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榴盆景的造型原则
1、因材施艺,因树赋型
树有特性,每棵树桩都有它独特的个性。要根据每棵石榴桩材的结构形式、体量大小和姿态的不同,因材致宜,顺其自然进行造型。如每桩都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体量上有大、中、小之分,款式上有单干、双干、丛林和悬崖等树干的姿势有直干、斜干和曲干,树龄有大小,表现有枯荣之分等等,都有区别不同的情况,造就不同的形式。
2、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
中国盆景艺术博大精深,层出不穷的盆景艺术家创作了无数盆景精品,积累总结了丰厚的理论和经验,应当学习和继承。中国地域辽阔,人文差异大,因此盆景流派纷呈,各具地方特色,应当互相借鉴和吸收。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观点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制作石榴盆景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师从传统的基础上,师法自然,而且崇尚自然应当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3、区别于其他植物盆景,石榴属花果类,造型布局重点应在花多、果多、色艳、构图美上,而且是观赏重点。因此,在造型、修剪、养护中,应多培育短枝,多保留母枝,才能多育蕾、多开花、多结果。既无繁花可赏又无彩果可观的石榴盆景就无甚欣赏价值了。
4、苍劲古朴是石榴盆景的一大艺术特色,桩干虬曲多姿,扭曲旋转,瘦硬如铁,树皮斑驳。坑、掕、节、瘤遍布,枯荣对强烈。悬根露爪,给人以沧桑感。这些特点都要充分展现。 缩龙成寸,以小见大,这是盆景造型的通则,更是石榴盆景造型应遵守的原则。首先要能加以控制,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将自然的大树变成艺术的小树,从而小中见大,使盆景虽高不盈尺,祛有千年古树之韵致.
二、石榴盆景造型的方法
石榴盆景的造型贯穿于新桩坯枝干的剪截到这、桩景成型的全过程。动手之前,先要仔细观察和审视石榴树桩的结构形态,枝托的落位情况,因材取势,因势利导。分析合适就什么样的形和式,做到胸中有数,既打好腹稿,亦即设计略图。只有“胸中有树”,才能“剪下有景”,得之于心,发乎于情,使上蟠扎和修剪的艺术美,才可能有美的盆景作品。
石榴盆景造型方法主要有盘扎,修剪、修干和提跟等。
1石榴盆景的盘扎
养坯成活的新桩,经一、二年或二、三年的蓄养,加上水肥和阳光的调节,所留枝条大都长到比较合适的长度和粗度。在生长季节,由于汁液流通,枝条都比较柔软而富有韧性,可适时进行盘扎。
盘扎的材料多用金属丝,如铝丝、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的特点是强度大,易操作,盘扎效果好。
盘扎的个、方法是根据枝据枝条的粗细,选着不同强度{粗度}的金属丝。操作时应先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一枝条基部的干上或另一枝条的基部,使不能滑转,然后一手拉至住枝条,一手持金属丝按逆时针方向,呈45度角缠绕枝条至所需要的长度。缠绕时松紧要适度,过松则无力度,过紧造成嵌丝,伤害树皮。从下到上依次将所需盘扎的枝条盘扎完毕后,根据整个树桩的走势,依次将枝条拿弯,使其虹曲多姿。再调节枝条伸展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成上伸直、平展枝、附枝、大漂枝、铁枝或泻枝扥等,有的拉成补枝。盘扎两三个月后,如发现枝条长粗较快或或缠丝太紧而造成掐丝的(枝条能勒出沟痕),应及时解丝松绑后重新蟠扎。待秋后落叶,即可解丝松绑。如果当年蟠扎后仍不到位,第二年应复扎。小型桩当年发育好的,待枝条木质化后,也可蟠扎。
较细而直的桩干,也可经粗细蟠枝后,根据需要做弯而变成曲干。
除金属丝蟠扎外,也可辅以撑、别、扭曲、牵拉、重力下坠等手段,也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2、石榴盆景的修剪
