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人 百 态
高 明 海 ( 文 档 1 3 9 )
之三
君壬与其妻:
据此君自己跟我讲,他是解放不久就参加工作的。开始是在农会里边干,在反右期间由于表现积极,就入党了。反右运动结束后,被相关部门以加强党对知识分子领导的名义,派到一所农村中心学校当了领导。但有趣的是,虽然他是教育界的一位老领导,但在他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却没正正规规进教室给学生上过课的记录,所以,他应当属“有军事指挥权而不用动枪、当校长而不会拿粉笔”的那类领导。
由于此君参加工作早,看得多,经历的运动也不少,所以很有些领导艺术。作为身处基层一线教育口的领导,睁眼闭眼都会涉及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话如果说不到点子上是很容易闹笑话的。他深谙此道,所以,除了在闲暇时他时常爱摆一些我们没经历过的那些历史事件外,但在具体的工作场合中他都是很少说话的,遇事他更不会主动表态。他讲话或表态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他非常熟悉的人说的又是他比较了解的事;另一种情况就是见议论的人多了,特别是见其中说话很有些分量的人都表明意向了,这时他才会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处事的好处是:事办成了,他脸上有光;事办砸了,自会有那“说话很有些分量的人”去圆场,具体责任不会要他承担,他充其量不过是负负领导责任而已。所以直到最后,他都是多少带着点光辉形象退休的。
不过,光辉归光辉,作为熟悉他的我,有些事我还得说说,就算是总结别人的经验吧。
他很会使用人,说白了,主要是他深知自己做不了也不可能去作具体事。他到上边开会回来,就会把具体事分到人,只要有人全权负责他就不管了;中途他也绝不干涉你,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你的事,对这种领导方法,用他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放牛还得放索”。他评价下属的工作时,往往会这样:如果你干好了,他就会说“这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下取得的成绩,成绩应该归功于党”;但如果你把事搞砸了,责任要由你自己承担,因为他会把这说成是“你没有好好地领会党的精神,没有依靠群众”;你说他聪明不聪明?但我认为聪明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狡猾,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角度不同而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那电影《南征北战》中不是有句台词也说“这是共军太狡猾了”吗?这就是他最值得我们后来者的学习之处。
他也有他的烦心处,他平时虽然在别的场合太不说话,但他时不时会在我的面前唉声叹气的,我这时往往会补上一句“咋个?又遭她理麻了”?每到这时,只要旁无别人他就会仔细地把他的“烦心事”说给我听。他之所以愿意说给我听,是因为我曾经帮他处理过他家的一些事,他更知道他家的那位一般人是说不动的,但如果由我出面去说,她还是会听得进去的。
说到他家那位,也就是我们那代人说的“老奶”,如果以“为人妻”的标准要求而言,我的评价是“的确‘不咋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既不会说话更办不成事的那种,不通常理还死犟死犟的。
他这位老奶,常人很少愿与其交往,因为她只能占便宜而绝对不能吃亏。要我归纳,她就属于一百顿饭,你哪怕请了她九十九餐,只要有一回没喊到她,她就会对你有莫大的意见,她总会去想:他到底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回回都少不了我,这次为什么不理我嘞?反过来,如果一百餐饭,前九十九回都不要理她,最后一餐再请她,她反而会说:“你看,他心里还是有我的嘛”!
在家中,她经常给自己的男人脸色看,即便在外人面前,仍然爱大句小句地训斥自己的男人,我看当属于缺乏教养之类。由于自己的男人平时不太多话,也不与自己的女人计较,当老奶的就越来越得脸,才形成了“老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家庭氛围。不过,这是男人惯出来的,实在是怪不得他人。
我认为,在夫妻关系方面,特别是对那种不通情达理的女人,她往往会从自己男人的第一次谦让中得出“他怕我”的结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的扭曲性格。所以,从维系家庭正常夫妻关系的角度讲,男人对那种不通情达理女人第一次的无理言行,是绝对不能过分谦让的,否则男人将在自己女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不但常常会被自己的女人大声呵斥,严重的还会造成被“揪耳朵”、“跪搓衣板”的恶果!
