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6,355贴子:41,432,009
  • 16回复贴,共1

双非三跨985,一战上岸,2021武大中哲经验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到今天,拟录取名单已公布数日了,我也终于平静下来,短暂的喜悦之后,接着便是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联想到自己备考时搜集信息的艰难,于是决心写下这篇经验贴,既是对自己备考阶段的总结和反思,也希望自己的备考经历可以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和借鉴,能让和我一样的三跨考生少走些弯路。
首先介绍自己的情况,本科双非二本工科专业,本科成绩基本年年倒数,英语四级水平,专业课零基础。
心路历程:
决心考研是在大二下学期,也就是19年五一假期,从高中文理分科到大学选专业,再到大一转专业,我曾有过三次机会去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我都在犹豫中放弃了,最后在大二时,我终于不愿在忍受得过且过的生活,决心抓住考研这最后一次机会,去追逐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最先想考的专业是心理学,在学习心理学一个多月后,接触哲学,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下定决心考中国哲学。彼时对中哲了解尚浅,谈不上有多么热爱,只是有些莫名的”亲切”,所以在择校上,我先想考的是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一来民大毕竟985,二来民大地处北京,之后联系到民大的学长,买了资料(事实证明买早了),学到十二月末,网上认识一位一战北大中哲失利的学长(他初试排名十三),一番交流后,自愧不如,于是对名校心生向往,加上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哲跟自己的莫名契合,便决定换学校,在跟一位本校哲学老师透露自己的想法后,老师推荐了三所学校:北大,人大,武大。其中武大招生名额最多,相对好考一些,于是正式确定考武大中哲。
备考过程:
由于今年武大中哲是等额复试,所以复试经历不具有参考性,这里只叙述初试过程。
政治:
我政治得分不高,经验也仅供参考,书我只买了肖秀荣三件套,从六月开始,以基础那本为主,重点学习毛中特,因为马原部分与初试科目有重合,毛中特占比最大,而思修和史纲基本只靠记忆便足矣,搭配1000题加强记忆,这两本书完成后,应周期性复习,以免遗忘,这里我吃了个亏,不注重选择题的时政部分,因为大家都说这个很简单,直接背最后总结即可,而且肖秀荣三件套也没有这部分,松懈之下,到最后也没背好,在时政选择上丢了不少分。大题我直接背的肖四,最终得分也是中规中矩。
英语:
我英语基础很差,加上今年题偏难,得分才五十来分,可以说是差中之差,刚刚过线的水平,实无经验可言。
哲学基础:
我总分基本全靠哲学基础拉上来的,在准备上,我从19年六月开始,先看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这是弯路,冯氏行文偏文言,零基础很难读懂),到七月结束,收获寥寥。之后读北大白皮书,到十一月结束,此时算是过完中哲第一遍。十月武大初试改革,公布参考书(具体书目官网可查),于是我在十二月看完北大白皮书第二遍后,着手阅读武大中哲参考书,疫情期间完成两遍,中间看了不少网课帮助理解,另外,还读了陈来《宋明理学》和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前三卷,到考试前基本都在看这些书。
西哲上,我先看赵敦华版西哲史,到19年十月结束,十一月完成二刷,之后看武大参考书,两遍,期间看了邓晓芒《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另外主要靠张志伟老师的网课和邓晓芒老师的网课帮助理解。
马哲上,我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参考书的知识点列出来背诵,从20年八月开始到结束,没花太多时间,理解也并不困难。我个人觉得在马哲上我完全是反面教材,应该早些开始的,所以我最后背的其实并不那么牢靠。
哲学原典:
这是去年新加的科目,没有什么经验可寻,我考的也不太好,刚开始学姐告诉我只要哲学史掌握好原著不成问题,所以我基本没怎么看原著,只是重点段落重点熟悉理解,其中中哲西哲在掌握哲学史后,确实答起来并不难,但是马哲原著就比较不同,我当时用了个取巧的方法(把教材后面推荐的原著文章对应到原著选读中,确定重点),但事实证明没有什么用,今年考的不是重点章节,去年倒是考了,所以我马哲原著基本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写,主要还是答得教材上的东西。马哲原著的阅读我从疫情期间3月开始,断断续续看到开学,重点理解了经典文章和段落。所以我的建议是中西哲要把哲学史完全吃透,能举一反三,补充阅读专著,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马哲原著如果时间足够,就把每一篇文章的脉络都梳理清楚,弄清楚马哲原著常用的几个概念,把核心意思抓住了,配合教材上背诵的内容,便足够应付了,不要太害怕。
专业课答题技巧:
哲学基础上,中哲要多背相关原文,答题时最好能写上相关的原文,这是非常大的加分项,不要拘泥于教材的那一点点答案,你需要加入自己的补充内容;西哲则更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不要问哪一点就只答那一点,要把他的继承和影响也带上,根据不同题型决定写多少。
哲学原典上,中西哲遇到不熟悉的原文不要慌,相信自己的哲学素养,从文章中自行分析,结合哲学史也能答的八九不离十。马哲遇到不熟悉的,尽量往教材上靠,根据自己背诵的马原理内容,挑选着写,但是主体还是要跟着选文的思路来。
最后,希望诸位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当中,正如孟子所言”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不要被物质欲望所束缚,真正的超越生死的局限,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自己所选择的意义,若能如此,他日于武大相见,定能把酒言欢,畅言性命之理!共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6 15:56回复
    nb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4-26 16:05
    回复
      太厉害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4-27 11:18
      回复
        楼主 看一下私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4-27 11:26
        收起回复
          恭喜楼主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4-27 16:30
          回复
            纯好奇 但是哲学出来就业是做什么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4-27 17:13
            收起回复
              那信息收集是哪些渠道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4-27 23:28
              收起回复
                楼主本科哪个学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4-28 12:52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04-29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