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梁山吧 关注:388贴子:4,729

一直是英雄(论武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到武松估计中国人都知道:打虎英雄。武松在水浒成书之前就已经是个英雄了,施大爷没辜负这个英雄,在他的书中,武松的形象更丰满、传神,深深扎根于几百年来无数中国人的心中,并还会一直延续下去。施大爷在武松那里花费了极大的心血,读过水浒的人无论最喜欢谁,却不得不承认武松是最闪亮的一位。我读水浒里武松的故事,就像是隔壁大叔在讲述他年轻时的往事,娓娓道来,令人神往。评论武松比较难,因为人们太熟悉了,我说武松从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 武松其人
       中国人承受了太多的战乱之苦,因此对和平尤其的渴望,但事实上战乱和纷争仍在继续,于是人们退而求其次,希望这次是最后一次,于是武就用止戈的合体来组成了。止戈为武,武的最高境界不再仅仅是暴力和打斗,而是和平的使者;“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松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是稳定、坚挺和恒久的象征。由武和松合在一起名字的人,武松必定是个武功高强、给渴望得到保护的弱小人们带来保护的人,他自己也必定是个坚强的、只会流血不会流泪的硬汉,由此可以看出创造这个人物的人之良苦用心。但水浒中的武松是不是符合这样的形象呢? 读过水浒的人可以自己去判断。
     水浒中的武松,狂傲、自信、镇定、精细,按说既然已经说他狂傲就不应该说他自信了,可他偏偏就既傲气又自信,因为他从来没说过超过他能力的话;按说傲气的人都比较粗心,可他偏偏又细心的可怕;按说傲气的人也很少镇定,是容易发怒的,可他偏偏又冷静的可怕,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都有条不紊的一步步处理。武松就是这么个人,他就是骄傲,无论什么样的人和他交往都要首先低下自己的头颅,否者,武松的头颅绝对是高高扬起的。
     别人几乎很难猜的到武松到底在想什么,连宋江也是在他们分道扬镳的最后关头才明白了武松其人。一路走来的武松总是在打人和杀人,他内心对打杀就这么酷爱吗?一路走来的武松总有人拿他当工具使,可他都用自己的方式拒绝掉了,而且让别人或者接受他的观点或者被他杀死,武松是水浒里非常少的有自己个性的人,而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但这似乎是不允许的,所以后来的武松几乎在水浒里消失了踪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在后面解答。
    武松这个被作者当作明星来写的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个性的独立化越来越强,人们对武松也越来越怀疑,觉得打手气太重,杀心太强。人类进步到现在,每个生命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尊重,但我们倒数一百年,人有时就不是个人,甚至低贱到和猫狗没什么区别,一次动乱或者一次流行病就能夺去无数个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除了自己照顾好自己外,就希望有个武功高强的人来保护自己,使自己作为一个生命得以延续,道德有的时候是可笑的,有的时候是奢求的,在这样的社会里,如果自己身边有个武松这样的人,那是要天天乞求他不要走开的;另外人们也是喜欢做梦的,梦想自己就是个武功高强的,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别人的强者。武松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了,一出来就受到下层人民的推崇和热爱。
   


1楼2010-03-11 18:14回复
    赞,俺一直相信经典的形象是在一定时代下的产物,一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另一个时代的悲哀,或者说是特点。


    IP属地:重庆2楼2010-03-11 18:2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终于又等到好看的了,顶一个。


      3楼2010-03-11 18:47
      回复
        第二部分被系统审查了。


        4楼2010-03-11 19:22
        回复
          第三 武松的外号
              武松在他思想最终成熟后,按说这个时候的他要穿上英雄氅开始行侠仗义了,但他却突然被盖住了本来面目,穿起了行者的外衣,并再也没脱下来。他是个打虎英雄,却把打虎外号送给了一个名不副实的人,那个人估计只能打生病了的老虎。行者武松怎么读都感觉别扭,不如打虎武松那样威风。可作者为什么偏偏给他这个看起来并不威风的外号呢?行者是没有自我,行走在人间,给人间带来和平的人。所以武松是一尊半佛,行走在人间的半佛,也是已经捏磐的,开始度别人的半佛。用什么度呢?那两把半夜会鸣叫的锋利的刀。
              行者不是降低了武松,恰恰是抬高了他。他已经不是个凡人了。要开始为社会正气杀人了,也就是他那个姓“武”,他要用自己的刀来止别人的戈了。大家还记得他在蜈蚣岭杀人,现在谴责他乱杀人,蜈蚣岭上杀道童是个大罪状。但在作者那里恰恰是为了实现他的行者形象来让他杀道童的,因为一个小孩子就开始不学好了,开始和坏人、呆在那些污秽的场景里,于是武松杀了他,杀了他将来为恶的可能。
              武松的天伤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仅仅说他是杀人吗?我觉得不只是说他伤别人和他自己的肉体,当然这方面的意思也有。水浒的外号有个特点,那就是和他的能力很有关系的,武松的伤表示他有伤人的能力和行为。但如果和他的行者外号联系起来,我就觉得伤不仅仅是伤别人和自己的肉体那么简单。大家应该注意到鲁大哥的是天孤星。武松和他排在一起,这个伤就不仅仅伤人这么简单了,还有伤心的意思。
              武松开始是充满理想的,对别人也是非常不错的,可他后来为什么突然那么冷了呢?那就是他伤心了,有路走不了,走的是不太愿意走的路的人不伤心真的很难。武松几乎脱离梁山的主体,他远离了人群,他想用双头真真切切的做点事情,可是不行。他不情愿,但依然要走别人安排的路。他不在乎什么青史,只想靠心做事。但他做不到。
              武松很强,但强不过天。他伤心了,天有没有为他伤心呢?大概有的,不然不会让他活了八十岁,大概是给他一个补偿吧。


