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琴制作艺术...吧 关注:25贴子:359
  • 1回复贴,共1

提琴的损坏与修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琴的损坏,究其原因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另一种是自然的。所谓人为的,即因使用保养不妥而造成的不该有的过早的损坏。自然的损坏则是因为经长年的使用,致使某些部件磨损、变形、粘胶质变(脱胶)等等。因此,任何一把琴或迟或早都会遇到需要修整的问题。
 现将提琴常见的损坏现象、损坏部位以及如何修理分述如下,供参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8 09:36回复
    一、脱胶
     1、面、背板与侧板之间的脱胶
     脱胶现象严重时,可以较明显地观察到。拉奏时亦出现明显的嘶嘶声。轻度的脱胶就不易察觉到了,但可通过用中指关节叩击琴板周边来检查。凡遇脱胶之处,不论严重与否,叩击时均会发出“跌、跌”的声响。用此法检查脱胶部位, 既准确又省事。
     在查出脱胶裂口以后,取一块木工细砂纸插入裂口处,用手稍按紧琴板夹住砂纸,然后稍用力将砂纸抽出。如此反复做几次后,再将砂纸反过来照上述方法做几次。目的是将琴板与侧板上残存的旧胶及脏迹清除干净。如果裂口小, 砂纸插不进去时,可先用薄钢片刀将裂口稍开长些,再将砂纸插入(薄钢片刀可用木工手锯条制作,长15厘米、宽3厘米左右为宜,一端磨锋利)。把裂口内的旧胶及脏物清理干净以后,便可用修薄的竹片将热胶液均匀地往裂口处敷(不得有漏敷的地方)。敷胶后上夹,并及时用湿过热水的布条把裂口处挤出的多余胶液擦掉。如果你使用的是动物胶,还须把粘胶处(带夹子)放在电炉或炭火上稍烘烤一下(注意乐器不可离火太近,以免烤坏漆膜),目的是使裂口内的胶更牢固地附着在琴板与侧板上。待胶干固后(一般需要24小时),拆卸夹子,就算是粘好了。
    图片
     如果琴板与侧板之间的脱胶部位太多、太长,最好是把整块板拆下来重新粘。如果面板与背板都需要拆下重粘的话,必须是先拆取一面(面板或背板均可), 待重新粘好并胶干后才能拆取另一面, 这样可以避免琴椐(即铡板)变形或散架。
     拆取面板时,首先应察看木纹走向,然后决定入刀部位。面板边缘的纹理走向大体有5种:内斜型、外斜型、左斜型、右斜型和垂直型。前4种均属不正规型,是由于对材料锯切不当所致。唯有第5种是标准型。
     遇内斜型,进刀方向应由两侧至中缝。
     遇外斜型,进刀方向应由中缝至两侧。
     遇左斜型,进刀方向应从右至左。
     遇右斜型,进刀方向应从左至右。
     总而言之,应顺着纹理斜向方向进刀;如果方向相反, 面板极易劈裂。
     遇垂直型,进刀部位不可从中缝开始。可从左右任何一侧进刀,但仍需谨慎。入刀时,须上下摇动,动作要慢且稳。背板因木材质地较坚实,进刀的部位及方向不那么讲究。
     2.中缝脱胶
     提琴面、背板,绝大多数由两块拼接而成(背板也有用一块的),中缝脱胶属常见现象。如开胶轻微,只须将胶液填满裂口、上夹,再把挤出的胶液用湿布擦掉即可。如脱胶长度在1/2以上,须把琴板拆下,清理干净粘接面后再涂胶上夹。
    图片
     有的琴板制作得较薄,粘接面积小。为了加固起见,胶合后宜在中缝处每相隔4~5厘米粘上一块小木片。小木片宽约6毫米、长约l0毫米、厚0.7毫米。木片材质须与琴板相同。为减轻小木片的重量以利琴板振动,还须将小木片的周边削成斜坡型。粘接后的琴板必须恢复原位,不允许前后、上下出现错位现象。
     3.指板脱胶
     当发现指板脱胶时,应马上将琴弦完全松掉,切不可继续使用,以免琴颈变形。
     修理时,须用薄钢片刀蘸热水将指板拆下,并除掉残存的旧胶。如果琴颈和指板已弯曲,还须用电熨斗分别压在指板和琴颈上加热(压于弯曲处的凸面),使之恢复平直。最后是上胶,上夹(或用绳索捆绑),待干。胶干后把挤出的胶液刮除,并用细砂纸打磨平滑。
     4.对盐、酸腐蚀的处理
     使用年久的提琴,一般都或重或轻地遭到手汗中的盐份、乳酸、肌酐、尿酸、尿素等物质的腐蚀。侵蚀最甚部位往往是琴颈和琴肩左面那块侧板,其次是腮托螺丝两边的侧板。盐、酸的侵蚀,严重时可以使琴颈、侧板和琴板霉坏。但凡遭侵蚀的地方都极易引起脱胶,而脱胶之处都不能粘接牢固。为了将脱胶之处粘接牢固,首先必须将盐,酸及脏物排除。排除方法是:
     把被侵蚀部位的部件取下(如指板、面板或背板),清除残胶及脏物,然后将吸透了干净清水的脱脂棉敷于被侵蚀处,再用烧热的电烙铁烙于脱脂棉上,让水份沸腾蒸发,使盐、酸物质吸附于脱脂棉上。在侵蚀较严重之处,这样的操作程序要重复几次,同时还须勤换脱脂棉。经过了一番蒸腾之后,原来被侵蚀得发黄的部位,一般都能恢复木质本来的面目。此时便可敷胶、上夹,牢固地粘好你的琴了。
    图片
     二、指板下塌
     指板下塌,就是指板下端外弧最高处距面板过低,已不足20±lmm。指板下塌后,琴弦与指板间的距离增大,使触弦感觉变硬,对发音及演奏影响很大。因此,一旦发生应及时修整。
     很多人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采取修削或打磨琴码的作法,将琴码高度降低。如此琴音会变得纤细、单薄、尖锐刺耳。这是因为琴码变低后,琴弦对琴码的压力减小,对面板的策动力减弱。为使乐器保持应有的宏亮、浑厚、圆润的音响,并手感舒适。正确的处理办法是把下塌的指板再抬高到标准高度。
     指板下塌有以下三种原因:
     1、指板脱胶,造成琴颈弯曲, 使指板下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28 0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