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心动频道,有几个卖脑浆的在喊脑浆大甩卖。当然他们的言辞比较浮夸,其价格较昨天的23.5E到今天的22.5或者22E,也未见得有多跳水。但是经他们这一提醒,让我有了
一些浅见:
吃脑浆的用户群体有哪些?
1、普通小氪玩家。比如楼主这种,开局除了买官方各种技能礼包,还通过官方渠道氪了约40个脑浆。目前累计花费人民币4000多,未来1、2个月官方出年卡会再花费3、4000。我这种普通小氪玩家的特征是,愿意稍微花一点小钱,技能够用就行。新手阶段更容易花钱,因为技能多了再氪脑浆就不划算了。相信这种类型代表了脑浆消费的主流,但市场占比可能不是最大,也许是30%?——毫无依据,纯拍脑袋的说法,下同。
2、市场占比最大的有可能是土豪玩家,动不动就氪到1E,几E。他们的消费力极强,一个能顶几十个楼主。但这种大哥的数量比较少,是偶然的,也许1个月出现几个或者十几个。但是这群人吃下了大量市场存量,也许是40%?
3、还有一些介于楼主和土豪之间的中氪玩家。对价格和性价比不是特别敏感,但是在冲动的驱使下不时会有一波购买量。这里的冲动不是贬义词,而是说某些临时行为。比如馒头要求联盟建制船改变,或者自己特别想进行某种玩法,就会快速的付诸执行。这个群里的市场占有率大约略低于小氪玩家。也许是20-25%?
4、最后就是一些零星购买,估计不超过10%。
经过我拍脑袋弄出数据以后,我可以大胆的认为,脑浆市场是由新人和土豪主要支撑的,这2个群里占有市场大约70%。而这2者在本质上是什么呢?新人是价格敏感且获得某种游戏模式所需要的技能即可,土豪是大量购买,大量到什么程度呢?从0到8000万技能需要220左右脑浆,到1.5E技能再来460个,这就是680个左右,680个大约等于2-3天伏尔戈星域的市场流通量。尽管伏尔戈不能代表全宇宙,但也很可观了不是吗?
然后我们来看看脑浆商人的经营流程——也是拍脑袋想的,如果不对请指出。
脑浆商人收购角色,比如开价200W左右一卡。他们收人是为了牟利,为什么200W一卡可以获利?因为200万技能可以提取位4个脑浆,1个脑浆23E,4个=92E,92E通过地下手段大约可以兑换92*1.6=148元,扣除一卡的50,还剩98元,扣除4个提取器(14.4*4*1.6)=92元,所以一卡可以赚大约6元。考虑到专业商人可以做得更精细,这个利润也许能提升到10-15元。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注意,这不是收购1个角色赚10-15元,而是扣除基础500万技能后,每200万技能赚10-15元。而且,200万一卡的情况非常少,大多是250万甚至300万一卡,如果是300万一卡,意味着每300万技能可以赚10-15元+9E*1.6*2约等于41元。举例,300万一卡收到一个1.04E的号,大约可以赚到1300元。
上述这一切,已经运行了若干年,也许未来也会继续如此运转下去,直到藏宝阁的出现,一切都将改变。
首先,土豪这种大宗购买者没了。相对于在游戏里学习如何提升技能,跟商人交流,为啥不直接买个现成的号?反正是弄个厉害的号随便耍耍,直接买号方便多了。而且价格便宜到土豪也不能不重视。与吃脑浆相比,藏宝阁买号廉价到什么程度呢?上面说了,从注册到8000万技能需要220个脑浆,220*22.5E=4950E,4950*1.6=7920元。而之前藏宝阁有个8200技能的号,带100多E资产,只要1600元,也就是不到2折。1.5E技能氪脑浆要2.5W元,藏宝阁里的号也就是5000左右,也是2折左右。我们知道土豪都不在乎钱,但如果既省钱又方便安全也有保证,土豪为什么不选择呢?