他的这位“老奶”还有一种与自己既是领导夫人又是在职教师的双重身份极为不相符的烂德行:既贪小便宜不说又还不识货!这是她的一个最致命的弱点。
我之所以有把握去他家帮其解围,正是利用了他夫人的这个致命弱点。每遇这种情形,我就会拿着看上去一大堆,但实际上值不了几个钱的泡粑,或是包上两包几乎打得死狗的那种硬邦邦的粗糙饼干,同时还得向她强调,这是他家男人买给她吃的,只是他一时太忙才叫我拿过来的!她只要见到有东西,那眉毛眼睛都笑成豌豆角来,连忙喊“坐、坐”还忙不迭地去泡茶,既然泡茶了,我坐下来“等品茶”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我知道她是个爱唠叨的主,只是平常不太有人去她家,她很难找到人说话,所以我断定不用我先开口,她自然会主动将那些她认为自己很有理、很重要,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常事抖根抖底地说给我听,这样我就能极为“正常地”谈自己的看法了,在我的解释与劝慰中,她会不断地用“哦”、“是”、“呕”的语调来表示自己应允的态度,那我的“阴谋”就达到了。
不过据我观察,倒是他夫妻双双退休后,男人又不玩棋牌,天天窝在家中,他俩倒还显得相安无事了,这不也是我们正常人期望的结果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愿他俩佬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君癸:
此人属于奴颜媚骨颇有些实用主义的贱皮子型,好像他全身那206块骨头,要是用民间的那种杆杆秤去称量的话,我估摩也不会超过四两重!
要论家庭,他又不属于缺吃少穿的那种贫困群体,反过来他家的经济实力还相当雄厚。改革开放后,他两口子凭借自己的辛苦劳作,攒下了不菲的家业,当时普通人家还不敢问津的家电产品他家都有了,且还是高档类型。
要论文化,他俩充其量也就属于“脱盲”类,但文化水准不高的人多的去了,却很难找到几个具有这种奴颜媚骨恶习的。
分析来分析去,我看只能归结于他对世事的认识问题,因为人的认识决定处事方法。
早先,他为了自己业务的需要,拼命去结交两个单位的相关人员,那可是时时处处都惦记着人家啊,把人家奉为座上宾。论年纪他们都属于同龄人,但凡过年过节,都会大包小包的,还有点挨脸搽面的奴颜状,上门去给人家“拜年”;后来他家业务转型了,在生意上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了,原先对别人的那种热情劲就几乎降到了冰点,突然就不再与这两家人往来了,甚至还因某事故意找其中一人的茬,闹得不可开交而结怨直至断绝往来;
但同时,出于他业务转型的需要,他又马上瞅准了电力部门,他仍然又去无缘无故的巴结别人,甚至还认了“亲家”。毫无疑问,由于秉性缘故,他仍然采用的是那种固定待人方式,几乎到了热得不能再热的程度。但过了几年,他家业务停业不做了,由于不再有所求,与该人的往来也就嘎然而止,也不管是不是“亲家”咯。
后来,这些人偶尔遇见我,只要一交谈,就会谈到他们的颇为伤心的历史教训。
发生在该人身上的这种事例还有几桩,但有些事我出于种种考虑。还是见好就收。
他这种为人处事的根源,前边我说了,实际上就是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就普遍而言,为我所用的处事方法谁都或多或少会采用的,只是到他的份上就显得太过于露骨,让当事人感到太失望、太懊悔了,从而对他产生怨气。
上边列举的十种人的种种事,说明世界上的事千千万万,林林总总;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态,各有各的活法。但必须得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为人的底线,不管这个底线是道德的也好,是法律的也罢,但起码要在民众的眼里过得去才行。否则你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另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全文完)
(2012年12月5日)
高 明 海 ( 文 档 1 3 9 )
之三
君壬与其妻:
据此君自己跟我讲,他是解放不久就参加工作的。开始是在农会里边干,在反右期间由于表现积极,就入党了。反右运动结束后,被相关部门以加强党对知识分子领导的名义,派到一所农村中心学校当了领导。但有趣的是,虽然他是教育界的一位老领导,但在他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却没正正规规进教室给学生上过课的记录,所以,他应当属“有军事指挥权而不用动枪、当校长而不会拿粉笔”的那类领导。