修剪是蟠扎后的后续工作,“粗扎细剪”是石榴盆景造型的主要手段,而修剪是种中之重。修剪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盆景的价值。
(1)修剪的过程是对枝干取舍存留的过程。先有保留,在有取舍,既先留而后剪。这就要掌握石榴树的生态特性,熟悉该桩的特点,姿态,考虑枝条的定位,外轮廓的审美因素等,进行整体的造型构思,。先有创意,成竹在胸,再行下剪,做到剪到枝落。剪枝的基本要领是呈45度角进行斜剪,剪口的芽应留在下方或空隙大的一侧,剪口要平,做到干净利索。
(2)修剪的内容包括疏枝、截枝、抹芽、摘心、除孽生枝、修根和疏花、疏果等;从修剪的粗细程度上说,又分粗剪和细剪,参展前还要精剪;从时序上说,肯分落叶后休眠期的冬剪和生长期的夏剪等;从修剪范围上说,又有局部修剪和整桩的全方位修剪等。
(3)冬剪是全方位修剪。时间应在石榴落叶后,叶液回流后的十二月或翌年叶液流动前的一二月份进行。
应审视桩材的曲、直、斜、卧等的不同特征,在留枝定托的基础上,去除其余的杂枝和赘芽。要剪去密生枝、平行枝、轮生枝、丫叉枝、直垂枝、并弱枝和枯枝,修剪过长枝,维护树桩造型的大轮廓。对重点枝和顶枝、主要的侧枝、飘枝和拖枝等应精心修剪,对出枝方向、角度、开合、疏密等都要精心设计,要为枝组、枝片的发展留有余地,该放的放,该收的收,该去的去。
飘枝的恰当运用、能使整桩动感突出,树势增强,搞活一盘棋,应着重培育。顶枝的塑造也至关重要,它处在树桩的制高点,对全桩起统领和呼应作用,是画龙点睛之笔。万亩榴园中的百年老树,大都呈馒头顶,石榴盆景也塑造成圆顶型,给人以沉稳丰满、团恋如盖的视觉效果。
(4)夏剪和秋剪属局部修剪,也属轻剪。主要任务是维护造型轮廓,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
春季枝条萌发,到五六月份结果,结果母枝开始抽生成结果枝,逐步出现花蕾,开花并结果。期间营养枝也大量伸长长旺,有的成为徒兴枝(俗称滑条),根部也会出现大量孽生枝,他们大量消耗树体的水分和养料,争夺空间,扰乱树型,影响通风透光,还会造成落花落果。因此,对孽生枝和过密的营养枝应及时剪除,对应保留的营养枝应区别不同情况适当进行摘心或短截。一方面维护树型,令一方面平衡生长和结果关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花芽分化,有利于果实迅速膨大,也有利于后期的果实着色。以为石榴萌发力强,秋夏季经常有新芽萌发,应随时抹芽,摘心,这应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石榴的生态习性和结果特点,修剪时在不影响造型的前提下,应多留短枝,多培育结果母枝,为来年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5)疏花和疏果
石榴五月中旬开始开花,花期可延续到六月底七月初,花量多,花期长。石榴花分为完全花即果花(为筒状花),不完全花俗称愰花(钟花)即不结果花和中间花(难以结果)。为减少养分的消耗,应摘取大部分不完全花。坐果后开始膨大,待稳定后根据树型设计留果位置和留果量,剪除双果中的一果,留单果,去小果,畸形果,使果实参差错落,掩映在绿叶丛中,增加美的情趣和意境,增加盆景的色彩,提高观赏价值。
3.石榴盆景树干的雕饰
对桩景树干的雕饰,是截桩、养桩成活后的后续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育桩过程中,枝条未发到位,造成枯干和枯枝,则应及时锯截到位,截桩时留下的锯口,应及时打磨修整,使平齐,便于截口愈合,树干上的伤痕、死皮也应铲除修饰,使枝干纹理自然,产生一种修饰美。借鉴松柏类盆景的舍利干,舍利枝的创作技术和经验,对适宜的树桩也可以用石硫合剂加以涂制作工巧和石榴树桩舍利干,也会让观者眼前一亮,提高观赏效果。
要注意和纠正为雕饰而雕饰的倾向,石榴树干虬曲多姿,扭筋转骨,多结疤瘤坑,苍古奇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然、要尽量保持其自然美。那种对桩干大面积的挖掘,人为制造空洞,违反自然规律,造成过多不必要的人工痕迹,从而失去自然美的做法,应该避免。
