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23日漏签0天
戴立忍吧 关注:495贴子:4,487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戴立忍吧
>0< 加载中...

『我们都爱Leon』影像,可以改變現實!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影像,可以改變現實!── 戴立忍與《不能沒有你》
文‧郭麗娟 2009 10
今年第11屆台北電影獎,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不僅奪下最受矚目的百萬首獎,更包辦最佳男主角、男配角與媒體推薦獎,這是他繼2002年以短片《兩個夏天》獲頒百萬首獎後再度獲獎,創下台北電影節的新紀錄。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片同時跨入全球,獲頒日本SKIP CITY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第30屆南非德班國際影展最佳影片、義大利ALBA影展特別獎,並確定代表台灣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選。
《不》片改編自2003年一則「父親抱著稚女跳天橋」的真實社會事件──被認定是歹徒的父親,抱著被認為無辜遭挾持的女兒,驚險地攀在台北車站前的天橋護欄外,高聲吶喊:「社會不公平啦!社會不公平啦!」作勢跳下時,超過6家電視台SNG車在現場直播,過程長達40分鐘;但兩天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家媒體關注這對父女的下落。
2005年,影劇工作者陳文彬(《不》片的製作人兼男主角)讀報給在醫院待產的太太聽,恰巧讀到一篇南部地方記者所撰寫關於這對父女的後續報導,便將報導整理成一份大綱拿給戴立忍看,果然引發戴導的好奇:「原來聳動的新聞背後,有這麼一段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一個靠打零工維生的單親父親與女兒相依為命,直到女兒屆臨入學年紀,沒有監護權的父親為了替女兒報戶口疲於奔波,幾度遠從高雄風塵僕僕騎機車北上求助同鄉立委,但從中央官員到地方公務員,大家口口聲聲會盡力幫忙,卻敷衍著讓事情空轉。他想去總統府「陳情」,還沒接近就被便衣憲兵盯上,在高喊「我要見總統!」時被強制驅離,最後被迫走上天橋「搏命申冤」。
這種無產階級「跳天橋」式的怒吼,下場是父親入獄、女兒則被安置在寄養家庭中。父女離散兩年後,終於峰迴路轉:冰冷法律無法解決的困境,卻因小女孩「從此不肯開口說話」,讓社會局束手無策,終於主動將孩子送回父親身邊,影片就在父女靜默而內心澎湃的對望中結束。


2025-05-23 23:58:47
广告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剝開迷障,直透人心
「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媒體虛構出來的世界裡,所有表面的現象與衝突,都被廉價地一再放大、一再消費,但深層的、內在的癥結卻沒有人追究,也沒有人關心。社會大眾便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認知、進而曲解我們存在的真實世界。」從陳文彬的兩頁大綱開始,戴立忍開始了歷時一年半的劇本寫作。
電影中的故事已經過大幅修改,「這部電影不只是台灣的故事,也是世界上所有法治國家都會發生的。」為了避免視覺性的裝飾,他選擇以幾近紀錄片的黑白電影手法拍攝,希望觀眾更能專注地感受電影所要傳達的──層層法律和制度構築的人為迷障,究竟是人民的保護傘,還是苦難枷鎖?
「我想拍出真實台灣的樣貌。」戴立忍希望透過影像,讓大眾省思,與我們共存在這塊土地的其他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他們渴求的是什麼?害怕的是什麼?故事中的主角武雄,木訥而卑微,他存在的唯一希望就是他的女兒,他只想和女兒在一起、陪她長大。
「親子關係是人類社群最基礎的一層,家庭由此出發,之後才有社會、國家、世界,整個人類社會文明就是奠基在親情之上。」戴立忍強調:「如果法律可以粗暴地拆散人類最純粹的親情,這樣的制度是否出了問題?」
正如馬英九總統曾在今年年初對全國公務員喊話,期許公務員不要以「依法行政」作為保守卸責的藉口,應有像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的慈悲心,隨時思考如何幫助人民解決問題。這正是《不》片的最主要訴求,戴立忍也希望公務人員在處理民眾事務時,都能多一分設身處地的「同理心」。
儘管探究的是大議題,但戴立忍處理的手法細膩而敦厚,片中處處流露一種溫柔悲憫的感情,遠比大聲控訴更有力、更撞擊人心,也顛覆了戴立忍向來給外界-有稜有角的「酷」形象。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叛逆青春中的避風港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科班出身、一身戲膽的戴立忍,從舞台劇、廣告、電視劇到電影,除了演出還編劇、執導,甚至自己做後製剪接,橫跨多元表演媒材,不同角色的詮釋、幕前幕後都能毫無障礙地切換,而且每一項都十分成功。那麼,他的真實人生又是怎樣的一種面貌?
