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宝大象无形回复不显示,这里说,
未来空中作战图景,完全不可预测,所以多管齐下。
一种意见认为, 远战为主,所以,远程空空导弹攻击百公里外目标,目标机动性不如导弹,所以载机机动性意义不大,只有机载主动防御系统,包括电子战和激光对抗,才是载机生存基础。而这需要大电力供应和大空间,所以,高速 大航程 大空间是必要的,机动性要求降低,轰炸机反倒更合适,所以出现了B-21空优版。
进攻导弹也无须机头对准目标在,所以攻防机动性都用途不大。
别的意见认为, 近战为主,因为双方都隐性化,导致彼此发现距离近,隐性化对空空导弹影响剧烈,因为导引头能力低,隐身对导引头比对飞机传感器影响更大。 所以,双方会发生近距离空战, 而且导弹失效,只能机头对准目标发射机炮弹, 这样,机动应要求更高了。
所以,又出现了无人战斗机模式: 大型非隐身长途飞机携带无人战斗机, 战斗机靠加特林炮或金属风暴炮射击,不用战斗部,机动性可以到2-30个G,这样,波音747成为最好的无人机载机,因为可以在第五发动机架那样挂一架20吨级无人战斗机, 747退役后便宜量大。
这样,未来空战图景乱糟糟的,只能同步研发几个模式,超机动性无人战机用炮弹, 隐身有人机用远程导弹,空炸机空优型带主动对抗和攻击导弹,外加无人机蜂群,
NGAD只能是多平台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