其次,对楼主这种价格敏感性小氪玩家,这个折扣也是有吸引力的。比如我为了挖矿花了4000,如果我开局就可以入手一个全技能小鱼号,之后就完全不用氪脑浆了,最多买个月卡。一个全技能小鱼多少钱,500?一个V4的渡神多少钱?再来500?我可以节约很多冤枉钱。这对小氪玩家显然是有吸引力的。
这下70%的市场就没了,这个比例甚至还可能更高。
但让人觉得异常讽刺和滑稽的是,廉价到这种程度的传家宝角色,在一些EVE贴吧网友眼里却是贵的、甚至很贵,一些人在等待价格跌到300万到400万一卡。。。。。
朋友,这怎么可能呢?请不要用脑浆商人的眼光来看待角色好吗?人家买来角色不是为了抽成傻子,是用来自己玩。这2者的区别是,自己玩,买到号就获得全部价值。而脑浆商人,买到号,还需要支付大约66%的提取税才能兑现价值。。。明白了吗?脑浆卖22.5E,是因为缴纳了14.4E给官方,现在有了藏宝阁,这笔税免掉了。所以你觉得一卡应该买到多少技能?说50W可能夸张了,但是100-150W有多大问题呢?如果技能路线跟自己的特别相符,100W一卡且总价控制在几千真不会夸张。毕竟,跟高度定制化的氪脑浆相比,削弱定制化但大幅折扣且立等可取是有竞争力的。
当然,这波操作,脑浆商人可能不是最受伤的,也许CCP大概更痛吧。为啥?因为我有点怀疑,网易的EVE运营组是否考虑清楚了藏宝阁对EVE或者对EVE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意味着什么。仅就出售角色而言,藏宝阁的手续费营收,恐怕没有提取器带来的营收更多——但转念一想,毕竟接盘了天成散发的海量伊甸币,所以现在的提取器可能是在白嫖。那么,上各种精英包、藏宝阁来搞乱技能市场的同时帮助官方获利也就非常合理了。
总的来说,对技能交易这桩生意而言,时代,可能变了。
一些浅见:
吃脑浆的用户群体有哪些?
1、普通小氪玩家。比如楼主这种,开局除了买官方各种技能礼包,还通过官方渠道氪了约40个脑浆。目前累计花费人民币4000多,未来1、2个月官方出年卡会再花费3、4000。我这种普通小氪玩家的特征是,愿意稍微花一点小钱,技能够用就行。新手阶段更容易花钱,因为技能多了再氪脑浆就不划算了。相信这种类型代表了脑浆消费的主流,但市场占比可能不是最大,也许是30%?——毫无依据,纯拍脑袋的说法,下同。
2、市场占比最大的有可能是土豪玩家,动不动就氪到1E,几E。他们的消费力极强,一个能顶几十个楼主。但这种大哥的数量比较少,是偶然的,也许1个月出现几个或者十几个。但是这群人吃下了大量市场存量,也许是40%?
3、还有一些介于楼主和土豪之间的中氪玩家。对价格和性价比不是特别敏感,但是在冲动的驱使下不时会有一波购买量。这里的冲动不是贬义词,而是说某些临时行为。比如馒头要求联盟建制船改变,或者自己特别想进行某种玩法,就会快速的付诸执行。这个群里的市场占有率大约略低于小氪玩家。也许是20-25%?
4、最后就是一些零星购买,估计不超过10%。
经过我拍脑袋弄出数据以后,我可以大胆的认为,脑浆市场是由新人和土豪主要支撑的,这2个群里占有市场大约70%。而这2者在本质上是什么呢?新人是价格敏感且获得某种游戏模式所需要的技能即可,土豪是大量购买,大量到什么程度呢?从0到8000万技能需要220左右脑浆,到1.5E技能再来460个,这就是680个左右,680个大约等于2-3天伏尔戈星域的市场流通量。尽管伏尔戈不能代表全宇宙,但也很可观了不是吗?
