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楼
榆次“跤王”们的昨日·今日·明日
--------------------------------------------------------------------------------
来源:榆次时报 作者: 2009-4-28 人气:108
王世杰老师是我们榆次体育界的前辈,在一次采访中和他熟识,虽年近七十,但一谈起体育,他整个人都返老还童,他对体育的那份关注和痴迷令人动容。谈起榆次体育的辉煌,不能不首推自行车队和摔跤队,这两支队伍曾经创造过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全省冠军等多次奇迹,成为榆次体育史上最为瑰丽的一笔。
近日,欣闻晋中市中国式摔跤协会成立,5月1日、2日,2009年山西省晋中市首届全国“中国式”摔跤跤王争霸赛即将拉开战幕。而且,这是一场由民间自筹基金而举办的比赛,组织举办这场高水准全国性比赛的,正是成立协会的几位榆次跤坛上的“跤王”们。在王世杰老师热烈而深情的介绍中,我的钦佩感动之情由此而生,对这些昔日叱咤跤坛,而今仍为培养繁荣中国式摔跤事业不懈努力的“跤王”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王老师家里,我们见面了,昔日驰骋赛场的老领导老部下欢聚一堂,百感交集,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荣岁月。是他们,用拼搏和汗水铸就了榆次体育历史的辉煌。
昨日:他们用青春浇铸成功
曹卯兔、周计喜、王秉泓(臭小)、白冬贵、张贵生、孟新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这些名字在全省跤坛上可谓赫赫有名。
现年五十八岁的曹卯兔,出生于摔跤之乡,年少时就因参加民间组织的挠羊赛而小有名气。1982年、1986年他在第六届、第七届省运会上获得中国式摔跤第三名,并带领晋中摔跤队夺得团体总分第二名。九十年代,年逾不惑的曹卯兔在太谷举行的摔跤挠羊比赛中力克群雄夺得65公斤以下组“跤王”称号。多年来,老曹一直致力于培养摔跤新秀,许多优秀的摔跤人才在他的培养下为祖国夺得荣誉。如今,老曹是中国式摔跤和柔道国家级一级裁判,经常参加摔跤柔道的裁判工作,获得过多次体育道德风尚奖和荣誉证书。
周计喜从小喜欢摔跤,1979年他参加榆次职工挠羊赛夺得冠军,1982年第六届省运会、1986年第七届省运会均获90公斤第三名。1988年参加省农运会获得100公斤级冠军,同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1990年任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手,1991年和1995年分别获省第二届、第三届农民运动会100公斤级冠军。2000年他参加榆次汇隆杯摔跤挠羊赛夺得冠军。周计喜动作凶悍有力、作风勇猛顽强,是当时摔跤队里的“金刚”。
王臭小在榆次摔跤界赫赫有名,他跤风争强好胜,动作干净利落。1979年获晋中地区摔跤赛冠军、1986年第七届省运会获第三名,更可贵的是他主动地担起了培养青少年摔跤的教练工作,他广招弟子,注重人才,常年训练,成绩显著,三名弟子参加了1986年七届省运会和另外七名榆次选手一样全部进入得奖名次,是省运会1986年团体亚军,1987年团体第三名的主力队员,特别是他的爱徒李毅曾获得国际拳王搏击赛总冠军。本次晋港台“泰拳王”争霸赛也是由李毅承办。
白冬贵,在当时的摔跤队里有“地老虎”之称,他不光在中国式摔跤中卓有成效,在柔道方面也非常出色,获得过全省柔道亚军。
张贵生、孟新丑因体型小巧,成为当时轻量级中国式摔跤名将,孟新丑在1988年曾夺得省农运会57公斤级冠军。张贵生是队里的“智多星”,后因受伤转为幕后工作,现为国家一级裁判,参加过多次全国的大型比赛的裁判工作。
谈起昔日艰苦的学艺过程,这一群“跤王”们唏嘘不已,他们有的是体委干部、有的是企业职工、有的是农家子弟,正是对中国式摔跤近乎痴迷的热爱,让他们不惜将青春岁月奉献给赛场。摸爬滚打、凶狠灵活、伤痛鲜血,化作了金光灿灿的奖杯和火红的证书,青春无悔,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和他们壮丽的青春。
2010-3-18 17:13 回复
榆次“跤王”们的昨日·今日·明日