4、石榴盆景的提根和修根
石榴树桩大多生长在山坡地带,由于常年受雨水冲刷,形成悬根露爪,似虎踞龙盘,是力的表现,给人以沧桑感,可以增强观赏性,有利于创造意境。需要而且有条件提根的石榴桩景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年进行提根。
提根的方法,一是逐步扒掉或用水冲掉根部的覆土,使根裸露在上面,而是换盆时,去掉根部的宿土,让根露出土面,并进行必要的修根,剪除杂乱交织的根,理清根的脉络,调整部分根的走向,使于盆景桩干的姿态相协调,以增加美感。注意提根的幅度不宜过大,每年3-4厘米左右,使提出图面的根逐步适应外部环境,否则,会损伤根皮,造成死根,欲速则不达。
5、石榴盆景的配盆
一棵姿态优美的石榴桩景,经过修剪造型,再配上一个得体的观赏盆,会相得益彰,提升盆景的档次,配盆的质地、大小、形状、和色调应和桩景相协调,给人一种和谐美,让人愉悦和满足。一般讲,粟色宜兴陶盆,大都能和石榴盆景相匹配。它质感强,显得稳妥厚重,落落大方。配上绿叶红花和彩果,求的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更能烘托石榴盆景的色彩,从而强化构图和气韵。
石榴盆景的造型是一个不断改进、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盆景的景观随着时序的更替,一年四季都在发生着变化,入春,嫩芽红艳,枝叶蓊郁;仲夏,繁花似锦,鲜红似火;深秋,硕果满枝,色彩斑斓;寒冬,铁杆虬枝,苍劲古朴。它是活的艺术品。石榴盆景的造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应该适时而为,比如花期疏花,坐果后适当疏果,使果实配置合理,错落有致。这些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经一次蟠扎,一次修剪就能万事大吉。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榴盆景的造型是一个不断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只能日臻晚上,确难达到至善至美。一盆成型盆景3-5年后,观赏性有可能减色,就又有一个跟新复壮的过程。
三、石榴盆景的养护
石榴树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但作为花果累的石榴盆景,因受盆土、场地等条件限制,要想让其生长健壮,多开花多结果,就要运用园林技术,进行科学的调控和精心的管理养护。不如光照、通风、水、肥、土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这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否则,很可能毁于一旦,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养护管理要点如下:
1、场地
(1) 石榴属阳性花木,喜强阳光,全日照。要求全年光照时数不少于1800小时,生长期要求大于等于10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3000摄氏度以上。因此,盆景放置的场地要关照充分,通风良好,每年光照少于8小时,特别是少于4小时,则不宜开花结果。。通风不好的地方极易遭受介克虫侵害,造成枯枝,严重者整株死亡。
(2)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生长期搬进会议室、客厅、书房欣赏的,应放在通风好、有光照的地方,要避开空调的房间,市内观赏一周左右,应搬出房间,或放在阳台通风透光处一周左右再搬进房,以免叶子发黄,甚至落叶。
2、合理浇水
石榴树较耐旱,也喜水。要根据不同植株不同时期的需求量,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季节、天气阴晴、花盆质地、大小、土质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1) 区别不同的物候期,在石榴生长季节的保持盆土潮湿。夏秋季高温,干热季节要多浇水,浇透水,有时一天要浇两次,以满足植株水分蒸腾的需要,开花坐果期,在保持潮湿的基础上,适当克水以保花保果,冬季定期观察,酌情浇水,保持盆土潮湿即可。
