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考试科目:627管理学+851公共管理学
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毕业于河南郑州某二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成绩中等,只拿过一次校级三等奖学金,四级442,六级未过(真英语学渣在此)。本科期间经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习上花的时间较少,对于考研这件事,一战时有一点跟风的成分在,但整个备考过程也没有划水,最终压线进复试,但没能成就逆袭的神话,复试被刷后,下定决心二战。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两次考研的经历。
两次初试成绩:

(ps:这里19年和20年科目代码不一样,是因为中南财大在20年的时候换了参考书,因此也换了相应的代码)
中南财大专业课参考书介绍:

择校过程:我原本是打算考华南理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书和资料在三四月份就已经买好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综合考虑后觉得中南财的地理位置以及武汉这座城市发展的也还不错,于是在七月底的时候换学校,选择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考研经验教训:
因为大三下学期课程还挺多,所以在3—7月就没有投入到考研的学 习中,真正开始是从七月中旬放假后留校复习。从七月中旬开始每天的时间安排是上午英语、下午晚上专业课,政治是从八月底开始的。
英语:我本身是个英语渣渣,所以英语这一块儿的经验大家当做教训来看吧。
资料:恋恋有词、黄皮书、王江涛英语作文 、唐迟的长难句+阅读讲解视频
每天上午看2-3个单元单词的配套视频,第二天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单词,再学习新的单词,循环往复。然后开始看唐迟的长难句视频。大概到七月底结束了单词和长难句视频课的学习后开始做历年英语真题,然后对照唐迟的阅读视频进行消化。此后就一直刷阅读,到考前差不多刷了三遍。整个英语备考的过程中,我只准备了单词、长难句和阅读,对于其他题型,例如完形填空考前做了两篇、翻译考前做了几题、作文背了几篇范文但还是写不出来,于是在考前和同学一起买了一份作文模板套上去的,这里提到作文模板就多说几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谓的作文模板,老老实实自己去整理,学几个句型背几个句子写上去都比买的强!!!!还有就是很多经验贴会提到背王江涛的作文,这个方法我试过了,对我来说没有用,可能因为只是机械化的背诵默写,没get到句型句式,所以自己拿起笔写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建议选择背作文的同学一定不要只是盲目的背诵默写而已,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背,注意分析范文的结构句式,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够为你所用。
政治:
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风中劲草、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徐涛强化班视频
政治是从八月底开始的,每天晚上花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看精讲精练配套徐涛的讲解视频,每天听完课后做1000题上对应的题目,十月中旬左右才把精讲精练和1000题过完了一遍,此后就一直刷1000题,共刷了三遍左右,考前一个月做了肖四肖八和徐涛的八套卷的客观题进行模拟,主观题部分,因为专业课背诵量过多,所以就只背诵了肖四上的主观题答案,事实证明也是完全够用啦。
专业课:前面提到七月二十号左右换学校,着手买资料和参考书,差不多7.25左右拿到书本,就开始对书本就行熟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只把五本书各看了一遍,标注了书上的知识点,8.8号开始进入背诵的状态,每天早上背完单词后开始背诵专业课,中午吃完饭午休后做一套英语真题听相应的真题讲解后,又开始背专业课。政治精讲精练看完后,每天晚上的时间也用来背诵专业课,一直循环往复到考前。考前徐双敏老师的《公共管理学》没背,其他四本书各背了四遍。
20考研经验教训:
之所以选择二战,一方面是因为进入复试被刷,就差那么一点点,不甘心就这样和研究生失之交臂,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战备考过程中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手上没有offer,虽然还有企业来学校招聘,但我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没有方向,也不想随随便便先就业再择业,于是在经过了冷静的思考以及和家人商量后,选择了二战。