--------------------------------------------------------------------------------
来源:榆次时报 作者: 2009-4-28 人气:108
王世杰老师是我们榆次体育界的前辈,在一次采访中和他熟识,虽年近七十,但一谈起体育,他整个人都返老还童,他对体育的那份关注和痴迷令人动容。谈起榆次体育的辉煌,不能不首推自行车队和摔跤队,这两支队伍曾经创造过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全省冠军等多次奇迹,成为榆次体育史上最为瑰丽的一笔。
近日,欣闻晋中市中国式摔跤协会成立,5月1日、2日,2009年山西省晋中市首届全国“中国式”摔跤跤王争霸赛即将拉开战幕。而且,这是一场由民间自筹基金而举办的比赛,组织举办这场高水准全国性比赛的,正是成立协会的几位榆次跤坛上的“跤王”们。在王世杰老师热烈而深情的介绍中,我的钦佩感动之情由此而生,对这些昔日叱咤跤坛,而今仍为培养繁荣中国式摔跤事业不懈努力的“跤王”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王老师家里,我们见面了,昔日驰骋赛场的老领导老部下欢聚一堂,百感交集,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见证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荣岁月。是他们,用拼搏和汗水铸就了榆次体育历史的辉煌。
昨日:他们用青春浇铸成功
曹卯兔、周计喜、王秉泓(臭小)、白冬贵、张贵生、孟新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这些名字在全省跤坛上可谓赫赫有名。
现年五十八岁的曹卯兔,出生于摔跤之乡,年少时就因参加民间组织的挠羊赛而小有名气。1982年、1986年他在第六届、第七届省运会上获得中国式摔跤第三名,并带领晋中摔跤队夺得团体总分第二名。九十年代,年逾不惑的曹卯兔在太谷举行的摔跤挠羊比赛中力克群雄夺得65公斤以下组“跤王”称号。多年来,老曹一直致力于培养摔跤新秀,许多优秀的摔跤人才在他的培养下为祖国夺得荣誉。如今,老曹是中国式摔跤和柔道国家级一级裁判,经常参加摔跤柔道的裁判工作,获得过多次体育道德风尚奖和荣誉证书。
周计喜从小喜欢摔跤,1979年他参加榆次职工挠羊赛夺得冠军,1982年第六届省运会、1986年第七届省运会均获90公斤第三名。1988年参加省农运会获得100公斤级冠军,同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1990年任第十一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手,1991年和1995年分别获省第二届、第三届农民运动会100公斤级冠军。2000年他参加榆次汇隆杯摔跤挠羊赛夺得冠军。周计喜动作凶悍有力、作风勇猛顽强,是当时摔跤队里的“金刚”。
王臭小在榆次摔跤界赫赫有名,他跤风争强好胜,动作干净利落。1979年获晋中地区摔跤赛冠军、1986年第七届省运会获第三名,更可贵的是他主动地担起了培养青少年摔跤的教练工作,他广招弟子,注重人才,常年训练,成绩显著,三名弟子参加了1986年七届省运会和另外七名榆次选手一样全部进入得奖名次,是省运会1986年团体亚军,1987年团体第三名的主力队员,特别是他的爱徒李毅曾获得国际拳王搏击赛总冠军。本次晋港台“泰拳王”争霸赛也是由李毅承办。
白冬贵,在当时的摔跤队里有“地老虎”之称,他不光在中国式摔跤中卓有成效,在柔道方面也非常出色,获得过全省柔道亚军。
张贵生、孟新丑因体型小巧,成为当时轻量级中国式摔跤名将,孟新丑在1988年曾夺得省农运会57公斤级冠军。张贵生是队里的“智多星”,后因受伤转为幕后工作,现为国家一级裁判,参加过多次全国的大型比赛的裁判工作。
谈起昔日艰苦的学艺过程,这一群“跤王”们唏嘘不已,他们有的是体委干部、有的是企业职工、有的是农家子弟,正是对中国式摔跤近乎痴迷的热爱,让他们不惜将青春岁月奉献给赛场。摸爬滚打、凶狠灵活、伤痛鲜血,化作了金光灿灿的奖杯和火红的证书,青春无悔,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和他们壮丽的青春。
2010-3-18 1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