(2) 浇水的具体时间:夏秋季在温度较低的早九点前和晚五点后为宜,早春和晚秋可以午间浇水,冬季应选在晴天无风的中午浇水。尽量使水温和盆土的温度温差不大。
(3) 石榴对酸碱度的感受不敏感,一般井水、河水、淘米水、剩茶水、鱼缸水都可用,忌用肥皂水和盐质水,如果用氯消毒的自来水,应用缸存放一两天后再用为妥。
(4) 要特别关照小而浅的盆。盆浅、土少、水的容量少,难以浇透,而且又很容易干透,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5) 生长期搬进室内观赏盆景,浇水要区别于室外盆景,一味地天天浇透、长期阴湿、烂根、叶黄、甚至落叶。蒸腾量小了,浇水量也应酌减。
3、科学施肥
石榴耐脊薄,也很喜肥。石榴盆景为花果类盆景,要求红花似火,果多色艳,就要多施肥。否则,盆土少,养分有限则枝弱,叶黄花稀果少。如果施肥过量,易徒长,枝叶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和造型,所以要科学、合理地适量施肥。施多施少都不好,科学施肥最重要。本着“薄肥勤施”的原则,不可搞“一炮轰”。最好施全元素肥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硫等。
(1) 盆土里要施基肥,发芽展叶期施含氮的液肥,孕蕾坐果期以及果实膨大期要增施磷钾肥,开花坐果期少施或不施,以免落花落果。
(2) 除根施肥外,也可叶面喷雾以补肥。如发芽展叶期,叶面喷施0.2%的尿素;孕蕾期用0.05%硼酸肥,0.5%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施,坐果后,果实膨大期也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也可盆面浇施。宜在早晚进行,避免高温烧坏叶片而产生肥害,雨天喷施易流失。
(3) 施肥的次数:生长期每10~15天施肥一次为宜,施肥的时间以在傍晚,盆土偏干时兑水施入,以利肥效的发挥。
(4) 施肥的浓度:以一、二份肥液兑七、八份水为妥,不可将浓肥直接施于盆土,有机肥都要经过发酵、腐熟后施用,切忌直接施用生肥。
(5) 新桩上盆,未发新根前,不要施肥,可在第二年上盆,换盆时在盆中配入腐熟的邮件堆肥或圈肥,以增强盆土的肥力。
(6) 植株生长期宜施速效肥,高温酷暑期、休眠期和阴雨天不施肥。
总之,施肥的种类、次数和用量,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应根据不同桩景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长势来加以取舍,进行辩证施肥。
4、适时换盆
由于盆土太少,土壤中的肥料有限,会被植株吸收而缺肥;盆土也会板结,不易透气透水;受盆壁的限制,石榴桩的根须会在盆壁、盆底形成根垫和根团,一方面使盆土减少,另一方面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影响桩景的生长,易使树势衰弱,枝条细弱,叶片小。这就要适时换盆。
(1) 换盆的年限
石榴盆景因开花结果,比一般桩景要多消耗水分和养料。所以换盆就比较勤一些。一般说来,小盆桩一至两年,中盆桩二至三年,大盆桩三至四年换盆一次较适宜,还可看树势情况,如果树势强旺,叶片大而肥厚,深绿油亮,就可以缓一年再换盆,要因桩致宜,灵活掌握。
(2) 通过换盆,可用原装盆原桩,如盆子太小,应调换大一号的盆子。也可以改换形、色不同的盆子,以便与桩景相匹配。
(3) 更换培养土。石榴适应性强,可去除三分之二的宿土,也可全部去除宿土,裸桩栽倒重新配制的营养土中(用腐叶土、田园土、粗沙或煤球灰渣各三份,外加熟腐的饼肥或有机堆肥或圈肥配制)。
(4) 修剪根系,剪掉根团、根垫,剪去枯根、伤根,短截过长须根,促进重发新根,然后装进营养土,压实,浇透水即可。
(5) 通过换盆,可调整桩景栽植的位置和调整偏斜、俯仰的角度,改善构图,更加突出桩景特色,增强观赏性。