二战是七月初开始准备的。考虑到回家效率不高,六月中旬的时候就和同专业的同学在学校旁边找好了房子。毕业后就搬进去了,在收拾好东西、收拾好心情后,七月初开始进入复习状态。
时间安排:


英语:
资料:恋恋有词单词书、张剑黄皮书、唐迟、考虫、刘晓燕、唐静视频课)
反思一战时备考英语的状态,痛定思痛,把之前漏掉的全补回来。于是七月初开始每天上午背单词、听长难句视频课、完型课、翻译课(长难句听的是考虫、作文听了考虫、刘晓燕、翻译听的是唐静、完型听的是刘晓燕),待所有课听过之后,开始做真题,第一遍真题在做的过程中配套唐迟的阅读讲解一起食用,第二遍、三遍就是自己做,自己进行分析。翻译我专门在网上找了将历年翻译真题整理到一起的文档,打印下来配套唐静的视频食用,作文前期听老师的讲解,刘晓燕的课是教你怎样弄自己的模板,考虫的课也是教你怎么用类似的句型写不同的主题,可以综合食用,形成自己的模板,十一月份开始大概一周一篇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我当时是用批改网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政治:
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徐涛强化班视频
政治是从八月初开始的,每天花两个多小时看精讲精练配套徐涛的强化班视频课,每天晚上回到家洗漱完后,做当天的1000题。将所有课听完,1000题做完之后,就每天花睡前一个小时时间重复刷题,到考前1000题刷了五遍。临近考前市面上会会出现很多名师押题卷,我依旧只做了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主观题也还是只背了肖四的四套卷。政治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在后期重复刷题的过程中,我每天会抽半小时看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巩固客观题知识点的记忆(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其实就是知识点的浓缩版。)总之政治跟着肖大大一定不会错的!!!
专业课:
七月初学校通知换参考书,于是在官网公布参考书目后,就开始买书。相比19年,20年的参考书只有3本,瞬间觉得轻松了。(这里仅仅只是因为数量变少而感到轻松,虽然两本《公共管理学》保留了,但19年备考的时候徐双敏老师的《公共管理学》是作为补充用的,因为19年时间紧,任务重,就没背这本书,结果就是在19年的考试中考到了这本书上的一道简答题,如果…….但人生哪那么多如果呢)。于是书本买到后,就对书本进行了梳理,在正式背诵前,把书本看了三遍,看的过程中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做了标记,方便后期直接背诵记忆。到七月中旬开始背书,可考虑到两本《公共管理学》的章节和《管理学》差不多,就安排上午背诵管理学、下午背诵公共管理学。第一轮背诵花了四十多天完成。而后就一直循环往复的背诵,我的大概安排是前三四遍背诵打基础,一轮一轮的背过去,待大脑对知识点形成了一些记忆之后,第五、六、七遍时每天晚上花时间对当天背诵的知识点进行默写(默写的过程中大小标题也要写下来,有助于加深对每一章节知识点框架的理解),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间、很累,但对我来说还挺好用的,每个人情况不同,大家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这样做。背到第七八遍时,对知识点的记忆已经算是很深刻了,这个时候我选择了车轮式的背诵方法,也就是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知识点后再背诵新的知识点,加深强化记忆。之后就是一直背诵到考前,这个时候对知识点已经很熟悉了,方法什么的不重要了,保证持续的背诵以及对知识点的熟悉就可以了。
我的情况是到考前一共背了大概十三四遍,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一周可以背完三本书,但是我仍然会觉得自己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记住,相信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也会陷入这种自我怀疑的状态中,在我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自我怀疑的情绪影响到复习的状态,稳住心态,继续按部就班的学习,只要方向对了,方法适合自己,努力一定会有结果的。
给考公管的小伙伴推荐个很有用的公众号:“公共管理考研社”,这个公众号每天会分享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考研信息、调剂信息、学习资料以及每日一题(我觉得很有用)。每日一题会讲解答题思路、答题技巧、答案格式,我之前就是跟着这个公众号的每日一题来学习的,答题能力提升非常大,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另外,大家可以加一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群:799 927 961,群内学长学姐会分享备考经验和一些学习资料,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
