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千年吧 关注:66贴子:6,509
  • 4回复贴,共1

【坐忘峰】雪落坐忘峰之番外篇 (1)一雁儿自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雪落坐忘峰之番外篇一
雁儿自述
窗外的雪下个不停,我坐在床旁的木凳上,给火盆里加了木柴。屋子里已经暖和得让我脱下了绣襦。只能穿着一件青布衫裙。
可是床上的他呢,还是蜷缩着瑟瑟发抖,额头上却冒着冷汗。身上的土布棉被又厚又重。一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拧了一条湿毛巾,给他擦额上的汗。
散乱的黑发铺满一枕,鬓边竟然有了少许灰白。
我手中的毛巾轻轻划过他略下垂的眉梢,高挺的鼻梁,他太瘦了,两颊都已经塌陷,下颌的棱角显得如此刚硬。颈间的喉结更是突兀异常。我盛了一小勺药,轻轻地灌进紧闭着的没有血色的薄唇。还有两滴药汁静静地停留在上唇微微的胡须上。我再也忍不住了,凑上去,用我如火的双唇替他沾去了药。他皱了皱眉,轻哼一声,并未醒来。
我到窗口看了看,四下里没人,
这张脸,我五岁的时候就亲吻过,我还捏过他的脸颊,咬过他的耳垂。
然后就是十年的等待和入梦。
每年过年的时候,中秋节和清明祭,我都会收到他的礼盒,里面总有那飘逸俊雅的小楷,写着对我和外婆的祝福或者是给我爹娘的挽联。
我曾经多少次问过来送礼盒钱粮的明教弟子,杨伯伯什么时候来?
他们只是告诉我,左使很忙很忙。
终于有一天,我十五岁那年,来送礼的是赛门主。是我小时候经常做噩梦梦到的那个“坏人”。
他和我五岁的记忆里一点都不一样,胡须有点花白了, 人很和气。
最开心地是他答应了外婆,带我们去光明顶总坛。
我几乎要跳起来, 从那时起我就要成为地门弟子啦。 最重要的是,天地风雷四门直属杨左使。我就能经常看见魂牵梦绕的杨伯伯。虽然我可能只能远远地看着他。就这样,我已经心花怒放,心满意足。


IP属地:北京1楼2021-03-23 15:33回复
    记得我和外婆,还有其他一些人,一起搭乘骡车去总坛。
    一路上,赛门主对我们照顾有加。听他说,左使吩咐了,凡是家中没有壮年男丁的明教教众,只要愿意,都可以移居光明顶总坛,由他来安置照顾。
    从徽州到西域,不近的路呢,走了两个多月。
    终于在九月底的时候,远远望见了昆仑山头的白雪。
    总坛在光明顶,一座巨石嶙峋的山峰。
    山路崎岖陡峭,我们下了车马,只能步行。
    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要选这里做总坛,这种地势着实易守难攻。
    爬了一整天,我和外婆才到半山腰。
    正坐在路边喘气,山上下来十几个人, 抬着几乘竹子编的滑杆一样的东西。
    把我们几个女子老人都扶了上去。我不愿意坐, 一定要跟着跑。
    我主要是觉得万一到达以后被杨左使看到, 太难为情。
    这些抬滑杆的都是天门弟子,轻功超群。
    不到两个时辰,我们就到了总坛大门。把我累得够呛。
    高大的石牌楼,石柱子,和我们中原的木质楼阁完全不一样。外婆说大概是西域的风格。
    我站在大石柱子旁,看着那些手持长戟的卫士。 心里充满了崇拜和肃穆的感觉。
    正在我发愣的时候,赛门主推了我一把:“快走啊,别让左使等你们太久啦”
    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 脱口而出:“是杨左使在等我们?”
    “是啊,左使设宴招待明教分舵的弟兄姐妹,就你们还没上来,所以才派了滑杆去抬。”
    “啊,那宴席已经散了么?”
    “大堂宴席是散了,左使吩咐在侧厅给地门弟子和你们这些落后的再设一宴。赶快去吧。”


    IP属地:北京2楼2021-03-23 15:33
    回复
      “杨左使来了” 不记得谁喊了一声。
      我猛地跳了起来,外婆嗔怪我:“野丫头,斯文一点。”
      我踮起脚抬头朝着有人声的方向看去。就见夕阳的光影中走进来一群人。
      为首那人步履从容,身形优雅, 和身边的人一比,明显是鹤立鸡群,玉树临风。
      他就是一介寒门书生的打扮,内着白布长袍,外罩一件半旧的灰色大氅。
      身后的八个随从倒是锦衣皮袄,打扮得挺富贵。
      但是我一眼就看出谁是明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光明左使。
      他中等身材,有些瘦削却不羸弱。 并不像高大威猛的武林勇士,却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散发着强大的气场。


      IP属地:北京3楼2021-03-23 15:34
      回复
        初上光明顶的第一顿晚餐,我都不知道吃了些什么。
        一直在寻找那个卓尔不群的身影。
        心里暗暗比较自己脑海中的记忆。
        他既陌生又熟悉。
        因为在座的都是地门弟子, 杨左使没有来每个桌子致意。
        只是远远地讲了一些欢迎之类的话,然后向大家抱拳施礼。风度翩翩,斯人如玉!


        IP属地:北京4楼2021-04-03 18:54
        回复
          在我少年时的印象中,杨左使从来就不缺银子。 他掌管着全国各地多处买卖,田庄,猎场,还有南方的几个私盐私铁作坊,是个大商人。这些都是明教这个庞大组织的经济来源。否则作为朝廷命令禁止的魔教和地处西域的昆仑山总舵,光靠香主信徒的捐助是无法支撑的。 我很难想象左使除了精进武功,撰写书籍以外,还要操劳着各地明教的钱粮,分舵的人员配置,以及五行旗的补给供应等等。
          难怪左使每天都是忙碌的。
          尽管经手的钱财无数,在我的记忆力, 杨左使自己的生活却相当的俭朴简单。 他总是一身布衣,灰白搭配,最多是腰带有些配饰而已。
          尽管这么简单的装束,却让他在明教众人中成了最耀眼吸睛的存在。在其他高层的华衣美服中,这突兀的灰白布衣,既简约又清爽,加上左使对色系搭配十分有品位,一身布衣的他也彰显着低调奢华。
          只有某些时候,杨左使才会穿上华服。比如离开光明顶去中原,特别是去元兵重兵把守的大都等大城市,左使都会打扮成富商巨贾的样子,搭配也就俗气了不少。
          我记得在我到达光明顶一个月后的一天,突然赛门主来找我,说杨左使要变服下山,去大都一趟,他要见我。
          我随着赛门主到了坐忘峰左使的住处,远远看见一个锦衣华服的侯爷一样的男人,正在正堂看书。


          IP属地:北京5楼2021-04-03 18: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