戴立忍,1966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任中學訓導主任的父親,對小孩施以嚴格的斯巴達教育。3歲那年,他因為穿拖鞋分不出左右腳,被父親狠打後關在門外,任他哭喊至嘶啞都不應門,最後被實在看不下去的鄰居阿姨接回家住。
父親嚴禁孩子們玩遊戲、甚至不准讀課外書,還常命令他們打掃村裡的巷道、充當水泥工修補自家牆壁,小小雙手因此長滿厚繭。但父子間也有溫馨時刻──喜歡釣魚、看電影的父親,常會帶著他們去看電影。
就像許多外省公教家庭一樣,小學2年級,戴立忍隨著父親遷居高雄,又前後搬過4次家。嚴苛的教育方式、不斷變動的生活環境,讓他始終缺乏一種定錨的歸屬感。對他而言,電影院反而是更安全、更熟悉的空間,在這裡他可以徹底放鬆,同時透過五光十色的電影來認識這個世界。
「當時我把全部的零用錢都拿去看電影,打開報紙的電影版,每部都看過!」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好萊塢007系列諜報片、大卡司合拍的瘋狂賽車片《砲彈飛車》、恐怖片《生人勿近》、香港邵氏武俠片、台灣自製的神怪片《觀世音大戰雙頭龍》等等。
國中時,住家左邊是書局,右邊是小說漫畫出租店,每天都可以偷溜到左鄰右舍看書;國二那年,當叛逆的他強壯到可以和父親對峙時,就和哥哥離家出走「寄宿」同學家,從此和父親形同陌路。
回首這段叛逆青春,已過不惑之年的戴立忍淡淡地說,父親是在戰火中從大陸甘肅流亡到印度的學生,幾年後隻身來台,舉目無親,自師大畢業後自願派任台東,擔任新港國中訓導主任,他雖能體諒父親因戰亂流離所造就的鐵漢性格,但父子互動依舊冷淡而生疏。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滄桑滋味
年少時著迷於電影,國中時和一群死黨構思拍電影,高中看了《七個畢業生》後,也曾萌生將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的想法。然而,叛逆個性讓他的高中生涯波折不斷,被死當轉學後,又因與教官起衝突再度被迫轉學,最後勉強從高雄建工中學夜間部畢業。在建工半工半讀的日子裡,他當過書籍推銷員、隨車小弟、酒店服務生。
當兵前,戴立忍有段深刻戀情,「當時規劃等我退伍後一起上台北,我念電影,她念政治,因為她想當外交官。」他到金門服役的第2個月,女友在台灣不幸遭意外奪走性命,獲知消息後,軍中長官擔心他做傻事,居然將他獨自軟禁在暗無天日的坑道裡長達兩星期,天天靠著同袍送飯時挾帶的高粱酒麻醉自己,「後來的一年半服役期間,是我人生最困惑的時候,感覺整個生命失去了方向。」
退伍後,戴立忍考進國立藝術學院,但他桀驁依舊,因為抗議校方不公平,以致大一主修被死當,延畢第6年時,寫下了他的畢業作《年少輕狂》,從此開始展現才華。
《年少輕狂》描寫一群高中畢業後在等待兵役通知的年輕人,因為入伍日期不確定、無事可做,只好糜爛、頹廢地混日子。這種因徵兵制度「被迫空白的青春」,在校內演出後反應熱烈,有人提議到校外售票演出,因為需要經費,在學姊提醒下參加徵選,1994年獲文建會優良劇本獎。看著作品在皇冠小劇場演出時,戴立忍表示:「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摸對方向了。」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硬裡子、硬作風