考研路漫漫,没有捷径,需要大家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毕业于河南郑州某二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成绩中等,只拿过一次校级三等奖学金,四级442,六级未过(真英语学渣在此)。本科期间经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习上花的时间较少,对于考研这件事,一战时有一点跟风的成分在,但整个备考过程也没有划水,最终压线进复试,但没能成就逆袭的神话,复试被刷后,下定决心二战。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两次考研的经历。
两次初试成绩:

(ps:这里19年和20年科目代码不一样,是因为中南财大在20年的时候换了参考书,因此也换了相应的代码)
中南财大专业课参考书介绍:

择校过程:我原本是打算考华南理工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书和资料在三四月份就已经买好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综合考虑后觉得中南财的地理位置以及武汉这座城市发展的也还不错,于是在七月底的时候换学校,选择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考研经验教训:
因为大三下学期课程还挺多,所以在3—7月就没有投入到考研的学 习中,真正开始是从七月中旬放假后留校复习。从七月中旬开始每天的时间安排是上午英语、下午晚上专业课,政治是从八月底开始的。
英语:我本身是个英语渣渣,所以英语这一块儿的经验大家当做教训来看吧。
资料:恋恋有词、黄皮书、王江涛英语作文 、唐迟的长难句+阅读讲解视频
每天上午看2-3个单元单词的配套视频,第二天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单词,再学习新的单词,循环往复。然后开始看唐迟的长难句视频。大概到七月底结束了单词和长难句视频课的学习后开始做历年英语真题,然后对照唐迟的阅读视频进行消化。此后就一直刷阅读,到考前差不多刷了三遍。整个英语备考的过程中,我只准备了单词、长难句和阅读,对于其他题型,例如完形填空考前做了两篇、翻译考前做了几题、作文背了几篇范文但还是写不出来,于是在考前和同学一起买了一份作文模板套上去的,这里提到作文模板就多说几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市面上所谓的作文模板,老老实实自己去整理,学几个句型背几个句子写上去都比买的强!!!!还有就是很多经验贴会提到背王江涛的作文,这个方法我试过了,对我来说没有用,可能因为只是机械化的背诵默写,没get到句型句式,所以自己拿起笔写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建议选择背作文的同学一定不要只是盲目的背诵默写而已,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背,注意分析范文的结构句式,将这些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够为你所用。
政治:
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风中劲草、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徐涛强化班视频
政治是从八月底开始的,每天晚上花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看精讲精练配套徐涛的讲解视频,每天听完课后做1000题上对应的题目,十月中旬左右才把精讲精练和1000题过完了一遍,此后就一直刷1000题,共刷了三遍左右,考前一个月做了肖四肖八和徐涛的八套卷的客观题进行模拟,主观题部分,因为专业课背诵量过多,所以就只背诵了肖四上的主观题答案,事实证明也是完全够用啦。
专业课:前面提到七月二十号左右换学校,着手买资料和参考书,差不多7.25左右拿到书本,就开始对书本就行熟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只把五本书各看了一遍,标注了书上的知识点,8.8号开始进入背诵的状态,每天早上背完单词后开始背诵专业课,中午吃完饭午休后做一套英语真题听相应的真题讲解后,又开始背专业课。政治精讲精练看完后,每天晚上的时间也用来背诵专业课,一直循环往复到考前。考前徐双敏老师的《公共管理学》没背,其他四本书各背了四遍。
20考研经验教训:
之所以选择二战,一方面是因为进入复试被刷,就差那么一点点,不甘心就这样和研究生失之交臂,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战备考过程中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手上没有offer,虽然还有企业来学校招聘,但我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没有方向,也不想随随便便先就业再择业,于是在经过了冷静的思考以及和家人商量后,选择了二战。
