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贝利尤单抗
说道近几年狼疮诊疗上的改变,觉得绕不开的药物。作为FDA近60年来唯一批准SLE适应症的生物制剂,无论是数据还是临床反馈都是非常优异的
此药11年在国外上市,19年在国内上市,有8年的真空期,虽说在国内上市时间短,患者和医生的了解比较有限,但8年的真空期至少也能证明一个药物的安全性了,否则压根等不到在中国上市就被毙了。所以针对安全性上的考虑是有必要的,但不用过分担忧;
对了这里额外提一点,贝利尤是比较少数获批了儿童适应症的药物,要知道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是比成人更苛刻的
平时吧里对这个药的讨论其实挺多的,来问我的人也不少,由于贝利尤的临床研究能查到的信息非常多,并且是公开的,所以在数据的解读上我会更详细一点,大家也能客观去评价
从3期临床研究来看,贝利尤是一个相对起效比较慢的药物,我又单独研究了一下药物的作用机制,发现两者是相吻合的;通常患者的C3C4补体升高需要到第四周才能体现,抗ds-DNA要到第8周才能体现,总体的患者应答需要3-4个月才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这就解释了这个药为什么是半年一个疗程;

对于各类器官受损的保护也是比较显著的,尤其是皮肤黏膜(脸上的蝶形红斑之类的症状),肌肉骨骼(主要是关节疼痛的减轻),血液学指标,脱发等一般性的现象,比对照组来说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国外的EULAR指南中,给与了贝利尤在SLE治疗上1a级的推荐,还是说明了药物的疗效有很多让人惊喜的地方
另外在很多人比较关心的减激素上,贝利尤更更快的助减激素,实现安全剂量以下的维持剂量(1粒半),另外从官方说明书公布的安全性数据来看,确实不增加AE事件的风险
讲了那么多,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好呢?
这里我可能会泼点冷水,希望大家能正确看待
优势:作为生物制剂安全性高,可以改善器官受损,助减激素等,早期使用的受益高于重症患者,轻度和中度活动度的狼疮患者中表现比较优异,在重症患者中欠佳;能适用的患者群体还比较大
劣势: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治疗,并不能替代激素的作用,只能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步减少甚至减停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同时在狼疮危象或者重症狼疮肾上的表现不如利妥昔单抗