(6) 换盆的时间一般在休眠期,最好在三月份萌芽前进行,这时气温回升,换盆后接着发芽抽枝,使桩景改善立地条件,很快焕发生机和活力,促进开花和结果。
其他时间也可换盆,如挂果期,因参展等原因需要调换观赏盆的可在不破坏原土坨的情况下,在盆土稍干时将桩磕出,装进新盆,适当填土并浇透水,遮阳养护两三天,便无大碍。
1、因材施艺,因树赋型
树有特性,每棵树桩都有它独特的个性。要根据每棵石榴桩材的结构形式、体量大小和姿态的不同,因材致宜,顺其自然进行造型。如每桩都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体量上有大、中、小之分,款式上有单干、双干、丛林和悬崖等树干的姿势有直干、斜干和曲干,树龄有大小,表现有枯荣之分等等,都有区别不同的情况,造就不同的形式。
2、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
中国盆景艺术博大精深,层出不穷的盆景艺术家创作了无数盆景精品,积累总结了丰厚的理论和经验,应当学习和继承。中国地域辽阔,人文差异大,因此盆景流派纷呈,各具地方特色,应当互相借鉴和吸收。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观点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制作石榴盆景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师从传统的基础上,师法自然,而且崇尚自然应当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3、区别于其他植物盆景,石榴属花果类,造型布局重点应在花多、果多、色艳、构图美上,而且是观赏重点。因此,在造型、修剪、养护中,应多培育短枝,多保留母枝,才能多育蕾、多开花、多结果。既无繁花可赏又无彩果可观的石榴盆景就无甚欣赏价值了。
4、苍劲古朴是石榴盆景的一大艺术特色,桩干虬曲多姿,扭曲旋转,瘦硬如铁,树皮斑驳。坑、掕、节、瘤遍布,枯荣对强烈。悬根露爪,给人以沧桑感。这些特点都要充分展现。 缩龙成寸,以小见大,这是盆景造型的通则,更是石榴盆景造型应遵守的原则。首先要能加以控制,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和艺术手段,将自然的大树变成艺术的小树,从而小中见大,使盆景虽高不盈尺,祛有千年古树之韵致.
二、石榴盆景造型的方法
石榴盆景的造型贯穿于新桩坯枝干的剪截到这、桩景成型的全过程。动手之前,先要仔细观察和审视石榴树桩的结构形态,枝托的落位情况,因材取势,因势利导。分析合适就什么样的形和式,做到胸中有数,既打好腹稿,亦即设计略图。只有“胸中有树”,才能“剪下有景”,得之于心,发乎于情,使上蟠扎和修剪的艺术美,才可能有美的盆景作品。
石榴盆景造型方法主要有盘扎,修剪、修干和提跟等。
1石榴盆景的盘扎
养坯成活的新桩,经一、二年或二、三年的蓄养,加上水肥和阳光的调节,所留枝条大都长到比较合适的长度和粗度。在生长季节,由于汁液流通,枝条都比较柔软而富有韧性,可适时进行盘扎。
盘扎的材料多用金属丝,如铝丝、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的特点是强度大,易操作,盘扎效果好。
盘扎的个、方法是根据枝据枝条的粗细,选着不同强度{粗度}的金属丝。操作时应先将金属丝的一端固定一枝条基部的干上或另一枝条的基部,使不能滑转,然后一手拉至住枝条,一手持金属丝按逆时针方向,呈45度角缠绕枝条至所需要的长度。缠绕时松紧要适度,过松则无力度,过紧造成嵌丝,伤害树皮。从下到上依次将所需盘扎的枝条盘扎完毕后,根据整个树桩的走势,依次将枝条拿弯,使其虹曲多姿。再调节枝条伸展的方向和角度,分别成上伸直、平展枝、附枝、大漂枝、铁枝或泻枝扥等,有的拉成补枝。盘扎两三个月后,如发现枝条长粗较快或或缠丝太紧而造成掐丝的(枝条能勒出沟痕),应及时解丝松绑后重新蟠扎。待秋后落叶,即可解丝松绑。如果当年蟠扎后仍不到位,第二年应复扎。小型桩当年发育好的,待枝条木质化后,也可蟠扎。
较细而直的桩干,也可经粗细蟠枝后,根据需要做弯而变成曲干。
除金属丝蟠扎外,也可辅以撑、别、扭曲、牵拉、重力下坠等手段,也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2、石榴盆景的修剪
