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ten吧 关注:31贴子:823

回复:吾的作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7送吴君序
  
我十八九岁的时候读古书,拿起笔写天下之事。有人拉着我的衣服告诉我说:“天下本来就没有人(在为国事奔波),小心不要(乱)说话。”我却怒斥他说:“不对!怎么会没有人呢?”踏入社会五六年,我乘着破旧的车子在京城里到处奔走,观察当权人物的言论和态度。又有人拉着我的衣服告诉我说:“这天下还有人在为国事奔波,哪里用得着你?”我却又怒斥他说:“不对!哪有人在为国奔波啊?”(我)刚开始的时候否定(没有人在为国奔波),是不知道那样的人是没有的,后来否定(有人在为国奔波),是不相信那样的人是有的。
我在东西南北四方做客,在大海上游历,但是我的心茫茫然,目光迷离模糊;乘着一只小船在大浪中回旋,大风大浪乱吹乱打,我的魂魄都吓散了,怪鸟在空中悲哀地鸣叫,暮色昏暗,我找寻人们所说的奇虬、巨鲸、大珠、空青这四件宝物最终一无所获。我停下了,回到陆地上。心停止不跳了、眼睛合上了,形体干枯如同生命垂危,颓唐疲乏无力不胜负担。
然而有人敲我的门,把四件奇异之宝的情况告诉我,我十分怀疑,一分相信。(如果是)十分怀疑,一分相信,那就表明一个人的志向已经被忘却了,忘记了自己的志向那么想让他惊讶就很难了。如果要劝他再到大海上去寻宝的话,他一定会面露恐惧之色。想凉快就该喝冰水,想取暖就该找热炭,想与朋友断绝关系就该耐住寂寞,想要得到朋友就该振作起来,这不也很顺理成章吗?为什么吴君你要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将热炭投到我的心中来呢?料想是老天让我不顺利,凡是我所追求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平坦顺利的,开始时候的否定是错了的!接着的否定又错了!
吴君你的到来,是老天爷将冰和炭交错地扔到我心中来啊。吴君你请求前往,怕是又要到大海上去了吧?倘若你看见孤独的在大海上划着小船的年轻人,写信来告诉我,我一定会请求再次前往。



19楼2010-03-12 15:30
回复
    98李斯论
    苏东坡说李斯用荀子的学问扰乱天下,这是不对的。秦朝扰乱天下不是靠李斯,李斯也不曾用荀子的学问来侍奉秦国国君。
    在秦中期的时候,秦孝公即位,得到了商鞅并任用了他。商鞅教秦孝公烧了《诗经》、《尚书》,明确了法令,定下了藏奸不告之罪和连坐之罪,禁止了离开自己的诸侯国到别国游说以求得官职的人。利用秦国的有利地形,采用他的法令,富强了好几代,吞并了其他诸侯国,到了秦始皇统治的时期。秦始皇统治的时期(不过是)全用了商鞅的法令而已。虽然李斯帮助他,说它方便有利,(但)越发造成了秦国的混乱。
    但假使李斯不说它有利,秦始皇本来就自己执行它们而不感到满足,为什么呢?秦国情愿采取苛酷的统治,习惯于采用严刑峻法已经很久了,这是他的后代君王所习惯并认为是好的做法。李斯迎合、探究秦始皇、秦二世的心思,不这样做就不能符合残暴放纵的君主的心意,扩大君王对他的宠信,因此李斯完全放弃了他的老师荀子的学说,而采用了商鞅的学说,扫去了秦国三代先王的仁义之政,而一切采用放任自己的做法来治理国家。烧了《诗经》、《尚书》,囚禁了读书人,废除了三代先王的法令,推崇监督和责罚,这不是李斯在推行他的学说,不过是迎合时事罢了。假设他遇到的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李斯将不会采用这样的治国之法,不是他推行仁义,也只是因为迎合时事罢了。
    我认为善于窥探君王的内心,完全用委曲、变化的方法跟随是数的喜好的臣子,他的为人是特别让人害怕的,很可怕的!
    


    20楼2010-03-12 15:30
    回复
      99张益州画像记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说,有敌寇骚扰边境。边地守军夜里乱哄哄,乡野不见居住的百姓。谣言流传,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正要传令选派将帅,皇帝说:“不要酿成乱子,不要助成变乱。大家纷纷传言,我的意志自定。外乱还没有兴起,乱子却将从内部发生。对这事,既不能用法令去禁止,又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只需派我手下的一两位大臣去处理就行。谁能胜任这种既文又武、既不文又不武的事情,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于是大家推荐:”张公方平就是这样的人。”皇帝说;“行!”张公以侍奉父母为理由推辞,皇帝不同意,他就出发了。冬十一月,到达蜀地。到达的那一天,他就命令边防驻军撤回原地,撤除守备的设施,并派人遍告各郡县的长官:“敌寇来了有我对付,不用辛劳你们。”第二年正月初一,大家庆贺节日象往常一样,蜀地从此平安无事。又过了一年,正月,大家互相商量要把张公的画像挂在净众寺。张公不能禁止。 