由于此君参加工作早,看得多,经历的运动也不少,所以很有些领导艺术。作为身处基层一线教育口的领导,睁眼闭眼都会涉及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话如果说不到点子上是很容易闹笑话的。他深谙此道,所以,除了在闲暇时他时常爱摆一些我们没经历过的那些历史事件外,但在具体的工作场合中他都是很少说话的,遇事他更不会主动表态。他讲话或表态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他非常熟悉的人说的又是他比较了解的事;另一种情况就是见议论的人多了,特别是见其中说话很有些分量的人都表明意向了,这时他才会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处事的好处是:事办成了,他脸上有光;事办砸了,自会有那“说话很有些分量的人”去圆场,具体责任不会要他承担,他充其量不过是负负领导责任而已。所以直到最后,他都是多少带着点光辉形象退休的。
不过,光辉归光辉,作为熟悉他的我,有些事我还得说说,就算是总结别人的经验吧。
他很会使用人,说白了,主要是他深知自己做不了也不可能去作具体事。他到上边开会回来,就会把具体事分到人,只要有人全权负责他就不管了;中途他也绝不干涉你,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你的事,对这种领导方法,用他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放牛还得放索”。他评价下属的工作时,往往会这样:如果你干好了,他就会说“这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支持下取得的成绩,成绩应该归功于党”;但如果你把事搞砸了,责任要由你自己承担,因为他会把这说成是“你没有好好地领会党的精神,没有依靠群众”;你说他聪明不聪明?但我认为聪明的另一种说法就是狡猾,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角度不同而已,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那电影《南征北战》中不是有句台词也说“这是共军太狡猾了”吗?这就是他最值得我们后来者的学习之处。
他也有他的烦心处,他平时虽然在别的场合太不说话,但他时不时会在我的面前唉声叹气的,我这时往往会补上一句“咋个?又遭她理麻了”?每到这时,只要旁无别人他就会仔细地把他的“烦心事”说给我听。他之所以愿意说给我听,是因为我曾经帮他处理过他家的一些事,他更知道他家的那位一般人是说不动的,但如果由我出面去说,她还是会听得进去的。
说到他家那位,也就是我们那代人说的“老奶”,如果以“为人妻”的标准要求而言,我的评价是“的确‘不咋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既不会说话更办不成事的那种,不通常理还死犟死犟的。
他这位老奶,常人很少愿与其交往,因为她只能占便宜而绝对不能吃亏。要我归纳,她就属于一百顿饭,你哪怕请了她九十九餐,只要有一回没喊到她,她就会对你有莫大的意见,她总会去想:他到底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回回都少不了我,这次为什么不理我嘞?反过来,如果一百餐饭,前九十九回都不要理她,最后一餐再请她,她反而会说:“你看,他心里还是有我的嘛”!
在家中,她经常给自己的男人脸色看,即便在外人面前,仍然爱大句小句地训斥自己的男人,我看当属于缺乏教养之类。由于自己的男人平时不太多话,也不与自己的女人计较,当老奶的就越来越得脸,才形成了“老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家庭氛围。不过,这是男人惯出来的,实在是怪不得他人。
我认为,在夫妻关系方面,特别是对那种不通情达理的女人,她往往会从自己男人的第一次谦让中得出“他怕我”的结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的扭曲性格。所以,从维系家庭正常夫妻关系的角度讲,男人对那种不通情达理女人第一次的无理言行,是绝对不能过分谦让的,否则男人将在自己女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不但常常会被自己的女人大声呵斥,严重的还会造成被“揪耳朵”、“跪搓衣板”的恶果!
