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十忌
▌1. 睡眠不可总是采用仰卧姿式
古人说:「睡不厌蹴,觉不厌舒」。睡时宜侧身屈膝,则精力不散;醒时宜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如果仰卧,则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噩梦,还影响呼吸与心跳。
因此,除患有某些特殊疾病者外,不宜长期仰卧睡眠,短时间仰卧并无害。
▌2. 睡眠不可忧虑
睡时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不可想事。古人说:「先睡心,后睡身」,是睡眠的重要秘诀。
如果睡下以后总在思虑日间或过去未来的杂事,甚至忧愁焦虑,不但会失眠,而且对身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
▌3. 睡前不可恼怒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凡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从而导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还应防止任何情绪的过激。
▌4. 睡前不可进食
临睡进食容易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入睡,又伤害身体。如睡前感觉饥饿,饮食后宜稍休息一段时间再睡。古人说:「早饭宜早,午饭饱,晚饭宜少」,是非常重要的养生经验。若夜卧以后,在床上进食,更为不利。
▌5. 睡卧不可言语
中医认为,肺为五脏华盖,主出声音,凡人卧下,肺即收敛。如果此时言语,则易耗肺气,这好像钟磬一样,不悬挂不能发声。另外,睡前说话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
▌6. 睡卧不可对灯
睡卧对灯光,使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
▌7. 睡时不可张口
孙思邈说:「夜卧常习闭口」,是保持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
▌8. 睡时不可掩面
以被覆面,使人呼吸困难,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对于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三叟歌」中写道:「夜卧不覆首」,足见古人对这一养生方法的重视。
▌9. 卧处不可当风
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人体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的侵袭。《琐碎录》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10. 卧时不可头对火炉
《琐碎录》说:「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且由于温度过高,容易在入睡后将被撩开,反而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