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01
如果把《神雕》里的女子用色彩来比喻——
小龙女清丽绝俗,是不可直视的白。
郭芙骄纵蛮横,是娇艳耀眼的红。
郭襄豁达豪爽,是翠嫩的明黄。
程英,则向来是一抹淡淡的青,淡的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她的存在,像是远山的颜色。
纵观《神雕》全篇,金庸重笔写杨过与小龙女的情感纠葛,写他独臂的孤独,一个人在大海的潮汐间练剑,带着鬼脸面具不愿示人。
神雕大侠,神龙不见尾。
但我总觉得杨过这个男一号不够立体,让我感觉不到他气息的存在,那份孤独似有又漂浮。
一个配角程英,知书达理、情深不殇、温文婉雅,在《神雕》的群芳中,却似墙角的一枝梅,独自暗香来。
花不语,春自伤。
我觉得,程英是金庸无意间写活的一个配角。
如果不是郭襄的出现,整部《神雕》,我独爱程英。
金庸写东西,有他的一套,开篇总是绕着山路十八弯,让主人翁姗姗来迟。
就像唱大戏,首先出场的是跑龙套,热热闹闹,锣鼓喧天一翻,才拉开帷幕。
程英就出现在开篇。
因为是配角,没有过多的对她身世的介绍,一笔带过说明她父母早亡,寄养在嘉兴的姨丈陆立鼎的家里。
也许正是从小寄人篱下,让她饱受人间的冷暖,磨灭了同龄小孩惯有的顽皮,她与同是九岁的表妹陆无双相比,显得异常地知悉人情世故。

02
程英与杨过的相识,要追溯到很早很早的那一天。
赤练仙子李莫愁前来陆家庄寻仇,誓要杀得陆家片甲不留。
墙上赫然印着十三个手掌印,便是把陆家的两个小孩也算了进去。
就像大幕当开,在这里出场的女孩,陆无双、程英、郭芙,冥冥之中,便都与杨过有了纠葛。
小时候,程英便是一个温和的女子。
姨父临死前要将救命的锦帕给程英,她看出姨妈不愿,便将锦帕递给了表妹,武家兄弟掷花给她,表妹不开心,她便将花递了过去。
小小年纪的她,便已有了姐姐的风范。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程英即使寄人篱下,有姨父的疼爱,一生应也会平平静静地生活和老去。
或许还能寻得一良人,温和幸福地共度余生。
可是,李莫愁的出现,让她和陆无双的人生就此改写。
程英被黄药师所救,成为了她最后一个弟子,陆无双却被李莫愁抓去。
于是,她余下的所有人生信条,便是搭救陆无双。
出了桃花岛,便是一路南寻,在杨过和陆无双,“傻蛋、媳妇”的互相打趣中,她不知道从何时起便一直默默地跟了一路。
程英,就像是隐匿在人后的一个影子,等到杨过大难临头,才现身搭救,之后便是隐身而退,不争不抢。
她的武功不算高,能够不被李莫愁发现,必定是用尽了小心。
这一路上,她看着他搭救表妹,看着他们共同抗敌,看着他善良深情,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地沉沦于他。
他明明就是一个乖戾的小子,她却在箫声中将他比作了君子。

03
《神雕》中的女子,除了小龙女,遇到杨过,爱上杨过,都会被逼入万劫不复的伤心境地。
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襄、程英、甚至郭芙,莫不如是。
一直觉得黄药师是个妙人,不但自身才华横溢,俊采风流,连跟他有一点相关的人,都似乎沾上了这股仙气。
黄蓉自不待言,小东邪郭襄的那一份灵动让多少人念念不忘。
程英,作为黄药师的徒弟,更是将一种沉静、美好发挥到了极致,似潭清幽的湖水,令人赏心悦目、甘之如饴。
一见杨过误终生?
误之所以成误,指向的就是一个无果的结局。
公孙绿萼用性命成全这份痴心,不用看着杨过爱小龙女,用一死留下一个只属于自己和他的故事。
陆无双有那一路的嬉笑打闹,那个时候是没有小龙女的,她用一个“傻蛋”的称谓守着只有他俩的回忆。
郭襄用“天涯思君不可忘”在江湖传说里、在峨眉剑法中刻下她的相思。
而且在郭襄的心里,他是风陵渡那夜的神雕大侠,是摘下面具时风神俊逸的大哥哥,是给她三枚金针、赠她漫天烟花的人,然后才是牵着白衣女子翩然而去的伤心背影。
郭芙和完颜萍也就不提了。
这些女子,都与杨过有过一段故事,当时年少,当时轻狂,当时以为这是可以终老的爱情。
可是程英呢,幼时与杨过相识,成人后暗中帮助他和陆无双时也只是匆匆一瞥。
待到竹林的茅屋里,陆无双过来揭开她的丑脸面具时,程英这才以本来的容貌在全书正式登台。
程英一生的剧情,便是在这里大放异彩。
板床木凳,俱皆简陋,四壁萧然,却是一尘不染,清幽绝俗。
床边竹几上并列着一张瑶琴,一管玉箫。
茅屋简陋,但是整洁舒服;饭菜朴素,但是满口清香。
一袭青衫,道不尽的嫣然风姿。
可程英这成年后与杨过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相见,便是“泪眼问花花不语”。