然后我们来看看脑浆商人的经营流程——也是拍脑袋想的,如果不对请指出。
脑浆商人收购角色,比如开价200W左右一卡。他们收人是为了牟利,为什么200W一卡可以获利?因为200万技能可以提取位4个脑浆,1个脑浆23E,4个=92E,92E通过地下手段大约可以兑换92*1.6=148元,扣除一卡的50,还剩98元,扣除4个提取器(14.4*4*1.6)=92元,所以一卡可以赚大约6元。考虑到专业商人可以做得更精细,这个利润也许能提升到10-15元。看起来似乎不多,但注意,这不是收购1个角色赚10-15元,而是扣除基础500万技能后,每200万技能赚10-15元。而且,200万一卡的情况非常少,大多是250万甚至300万一卡,如果是300万一卡,意味着每300万技能可以赚10-15元+9E*1.6*2约等于41元。举例,300万一卡收到一个1.04E的号,大约可以赚到1300元。
上述这一切,已经运行了若干年,也许未来也会继续如此运转下去,直到藏宝阁的出现,一切都将改变。
首先,土豪这种大宗购买者没了。相对于在游戏里学习如何提升技能,跟商人交流,为啥不直接买个现成的号?反正是弄个厉害的号随便耍耍,直接买号方便多了。而且价格便宜到土豪也不能不重视。与吃脑浆相比,藏宝阁买号廉价到什么程度呢?上面说了,从注册到8000万技能需要220个脑浆,220*22.5E=4950E,4950*1.6=7920元。而之前藏宝阁有个8200技能的号,带100多E资产,只要1600元,也就是不到2折。1.5E技能氪脑浆要2.5W元,藏宝阁里的号也就是5000左右,也是2折左右。我们知道土豪都不在乎钱,但如果既省钱又方便安全也有保证,土豪为什么不选择呢?
其次,对楼主这种价格敏感性小氪玩家,这个折扣也是有吸引力的。比如我为了挖矿花了4000,如果我开局就可以入手一个全技能小鱼号,之后就完全不用氪脑浆了,最多买个月卡。一个全技能小鱼多少钱,500?一个V4的渡神多少钱?再来500?我可以节约很多冤枉钱。这对小氪玩家显然是有吸引力的。
这下70%的市场就没了,这个比例甚至还可能更高。
但让人觉得异常讽刺和滑稽的是,廉价到这种程度的传家宝角色,在一些EVE贴吧网友眼里却是贵的、甚至很贵,一些人在等待价格跌到300万到400万一卡。。。。。
朋友,这怎么可能呢?请不要用脑浆商人的眼光来看待角色好吗?人家买来角色不是为了抽成傻子,是用来自己玩。这2者的区别是,自己玩,买到号就获得全部价值。而脑浆商人,买到号,还需要支付大约66%的提取税才能兑现价值。。。明白了吗?脑浆卖22.5E,是因为缴纳了14.4E给官方,现在有了藏宝阁,这笔税免掉了。所以你觉得一卡应该买到多少技能?说50W可能夸张了,但是100-150W有多大问题呢?如果技能路线跟自己的特别相符,100W一卡且总价控制在几千真不会夸张。毕竟,跟高度定制化的氪脑浆相比,削弱定制化但大幅折扣且立等可取是有竞争力的。
当然,这波操作,脑浆商人可能不是最受伤的,也许CCP大概更痛吧。为啥?因为我有点怀疑,网易的EVE运营组是否考虑清楚了藏宝阁对EVE或者对EVE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意味着什么。仅就出售角色而言,藏宝阁的手续费营收,恐怕没有提取器带来的营收更多——但转念一想,毕竟接盘了天成散发的海量伊甸币,所以现在的提取器可能是在白嫖。那么,上各种精英包、藏宝阁来搞乱技能市场的同时帮助官方获利也就非常合理了。
总的来说,对技能交易这桩生意而言,时代,可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