          6楼2010-03-11 20:11
          回复
            第四 武松配称大侠吗
                 高中的时候几乎读遍了学校附近书店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大家,如金老、古龙的大侠都是什么人呢?细读会感觉,他们大都是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者而已,除了郭靖,用自己的肩膀和白衣身份守护襄阳十六年的郭靖。
                那武松配称大侠吗?我觉得配的。侠者,大的为国为民,小的为了身边的人群而忘我奉献的人。
                一路走来的武松,除了开始的他为了报兄长的仇杀人,其他的几乎都在为别人。更何况他压抑住自己的思想和大家一起为国家去征战沙场。如果这样的不配,那还有什么样的人配呢?
               当从战场退下来,他又及时离开了。开始做一个真正的僧人,而且成了高僧,如果这样的人不配,那还有什么人配呢?
               当宋江经历了兄弟们的死去还依然痴迷那虚幻的官场,并最终送了命的时候,人们不得不羡慕武松的高寿和超脱。


            7楼2010-03-11 20:26
            回复
                  最近一直在加班,马上要回去上夜班了,最后这两部分写的不好,有的意思也没表达出来。只能这样了,有机会再补回来吧。


              8楼2010-03-11 20:28
              回复
                一路走来的武松总有人拿他当工具使,可他都用自己的方式拒绝掉了
                ===================
                那施恩不也是拿他当工具使吗?他拒绝了吗?
                武十回是场华丽的冒险


                9楼2010-03-11 20: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施恩,注意这个名字。两个人互相施恩两次。关于这点本来想长说的,下次再补上。其他的还请你读我后面写的。


                  10楼2010-03-11 20:38
                  回复
                    说点不同意见,
                    武松故事的产生,是平民发自内心的呼唤,是社会底层小人物渴望成为的硬汉形象。他的故事无一例外,过瘾,解气,但也改变不了任何社会现实,因为编故事的人本身没有考虑这些。水浒其他典型人物形象,林冲、宋江会随社会变革观念变迁经常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但鲁达的侠客形象、武松的硬汉形象不会。因为支持这两个形象的人群是永远会存在下去的社会底层,是即使政治清明,也内心饱含不平的人群,他们渴望侠客,当侠客也没有时,就只能幻想自己是武松。
                    水浒作者采用武松这段素材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改编多少,因为这一段武十回独立成章,和水浒的其他情节关联很小。但作者对武松的去完美化(包括鲁达)是很明显的,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不问青红皂白(再难听一点,不辨是非真伪),作者在赞美两人的同时,也在批判和提出隐忧,快活林、都监府、蜈蚣岭的故事都已不是纯粹的赞扬。我觉得武松并不能被称为侠客,一他的作为大多出于与自己相关的目的,二他并不关心真正的弱者。同时更不能被称为英雄,他的作为对社会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没有任何尝试,而在某种意义上还有反面作用。作者给了武松一个“好”结局,但却是一个极不完美的结局。他究竟对武松这个人物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是值得讨论的。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0-03-12 04:22
                    回复
                      但鲁达的侠客形象、武松的硬汉形象不会。因为支持这两个形象的人群是永远会存在下去的社会底层,是即使政治清明,也内心饱含不平的人群,他们渴望侠客,当侠客也没有时,就只能幻想自己是武松。
                      --------------------------
                      补充一句,秦代以后,国家是禁止有侠客这个阶层存在的所以在中国社会说“侠客”这个词的含义,有时候等同于流氓无产者。
                      听见了不同的声音,很欢迎。以后常来。
                      水浒传实际上写的就是我们这些纯粹意义上的老百姓,思想性不低于红楼,只是有些事情不能说罢了。