畢業後進入演藝圈,因為外型及演技出眾、孤傲中還帶點冷鬱,戴立忍很快成為新生代看好的演員。1999年以電影《想死趁現在》獲頒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2000、2002年又分別以公視人生劇展《濁水溪的契約》、《月光》,兩度奪下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
身為演員,對於該如何看待劇中的角色扮演、要「投入」或是「抽離」等問題,戴立忍巧妙譬喻──「劇本」是大綱,「演員」在單一鏡頭中的表演像寫一個字,「剪接」則是將一個個「字」組織成動人的篇章,並且「有無數種組合的可能。」他認為,「剪接」才是影視創作中,最核心且重要的環節。
儘管被譽為「台版梁朝偉」,但戴立忍始終拒絕「明星」光環,近幾年和小他18歲的當紅女星桂綸鎂傳出戀情後,還有人認為兩人的「身價」不相稱。
戴立忍在兩年前接受Cheers雜誌採訪時也表示,對於演員這個工作,「我是很邊緣的。邊緣是我一種保持自己姿態跟方向的方式。」因為不肯隨波逐流,常被媒體貼上「難搞」、「不好相處」的標籤。
然而,在跟主流保持一定距離的同時,他也不諱言希望能改變、引導主流。「好導演一定要跟主流觀眾互動,就像我小時候是從商業電影開始看起,也希望自己回到觀眾的眼光、貼近觀眾的喜好,我相信,這兩者是可以取得平衡的。」


  • AMITY1205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用「糖衣」包裹「理念」
7年前,戴立忍參與電影《雙瞳》演出,這是台灣電影首次與美國哥倫比亞公司合製的驚悚片,完全依國際主流商業電影思維進行製作,導演陳國富有如種下一顆種子,參與過《雙瞳》的人,對電影的思考都有了轉變,譬如後來拍出《詭絲》的蘇照彬、拍出《海角七號》的魏德聖等,而戴立忍則在2002年受邀執導由香港出資在台灣攝製的商業劇情長片《台北晚九朝五》,這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當年台灣難得見到的商業片題材作品。
戴立忍表示,當年接拍《台北晚九朝五》,就是想看香港人怎麼操作電影,「他們的思考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把電影當成導演個人的作品,他們卻當成大眾化商品,永遠考量要怎麼面對觀眾。」
完全不同的思考邏輯與拍攝手法,讓戴立忍坦承:「那是個導演的魔鬼訓練營,不僅改變了我對電影的看法,也訓練我作為電影導演的技術與溝通能力。」
2003年,他以兩岸題材《射距2,300米》順利申請到新聞局的1,000萬元輔導金,可惜當時兩岸合拍風氣未盛,苦籌不到拍攝所需的8,000萬元資金,在輔導金1年期滿後宣告放棄,不但要原數奉還,還被罰款100萬元,再加上利息,總共損失了180萬元!
為了還債,他接演電視劇《白色巨塔》造成轟動,但他不想趁熱「搶錢」,反倒又回歸沈寂。兩年前,戴立忍為了這部《不能沒有你》,再次四出奔走借錢,在負債數百萬元的壓力下,終於完成影片,並且一鳴驚人。
對於這次的成功,戴立忍表示,1990年之後,台灣電影與主流觀眾漸行漸遠,關鍵不在於題材是否冷僻,而是說故事的方式。他強調:「我相信說故事的技巧就是一切。它是一種糖衣,可以把苦苦的藥包起來,只要口感是好的,就可以把任何東西送進觀眾腦子裡,我一直很注重鍛鍊這種技巧。」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戴立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