二战是七月初开始准备的。考虑到回家效率不高,六月中旬的时候就和同专业的同学在学校旁边找好了房子。毕业后就搬进去了,在收拾好东西、收拾好心情后,七月初开始进入复习状态。
时间安排:


英语:
资料:恋恋有词单词书、张剑黄皮书、唐迟、考虫、刘晓燕、唐静视频课)
反思一战时备考英语的状态,痛定思痛,把之前漏掉的全补回来。于是七月初开始每天上午背单词、听长难句视频课、完型课、翻译课(长难句听的是考虫、作文听了考虫、刘晓燕、翻译听的是唐静、完型听的是刘晓燕),待所有课听过之后,开始做真题,第一遍真题在做的过程中配套唐迟的阅读讲解一起食用,第二遍、三遍就是自己做,自己进行分析。翻译我专门在网上找了将历年翻译真题整理到一起的文档,打印下来配套唐静的视频食用,作文前期听老师的讲解,刘晓燕的课是教你怎样弄自己的模板,考虫的课也是教你怎么用类似的句型写不同的主题,可以综合食用,形成自己的模板,十一月份开始大概一周一篇进行作文写作练习,我当时是用批改网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政治:
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徐涛强化班视频
政治是从八月初开始的,每天花两个多小时看精讲精练配套徐涛的强化班视频课,每天晚上回到家洗漱完后,做当天的1000题。将所有课听完,1000题做完之后,就每天花睡前一个小时时间重复刷题,到考前1000题刷了五遍。临近考前市面上会会出现很多名师押题卷,我依旧只做了肖四、肖八、徐涛八套卷,主观题也还是只背了肖四的四套卷。政治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在后期重复刷题的过程中,我每天会抽半小时看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巩固客观题知识点的记忆(好像是叫这个名字,其实就是知识点的浓缩版。)总之政治跟着肖大大一定不会错的!!!
专业课:
七月初学校通知换参考书,于是在官网公布参考书目后,就开始买书。相比19年,20年的参考书只有3本,瞬间觉得轻松了。(这里仅仅只是因为数量变少而感到轻松,虽然两本《公共管理学》保留了,但19年备考的时候徐双敏老师的《公共管理学》是作为补充用的,因为19年时间紧,任务重,就没背这本书,结果就是在19年的考试中考到了这本书上的一道简答题,如果…….但人生哪那么多如果呢)。于是书本买到后,就对书本进行了梳理,在正式背诵前,把书本看了三遍,看的过程中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做了标记,方便后期直接背诵记忆。到七月中旬开始背书,可考虑到两本《公共管理学》的章节和《管理学》差不多,就安排上午背诵管理学、下午背诵公共管理学。第一轮背诵花了四十多天完成。而后就一直循环往复的背诵,我的大概安排是前三四遍背诵打基础,一轮一轮的背过去,待大脑对知识点形成了一些记忆之后,第五、六、七遍时每天晚上花时间对当天背诵的知识点进行默写(默写的过程中大小标题也要写下来,有助于加深对每一章节知识点框架的理解),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间、很累,但对我来说还挺好用的,每个人情况不同,大家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这样做。背到第七八遍时,对知识点的记忆已经算是很深刻了,这个时候我选择了车轮式的背诵方法,也就是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知识点后再背诵新的知识点,加深强化记忆。之后就是一直背诵到考前,这个时候对知识点已经很熟悉了,方法什么的不重要了,保证持续的背诵以及对知识点的熟悉就可以了。
我的情况是到考前一共背了大概十三四遍,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一周可以背完三本书,但是我仍然会觉得自己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记住,相信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也会陷入这种自我怀疑的状态中,在我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自我怀疑的情绪影响到复习的状态,稳住心态,继续按部就班的学习,只要方向对了,方法适合自己,努力一定会有结果的。
给考公管的小伙伴推荐个很有用的公众号:“公共管理考研社”,这个公众号每天会分享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考研信息、调剂信息、学习资料以及每日一题(我觉得很有用)。每日一题会讲解答题思路、答题技巧、答案格式,我之前就是跟着这个公众号的每日一题来学习的,答题能力提升非常大,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另外,大家可以加一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群:799 927 961,群内学长学姐会分享备考经验和一些学习资料,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
考研路漫漫,没有捷径,需要大家持之以恒,坚持学习。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