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慈善家做善事,连受恩对象是谁都不知道,他们做善事不图回报,只求自己心安;也有一些人,做了一点点好事,就到处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只要别人不感恩,心里就记恨对方。
心里有利可图,这样的施恩不是真正的施恩。
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土,梁武帝很快召见了他。梁武帝问:“我即位以来,建庙修庙,诵经供佛,供养僧人无数。请问我有什么功德呢?”
达摩回答:“无功无德,就像影子,你说他有,他就没有。”梁武帝听了,很不开心,又问达摩:“怎么才算有功德呢?”达摩回答:“要洁净完满的得道者才有,但是世间很少有这样的人。”
梁武帝听了,心中很是不愉快,就把达摩赶走了。
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想起来曾经和达摩祖师的对话,说:“我虔诚供养三宝,建庙修寺,但是达摩却说我没有积累功德。这是为什么呢?”
志公大师回答:“皇上,您本来是有功德的,但是老是挂在嘴上,要人称赞,这就是刻意贪求功德,功过相抵,那也就没有了。”
听了志公大师的话,梁武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的赶走了一位得道高僧。
无私的奉献是最稀有也是最珍贵的,一个懂得施恩惠给别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人才是伟大的。如果一个人给予别人恩惠是为了回报,那这个人不是无私的人,他帮助别人的本意也变了质。
正所谓“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不经意间种下的善因,终有一天会结出善果。古人主张行善不欲人知,你暗暗里做好事、积阴德,虽然没有人知道,但却是真实的在积累和增长。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你行善、积德,就算福还不到,祸却已经远去了。而福气,早晚也会来的,来得越晚,福气就越大。


心里有利可图,这样的施恩不是真正的施恩。
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土,梁武帝很快召见了他。梁武帝问:“我即位以来,建庙修庙,诵经供佛,供养僧人无数。请问我有什么功德呢?”
达摩回答:“无功无德,就像影子,你说他有,他就没有。”梁武帝听了,很不开心,又问达摩:“怎么才算有功德呢?”达摩回答:“要洁净完满的得道者才有,但是世间很少有这样的人。”
梁武帝听了,心中很是不愉快,就把达摩赶走了。
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想起来曾经和达摩祖师的对话,说:“我虔诚供养三宝,建庙修寺,但是达摩却说我没有积累功德。这是为什么呢?”
志公大师回答:“皇上,您本来是有功德的,但是老是挂在嘴上,要人称赞,这就是刻意贪求功德,功过相抵,那也就没有了。”
听了志公大师的话,梁武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真的赶走了一位得道高僧。
无私的奉献是最稀有也是最珍贵的,一个懂得施恩惠给别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人才是伟大的。如果一个人给予别人恩惠是为了回报,那这个人不是无私的人,他帮助别人的本意也变了质。
正所谓“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不经意间种下的善因,终有一天会结出善果。古人主张行善不欲人知,你暗暗里做好事、积阴德,虽然没有人知道,但却是真实的在积累和增长。
曾子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你行善、积德,就算福还不到,祸却已经远去了。而福气,早晚也会来的,来得越晚,福气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