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教说
《灵镜》里弥漫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尤其在童氏一族身上更是彰显无疑.马克思曾有云,"宗教是民众鸦片";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它确有劝人向善的好意.《灵镜》里的童氏族人自古遵循"爱好和平,不许杀生"——这不正是佛教的第一要义么?其实我们可以从童氏身上看到很多佛教的影子,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童心曾说他们在犯错之后必要罚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净化心灵,洗清罪愆.在尹仲提着幽冥剑闯入龙泽山庄砍砍杀杀的时候,童心和众长老更是对着他大念特念此经.无奈尹仲入魔太深,又岂是一篇经文可以救得了他的?说到尹仲,还真是有点不敢相信他居然也出自童氏一族!如此的魔头,不用说淳朴善良的童氏,就是放到天下众姓里也是百年难得一见!不过,这种背祖现象也不是绝无仅有.《西游记》里有一个最厉害的差点吃到唐僧肉的魔头——大鹏金翅雕(见第77回),孙猴子请来天上地下诸多神仙皆降他不得,最后还是如来佛祖亲自出面才收伏了他.这厮为何如此厉害?不说不知道,原来他竟是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兄弟,我佛如来还是他外甥呢!如此看来,尹仲与大鹏现象也许只有基因变异方可以解释;善恶本只隔一线,他们在善的环境中长大,却执意要往恶的方向发展,甚至比别人走得更远,不亦异乎?
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为善,忍让的教义固然可以使世间减少纷争,可有时却难免产生怙恶不悛,助纣为虐的后果.这里不得不批评一下童博.当小刀死于尹仲之手,童心决意要为她报仇的时候,童博居然跳出来对童心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大讲了一通似是而非的道理.他先说"你找傻大个报仇,那么剑秋要不要找你报仇?"童心说他死而无憾,童博便又说"那你死了,我们要不要为你报仇?"如此歪理,一时间倒也让童心无言以答.童博的用心固然是好的,但他没有想过,杀尹仲根本不是报不报仇的问题,而是他不死便有更多人会死!佛经里是有"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大慈大悲经典,但那只有菩萨才做得到!你不能要求人人都做圣人吧?何况对于成了魔的尹仲,任何感化都是起不了作用的;你不找他报仇,他还要找你哩.《水月》里那个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童博此时竟变得如此迂腐,幼稚,实在让人恼火!最后,当尹仲连剑秋也要杀的时候,童博才愤愤地吐出一句:"早知道你这样坏,还不如一早就把你杀了!"童心闻言,心里不知该作何感想——准弟媳在这大哥的眼里竟还远远不如一个外人!
现在来说说另一种气质的童战.《水月》里的童战充满了道教的原始精神:无为,逍遥,乐安天命.他虽然没有童博甘入地狱的慈悲壮举,却是贵在自然.他喜欢行云流水,任意为之,不压抑,不放纵,不说违心之话也不做勉强之事——真真一个清新天然的纯真少年!而在《灵镜》里,童战担任了一族之长,此时他身上的道家气质便是形式多于实质了.一系列的开坛,卜卦,念咒,作法,他无不演示得潇洒自如,俨然似个得道的高人!当然,神圣而威严的童族长自不能拿他与那些装神弄鬼的方士大师相提并论.可各位也千万不要以为道教尽是些抓鬼画符的玩意儿!从本质上来说,道家是隐逸的哲学,"出世"才是它的要义.从这一点上看,童氏一族居住的水月洞天实在算得上道家的理想境界!恐怕老子再世也会不由得赞一声:"好个所在!"
最后补充一点,童氏一族的婚礼和西方基督教倒颇有相似之处,唯一遗憾的就是缺少交换戒指环节和那句"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