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官店南张庄吧 关注:2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人到中年就喜欢回忆过去,夜深人静,躺在沙发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便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冀中平原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一直想留住些许童年时光,又不知从哪说起今天就趁机说说故乡的老房子吧。
我印象中的老房子是三间青砖房,外面是青砖里面是土坯,比现在的墙估计厚了一倍多吧,保温效果比现在的纯砖房要好很多,冬暖夏凉,那时没风扇空调暖气也过来了,土坯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吧。房顶是水泥顶,是麦子棒子长果晾晒的好地方,也是夏天晚上乘凉睡觉的好地方,铺个席子,拿个蒲扇,望着满天的繁星不知不觉睡着了。现在人们真不敢再这样在屋顶睡觉了,万一孩子半夜起来撒眯瞪从房上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屋顶的房檐不算高,大概也就二十来公分吧,下雨时可以在房檐上压塑料布,不让粮食淋湿啊。在房檐上压砖头时不敢站着走,得蹲着移动身体依次压实塑料布。怕刮风把塑料布刮开在中间也得压砖头和倒着放刮板等农具。在房子的东头放着用铁棍焊接的梯子,记得应该是橘黄色的,颜色不太艳了,晒得有点褪色。
老房子的两边窗户是木格栅的,网格糊白纸。窗户的木头没有油漆的颜色,是深深的木黄色,中间的白纸也是会变得黄色,还有雨点的痕迹。窗户是朝里可以吊起来的,在房梁上系上一根绳子,绳子的端头绑了铁丝弯的挂钩,窗户下面的纸会有被风划破的口子,也有可能是被我们淘气用手捅的破洞。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把窗户的白纸用酱子重新糊一遍。后来有了塑料布,白纸就下岗了,用刀把高粱杆一破为二,用小铁钉钉在窗户框上,比以前明快多了,也结实多了。
老房子中间的门是两块厚厚的门板蹲在了门柱石上,中间是铁链或铁条用锁锁上,因此中间会有一个活动缝隙,小孩子就可以门板和门槛钻进钻出。门板上面应该是拱形,还是长方形的窗户,不太记得了。
老房子是木梁结构,木梁中间是长方形或圆形的椽子,椽子上面是苇席,苇席上是土保温层,在上面才是水泥炉渣混合的垫层,最上面才是水泥面。接山墙也是土坯的,接山口没有门,只有挂了一门帘。墙上的石灰有了岁月的痕迹,变成了灰白色。两头睡觉的屋还好些,外间屋石灰的颜色会深一点,外间屋里一进门西南角有灶台,要烧柴禾做饭,会有烟熏火燎的的缘故。灶台的旁边是一个风箱,可以拉火。后来把灶火台搬到院里西边窗户外面,里面垒了煤火,烧煤,煤块和煤硷(jian),再后来变成了蜂窝煤炉子。吃饭桌子是矮方桌,坐小床子,桌椅颜色没记忆了我。外间屋的东南角有两个铁水桶,一副挑水扁担。我现在还记得我挑水摇晃的样子和扁担把肩膀压的酸疼的感觉,不时还要两个肩膀换着用以及用两个肩膀一起挑水用来减轻酸痛感,还有单手提水桶一提一晃的架势,趁着水桶晃的瞬间往前借力多迈一步。
睡觉的屋靠南墙的窗户是土炕,泥巴上面是小麦秸秆,秸秆上面铺的苇席,在上面才是炕被子和炕单。
明天继续努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24 00: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