也是衡水产地,但不是那个衡水老白干。前俩年偶然间找泡酒用酒时发掘的,67度号称5年份才一点点价钱,真是不要太实惠!买了箱一品,赶紧相当靠谱,囤就一个字!但隔段时间后再买时,赶紧品质下降明显,虽然老板也很靠谱的愿意出钱来索回酒样去比对,但终归是小酒厂吧,批次性差异太大了,这酒也就囤了五六箱。
再后面的就是近年口味变重之后的新宠了,老贵董,喝喝真心不错,前俩年撸来普遍在50左右,可惜涨的太快!大概19年吧,那时没怎么看过吧里内容,但是买酒时听酒商在说,说当时酱吧里非常推崇老贵,好吧,我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老贵口感相当不错,但是味道略薄,这酒前后买了大概有十箱,可惜喝的也快,现在剩的也就六七箱。
最后说自以为自己的小小密藏,复古鸭溪窖白瓷精品。鸭溪窖其实很早就觉得是好酒,但之前没有囤酒意识,到18年才想起买点,找了个酒商买了点飞天鸭,就是54度普鸭以后,赶紧酒质相比以前的下降明显,然后老板推荐了当时新出的白精,品品觉得跟之前的飞天鸭差不多,想你后期飞天鸭明显更胜,那么就一个字,囤,几箱买来,到19年,再买一箱感觉还行之后继续囤,十箱买来,但悲剧的是被朋友瓜分走一半,现在想想真是悔就一个字,分毛分啊!嗯,20年没囤,21年看看真是没好价了,难得看到只涨一百的赶紧又囤几箱。按照自己的品味,白精这几年品质相对还算稳定变化不大的,相比之下,飞天鸭就越来越不行了,上月有朋友因为经常在我这里混鸭溪窖喝,然后自己也去买了箱,却因不会买而买了普鸭,买回来感觉不对拿到我这里做比对,跟白精比那当然不用说,就是跟我19年的普鸭相比,也是差距甚远甚远!顺便说句,鸭溪窖这酒啊,新酒本身也确实要差一点,买回来至少放一年以后再喝才是正道。嗯,鸭溪窖应该是我现在库存最多的酒了。再多说一句,有酒商一直口口声声说白精不是鸭溪窖嫡系正品是代理商定制酒,但我自查鸭溪酒业的官网,白精列在官方产品目录中,所以这事情啊,没法说,反正我还是比较认白精的,有相对深厚的鸭溪独有风味,不像之前白瓷瓶雷泉以及深色精品雷泉那样的口味淡化,当然也没有老百家福那般的重口。另外说小雷泉,个人品尝之前的小酒,感觉最多和普鸭差不多或者略不如,新的小雷泉没喝过不知。
口粮口粮,说到底,吃啥喝啥,一看口袋二看口味,俺近年在烟酒茶这三方面消费的金额基本接近,烟反正一直抽二十几块的,茶不好说,而酒,这几十块最多百来块这档就是我的口粮了,只是看现在这涨价潮,以后这几十块的就越来越难找好口粮咯……
汾酒,我囤的是48度乳玻汾,个人品味觉得远胜于黄盖,当然比老白汾肯定有所不如,但价格也美丽啊,现在也才五十来块;至于出口白红汾,没仔细品过,忽略。嗯,乳玻汾库存大概五六箱吧,顺便也有黄盖、竹叶青等其他汾酒产品但没乳波汾多。
绿脖西凤,我们叫老西凤,这个其实是有点受小时候的毒害,当年上大学之前家里每年过年开一瓶白酒,基本都是七几年的酒,打开时已经在家里存了二十多年以上的老酒,那时候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混酒喝,喝的就有西凤,新酒烈如火冲如风,再喝家里储藏的西凤之后,真是弱爆了,带足陈味的西风,真是回味悠长!所以一直情感上觉得老西风放久了会很好,嗯,情感上。绿脖西风库存大于50瓶。
老白干。虽然也是衡水产地,但不是那个衡水老白干。前俩年偶然间找泡酒用酒时发掘的,67度号称5年份才一点点价钱,真是不要太实惠!买了箱一品,赶紧相当靠谱,囤就一个字!但隔段时间后再买时,赶紧品质下降明显,虽然老板也很靠谱的愿意出钱来索回酒样去比对,但终归是小酒厂吧,批次性差异太大了,这酒也就囤了五六箱。
再后面的就是近年口味变重之后的新宠了,老贵董,喝喝真心不错,前俩年撸来普遍在50左右,可惜涨的太快!大概19年吧,那时没怎么看过吧里内容,但是买酒时听酒商在说,说当时酱吧里非常推崇老贵,好吧,我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老贵口感相当不错,但是味道略薄,这酒前后买了大概有十箱,可惜喝的也快,现在剩的也就六七箱。
最后说自以为自己的小小密藏,复古鸭溪窖白瓷精品。鸭溪窖其实很早就觉得是好酒,但之前没有囤酒意识,到18年才想起买点,找了个酒商买了点飞天鸭,就是54度普鸭以后,赶紧酒质相比以前的下降明显,然后老板推荐了当时新出的白精,品品觉得跟之前的飞天鸭差不多,想你后期飞天鸭明显更胜,那么就一个字,囤,几箱买来,到19年,再买一箱感觉还行之后继续囤,十箱买来,但悲剧的是被朋友瓜分走一半,现在想想真是悔就一个字,分毛分啊!嗯,20年没囤,21年看看真是没好价了,难得看到只涨一百的赶紧又囤几箱。按照自己的品味,白精这几年品质相对还算稳定变化不大的,相比之下,飞天鸭就越来越不行了,上月有朋友因为经常在我这里混鸭溪窖喝,然后自己也去买了箱,却因不会买而买了普鸭,买回来感觉不对拿到我这里做比对,跟白精比那当然不用说,就是跟我19年的普鸭相比,也是差距甚远甚远!顺便说句,鸭溪窖这酒啊,新酒本身也确实要差一点,买回来至少放一年以后再喝才是正道。嗯,鸭溪窖应该是我现在库存最多的酒了。再多说一句,有酒商一直口口声声说白精不是鸭溪窖嫡系正品是代理商定制酒,但我自查鸭溪酒业的官网,白精列在官方产品目录中,所以这事情啊,没法说,反正我还是比较认白精的,有相对深厚的鸭溪独有风味,不像之前白瓷瓶雷泉以及深色精品雷泉那样的口味淡化,当然也没有老百家福那般的重口。另外说小雷泉,个人品尝之前的小酒,感觉最多和普鸭差不多或者略不如,新的小雷泉没喝过不知。
口粮口粮,说到底,吃啥喝啥,一看口袋二看口味,俺近年在烟酒茶这三方面消费的金额基本接近,烟反正一直抽二十几块的,茶不好说,而酒,这几十块最多百来块这档就是我的口粮了,只是看现在这涨价潮,以后这几十块的就越来越难找好口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