他的这位“老奶”还有一种与自己既是领导夫人又是在职教师的双重身份极为不相符的烂德行:既贪小便宜不说又还不识货!这是她的一个最致命的弱点。
我之所以有把握去他家帮其解围,正是利用了他夫人的这个致命弱点。每遇这种情形,我就会拿着看上去一大堆,但实际上值不了几个钱的泡粑,或是包上两包几乎打得死狗的那种硬邦邦的粗糙饼干,同时还得向她强调,这是他家男人买给她吃的,只是他一时太忙才叫我拿过来的!她只要见到有东西,那眉毛眼睛都笑成豌豆角来,连忙喊“坐、坐”还忙不迭地去泡茶,既然泡茶了,我坐下来“等品茶”就顺理成章了。因为我知道她是个爱唠叨的主,只是平常不太有人去她家,她很难找到人说话,所以我断定不用我先开口,她自然会主动将那些她认为自己很有理、很重要,其实在我看来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常事抖根抖底地说给我听,这样我就能极为“正常地”谈自己的看法了,在我的解释与劝慰中,她会不断地用“哦”、“是”、“呕”的语调来表示自己应允的态度,那我的“阴谋”就达到了。
不过据我观察,倒是他夫妻双双退休后,男人又不玩棋牌,天天窝在家中,他俩倒还显得相安无事了,这不也是我们正常人期望的结果吗?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愿他俩佬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君癸:
此人属于奴颜媚骨颇有些实用主义的贱皮子型,好像他全身那206块骨头,要是用民间的那种杆杆秤去称量的话,我估摩也不会超过四两重!
要论家庭,他又不属于缺吃少穿的那种贫困群体,反过来他家的经济实力还相当雄厚。改革开放后,他两口子凭借自己的辛苦劳作,攒下了不菲的家业,当时普通人家还不敢问津的家电产品他家都有了,且还是高档类型。
要论文化,他俩充其量也就属于“脱盲”类,但文化水准不高的人多的去了,却很难找到几个具有这种奴颜媚骨恶习的。
分析来分析去,我看只能归结于他对世事的认识问题,因为人的认识决定处事方法。
早先,他为了自己业务的需要,拼命去结交两个单位的相关人员,那可是时时处处都惦记着人家啊,把人家奉为座上宾。论年纪他们都属于同龄人,但凡过年过节,都会大包小包的,还有点挨脸搽面的奴颜状,上门去给人家“拜年”;后来他家业务转型了,在生意上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了,原先对别人的那种热情劲就几乎降到了冰点,突然就不再与这两家人往来了,甚至还因某事故意找其中一人的茬,闹得不可开交而结怨直至断绝往来;
但同时,出于他业务转型的需要,他又马上瞅准了电力部门,他仍然又去无缘无故的巴结别人,甚至还认了“亲家”。毫无疑问,由于秉性缘故,他仍然采用的是那种固定待人方式,几乎到了热得不能再热的程度。但过了几年,他家业务停业不做了,由于不再有所求,与该人的往来也就嘎然而止,也不管是不是“亲家”咯。
后来,这些人偶尔遇见我,只要一交谈,就会谈到他们的颇为伤心的历史教训。
发生在该人身上的这种事例还有几桩,但有些事我出于种种考虑。还是见好就收。
他这种为人处事的根源,前边我说了,实际上就是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就普遍而言,为我所用的处事方法谁都或多或少会采用的,只是到他的份上就显得太过于露骨,让当事人感到太失望、太懊悔了,从而对他产生怨气。
上边列举的十种人的种种事,说明世界上的事千千万万,林林总总;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态,各有各的活法。但必须得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为人的底线,不管这个底线是道德的也好,是法律的也罢,但起码要在民众的眼里过得去才行。否则你就成了人们眼中的另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全文完)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