      21楼2010-03-12 15:30
      回复
        眉阳人苏洵对大家说:“没乱容易治理,已乱也容易治理。有乱的萌芽,而乱事又还没有发生,这叫做将乱,将乱最难治理。不能因有乱的萌芽就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乱事还没有发生而放松警惕。至和元年的秋天,蜀地的形势就象器物已经倾斜,只是还没有掉到地上一样。唯有你们的张公,安然坐在一旁,神色不变,从容地起来扶正它。扶正后,又从容地退去,没有一点骄矜的神色。为皇帝管理百姓不倦怠,只有你们的张公。你们靠他生存下来,他就是你们的父母。而且张公曾对我说:‘百姓没有固定的性情,只看执政者怎样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人常常作乱,于是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管束盗贼的法令去管束他们。胆小怕事的百姓,却用砍头的刑法去威胁号令他们,于是百姓才忍心抛开依赖自己生活的父母妻子,投身盗贼,所以才常常发生变乱。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管教他们,蜀人是最容易治理的了。至于逼人太紧从而发生变乱,即使是最讲礼义的齐鲁人也是这样。我用对待齐鲁人的态度来对待蜀人,蜀人也把自己作齐鲁人看待。如果超出法律范围而任意去威逼百姓,我是不忍心做的。’唉!爱蜀人这样深切,待蜀人这样宽厚,在张公以前,我还不曾见过。”大家都连连作揖叩头说:“是这样。”
        苏询又说:“大人的恩情,在你们心中,你们死后,在你们子孙的心中。他的功劳业绩有史官记载,用不着挂像在寺里。况且张公不愿,怎么办?”大家都说;“张公哪会想到这些事!虽然这样,我们心里却总感不安。如今,常常听说有人做了件好事,一定要问问那人的姓名,以及他的家乡在哪里,还要问问他身材的高矮,年龄的大小,相貌的美丑,有的甚至还问到他平生的爱好,来想见他的为人。史官也把这些写进他的传记,是想让天下的人,在心里常思念他,就象他活在眼前一样。总觉得他还活在眼前,所以心中对他的思念也就更永久牢固。由此看来,画像不能说没有帮助。”苏洵没有话反驳他们,便代他们作了这篇画像记。
        张公,南京人,为人正直,气节高尚,以胸怀广大而闻名天下。天下有大事,可以托付张公去办。又附上一首诗说:仁宗皇帝在位,正是甲午那年,蜀人纷纷谣传,说有敌寇侵边。朝廷拥有武将,谋臣多得如云。天子却说好吧,委派我的张公。张公来自东方,大旗舒卷飘扬。蜀人聚集围观,街巷道途塞满。称公威武刚毅,行动从容镇静。张公告谕蜀人:“安心住在家里,不要听信谣言,谣言最不吉祥。生活一切照常,春天采桑养蚕,秋天扫清禾场。”蜀人叩头称颂,张公如同父兄。张公游于西园,草木生长茂盛;张公宴请僚属,鼓声平和从容。蜀人前来观看,祝公长寿万年。美女安居闺房,多么自在悠闲;哇哇啼哭的婴儿,如今已会说话。从前张公没来,料定会被丢弃。如今庄稼茂盛,仓库堆满米粮。我们的妇人孩子,欢快地度着丰年。张公从前在朝,是皇帝的辅佐大臣。皇帝召他回朝,张公敢不从命。建座庄严的殿堂,有走廊又有庭院。公像挂在厅堂,穿着朝服系着冠带。蜀人互相告诫,往后不再荒疏惰怠。张公已回京城,公像永留殿堂。
        


        22楼2010-03-12 15:31
        回复
          100弈喻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错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错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错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果实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错,自己检查自己的过错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FIN----------


          23楼2010-03-12 15:31
          回复
            发完这些~~我只想说~~~
            同桌~~~~~~~~~你的空间~~~~~~~~~~~~
            sooooooooooooooooooo~~~~~~~~混乱~~~~~~~~


            24楼2010-03-12 15:33
            回复

              这些故事都是哪来的?


              25楼2010-06-29 07:01
              回复
                回复:25楼
                小钟~~~


                26楼2010-06-29 17:40
                回复
                  小哇
                  ==================
                  那是教材里的,把翻译挖出来


                  27楼2010-06-29 18:02
                  回复
                    回复:27楼
                    然后再打上去?


                    28楼2010-06-29 19:21
                    回复
                      回复:28楼
                      BD的


                      29楼2010-06-29 19:40
                      回复
                        BD是啥意思?


                        30楼2010-06-29 21:03
                        回复


                          31楼2010-06-29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