修剪是蟠扎后的后续工作,“粗扎细剪”是石榴盆景造型的主要手段,而修剪是种中之重。修剪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盆景的价值。
(1)修剪的过程是对枝干取舍存留的过程。先有保留,在有取舍,既先留而后剪。这就要掌握石榴树的生态特性,熟悉该桩的特点,姿态,考虑枝条的定位,外轮廓的审美因素等,进行整体的造型构思,。先有创意,成竹在胸,再行下剪,做到剪到枝落。剪枝的基本要领是呈45度角进行斜剪,剪口的芽应留在下方或空隙大的一侧,剪口要平,做到干净利索。
(2)修剪的内容包括疏枝、截枝、抹芽、摘心、除孽生枝、修根和疏花、疏果等;从修剪的粗细程度上说,又分粗剪和细剪,参展前还要精剪;从时序上说,肯分落叶后休眠期的冬剪和生长期的夏剪等;从修剪范围上说,又有局部修剪和整桩的全方位修剪等。
(3)冬剪是全方位修剪。时间应在石榴落叶后,叶液回流后的十二月或翌年叶液流动前的一二月份进行。
应审视桩材的曲、直、斜、卧等的不同特征,在留枝定托的基础上,去除其余的杂枝和赘芽。要剪去密生枝、平行枝、轮生枝、丫叉枝、直垂枝、并弱枝和枯枝,修剪过长枝,维护树桩造型的大轮廓。对重点枝和顶枝、主要的侧枝、飘枝和拖枝等应精心修剪,对出枝方向、角度、开合、疏密等都要精心设计,要为枝组、枝片的发展留有余地,该放的放,该收的收,该去的去。
飘枝的恰当运用、能使整桩动感突出,树势增强,搞活一盘棋,应着重培育。顶枝的塑造也至关重要,它处在树桩的制高点,对全桩起统领和呼应作用,是画龙点睛之笔。万亩榴园中的百年老树,大都呈馒头顶,石榴盆景也塑造成圆顶型,给人以沉稳丰满、团恋如盖的视觉效果。
(4)夏剪和秋剪属局部修剪,也属轻剪。主要任务是维护造型轮廓,调节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
春季枝条萌发,到五六月份结果,结果母枝开始抽生成结果枝,逐步出现花蕾,开花并结果。期间营养枝也大量伸长长旺,有的成为徒兴枝(俗称滑条),根部也会出现大量孽生枝,他们大量消耗树体的水分和养料,争夺空间,扰乱树型,影响通风透光,还会造成落花落果。因此,对孽生枝和过密的营养枝应及时剪除,对应保留的营养枝应区别不同情况适当进行摘心或短截。一方面维护树型,令一方面平衡生长和结果关系,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花芽分化,有利于果实迅速膨大,也有利于后期的果实着色。以为石榴萌发力强,秋夏季经常有新芽萌发,应随时抹芽,摘心,这应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石榴的生态习性和结果特点,修剪时在不影响造型的前提下,应多留短枝,多培育结果母枝,为来年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5)疏花和疏果
石榴五月中旬开始开花,花期可延续到六月底七月初,花量多,花期长。石榴花分为完全花即果花(为筒状花),不完全花俗称愰花(钟花)即不结果花和中间花(难以结果)。为减少养分的消耗,应摘取大部分不完全花。坐果后开始膨大,待稳定后根据树型设计留果位置和留果量,剪除双果中的一果,留单果,去小果,畸形果,使果实参差错落,掩映在绿叶丛中,增加美的情趣和意境,增加盆景的色彩,提高观赏价值。
3.石榴盆景树干的雕饰
对桩景树干的雕饰,是截桩、养桩成活后的后续工作。由于各种原因,育桩过程中,枝条未发到位,造成枯干和枯枝,则应及时锯截到位,截桩时留下的锯口,应及时打磨修整,使平齐,便于截口愈合,树干上的伤痕、死皮也应铲除修饰,使枝干纹理自然,产生一种修饰美。借鉴松柏类盆景的舍利干,舍利枝的创作技术和经验,对适宜的树桩也可以用石硫合剂加以涂制作工巧和石榴树桩舍利干,也会让观者眼前一亮,提高观赏效果。
要注意和纠正为雕饰而雕饰的倾向,石榴树干虬曲多姿,扭筋转骨,多结疤瘤坑,苍古奇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然、要尽量保持其自然美。那种对桩干大面积的挖掘,人为制造空洞,违反自然规律,造成过多不必要的人工痕迹,从而失去自然美的做法,应该避免。
4、石榴盆景的提根和修根
