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吧 关注:2,161贴子:16,064
  • 0回复贴,共1

“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有成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乡村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刻不容缓,只有坚持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乡村德治建设,多举措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将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
以法治为保障,确保治理有序。法治是乡村治理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德治还是自治,都需要通过法治来规范和保障,也只有通过法治才能从根本上引领和保障乡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诚信,从而确保乡村良好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同时,需要将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使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重法律成为基本准则,引导群众知法、尊法、守法;健全和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推动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以德治为根本,确保治理有魂。伦理道德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对引导社会风气和凝聚人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法治还是自治,有需要通过德治来体现和引导。把以规立德作为净化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之策,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以“百姓讲评”、农民讲师进村宣讲、感恩教育等宣讲党的新理论及身边的脱贫故事、道德典型,不断提高群众文化道德素养,注重道德模范选树,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使知荣明耻、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
以自治为核心,确保治理有力。让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是乡村治理的本质和核心,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都需要自治来推进和实现。村民自治要求保证和支持广大基层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的乡村自治,更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乡村发展才更具自主性,人民群众才能成为乡村治理的真正主体。制定村规民约,推行“党建+积分”管理制度,设立“积分超市”,实现“智、志、业”同扶、“德、法、自”同治、“户、联、寨”同评、“誉、物、金”同享,切实拧紧责任链条,推动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


1楼2021-03-28 17: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