                      12楼2010-03-12 11:36
                      回复
                        越是主角越难评。水浒比较公认的五个主角里,鲁达李逵算相对容易品评的。剩下的三个就是三座大山。


                        13楼2010-03-12 15:18
                        回复
                          回复:11楼
                             终于看到一个比较透彻的帖子。
                             武松是不是大侠客或者英雄,还是要看水浒作者的意图。我的意思不是说作者把他写成英雄他就一定是英雄了,或者作者不想写他是英雄,他就不是英雄。
                             说的非常不错,武松是下层人民幻想出来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也确实没有帮过金翠莲之类的弱者,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以体现出自己的爱心。但武松有他自己的表现方式,我觉得认识武松还是要从他的成长来看, 开始的武松就是个痞子,但你能认为他就是痞子吗?他有能力打虎、拒绝女色,就这两条在作者的心中他就已经是英雄了。英雄不是完美的人,但英雄一定是克己付出的人。
                             你说武松对社会问题没任何帮助。我还是要提出点不同的意见,你觉得什么才是社会问题呢? 改善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估计你不会这么认为,我觉得你想的社会问题应该是武松对腐败的官府不反对,甚至某种意义上的依附,你是不是觉得他就是随波逐流、而又随自己好恶来做事的一个人罢了?
                              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再读一下水浒,特别留意一下“都头武松的便是”和“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两句话的区别,还有他为什么要穿行者的衣服。
                             


                          14楼2010-03-15 11:06
                          回复
                                至于他能不能称作侠。如果从他上梁山之前的行为,在现在看来非常难的,甚至还会被不少人反感,只留下一个武功高强这一个优点了。
                                对此我们可以联系一下作者对李逵的评价,说李逵是因为下界作恶太多、污秽太重,所以上天派他来洗涤一下。那今天我们怎么来看李逵的杀呢?恐怕除了自己闭着双眼,猛挥斧头的一个神经变态者再没别的了。
                                我们再来看武松的杀。为自己兄长杀了两个人,确实是为自己,但你要看武松没杀的王婆反而受了凌迟,大家应该知道凌迟是个什么刑罚,作者更让武松和全县的百姓一起看了凌迟的过程,由此大家可以想的到作者对武松的第一杀是什么态度;有人总会拿快活林的事说武松被施恩利用,因为施恩是个比蒋门神还过分的人,如果仔细读,事实是这样吗?在我们今天看来征收保护费就是地痞的作为了。但大家要注意作者对施恩的态度,是因为他保护别人,所以别人来交。后来是别人自愿交的更多,为什么大家要自愿交的更多呢?那是因为大家仰慕武松。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我觉得还是对强者的支持。我们可以注意到作者一直对强者持赞扬态度的,举个例子:李逵审案。不想再过多举李逵的例子了,说李逵的时候再专门说。如果现在的人觉得武松只是被当作了工具,恐怕是时代发生了变化的缘故,而不是作者就对武松表示怀疑了。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看看作者都动用了自己不擅长的招数描写就知道了,一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人物连自己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如果是为了批判他,你觉得可能吗?
                               武松的第二杀就是飞云蒲和鸳鸯楼,飞云完全是自卫,他不杀别人,别人就要杀他了,这没什么争议的;鸳鸯楼上确实有点滥杀的成分了,他为什么要滥杀呢?因为不仅别人刷了他、还想杀他? 如果武松还斯文的杀,那他还是武松吗?
                            看武松这些行为,你再看看现在的武侠小说和古人的侠客小说,自己再评论他能不能称为侠。还有武松梁山后的表现,为国杀敌,功成而不愿与贪官为伍(仔细读一下武松对宋江说的话和宋江为什么要任从你心这四个字,这一段里包含了作者本人对武松的感情和评价)。   
                            


                            15楼2010-03-15 11: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回复14,
                              如果我们只是对英雄的定义不同,那就没什么可讨论的了。所以这里我要先讲下我的英雄定义,英雄是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人群,扩大一点,有这个理想,并为之付诸行动的也是英雄,被动地做到的也是英雄(但前提是我们不知道他的初衷)。只是能力出众,那么是好汉,是豪杰,有骨头是硬汉,心中有他人是侠客,等等。结合水浒的实际,什么是“改造世界,创造历史”,也就是你的“什么才是社会问题呢? ”,问题可以简单说成两方面,人,制度,主动去改变这些的才是英雄。怎么改变,对制度改良革命,对人教化管理(这其实都是老掉了牙的论调了)。水浒里面,宋江是英雄,方腊是英雄。至于依附官府与否,甚至“腐败”与否都是手段,做评价时反倒可以忽略。所以对于武松,也不用我细说,他和英雄还差得比较远。其实这也不是贬义,水浒里面的英雄太少了。


                              IP属地:中国香港16楼2010-03-16 0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