石榴树桩大多生长在山坡地带,由于常年受雨水冲刷,形成悬根露爪,似虎踞龙盘,是力的表现,给人以沧桑感,可以增强观赏性,有利于创造意境。需要而且有条件提根的石榴桩景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年进行提根。
提根的方法,一是逐步扒掉或用水冲掉根部的覆土,使根裸露在上面,而是换盆时,去掉根部的宿土,让根露出土面,并进行必要的修根,剪除杂乱交织的根,理清根的脉络,调整部分根的走向,使于盆景桩干的姿态相协调,以增加美感。注意提根的幅度不宜过大,每年3-4厘米左右,使提出图面的根逐步适应外部环境,否则,会损伤根皮,造成死根,欲速则不达。
5、石榴盆景的配盆
一棵姿态优美的石榴桩景,经过修剪造型,再配上一个得体的观赏盆,会相得益彰,提升盆景的档次,配盆的质地、大小、形状、和色调应和桩景相协调,给人一种和谐美,让人愉悦和满足。一般讲,粟色宜兴陶盆,大都能和石榴盆景相匹配。它质感强,显得稳妥厚重,落落大方。配上绿叶红花和彩果,求的色彩的对比和变化,更能烘托石榴盆景的色彩,从而强化构图和气韵。
石榴盆景的造型是一个不断改进、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盆景的景观随着时序的更替,一年四季都在发生着变化,入春,嫩芽红艳,枝叶蓊郁;仲夏,繁花似锦,鲜红似火;深秋,硕果满枝,色彩斑斓;寒冬,铁杆虬枝,苍劲古朴。它是活的艺术品。石榴盆景的造型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应该适时而为,比如花期疏花,坐果后适当疏果,使果实配置合理,错落有致。这些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经一次蟠扎,一次修剪就能万事大吉。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榴盆景的造型是一个不断再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只能日臻晚上,确难达到至善至美。一盆成型盆景3-5年后,观赏性有可能减色,就又有一个跟新复壮的过程。
三、石榴盆景的养护
石榴树适应性强,管理比较粗放,但作为花果累的石榴盆景,因受盆土、场地等条件限制,要想让其生长健壮,多开花多结果,就要运用园林技术,进行科学的调控和精心的管理养护。不如光照、通风、水、肥、土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这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否则,很可能毁于一旦,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养护管理要点如下:
1、场地
(1) 石榴属阳性花木,喜强阳光,全日照。要求全年光照时数不少于1800小时,生长期要求大于等于10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3000摄氏度以上。因此,盆景放置的场地要关照充分,通风良好,每年光照少于8小时,特别是少于4小时,则不宜开花结果。。通风不好的地方极易遭受介克虫侵害,造成枯枝,严重者整株死亡。
(2)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生长期搬进会议室、客厅、书房欣赏的,应放在通风好、有光照的地方,要避开空调的房间,市内观赏一周左右,应搬出房间,或放在阳台通风透光处一周左右再搬进房,以免叶子发黄,甚至落叶。
2、合理浇水
石榴树较耐旱,也喜水。要根据不同植株不同时期的需求量,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季节、天气阴晴、花盆质地、大小、土质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合理浇水,以满足其生理需要。
(1) 区别不同的物候期,在石榴生长季节的保持盆土潮湿。夏秋季高温,干热季节要多浇水,浇透水,有时一天要浇两次,以满足植株水分蒸腾的需要,开花坐果期,在保持潮湿的基础上,适当克水以保花保果,冬季定期观察,酌情浇水,保持盆土潮湿即可。