04
那天,那个少年偶然经过这湖边。
许是累了,便在这碧色湖里洗了把脸;许是渴了,便双手捧起这清甜的湖水解渴。
歇息片刻后,继续赶路,忧心忡忡地踏上寻找姑姑的旅程,仅此而已。
但自此这湖水却微现波澜,有了牵挂。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01
如果把《神雕》里的女子用色彩来比喻——
小龙女清丽绝俗,是不可直视的白。
郭芙骄纵蛮横,是娇艳耀眼的红。
郭襄豁达豪爽,是翠嫩的明黄。
程英,则向来是一抹淡淡的青,淡的让人几乎感受不到她的存在,像是远山的颜色。
纵观《神雕》全篇,金庸重笔写杨过与小龙女的情感纠葛,写他独臂的孤独,一个人在大海的潮汐间练剑,带着鬼脸面具不愿示人。
神雕大侠,神龙不见尾。
但我总觉得杨过这个男一号不够立体,让我感觉不到他气息的存在,那份孤独似有又漂浮。
一个配角程英,知书达理、情深不殇、温文婉雅,在《神雕》的群芳中,却似墙角的一枝梅,独自暗香来。
花不语,春自伤。
我觉得,程英是金庸无意间写活的一个配角。
如果不是郭襄的出现,整部《神雕》,我独爱程英。
金庸写东西,有他的一套,开篇总是绕着山路十八弯,让主人翁姗姗来迟。
就像唱大戏,首先出场的是跑龙套,热热闹闹,锣鼓喧天一翻,才拉开帷幕。
程英就出现在开篇。
因为是配角,没有过多的对她身世的介绍,一笔带过说明她父母早亡,寄养在嘉兴的姨丈陆立鼎的家里。
也许正是从小寄人篱下,让她饱受人间的冷暖,磨灭了同龄小孩惯有的顽皮,她与同是九岁的表妹陆无双相比,显得异常地知悉人情世故。

02
程英与杨过的相识,要追溯到很早很早的那一天。
赤练仙子李莫愁前来陆家庄寻仇,誓要杀得陆家片甲不留。
墙上赫然印着十三个手掌印,便是把陆家的两个小孩也算了进去。
就像大幕当开,在这里出场的女孩,陆无双、程英、郭芙,冥冥之中,便都与杨过有了纠葛。
小时候,程英便是一个温和的女子。
姨父临死前要将救命的锦帕给程英,她看出姨妈不愿,便将锦帕递给了表妹,武家兄弟掷花给她,表妹不开心,她便将花递了过去。
小小年纪的她,便已有了姐姐的风范。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程英即使寄人篱下,有姨父的疼爱,一生应也会平平静静地生活和老去。
或许还能寻得一良人,温和幸福地共度余生。
可是,李莫愁的出现,让她和陆无双的人生就此改写。
程英被黄药师所救,成为了她最后一个弟子,陆无双却被李莫愁抓去。
于是,她余下的所有人生信条,便是搭救陆无双。
出了桃花岛,便是一路南寻,在杨过和陆无双,“傻蛋、媳妇”的互相打趣中,她不知道从何时起便一直默默地跟了一路。
程英,就像是隐匿在人后的一个影子,等到杨过大难临头,才现身搭救,之后便是隐身而退,不争不抢。
她的武功不算高,能够不被李莫愁发现,必定是用尽了小心。
这一路上,她看着他搭救表妹,看着他们共同抗敌,看着他善良深情,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地沉沦于他。
他明明就是一个乖戾的小子,她却在箫声中将他比作了君子。

03
《神雕》中的女子,除了小龙女,遇到杨过,爱上杨过,都会被逼入万劫不复的伤心境地。
陆无双、公孙绿萼、郭襄、程英、甚至郭芙,莫不如是。
一直觉得黄药师是个妙人,不但自身才华横溢,俊采风流,连跟他有一点相关的人,都似乎沾上了这股仙气。
黄蓉自不待言,小东邪郭襄的那一份灵动让多少人念念不忘。
程英,作为黄药师的徒弟,更是将一种沉静、美好发挥到了极致,似潭清幽的湖水,令人赏心悦目、甘之如饴。
一见杨过误终生?
误之所以成误,指向的就是一个无果的结局。
公孙绿萼用性命成全这份痴心,不用看着杨过爱小龙女,用一死留下一个只属于自己和他的故事。
陆无双有那一路的嬉笑打闹,那个时候是没有小龙女的,她用一个“傻蛋”的称谓守着只有他俩的回忆。
郭襄用“天涯思君不可忘”在江湖传说里、在峨眉剑法中刻下她的相思。
而且在郭襄的心里,他是风陵渡那夜的神雕大侠,是摘下面具时风神俊逸的大哥哥,是给她三枚金针、赠她漫天烟花的人,然后才是牵着白衣女子翩然而去的伤心背影。
郭芙和完颜萍也就不提了。
这些女子,都与杨过有过一段故事,当时年少,当时轻狂,当时以为这是可以终老的爱情。
可是程英呢,幼时与杨过相识,成人后暗中帮助他和陆无双时也只是匆匆一瞥。
待到竹林的茅屋里,陆无双过来揭开她的丑脸面具时,程英这才以本来的容貌在全书正式登台。
程英一生的剧情,便是在这里大放异彩。
板床木凳,俱皆简陋,四壁萧然,却是一尘不染,清幽绝俗。
床边竹几上并列着一张瑶琴,一管玉箫。
茅屋简陋,但是整洁舒服;饭菜朴素,但是满口清香。
一袭青衫,道不尽的嫣然风姿。
可程英这成年后与杨过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相见,便是“泪眼问花花不语”。

04
那天,那个少年偶然经过这湖边。
许是累了,便在这碧色湖里洗了把脸;许是渴了,便双手捧起这清甜的湖水解渴。
歇息片刻后,继续赶路,忧心忡忡地踏上寻找姑姑的旅程,仅此而已。
但自此这湖水却微现波澜,有了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