(2) 浇水的具体时间:夏秋季在温度较低的早九点前和晚五点后为宜,早春和晚秋可以午间浇水,冬季应选在晴天无风的中午浇水。尽量使水温和盆土的温度温差不大。
(3) 石榴对酸碱度的感受不敏感,一般井水、河水、淘米水、剩茶水、鱼缸水都可用,忌用肥皂水和盐质水,如果用氯消毒的自来水,应用缸存放一两天后再用为妥。
(4) 要特别关照小而浅的盆。盆浅、土少、水的容量少,难以浇透,而且又很容易干透,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5) 生长期搬进室内观赏盆景,浇水要区别于室外盆景,一味地天天浇透、长期阴湿、烂根、叶黄、甚至落叶。蒸腾量小了,浇水量也应酌减。
3、科学施肥
石榴耐脊薄,也很喜肥。石榴盆景为花果类盆景,要求红花似火,果多色艳,就要多施肥。否则,盆土少,养分有限则枝弱,叶黄花稀果少。如果施肥过量,易徒长,枝叶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和造型,所以要科学、合理地适量施肥。施多施少都不好,科学施肥最重要。本着“薄肥勤施”的原则,不可搞“一炮轰”。最好施全元素肥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钙、镁、铁、硫等。
(1) 盆土里要施基肥,发芽展叶期施含氮的液肥,孕蕾坐果期以及果实膨大期要增施磷钾肥,开花坐果期少施或不施,以免落花落果。
(2) 除根施肥外,也可叶面喷雾以补肥。如发芽展叶期,叶面喷施0.2%的尿素;孕蕾期用0.05%硼酸肥,0.5%过磷酸钙浸出液喷施,坐果后,果实膨大期也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也可盆面浇施。宜在早晚进行,避免高温烧坏叶片而产生肥害,雨天喷施易流失。
(3) 施肥的次数:生长期每10~15天施肥一次为宜,施肥的时间以在傍晚,盆土偏干时兑水施入,以利肥效的发挥。
(4) 施肥的浓度:以一、二份肥液兑七、八份水为妥,不可将浓肥直接施于盆土,有机肥都要经过发酵、腐熟后施用,切忌直接施用生肥。
(5) 新桩上盆,未发新根前,不要施肥,可在第二年上盆,换盆时在盆中配入腐熟的邮件堆肥或圈肥,以增强盆土的肥力。
(6) 植株生长期宜施速效肥,高温酷暑期、休眠期和阴雨天不施肥。
总之,施肥的种类、次数和用量,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应根据不同桩景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长势来加以取舍,进行辩证施肥。
4、适时换盆
由于盆土太少,土壤中的肥料有限,会被植株吸收而缺肥;盆土也会板结,不易透气透水;受盆壁的限制,石榴桩的根须会在盆壁、盆底形成根垫和根团,一方面使盆土减少,另一方面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影响桩景的生长,易使树势衰弱,枝条细弱,叶片小。这就要适时换盆。
(1) 换盆的年限
石榴盆景因开花结果,比一般桩景要多消耗水分和养料。所以换盆就比较勤一些。一般说来,小盆桩一至两年,中盆桩二至三年,大盆桩三至四年换盆一次较适宜,还可看树势情况,如果树势强旺,叶片大而肥厚,深绿油亮,就可以缓一年再换盆,要因桩致宜,灵活掌握。
(2) 通过换盆,可用原装盆原桩,如盆子太小,应调换大一号的盆子。也可以改换形、色不同的盆子,以便与桩景相匹配。
(3) 更换培养土。石榴适应性强,可去除三分之二的宿土,也可全部去除宿土,裸桩栽倒重新配制的营养土中(用腐叶土、田园土、粗沙或煤球灰渣各三份,外加熟腐的饼肥或有机堆肥或圈肥配制)。
(4) 修剪根系,剪掉根团、根垫,剪去枯根、伤根,短截过长须根,促进重发新根,然后装进营养土,压实,浇透水即可。
(5) 通过换盆,可调整桩景栽植的位置和调整偏斜、俯仰的角度,改善构图,更加突出桩景特色,增强观赏性。
(6) 换盆的时间一般在休眠期,最好在三月份萌芽前进行,这时气温回升,换盆后接着发芽抽枝,使桩景改善立地条件,很快焕发生机和活力,促进开花和结果。
其他时间也可换盆,如挂果期,因参展等原因需要调换观赏盆的可在不破坏原土坨的情况下,在盆土稍干时将桩磕出,装进新盆,适当填土并浇透水,遮阳养护两三天,便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